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19785900000088

第88章 毛病虽小,不治就大(2)

慢性劳损是颈椎病的病根。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包括有:工作的姿势不当,处于坐位,长期低头工作并且保持一种姿势,虽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特高。如现代白领、文秘、计算机员、会计、公务员、电子行业员工、教师、大中专学生等都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另外,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看电视亦可造成慢性劳损。

睡眠的不良体位是助因。因其持续时间长,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而波及椎管内组织,加速退变过程。特别是枕头过高,头部一直处于屈曲状态,更加容易诱发颈椎劳损。

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引发颈椎病。超过脊柱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可加重脊椎负荷,造成脊椎的韧带、关节和椎间盘的微小损伤,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发生脊柱的退行性变。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下进行,一旦遭受外伤,则后果更加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正确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以减少颈椎病的出现,让颈椎病无机可乘。

1.工作姿势好

坐姿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保持正常生理曲线。通过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调整最适合自己的体位。如果有条件,不妨设一块与水平线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如同画板一般,在这块斜板上进行写字工作,同样有利于保护颈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动静结合,操作电脑时,应确保整只脚掌着地。使用让您的脚部平稳着地的可调节工作台、椅子。在上班时间,要实行多次短时休息,每工作1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坚持颈部保健和强身锻炼,可以增强颈部肌肉、韧带的强度和颈椎稳定性,有利于改善颈部关节的生理功能。缓解颈、背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减轻临床症状,特别是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应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另外,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2.睡姿好

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本人一拳高为宜,或与自己的肩部等高。枕芯内容要求细碎、柔软。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此种形态可利用中部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头颈部可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

3.合理饮食,预防感染

首先要防止酗酒,因为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使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变;减少脂肪摄入,适当补充氨基酸,饮食中应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应多吃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多吃乳制品。

其次要预防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为这类炎症一旦经淋巴系统向颈部及关节囊扩散,往往成为颈椎病的原因或诱因。平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各种上呼吸道炎症,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已有颈椎病者应避免猛然回头和头颈部负重,坐车不要打瞌睡,按摩时切忌猛烈的手法。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对颈椎疾病的认识和必要的防治手段,缺乏从日常生活、居住环境、职业特点及预防保健等对颈椎病全方位进行保健和康复的方法,颈椎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如果你想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做到“站直了,别趴下”,就请关注你的颈椎,保护你的颈椎吧!

头晕,很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头晕,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饿时会头晕、经期前后会头晕,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一般情况下,偶尔头晕或体位改变而头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应无大碍。不过,如果长时间头晕,就应引起重视,因为长期头晕或经常头晕可能是重病的先兆。

头晕是一个综合病症,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头晕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因。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

6.贫血: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7.血黏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8.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9.心脏病、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中医认为,头晕是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膏梁厚味,化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而引起,常予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滋阴潜阳;健脾补血;化湿通络法治疗。

对于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例如,戒烟酒,忌生、冷、油腻以及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瓜类、黑木耳、芹菜、荸荠、豆、奶、鱼、虾等;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等。

血压高了,身体也要注意了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亿多,基本上都在服用着降压药。其实,高血压最可怕的是它带来的隐患,比如,心、脑、肾最容易受到波及,当然危害性最大的还是心脑血管病了。

所以,得了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入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好血压。这样的话,即使血压没有降到正常值,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适应这种状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人一样能够健康地生活。

高血压一般分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症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特别容易着急,这种人血压的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一般血压波动不大。

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身快速降血压的三个关键补位——太冲、太溪和曲池。因为,不管是什么症型,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是实证为主,后者主要是肝肾阴虚。肝五行属木,主藏血,性升发,肾属水,水生木,肝木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肾经上的太溪穴补肾阴就是给“肝木”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可以扑灭火气,降压效果最好。如果坚持每天按揉这3个穴位3~5分钟,每次不低于200下,两个月就会有效果。

另外,用中药泡脚也是比较简易有效的降压方法:取钩藤30克剪碎,放到盆里煮,不要大火,10分钟以后端下,稍微凉一点的时候加一点冰片,然后把双脚放进去,泡20分钟。长期坚持,就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戒掉一切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食品。平时保持心情舒畅、豁达,也能让心经、心包经畅通,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总之,高血压是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精心调养的病,患者本人一定要注意防治结合。

第二节 修复后天之本,迅速消除亚健康

亚健康,游离在健康与疾病之间

在人体里,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又称为第三态、灰色状态。通俗点说,亚健康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检查不出病,自己难受自己知道”的那种状态。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以向坏的方向转化而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亚健康虽然是一种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第三态,但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已经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对照下面这些症状,测一测你自己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是到了什么程度了。如果你具有其中的3~5项,那表明你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具有6~8项,则表明你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具有9项以上,表明你已到了疾病的边缘。

1.早上起床时,常有头发掉落。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4.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

5.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趋势。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

7.工作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

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去清幽、宁静的山水间,以休养身心。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也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差。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

16.性能力下降,妻子(或丈夫)对你明显地表示了性要求,但你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欲望。妻子(或丈夫)甚至怀疑你有外遇了。

未病先防,中医疗法助你轻松应对亚健康

在中医眼中,亚健康可能是五脏六腑功能不协调导致的,或者是经络不通畅,也许就是表浅的风寒,但它们都是疾病的萌芽,是疾病的温床,所以必须要做到“未病先防”。中医将亚健康分为五型:心脾两虚型、肝肾亏虚型、阴虚火旺型、湿邪内阻型、气滞血淤型,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方案。

1.心脾两虚型

诱因:魂不守舍,思虑重重,伤及心脾。

表现:记忆减退,健忘难眠,食欲不振。

保健方法:宁静寡欲,劳逸结合,增加运动量,多食养心、安神、健脾的食物。

2.肝肾亏虚型

诱因:贪欲过重,酒肉过多,损及肝肾。

表现: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怕冷身软,颈腰酸疼,性欲冷淡。

保健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酒,有针对性锻炼颈、腰和医疗保健,如按摩、理疗等。

3.阴虚火旺型

诱因: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够。

表现:心情烦躁,郁心重重,眼花耳鸣,口腔溃疡。

保健方法:适度运动,如游泳,少食辛辣、烧烤等食物,少抽烟、喝酒,多吃水果、蔬菜,以滋阴降火。

4.湿邪内阻型

诱因:多由脏腑功能虚弱失调所致,温热内蕴,寒湿困滞,心肾不交。

表现:时热时冷,抵抗力减弱,免疫力低下。

保健方法:注意起居规律,增加运动量,少吃油腻、烧烤类食物,可行中医调理、医疗保健以扶正祛邪。

5.气滞血淤型

诱因:素来体虚,工作劳累损伤脏腑。

表现:心慌胸闷,脏腑功能失调,性能力下降。

保健方法:多吃一些具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食物,如白萝卜、大蒜、生姜、山楂、桃仁、韭菜、柠檬、柚子等,少吃盐和味精,以及容易胀气、油腻、冷饮等,同时也应及时就医治疗,对症下药。

很多亚健康患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像就没有舒服的地方,令人烦恼不堪。这样的患者当务之急是要培补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有一款山药薏米芡实粥以善补气血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