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知名企业都表示,他们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而非证书和学历,“我们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职员,光有一堆证书有什么用?”同时,不少高校老师对此也忧心忡忡:专业为辅,考证为主;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花了许多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拿了一大堆证。但经过四年的学习,一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怎样呢?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老师说,每年招研究生时都有一些考生因基础知识太差而在复试中被淘汰。一次,在复试一名报考西欧经济方向的考生时,问到《资本论》的有关内容,他竟一问三不知。
综合素质怎样呢?不要说有多少时间去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单就考试对人思维的影响就十分可怕。现在的考试,多数考的是机械记忆。为了应考,大脑在强化记忆功能的同时,必然抑制其他功能的发展,如理解、联想、想像、创造力等。所以,考试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力强,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考试越好的人,能力也许越差。
大学生考多种专业证书,以证明自己有多种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无可厚非。但是,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考热门证书并不可取。有些证书滥考滥发,意义并不大,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无益于专业学习。建议同学们仔细分析自己的专业特点,有选择地报考有辅助性的证书。
同时,作为大学生,就得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课余时间再去考证,否则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专业学习,而且报考的项目越多,花费也越大,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做到有的放矢。
出仕还要考公考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后凸显出的一大社会现象。公务员“考霸”每年都屡见不鲜,为争食公务员这碗“皇粮”,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
虽然平均录取率在1/70,甚至更低,大学生们仍然乐此不疲。有许多参加公考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公务员属于国家编制,工资稳定,福利丰厚,生活衣食无忧,绝对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岗位。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还有可能解决住房问题。这对毕业而且没什么积蓄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充满无限的吸引力。
同时,在越来越多的公考队伍中,不只是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的很多人也在考,无论笔试还是面试的确都是高手如林,那些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在面试时比这些未出校园的年轻人要老练得多,要想提高胜算就需要更多的机会。就业难是人们对“公务员热”这一现象的普遍解释。但是,只要是考试,便会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在这一热潮的背后,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据某报报道:
一个女大学生因考公务员落榜而茶饭不思,以至于体重从60公斤狂减到25公斤。这个女孩两年前从大连市某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后,因为薪水只有几百元,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怎么满意。原本就内向的她,把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不懂得如何排解。后来考公务员以1.5分落榜后,就更不愿意说话了,以至于以来茶饭不思,几乎命悬一线。
这一负面事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一年多时间,考遍大半个中国,需要付出多大的经济成本,还有时间成本,一年多时间,又可以做多少事情呢?
除了公务员,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工作了吗?当然不是。那么,除了公务员,其他工作岗位上的人都生活在悲惨世界里面吗?也不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公务员收入更高,生活得更好的人。所以,关键是你是否具备真正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即使考上公务员,也终究会有被淘汰的一天。
当然,是非都没有定论,关键还在于你的选择。对于选择参加公考的学生而言,从准备报考一直到考试真正结束,在整个过程中考生们的竞争和心态因数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走好你入仕的第一步,你该做好几项调整。
1.报考阶段的竞争压力和心态问题
在这个阶段,考生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就是在没有充分考虑清楚的情况下报考,最终可能会由于某些因素而导致失败。考生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因为如今的考试竞争是越来越激烈,所以考生应把存在的竞争因数充分考虑好,对自己不能抱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因此,考生考虑好自己的实际状况后,就可以根据报考人数、专业等方面对自己有个很好的定位,这样心态也是比较镇定的,因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在这种有准备的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明智的。所以当你报名后,会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准备复习考试。
2.考前复习准备阶段的竞争压力和心态问题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考生们都在忙着购买参考书、参加好的培训班、抓紧更多的时间复习等,因此这个环节中,每个考生面对的竞争压力和心态肯定是非常复杂的,建议考生应该脚踏实地地准备复习迎考。
首先,考生要购买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目前市场上的教材比较多,建议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套高质量的教材,这样自己复习起来心态比较放松,竞争相对也少。反之,就等于加大了自己的竞争压力。接下来,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实力情况以及复习的效果等,选择是否有必要在考前参加辅导班。然后,复习进入冲刺过程时,考生的竞争和心态可想而知。这时,考生应抱着信心十足的状态,把平时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归纳,使自己对所掌握的东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抓紧时间再巩固知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考试阶段的竞争压力和心态问题
进入考试阶段了,考生们应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心态积极迎考,在此期间要抛开一切杂念,考完一门后就不用去想其结果,而是调整心情考虑如何应对下一门,直到考试科目全部结束。
另外,还要保证健康的身体,如果能做到如此,坚持到最后,相信你的结果会让你满意。因为你自己已经做到了绝对优势的竞争状态和保持了最佳的心态。总之,胜利是属于有充分准备的人。
日复一日备考研
考研是在读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眼,网上论坛里考研的帖子更是爆满。有人说考研是对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毅力的综合考查,是一种相互践踏的残酷竞争。据《生活时报》报道,华东政法学院日前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校园时尚的问卷调查,调查总结出了当下大学校园里最火爆、最热门的五个时尚话题。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考研竟然是其中之一,许多被调查者还明确表示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一般来说,大学生从二三年级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而有的人甚至从一进大学就把“考研”作为四年后的目标。现在又出现了所谓的“考研专业户”,即那些连续多年为了考研而耽误了就业、娱乐的学生,一次考不上,就来第二次、第三次,长年累月的生活就是与一盏灯、一摞考研书为伴,似乎他们人生唯一的追求就是“考研”。
