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广生松懈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另外由于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往往顾此失彼从而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
明白了实践影响学习的诸多原因之后,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问问自己是否把实践也当成一种学习的锻炼,而在参加实践之前,你最好还是先把学习搞好,因为学生毕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
在实践中赢得学习的观念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有较多学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必然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都获得了提高。同时,也只有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如今人们已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也就是说,有了同等的知识,并不等于有了同等的能力,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习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而且更要赢得一种学习的观念。
斯蒂芬逊是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生于纽卡斯尔的一个矿工家庭。他当过工人,坚持自学,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掌握了蒸汽机原理。他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于1814年制成能牵引30吨重量的蒸汽机车。1825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客运机车“旅行号”,首次试车成功,开辟了世界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从此,火车开始正式应用于各国交通运输事业。那么,斯蒂芬逊是怎样发明蒸汽机车的呢?
他出生于穷困的矿工家庭,全靠当煤矿蒸汽机司炉工的父亲微薄工资维持生活。他8岁那年就不得不给人家放牛。
他从小聪慧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利用给父亲送饭的机会观察轰隆作响的机器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探究这些机器为什么会运转。放牛时,就用泥巴做蒸汽机,有锅炉、汽缸、飞轮,做了一遍又一遍,做得越来越逼真,既培养了他探究蒸汽机的兴趣,又发展了他创新实践的操作能力。
在斯带芬逊14岁时,他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见习司炉工。从此,他可以整天观察、探究蒸汽机了。斯带芬逊会生火加煤,发动蒸汽机;给蒸汽机擦洗油污,了解机器的部件。一个周日的下午,工人师傅下班回家去了。他借口清洗机器零件,把蒸汽车全部拆卸开来,仔细探究机器内部结构,然后,再重新装配好。这是他第一次拆装整台机器,既高兴又担心,生怕自己装配有问题。他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赶到煤矿,怀着紧张的心情生火加煤,发动机器,机器正常地运转起来了。他在庆幸自己拆装成功之余,萌生了自己发明一台更好的蒸汽器的想法。于是,他模仿拆装过的蒸汽机大胆画了张草图,送给煤矿的总工程师看。总工程师看了,大为赞赏地说道:“好孩子,有志气。希望你多读书,多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发明一台更好的机器。”
总工程师的鼓励,使斯蒂芬逊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他晚上坚持到煤矿夜校上课,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成为了一个机械修理工。一次,煤矿的一台蒸汽机突然发生故障。总工程师和机械师们都毫无对策。他不顾机械师的蔑视,毅然请求总工程师允许他试一试。待总工程师允许后,他镇定自若地拆卸零件,仔细地检查和矫正每个部件,熟练地把机器装配好,排除故障后蒸汽机又正常运转起来了。
看了斯带芬逊的故事后,你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与实践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相反,它们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实践与实习也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促进实践发展,而当实践缺乏理论指导时,你便又要回到学习中。正是在这样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学习的模式推动下,我们才能获得不断的提高与进步,这也正是在实践中赢得学习观念的重点所在。
大学中你应该经历的实践
认真听一次讲座
大学里,除了通过选修一些课程,读一些课外书籍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之外,你还有一种很好的途径来完善知识结构,那就是听讲座。讲座可以说是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活动了,离开了大学校园,你很难在别的地方碰到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讲座。通过听讲座,你可以领略学术大师的神韵风采,也可以捕捉最新的热门话题;你可以与专家学者直接探讨学术问题,也可以向商界精英请教经济常识;你可以学习到普及性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欣赏到专业水准的文学艺术。可以说讲座涵盖中西、贯通古今,集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为你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如果你面对这么多色彩纷呈的讲座而无动于衷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在大学阶段,我们应当培养两种精神,一种是人文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
对于一个人而言,这两种精神就像是人的两只手,缺一不可。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聪明、智慧的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一个聪明的、智慧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时代是每一个大学生学习、成长,铸就自己理想的黄金时期,培养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他们而言,显得尤其重要。而有选择性地听大学里的讲座,则会让我们这两种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作家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一文中说过,梁任公讲演时风度翩翩,个头不高却尽显潇洒,高昂的广东腔远比普通话来得震撼,语言起伏跌宕,表情丰富夸张,更让人觉得的其中不乏智慧与幽默。梁实秋在文中这样描写梁任公讲座时的情景: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平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在梁实秋的一生中大概听过许多次演讲,也见过许多名流,但是年轻时听到的这次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演讲竟使他一直念念不忘,何以至此?原来这份深刻的印象源于梁任公生动传神的讲解,源于他信手拈来的诗句典籍,源于他激隋澎湃的“表演”。借助于梁实秋“温柔敦厚”的笔触,我们似乎仍旧可以看到国经活跃在清华讲台上的那位至情至性的梁任公。
