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在市里一条步行街上开了一间书店,开张三个月后,生意还算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姓裴的商人很快就在街角也开了一间书店,一份生意两家做,自然就没有当初那么赚钱了。小罗气得直跳脚,发誓一定要让对方生意做不下去。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吸引顾客的办法:打折。小罗书店的玻璃上贴出了一张宣传单:本店图书除教材外,一律八五折!这之后,书店的生意果然红火了几天,不过裴某也很快想出了对策:本店图书一律八折。小罗狠心,又贴出了告示:本店部分图书七五折,凡购书满百元者赠送精美礼品!就这样,两家书店打起了“价格战”,两个老板见到对手眼睛就冒火。两个月后,小罗拿起计算器一算账才发现,两个月来,劳心劳力却利润微薄,几乎成了赔本买卖,想来对手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生意可不能这样做了,他决定与同行和解。两人一商量,裴某提出了个建议:两家书店尽量避免进同类图书,比如,一家进教辅,一家就卖漫画杂志,这样就不会出现恶性竞争了。半年下来,两家书店都有赢利,两个老板也成了不错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开店的经验,提起过去的争斗,两人都戏称是“不打不相识”。
两家书店如果继续斗下去,难免会弄个两败俱伤。幸亏两家及早醒悟,化干戈为玉帛,才出现了双赢的局面。都说“同行是冤家”,面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很多人常常会怒目而视,相互排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其实在同行业之间,竞争能够催人奋进,合作也有利于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赢,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空间和利润空间。
在现代竞争中,联合竞争对手共同发展是一种策略,双方为了共同利益携起手来,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比如,有肯德基的地方,基本都有麦当劳,他们是竞争关系,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时候肯德基发动过什么“战役”把麦当劳给消灭了,相反,他们在互相竞争中促进彼此的进步,同样共同培育了各自的市场。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身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互相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是,两家企业却从来不搞恶性竞争,甚至连促销活动往往都有意错开。
短短6年,蒙牛就崛起为中国乳业的领袖企业,获得中国成长最快企业的称号。1999年,当时的蒙牛还名不见经传,但是,蒙牛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拼命打压竞争对手,相反,蒙牛几乎投入血本,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了“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旗帜,在它的广告里面,有其重要对手伊利,还有众多其他竞争对手,这样做的结果是,内蒙古的乳业整体发展迅猛,建立了中国乳都的地位,而蒙牛也借乳都之势迅速崛起,乃至最后与伊利双雄并立。
摩根说:“竞争是浪费时间,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莱曼兄弟的故事更能说明双赢这一技巧所创造的效益。
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曾经红极一时,但是他对竞争者残酷无情,对身边的助手和旗下的员工也不友好,以致在他炒股失手时,竞争对手和周围的人,或高价收购他的股权,或控告他账目作假,或控告他抄袭他人作品,或控告他妨碍他人著作出版。于是,不但公司改了别姓,别墅和轿车等被政府没收,人还被送进监狱。同行都说,这是他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顾他人的结果。
再比如,格兰仕与美的就小家电收购一事大打口水战,引起一段同城恩怨。说起两家的恩怨,可谓源远流长,当年格兰仕进军空调行业时宣布要做中国空调的制造大王,而空调恰恰是顺德空调行业老大美的的拳头产业;同样,美的小家电也进入了微波炉领域,并且做到了全国市场第二,紧跟在格兰仕之后,而微波炉也是格兰仕的核心产业。两家都把对方进入自己的核心产业领域看作是对自己的侵犯。于是,仇恨就此形成。其实,不光是格兰仕与美的之间互相视为仇敌,同在顺德的万家乐和万和之间亦常常兵戈相见。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之间,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之间,都发生过类似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恶性竞争。
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为了争霸而起,当年的长虹举起价格屠刀,大杀四方,随后创维、TCL、康佳等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一时间烽烟四起,最后,大家都无钱可赚,彩电行业成为夕阳行业。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恶性竞争是有害而无利的,要想让自己获得长久的利益,就必须掌握双赢的技巧。在这方面,犹太人是运用的最为炉火纯青的,他们信奉“互为依靠,有钱一起赚”的赢钱之道。这一原则,已被现代犹太人发展成为如下的经营理念:
1.现代社会,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起发展。
2.两军相争,你死我活,非胜即败。在市场竞争中,谁都想胜不想败。说市场竞争的各公司是“敌手”,因为他们在彼此竞争中带有以下性质:一是保密性。竞争者在一定阶段一定情况下,都有一定的保密性。二是侦探性。竞争者几乎都在彼此刺探情报,以制定战胜对方的策略。三是获胜性。竞争诸方无一不想胜利,都想获取一定利润,让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四是克“敌”性。假若市场不能容纳全部竞争者,任何企业都想保存自己而“灭掉”对方。即使市场能容纳全部竞争者时,他们也还是都想以强“敌”弱。
3.虽然竞争公司间有点像战场上的“敌手”,但就其本质来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公司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公司的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司赚的钱也被国家、公司和员工三者所用,公司间的竞争手段必须是正当合法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帮助、支持和谅解,应该是朋友。
4.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是相通的,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5.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雄雌,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6.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市场是广阔的,多元的,一个有灵敏头脑的老板,在已被别人挤满的热门的康庄大道上,不必因为自己受挤而妒火中烧,应果断地避开众人,踏上冷僻的羊肠小路,照样可以经过一番跋山涉水的艰辛,到达光辉的顶点。