曾有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过了桥的便是所谓的幸运儿了。如果说高考这座独木桥是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么考研并不是大学生唯一的选择。不幸的是,对于那些“考研专业户”来说,他们自己堵死了走向广阔天地的道路,于是,不得不再次面对“考研”这座独木桥。考研,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时尚,但这种时尚对于他们来说一点也不轻松,它是一种让人感到“无奈和沉重”的时尚。
也有人曾将考研比喻成蚂蚁上树,很多蚂蚁一起从树的底部往上爬,每一根树枝的分杈都是岔路口,每只蚂蚁都在一边爬一边左顾右盼地找自己的落脚点,有往南的,有往北的,但只有极少的几只会笔直地沿着树干往上爬。结果,到达树的顶端的,也就那么几只——它们可能当时没什么目的,但却欣赏到了最美的风景。
尝试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这其中既有对知识的考验,也有对能力的检验,还有对心态的考验。曾经见过这样一段话:“没有那份执著,没有那份坚韧,没有那份忍耐,怎会嚼得那么寂寞,咽得下那份苦。人生本如此,寂寞和艰苦是一路相伴的,并不是人人都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但那份修炼出来的真心却是一生的财富。”
大一、大二时,吴琪已经为考研做准备了,别人读大学显得很轻松,她却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别人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做家教,她一天到晚在教室里学习,她是他们班最用功、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由于当时还不能确定学业方向,她只有努力学好各门课程。翻开吴琪的成绩单,门门都是优。凭她的智力和努力,考研肯定能顺利通过,但是,吴琪不打无把握之仗,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成功。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考试只是一个关口而已,真正的险阻就是在通过考试之后,所以多学一点是为以后的路多铺一块垫脚石。从大三的第二学期开始,吴琪就加快了学习步伐,她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如果今天有事耽误了,她明天就要补回来。她常常是一边背着GRE单词,一边看专业书。清晨去图书馆排队占座,晚上宿舍熄灯后打开应急灯继续复习。她的日程表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全被考研占满了,那种虔诚和坚持足以使她藐视所有的困难。
盼望已久的考试终于到了,吴琪轻松上阵,发挥自如,顺利答完各科考卷。她满怀信心地走过考场,也走出了一段充实的青春岁月。2001年4月,吴琪终于接到了从北京发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进京愿望。
考研成为一种时尚,是与很多因素分不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毕业生的整体分配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找,自然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报考研究生。此时,考研成了许多学子眼里逃避失业的“避风港”,让找工作“缓期三年执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单位提高了对员工学历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抱着“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的心态,这也逼着大学生们继续“往上爬”;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已远远达不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要求,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随时应对社会的筛选。
不管是因为何种目的或原因而选择考研,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就应该有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坚定的毅力,努力去拼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你属于哪种学习型?
苦学型,还是头脑型?
刻苦学习是传统学习观中的精华,古人历来强调刻苦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刻苦学习等于延长了生命。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做出大的贡献,就必须刻苦学习,先打好基础,然后在某一领域深入进去。有很多智力一般而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刻苦学习和工作的人。相反也有很多无所作为的人,虽是智力较高但学习和工作却懈怠了,就是因为不够刻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句千古流传;匡衡凿壁取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苦读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能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也都是刻苦学习的受益者,然而一旦成为大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加之没有及时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许多大学新生都有松一口气的思想,甚至丢掉了刻苦学习的好传统,导致学习上落伍。如果大学生能够像中学时学习那样,继续刻苦学习,并坚持不懈,那么它将会对你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刚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时候,第一次数学分析测验仅得了个“2分”,但他毫不气馁,下决心要改变自己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他每天坚持学习和演算12个小时,有时一道难题要憋一两个星期才能做出来,在一年时间里,仅数学分析习题他就做了3000多道,经过刻苦努力,他终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高材生。
苦学固然重要,但有头脑似乎会让你的成绩更加突出。
一位善良的母亲,有三个强壮的儿子,但她不明白为何三兄弟同时工作,同时劳动,但薪水竟如此不同,老大周薪是600美元,老二周薪是400美元,而老三周薪只有100美元。
总经理听完这位母亲的话后说:“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在旁边看着他们的表现,就可得到这个疑问的答案了。”
总经理先把老三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停泊在港口的H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老三将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离开了。五分钟后,他告诉总经理,他已用电话询问过了,一通电话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总经理再把老二叫来,并吩咐他做同一件事情。老二在一小时后,回到总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交车往返的,并且将H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都详细报告了出来。
总经理再把老大找来,先将老二报告的内容告诉他,然后吩咐他再去详细调查。三小时后,老大回到公司,向总经理重复报告了老二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物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约,他已请货主明天早上10点到公司来一趟。回程中,他又到其他的两三家毛皮公司询问了货物的品质、价格,并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早上11点到公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