书城励志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19789600000011

第11章 学会感恩,让我们从“心”开始(2)

5月13日早晨,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名叫朗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

这个瞬间被记者拍下,照片公布后,一个三岁小男孩敬礼的动作打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23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医院看望了小朗铮,称赞他“坚强、勇敢”。

被解放军从废墟下挖出来,小男孩用他稚嫩的小手仰天一举——一个感恩的敬礼,小娃娃郎铮的“感恩之美”一夜间打动了无数的人,包括总理在内的很多同胞对这个小男孩深深的牵挂,表示关心、送出了关怀。

感恩是人类千年传唱的美德,洋溢着浓浓人性气息,感恩之情经久不衰。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伟大教养的果实,你不会在粗俗的人们中间发现这种品质。”感恩之心,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素质。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感恩是感恩者的通行证,感恩也是员工在职场的一种攻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职场可以给人更多的好感、更能让人加以信任、获得上司更多的青睐。

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你脱颖而出,会受到老板的格外关照。所以一个拥有感恩的人,会比别人多一条通往成功的途径。

史蒂文斯曾经是一名程序员,在一家软件公司干了8年,正当他工作得心应手时,公司却倒闭了。他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不得不为生计重新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屡屡碰壁。

后来,一家软件公司招聘程序员,待遇相当不错,史蒂文斯信心十足地去应聘。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轻松过了笔试关,对两天后的面试,史蒂文斯也充满信心。然而,面试时考官的问题却是关于软件未来发展方向方面的,这点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故遭淘汰。

史蒂文斯觉得这家公司对软件产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他深受启发,于是给这家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笔试、面试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这封信后来被转到总裁手中。3个月后,这家公司出现职位空缺,史蒂文斯收到了录用通知书。

这家公司就是美国微软公司。十几年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史蒂文斯成了微软公司的副总裁。

史蒂文斯能够获得微软的青睐与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分不开的,是微软被他的一颗清澈透明的感恩之心感动了。也正是他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他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并创造了出色的业绩,并做到了微软副总裁,可见感恩也是一种工作能力。

一位公司的总裁说,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发现,如果一个人有能力,那他会是一个可用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那他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既有能力又有感恩之心,那么这个人是一个可以给予重任的人。

这位总裁说的话不无道理,一个对公司、对事业抱有感恩之心的人,不会找任何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工作,也不会做任何表面的工作来欺骗老板。他会为公司勤奋工作、努力工作回报公司、回报老板。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珍惜周遭的一切,善待别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公司的最佳雇员或职业伙伴。

在日本,明治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原一平被誉为“推销之神”,但他并没有傲慢自大,反而谦恭有加,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三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日本的公司又叫社,原一平认为自己的成功首先是来源于“社”的辛苦栽培,没有“社”就没有今日的他,串田董事长的知遇之恩更是让他铭感五内。他十分尊敬“社”,这便是原一平所说的“社恩”。其次,他特别感谢启蒙恩师吉田胜逞法师和伊藤道海法师,他非常感谢俩位老师为他指点迷津,,这便是“佛恩”;此外,他对参加保险的客户以及合作的同事心存感激,平日里,他除了将所有的10%留作己用之外,其余全部馈赠给公司与客户,以报答他们的帮助与支持。这便是“客恩”。)

因为心怀感恩,他在工作中比别人更加辛勤,给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为自己、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业绩,最终走向了“推销之神”的辉煌顶峰。心怀感恩,原一平在推销这一条片布满荆棘的田野里闯出了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

可见,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种人生攻略,一种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的凭证。读懂感恩,践行感恩,是我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力量源泉。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当代科学大师霍金的学术报告刚刚结束,听众们还沉浸在那闪烁着思想火花的精彩绝伦的报告当中,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便急切地走到这位科学大师面前,提出了一个十分不解的困惑:“霍金先生,颅伽雷病已将您永远地固定在轮椅上了。您难道没有为自己已失去了太多而悲伤过吗?”

