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多见于酗酒、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或皮质激素等药物之后,也可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后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胆管出血:多发生在严重的胆管感染、肝内外胆管结石或胆管蛔虫症的基础上,病人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有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经过治疗,患者出血暂停数天至两周又复发,出血呈周期性。
家中若有呕血和便血病人,应让其绝对卧床休息,并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脉搏、呼吸、血压等,如出现脉搏加快、烦躁不安、出汗、休克等情况,应立即送医院急诊。饮食上严格禁食,程度轻者可给流质饮食。
咯血所带来的疾病信息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叫做咯血。在咯血的同时多伴有喉头痒感。血色一般呈鲜红色并有泡沫,常混有痰液。
咯血的原因很多,按部位可分为以下类别:
支气管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核及支气管癌等。这类病人多在咯血的同时伴有咳嗽、发热。
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肺寄生虫病、肺血管病(肺梗死、肺动脉高压等)、矽肺及尘肺等。这类病人多在咯血的同时伴有咳嗽,或伴发热、胸痛。
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他疾病:有些传染病和血液病也可出现咯血症状。尤其是有疫水、牲畜接触史或居住野外,有鼠类接触史,咯血伴持续发热的病人,可能是传染病的表现,应到传染科进一步检查。如咯血伴有皮肤黏膜等全身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到血液科检查治疗。
咽部积存黏液应该注意什么
鼻子后面与口腔唾液腺不断产生的自然分泌物,通常都会被咽下。但如一个人患感冒或婴儿吞咽机能发育不完全时,黏液就会聚集在咽部,引起咳嗽防止黏液进入肺部。
患者轻微咳嗽,特别是躺卧时,夜间咳嗽加剧。儿童更剧烈,父母都害怕婴幼儿因而窒息,但不用担心这种现象。有时婴儿呼吸会发出“气泡声”,这是空气通过咽部黏液所致。
儿童与成人在感冒痊愈后咳嗽可达十天之久。有些儿童夜间咳嗽可达几个月或几年,特别是住在寒冷房子内的儿童,但不致染上大病。灰尘的刺激、轻微感染或过敏,都可发生此情况。可稍微垫高婴儿的床头,以使小床略微倾斜。年纪较长的儿童或成人可多加一个枕头,以缓解症状。睡觉时窗户要打开一点。止咳药可缓解症状,但是咳嗽可保护肺部免受感染,所以不应该完全抑制咳嗽。注意戒烟,忽让儿童留在烟雾弥漫的环境内。
若患者咳出绿色或黄色痰液,且体温升高,有耳痛或耳朵流脓液;婴儿烦躁、苍白或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或呼吸时有杂声;患童发热、不肯进食、嗜睡、不停哭闹、反应迟钝或呕吐,就要去医院。医生会检查肺部以确定没有感染,再给患者服食止咳糖浆或减充血剂,以减少分泌液。
咽部积存黏液其实不是什么疾病,症状迟早会自行消失的。一旦弄清病因,就易于应付。
屁与疾病关系密切
因为肠子的蠕动,所以会有气体从肛门排出,人就会放屁。虽然屁是人体的废气,但是从放屁可以检查出你的身体是否出了问题。
1.没有屁放
如果长时间不放屁,说明问题严重。新生儿不放屁,要检查是否为无肛症或肛门发育不全。大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这就要考虑肛门直肠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肿瘤、便秘、痔疮等,必要时需肛门插管排气。
如果无屁放出并伴有剧烈的肠绞痛者,胃穿孔、阑尾炎穿孔形成的腹膜炎,腹部发硬,触之剧痛,也可无屁。
2.放屁增多
这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有时放屁过多,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甜食、红薯、土豆等。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这类食物使肠腔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
3.放屁很臭
一种是因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如地瓜、洋葱、高丽菜、豆类及其他豆制品,所以会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则有可能罹患“激惹性大肠症候群”。
大肠杆菌和肠内的其他细菌是大多数屁的制造者。这些细菌吃着体内发酵的食物,你咽下的空气和腹中的碱性分泌物同样对你的屁有一定影响。平均算来,一个屁大约由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组成,所有这些气体都是无味的。但其中还有不足1%是由微量的其他化学物组成,比如,氨和粪臭素,这些化学物质会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刺激性气味,空气中只要有亿分之一的此类气体,人就能闻出来。
