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19785800000106

第106章 生命是一个过程,务必做好阶段养生(3)

其实,对孩子爱抓爱挠的现状,父母应该做的是,每天清洗孩子的小手,勤替孩子剪指甲,鼓励孩子尽情活动双手。孩子尝到了手抓脸疼痛的感觉,才懂得“还是不抓好”、“这是我的脸”,就会改为用手背蹭脸。让孩子的手获得自由,孩子渐渐就能学会用手拿玩具玩。

如果我们留意,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生儿出生后两手紧握拳头在空中左右挥舞,很难把手对准自己的嘴。这是因为孩子大脑皮层还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手。到了两三个月时,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婴儿学会了两个动作,一是盯着自己的手,二是偶尔碰着脸部就转头用嘴吸吮手。开始是吸吮整只手,到最后是灵巧地吸吮一个手指,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提高,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吸吮手指的动作促使婴儿眼和手协调地行动,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地抓握玩具的动作打下基础,不断促进智力的发展。

还有些年轻的妈妈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包裹孩子,就按照老人们教的“打蜡烛包”,即将孩子的四肢捆直绑紧。老人们认为这样有利于保暖,还能防止孩子罗圈腿,其实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大大妨碍了孩子的活动,尤其是手足的活动,不利于孩子的发育。

使用婴儿睡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睡袋既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舒服、宽松的生活环境,保暖性也很好,不会被孩子蹬开,解除了妈妈的后顾之忧。婴儿睡袋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方便又实用。

让孩子稍微饿着点、冷着点不是坏事

每到冬季,一些年轻的父母就给孩子加衣,里三层外三层的,生怕孩子冻着。孩子在家,还整天紧闭门窗,导致室内新鲜空气不足,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的环境里。一些孩子不适应这种“温室”的环境,体温不断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孩子往往已经处于高热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中暑”。

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带孩子要“三分饥和寒”。人若在空气中受到寒凉,人体自然会调集卫气分布于体表以御寒,防止感冒。家长给孩子穿得过暖,就会形成过于温暖的环境,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毛孔会张开。没有寒冷环境的刺激,人体也不会在体表形成防寒的卫气。严寒的冬日,穿得再多,也有脱衣服的时候,谁敢保证孩子每一秒都待在暖和的地方?很可能就在脱衣服的瞬间,寒气从孩子开放着的、没有防寒系统的毛孔长驱直入,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在秋天凉意初起的时候,父母不要忙不迭地给孩子加衣,要让其“三分寒”,以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再一点是要孩子“三分饥”,即吃七成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大多会让孩子爱吃什么就往饱处吃,尤其是吃些不易消化的肉食。孩子吃多了一是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久之导致营养不良;二是造成胃肠食积。中医认为,“久积化热”选择内热,有内热容易导致外感,易患感冒等疾病。

再有些家长,孩子不吃饭就总是追着喂,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孩子不吃饭是因为不饿,饿了自然吵着要吃的,所以家长要知道“三分饥”的喂养经验。

孩子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接受能力和自然习性,父母不能一相情愿地给孩子穿暖穿厚、吃这吃那,而是要“三分饥和寒”,这样孩子自会平安长大。

孩子爱流口水、鼻涕的应对策略

孩子小时候有两个很典型的现象:流口水、流鼻涕。下面我们就对此一一阐述。

1.小孩子爱流口水

流口水常见于3岁以下的孩子。刚出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孩子的主食是奶,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孩子流口水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婴儿长到六个月以后,身体各器官明显地发生变化,此时婴儿所需营养仅靠母乳已不能满足,要逐步用米糊、菜泥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辅食品来补充。有些母亲用母乳喂养孩子到15个月以上才断奶,断奶后再喂辅食,这样的孩子脾胃就比较虚弱,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这时候小儿流涎发生率最高。

此外,孩子长牙或患口腔黏膜炎症时,也特别容易流口水。

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出流涎原因。如果是因长牙或口腔黏膜炎症引起的流涎,父母可不必太担心,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口水外流,父母就不得不注意了。

中医认为经常流涎,易耗伤孩子的津液,常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寒而发病。如果父母给孩子补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摩腹三分钟,捏脊3~5遍,效果良好。

在给孩子按摩的同时,父母还要注意从饮食上给孩子加以调整,下面两款食疗方对治疗孩子流涎效果很不错。

(1)赤小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将赤小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2)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0毫升。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分三次服食(一日),空腹服,连服七日。

如果孩子流口水是脾胃积热的原因,那么家长可以取新鲜石榴适量,去皮后将其捣烂,加适量温开水调匀,取石榴汁涂于孩子口腔,这对脾胃积热引起的流涎效果不错。

2.孩子爱流鼻涕

有些孩子鼻孔下终日挂着两行鼻涕。中医认为,孩子经常流清鼻涕,是因为孩子体内寒重、气虚,家长除了注意不让孩子受凉外,饮食上也要让孩子戒掉寒凉之物,多吃性温平的食物。