霍金脸上挂着微笑,缓缓地抬起手臂,用不大灵便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胸前的键盘,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的伦敦音,在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了下列几行文字——“我的手指还能够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个肌肉萎缩而且不能说话的人是靠什么力量促使他成为当代的科学大师的了,——感恩。感恩的能量太大了,何不做一个感恩的人,去感恩的“智慧”在职场开疆拓土了?

用感恩铺设的职业之路常青,用感恩搭建的职业大厦牢不可催。梁启超说:“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梁启超所说的“责任”就是对“他人好处”的感恩,正因为他有感恩之心,他在晚清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后人尊崇和敬仰。

带上感恩的心,驶入职业的快车道

王永庆1916年1月生于台北市, 16岁就开了一家米店,对客户服务周到、用心勤奋。而王永庆也在1954年创办台塑公司,54年后的今天,台塑集团员工超过七万人、资产总额高达1.5万亿新台币,已经是台湾最大民营企业。 他为台湾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王国”,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从一粒米起家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2008年10月辞世,他留给儿女们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子女们:

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之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

因此如果我们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面对财富问题,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正确予以认知,并且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营造充实的人生。

我本出身于贫困家庭,历经努力耕耘,能够有所成就。在一生奋斗过程中,我日益坚定的相信,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为人群创造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唯有建立这样的观念和人生目标,才能在漫长一生当中持续不断自我期许勉励,永不懈怠,并且凭以缔造若干贡献与成就,而不虚此生。

基于这样的深刻体会,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也都能够充分理解生命的真义所在,并且出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将我个人财富留给社会大众,使之继续发挥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群福祉之功能,并使一生创办之企业能达到永续之经营,长远造福员工与社会。

与此同时,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而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王永庆从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到日后的经营之神。他的发展与他始终心怀社会、心怀感恩分不开的。从他给子女的信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财富的淡漠和对人情的热议,说明他一生都在追求做一个感恩之人,感恩员工、感恩社会而不只为一己之私利。

正如他最后说的“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这不仅是对其子女、更是对所有人的一种鞭策。

作为员工,我们也应当谨记这几句话,不要只为追逐私利为目标,而应感恩企业,服务于企业,建立宽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驶入职业发展的快车道。

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个不懂得感恩只为一己私利而工作的人,认为工作就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交换关系的人,除了从中拿到工资之外,只会一无所获。

在工作中,我们固然需要感恩之外的其他品质与能力,但这些品质与能力就跟汽车的汽油一样,虽然很重要,却离不开感恩之心所生发的激情火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事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驶入工作的快车道,做出不凡的业绩。

知道感恩,这表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员工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

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员工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才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我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用心关注细节,用“心”沟通;要对工作充满热情,事事为企业发展着想,处处以企业大局为重,无论被安排在哪个岗位上,自己都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自动自发、积极主动地做好本岗位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下级要关心,对同事充满亲情,对客户充满感情,减少对别人的抱怨和指责,要懂得相互理解和关爱。

李静和同学朱红毕业后进入同一家大公司就职。虽然是同样的学历,同样欠缺经验,但是,朱红的职位却比李静高一级,薪水也高许多。庆幸的是,李静并没有因为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而心生不满,仍然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并且还主动做一些自己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帮助同事解决问题,给领导提供一些新的意见等等。因为,在毕业的时候,她的导师这样对她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老板,都要感谢他给予了你发展的机会,尽心尽力地为他工作。这样做表面上有益于你的老板,其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李静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自始至终秉承这个原则工作。最终,坐上了总经理的交椅。

心怀感恩,让李静驶入了职业发展的快车道。心怀感恩,立足自己的岗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公司的发展多出一份力,多献一份热。

员工应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提高工作质量,提供合格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降低公司生产成本。要感恩员工,没有员工的贡献,就没有企业。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

“也许前面的路依然艰辛,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会把感恩铭记心中,把祝福留在心底,把理想付诸行动!”刚刚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周其凤这样说道。这位又由科院副院长调任吉林大学校长、四年后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正是因为他把感恩铭记在心,身怀感恩,所以他能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