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19787800000028

第28章 靠亲戚(6)

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关系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和,互相利用。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时,杨国忠等人充当打手,并积极参与其活动。他们在京师另设立推院,屡兴大狱,株连太子的党羽数百家。由于杨国忠恃宠敢言,所以每次总是由他首先发难。杨国忠与太子李亨的矛盾也由此愈结愈深。后来,李林甫与杨国忠由于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待王钅共的问题上。因王氏的宠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杨国忠共同嫉妒的对象。但是为了牵制杨国忠,李林甫则极力提拔王氏;当杨国忠陷害王氏时,李林甫又竭力为其开脱罪责。由于杨国忠做了手脚。玄宗便开始疏远李林甫,王氏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置于死地。王氏所兼职务全部归杨国忠。

玄宗之所以如此信任杨国忠,除了取悦于杨贵妃之外,主要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同时为取代已经衰老了的李林甫做准备。终于在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后,玄宗派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判使照旧。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职。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这句话在王莽和杨国忠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这也充分证明了亲戚关系在一个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靠亲戚办事的忌讳

亲戚关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在求亲戚办事的时候要注意交往中的忌讳,这样才能让亲戚真心实意地为你帮忙和办事。

遇到困难时,人们肯定会想到找亲戚帮助。亲戚之间大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联系的亲密性。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必须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原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因此,要避免严重矛盾,让亲戚真心实意地为你帮忙、办事,就必须在与亲戚的日常交往中注意以下三点忌讳:

1.靠亲戚办事忌讳居高临下或强人所难

亲戚之间虽有辈分的不同,但是,也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特别是在彼此之间有地位、职务差异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常言说:“穷在街市没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就是说,就亲戚而言,财大的、地位高的人对于比不上他们的亲戚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总是希望从地位高的一方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同时在他们得到自己的请求时,又怀有极强的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对来求助的亲戚表示出不欢迎的态度的话,那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有一位在城里当公司经理的人,神通广大。一天,他的一个远方亲戚来家做客,是因为在家里受了村干部的气,要求他帮忙打官司。可是,这位经理借口不了解法律而推托,使亲戚感到十分恼火,拂袖而去。

这是地位高的人小看地位低的亲戚而造成的不愉快的事例。一般说来,地位低的人对于被小看的事情是很敏感的,只要对方露出哪怕一点冷淡的表示都会有计较、不满,就会造成不良的结局。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求亲戚办事,特别是办一些有违原则的事,人家没办就心怀不满,说人家不讲情谊之类,这也会使人伤心的。

有一家的女儿想当兵,就到武装部去找当部长的远房伯伯。可是女子当兵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她的条件也不具备,这使当伯伯的很为难。于是他向她说明情况,说有政策规定,不能开这个后门,劝她回去好好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可以给予帮助。

姑娘十分生气,说伯伯不愿意帮忙,回去一家人都骂部长,她的父亲还写了一封信指责他,说他官当大了,六亲不认。这件事使部长十分生气。

如上所述,在有地位差异的亲戚之间最常见的矛盾是在求与被求之间,是在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如遇这些问题,一方应注意尽量不要给人家出难题,即使客观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应给以谅解,不能过多地计较。

2.靠亲戚办事忌讳为所欲为,不讲礼节

亲戚之间由于彼此关系有远近之分,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在相处中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

“亲戚越走越亲”是一般的原则。但是,要看你如何走法,这里面有一定技巧的。

过去走亲戚可以在亲戚家住上一年半载,现在就有很多的不便。大家都有工作,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住的时间过长很多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还有的人到亲戚家做客一点也不体谅对方,而是任自己的性子来,这就给主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也容易造成矛盾。

比如,有的人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要睡到太阳升起来才起床,他们到亲戚家也不改自己的毛病。主人要照顾他,又要上班,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主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进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还有的人不讲卫生,到了亲戚家里,烟头到处扔,人家收拾不及。如果时间不长,人家还可能忍耐克制,要是日子长了,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有一位青年到城里做生意,要求在他的一个亲戚家里住几天。可是一住三个月,每天把很多货物弄到家里,把这里当成了仓库,一家人还要为他当保管员。他赚了钱也不说拿一点出来买些菜什么的,这样搞得人家一家不安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他下了逐客令。

类似这位在亲戚家的行为表现,就有些过分,是最容易得罪人的。

因此,在与亲戚交往中也有一个优化自己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如果方式不当就会得罪对方,这样在你需要帮助时对方便很难伸出援手帮助你了。

3.靠亲戚办事忌讳经济往来糊涂账

在与亲戚交往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而闹冲突,使关系疏远、恶化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等财物往来是常有的事,有时是为了救急,有时是为了帮助,有的就是赠送,情况不同,但都体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

作为受益的一方在道义上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以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得理所应该,不做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古训说,人亲财不亲。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是不能含糊的。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该还的要按时归还。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如果等到亲戚提出来时,那就不好看了。

对于来自亲戚的帮助要注意给以回报,这既是加深友谊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人。

假如亲戚之间为了盈利而合作办事业,那么在合作之前就要有一个什么说法,最好立上文字、合同之类,把各方的责任和利益都写清楚,这样合作才会顺利和成功。亲戚之间的合作共事因事先没有明确的说法而发生矛盾,最后反目成仇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亲戚之间在合作共事时,不要以为大家是亲戚,就感情用事,什么也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不好。到了发生经济纠纷时,大家就会因事先没有约定而闹得不愉快。在有了合同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讲信用,不能只顾自己,更不能贪图便宜。

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为造成矛盾的祸根,就看你如何处理了。

在与亲戚办事时,只要你能够注意以上问题,就能奠定一个良好的亲戚交往的基础,再把各种方法活学活用,托亲戚办事的艺术就会运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你也就能得到亲戚真心实意的帮助,达到自己的办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