大便颜色或形态异常,当心多种疾病
你注意过你的大便吗?虽然大便是人人讨厌的人体排泄物,但当某种疾病在身体里发生的时候,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态,能及早地预知疾病。具体介绍如下:
1.大便带鲜红血滴,即在大便后滴下或附在成形大便表面,与大便不混杂,常见于内痔和肛裂。无痔疮和肛裂而年龄较大的人,若发现血液附在大便的表面且大便呈扁平带状,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
2.大便颜色暗红,呈果酱样,并有较多的黏液和恶臭味,常为阿米巴疾病的表现。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它常在肠道中横冲直撞,很容易窜进肝、肺等器官,并容易传染给新的“主人”。
3.大便似鼻涕脓样并带血,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点。它是一种脓、血、黏液的混合物,患者常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表现。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也可出现此便样。
4.大便鲜红或暗红,带糊状,并伴有腹泻、腹痛,多为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常由大吃大喝及进食不洁食物引起,需要急诊抢救。
5.大便白色泡沫状,颜色很淡,有一层白色油脂状物质飘浮于上,常为消化不良综合征的表现,常见于幼儿及胰腺功能低下的患者。
6.大便灰白似陶土,同时皮肤、巩膜又发黄(黄疸),则表示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被阻塞,胆汁只好反其道而通过血液循环至皮肤。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多见此种大便。
如果大便干结,呈粒状,西医认为主要是因气候干燥、饮食中缺乏蔬菜或纤维素所致。中医认为,此种大便是体虚内热所致。肠道肿瘤、肠痉挛、肠套叠、肠息肉的患者也会出现这种大便。
7.出现食糜样或稀汁样便大多因肠道蠕动过快或分泌增多所引起,可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时。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水样便(在3000毫升以上),并含有膜状物时,则应想到是否有伪膜性肠炎。
8.柏油样便一般呈暗褐色或黑色,质软,有光泽,宛如沥青油。这种黑色是因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胃酸消化破坏所形成的硫化铁,其光泽乃因硫化铁刺激小肠分泌过多黏液所致。上消化道出血50~75毫升,粪便即可呈暗褐色甚至柏油样。如柏油样大便持续出现2~3天,可说明出血量至少为1000毫升。另外,服用活性炭、铋、铁剂等之后,也可排黑色便,但无光泽。
9.正常的大便有极少量的黏液。如黏液大量出现,常见于痢疾、肠炎和血吸虫病等。不同的部位发病,大便中黏液存在的形式也不同。若黏液均匀地混在粪便中,可见于小肠发炎。若黏液多附着于粪便的表面,则见于大肠病变。
10.如果大便呈细条或扁条状,或一侧有压迹形成沟状,说明直肠狭窄,多为直肠癌的重要证据。
大便气味异常,隐藏健康危机
人体中寄居着以乳酸菌、分枝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和以大肠菌等为代表的有害菌。而体内有害菌增加就会导致大便有臭味。这些有害菌会制造致癌物质及腐败物质,降低身体免疫力。由此可见,从大便气味可以检查出你是否有病。
大便有时会有奇怪的气味,尤其需要注意由腹泻便所产生的特殊气味。
如果大便发出一股刺鼻的酸味,可能是肠内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此时,拉出的腹泻便呈黄色。所以,颜色和气味都必须仔细地观察。
如果拉出的腹泻便有一股烧焦味,有可能是小肠机能减低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带有腥味的焦油状大便,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的情况,而且出血量相当大。
如果从水状、泥状的腹泻便中,产生肉或鱼的腐臭味,可能是大量的血液或黏液被分解而排出肠外的缘故。
别再让便秘折磨你
便秘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但不可小视便秘,因为它的背后隐藏着多种疾病:
胆结石:正常人每天要从大便中排泄相当数量的胆固醇,而便秘者胆固醇的排泄受阻,易在胆囊中沉积形成胆结石。故临床中便秘者患胆结石人数多。
糖尿病:临床中患糖尿病患者便秘者约占多数,糖尿病患者食肉者很多,多吃肉易引起便秘,患糖尿病者运动量不足也容易引起便秘。糖尿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而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