7.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所以,老板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以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犹太人这种大家同吃一块蛋糕的赢钱术是睿智的。
所以说,同行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依靠对手的力量,将眼光放远,舍小利逐大利,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润。
饶恕对手,乃是最美的报复
约翰·雷说:“恕人之罪是最好的复仇。”在人生的打拼中,人们很少一帆风顺,总会有磕磕碰碰甚至激烈对抗,总会遇到一些使自己不愉快甚至极为记恨的人。发泄一通固然痛快,但却因此获罪于人,无意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远的敌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人脉高手,就应该像圣经上说的那样,“爱你的‘敌人’”。
有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一位牧场的主人因为全家大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从此浪迹天涯寻机复仇。
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恨谁都想报,可是当这位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年老体衰、重病缠身,躺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他用虚弱的声音请求牧场主人给他致命的一枪,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
牧场主人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着的大草原中沉思,他喃喃自语:“我放弃了一切追求,虚度几十年寒暑,如今找到了仇人,我也老了,报仇又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的故事是人编写的,但编剧者根据的也是现实生活,因此这虽然是电影故事,但给人们深刻的反省,而这反省也就是我们强调的“有仇不报是君子”的道理。
首先来看看一个人要“报仇”所需的投资。
1.精神的投资
每天计划“报仇”这件事,要花费很多精神,想到恨之切齿处,精神情绪的剧烈波动,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2.财力的投资
有人为了“报仇”而耽误了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放下一辈子的事业,也要花费不少的精力、财力做部署的工作。
3.时间的投资
有些“仇恨”不是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20年、40年都有可能报不成,就算报成了吧,自己也老去了。
由于“报仇”此事投资颇大,而且还不一定报得成,而不管报得成或报不成,只要“报仇”,你不只心动而且还要行动,那么自己都要元气大伤,因此我们还是主张“有仇不报”。
一个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知道轻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虽然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报。
犹太人认为饶恕人三次已经够了,算是问心无愧。彼得则比普通人多一倍,他饶恕人七次。而耶稣的要求则是77次,就是要无限量地饶恕人。
饶恕有感化对手的能力,饶恕敌人,乃是最美的报复。
士兵皮尔在军营里常被同伴讥笑、戏弄,但他始终以宽容饶恕的心忍受了。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皮尔站岗回来,换上睡衣准备休息。那时另一位士兵马丁也从外面回来,竟脱下肮脏的靴子,抛了过来,打到他的头上。可是他若无其事地上床就寝,没有表示一丝的恼怒。
第二天清早,皮尔起床时看见自己的靴子擦得光亮整洁,放在床前。这是马丁给他的回报,他心里羞愧极了。从那天起,他就开始与皮尔为友。
饶恕是全然忘记,不再记念别人的恶,与他和好如初。
饶恕是以一颗大度的心宽容别人、爱别人。
饶恕是放弃报复一个得罪你的人,爱一个冒犯你的人。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和吉伯、马沙一起旅行。在经过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于是马沙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几天后,他们来到河边,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架来,吉伯生气地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罗勃·布朗宁说:“能宽恕,那很好;能忘记,那就更棒了。”
当我们受到伤害之时,采取的态度无非有二:其一是因为受到伤害而图谋报复予以还击,甚至哪怕是卧薪尝胆也在所不惜;其二是因为意识到只有爱才是对恶的真正否定,而其他的否定,诸如“以恶抗恶”、“以暴抗暴”都不过是对恶的投降与复制。在别人伤害我们的伤口上培育爱和宽恕的果实,犹如一朵被一只脚踩扁了的紫罗兰,它把余香留在那脚跟上。
能宽恕与原谅他人的人,不只可以平息自己的愤怒,而且还会使自己的人缘更好,甚至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瑞典乌普萨拉的乔治·罗纳先生几年来他在维也纳从事律师工作,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回到瑞典。他身无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他能说、会写几种语言,所以他想找个进出口公司担任文书工作。大多数公司都回信说因为战争的缘故,他们目前不需要这种服务,但他们会保留他的资料,等等。
其中有一个人却回信给罗纳说:“你对我公司的想像完全是错误的。你实在很愚蠢。我一点都不需要文书。即使我真的需要,我也不会雇用你,你连瑞典文字都写不好,而且你的信错误百出。”
罗纳刚收到这封信时,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这个瑞典人居然敢说我不懂瑞典话!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错误百出呢。”于是罗纳写了一封足够气死对方的信。可是,当他冷静下来时,对自己说:“等等,我怎么知道他不对呢?我学过瑞典文,但它并非我的母语。也许我犯了错,我自己都不知道。真是这样的话,我应该再加强学习才能找到工作。这个人可能还帮了我一个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的表达虽然糟糕,但这还不能抵消我欠他的人情。我决定写一封信感谢他。”
罗纳转怒为喜,把他写好的信揉掉,另外写了一封:“你根本不需要文书员,还不厌其烦地回信给我,真是太好了。我对贵公司判断错误,实在很抱歉。我写那封信是因为我在查询时,别人告诉我你是这一行的领袖。我不知道我的信犯了文法上的错误,我很抱歉并觉得惭愧。我会再继续努力学好瑞典文,减少错误。我要谢谢你帮助我成长。”
几天后,罗纳又收到回信,对方请他去办公室见面。罗纳如约前往,并得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