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这样能让自己看得更远,大师们的讲座往往高屋见瓴,意味深远。其实,听讲座未必只能听与专业相关的。为了锻炼你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你可以选一些优秀的大师讲座来听,在他们浅显、幽默的话语中,你可以感受到智慧的灵光在不断地闪烁,更可以得到心灵和思想的洗涤与净化。
做一项社会调查
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走出象牙塔后,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大学时期不仅要努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和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各种利益角逐激烈,世事纷纭,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似乎还比较遥远,因为校园毕竟离世俗的功利最远,但是,我们终有一天要走入社会,而要想了解和洞察社会,获得真知、求得真相,就要勇敢地走出书斋,认真地做一项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一扇未被污染的重要窗口,也是让我们借此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校园里,你可能也很关注各种社会新闻和时事动态,也可能会热衷某项社会公益活动,但是那些都仅仅是隔靴搔痒、水中望月,不会有身临其境的触动,也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震撼,更不会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情。通过社会调查,你可以获得许多书本中所无法学到的真知,能洞察和了解更多的事实真相。当你看到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时,能激发你的社会责任感,更能让你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有时甚至能够改变你的人生。
每所大学里都设有“社会调查与实践中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这个组织会利用寒暑假以及其他时间,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另外,《南风窗》杂志设立“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鼓励和资助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公益性项目。该奖学金旨在为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各方面状况并有兴趣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实践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现实的深入接触和思考。同时,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利用适当的时间主动进行社会调查。比如: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可以在城市里作调查,进一步了解城市的生活和社会现状;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可以到农村进行调查,多了解农民的现状和疾苦……
也许有些调查还是一个暂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责任去关注、呼吁。社会实践绝对不是旅游观光,而要用心去体验真实,再用文字来记录社会。也许有一天你的报告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微弱的,但当你的调查呼唤起社会的力量来,那么再大的问题也会迎韧而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大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某一课题的实地调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学生都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特别是像寒、暑假以及“五一”、“十一”等长假,到各地去走访取材,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促进知识的巩固翻新和思想的升华。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亲自去经历,就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真正含义,社会调查的意义在于它的整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这种调查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我们无疑是一种考验,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和社会基层的声音,同时,也树立起了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和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是我们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所能够得到的最大收获。
无偿献一次血
献血是给人一片爱心的温暖,更是收获一份幸福的快乐。当代大学生是听着《爱的奉献》长大的一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一度为人们传唱。
无偿献血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立新风尚做表率。我们是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属于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言谈举止应成为引领社会生活的风向标。为此,每一位健康的大学生应把无偿献血当成向社会的一种回报。当你把自己的血液贡献给需要它的人时,你的爱心便在对方的血液中流淌,这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爱心的纽带。具有社会责任感与道德使命感的大学生,对每一件事应争取从个人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与范范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无穷;只要大学生勇于争先,整个社会的生活模式与理念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无偿献血行为,是公民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大家应尽的责任。
对于第一次献血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有关献血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建议你在决定献血之前,先做一个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