心律不齐:便秘者常擅自服用泻药,尤以大黄、元明粉、番泻叶为多。特别是番泻叶用得不当可急泻,引起脱水、虚脱。殊不知,泻药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血镁、血钾下降会诱发早搏、心动过速等心律不齐。便秘者若兼有心脏病,滥用泻药会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高血压:由于便秘使胆固醇排泄受阻,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上升,血管易受胆固醇侵袭而发生硬化,血管硬化导致管径变细,外周阻力增加便引发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还会因便秘,在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诱发中风。
痔疮:有痔疮者患便秘的人数多,便秘者在排便时要使劲屏气,时长日久,肛门周围血管压力增加,肛周血循环不良,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引起痔疮和痔疮出血。
痤疮:青年中患痤疮(青春痘)的男女均有,临床发现患痤疮有便秘者占多数。这是因为便秘者对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吸收过多,就易患痤疮。
头痛:有人发现患偏头痛的女性和血管性头痛患者,患便秘者很多。这是因为便秘者体内毒素吸收增加,血液因此混浊,血黏度增加,脑血管供血不良易引发血管头痛和失眠、易怒、烦躁不安等症状。
便血,不可掉以轻心
便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因此千万不能对便血掉以轻心。
1.痔的便血
便血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2.肛裂的便血
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于患者不敢大便。
3.息肉的便血
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着于粪块表面。
尿少可能引发哪些疾病
如果每日尿量少于400~500毫升,在医学上称为少尿。少尿,是一种严重疾病的征兆。一个人出现尿少的情况,还说明体内的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发生尿毒症、肺气肿、心衰等严重疾病。
1.肾脏可能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肾炎、肾肿瘤、严重肾结核、肾功能衰竭等。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使尿量减少。当这类疾病少尿时,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常会因此而死亡。
2.进入肾脏的血液量减少。当病人在外伤失血过多、休克、心力衰竭、严重脱水等情况下,进入肾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使肾脏产生功能性衰竭,出现少尿。
3.尿路梗阻。输尿管及肾盂结石、血块、脓栓的阻塞,会使生成的尿液不能进入膀胱。如果不及时消除梗阻的原因,久而久之会使肾脏发生肾盂积水而影响肾功能。有时膀胱结石、尿道狭窄或膀胱收缩无力也会使尿液排解不出,但这不是真正的少尿,通常叫做“假性少尿”。
摆脱尿多的困扰
正常成人每24小时的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如果超过2500毫升,则为多尿。多尿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号。那么,尿多预示着哪些疾病呢?
1.慢性肾炎
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居多。起病缓慢,开始时表现为尿量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一般以眼睑部及面部较为明显。以后逐渐出现尿多,夜尿增多。有些病人可伴有头胀痛、头晕、口唇指甲淡白、血尿等。
2.糖尿病
病人表现为疲乏无力、尿多、烦渴、多饮、善饥、多食,但体重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视力减退、皮肤反复感染、四肢麻木等,女性可出现外阴瘙痒。
3.神经衰弱
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发。病人表现为烦渴、饮水极多、多尿,但为暂时性的,且病人较能耐受口渴,此时排尿量可相对减少,常伴有胸闷、心悸、疲乏、失眠等。
观尿色知疾病
正常人的尿色一般呈淡黄色,如果身体出现疾病的话就会反映在尿色上,呈现黑色、红色、黄褐色、白色等。
1.小便黄如浓茶,提示肝脏或胆囊有了病变。因为胆汁除从肠道排出外,还可从尿里排出。当肝脏或胆囊有病,胆汁到肠道的路被切断时,就只能从尿液里排出来,尿液里也因胆汁含量的增加而呈现深黄色。肝炎早期,全身还没有出现黄疸,就可以见到尿液的颜色如浓茶一样,这多是肝炎的一个信号。但这种黄要与食胡萝卜及服用大黄、核黄素、痢特灵、灭滴灵等中西药过程中出现尿液变黄的现象相区别。
2.小便色蓝,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的病人。但是这也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亚甲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尿液色蓝的症状,停药即可消失。
3.小便色绿,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
4.小便淡绿色,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