孩子流浓鼻涕多数是在流清鼻涕后出现的,这一般是由于孩子受凉引起流清鼻涕后,没有及时祛寒,或又吃了一些上火的食物,如膨化食品,导致体内有寒又有热,才会出现流浓鼻涕的现象。

如果孩子流浓鼻涕,父母可在孩子临睡前为孩子搓脚心50下,然后搓背部和两手的大鱼际,直到微微发热为止。

如果孩子总是反反复复地流浓鼻涕,说明孩子肺热,按摩时父母应向手掌方向直推孩子的肾经。

总之,对孩子流鼻涕,应针对不同情况实行相应的办法。平常加强耐寒锻炼,多让孩子到室外活动,保持空气清新,合理营养,都有助于防止孩子流鼻涕。

分清孩子哭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孩子爱哭是众所周知的,有些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声就烦,其实如果你了解了孩子啼哭的原因,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黄帝内经》中有“终日号而不嘎”的记载,意思是说孩子整天哭但嗓子不会哑,这是因为孩子哭就是想表达他的一些愿望,他不会把欲念留在心里,只要你满足他了,他也就好了,不会伤到气,所以会“终日号而不嘎”。但有时候孩子哭却是另有原因的,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来说,孩子哭闹有以下几种原因:

1.无病哭闹

有时候孩子哭闹可能是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向爸爸妈妈发出的信号。包括:

(1)肚子饿了。此时孩子哭声洪亮,但有间歇,且伴有吸吮动作,喂奶时哭声停止,在吃饱之后会安静地睡去。

尿布湿了。孩子大小便后弄湿尿布也会哭泣,但这时的声音往往有间隙,且先短后长,哭声洪亮不刺耳,有时为短促有力的抽泣,换上干净的尿布后哭声停止。

(2)吃奶不当。吃奶时乳汁太急、太少、堵塞鼻孔、喂的代乳品太甜或太淡、稀稠不当,都会引发孩子的哭泣。这时的孩子往往边吃边哭,并反复避开奶头。细心的父母应及时调整喂养的策略和方法。

(4)口渴了。孩子通常在喂奶的间隙感到口渴,啼哭不止,喝水后哭声停止。

(5)受到惊吓。强烈的声光刺激会引起孩子的哭泣。这时哭声突然,且先长后短,父母需要马上关闭灯光或将孩子抱离刺激源。

(6)不舒服了。太热、太冷、衣服不舒服、身体被针刺、虫咬等都会引起孩子剧烈、突然的哭泣。此时父母应赶紧检查室温,检查孩子的穿戴是否合适。

(7)撒娇。孩子想念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了,这时哭声较小,且哭哭停停,声音不是很大,好像在撒娇一般。爸爸妈妈,赶紧抱抱你们的小宝贝吧。

此外,孩子有时候的哭是本能驱使,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睡醒之后的“工作”,嗓音不嘶不哑,有节奏并充满力量。此时,孩子呼吸正常,面色红润,无痛苦表情,精神和饮食也没有异常。这种哭对孩子的肺泡膨胀和呼吸肌的运动很有好处,父母可轻轻拍拍孩子,和孩子说说话,或将孩子抱起来逗玩,孩子的哭声会慢慢止住。

2.有病哭闹

孩子患病了当然也会哭,病症不同,哭声往往也不一样。

(1)口腔炎、鹅口疮、口腔溃疡等引起的哭泣往往是边吃奶边哭,有时还会拒绝吃奶。

(2)肠套叠等外科急症往往会使孩子突然啼哭,哭声紧迫,声调高亢,脸色苍白,表情痛苦,有时伴有出汗、呕吐、便血等症状,且间隙几分钟又哭。这时,需要马上将孩子送医院。

(3)功能性腹痛引起的哭泣多发生在傍晚,孩子烦躁不安,严重时哭声剧烈,但几分钟后可能停止。这可能是腹中有了空气所致。

(4)急性喉炎也能引起哭泣,但哭声往往嘶哑。

(5)胸部有疾时会引起孩子尖声短促的哭闹,并伴有两眼发呆。

(6)颅脑有疾时会引起孩子尖叫,并伴有喷射状呕吐。

哭是孩子的本能,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父母千万别为此烦恼,而是要仔细观察,了解孩子为何而哭后,便能从容面对孩子的哭泣了。

第二节 把青春挥洒得亮丽多彩——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案

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的生理信号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生理特征是蓬勃成长,急剧变化。归结起来,有三大变化:一是性发育日渐成熟,二是身体形态改变了;三是各器官机能健全了。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增多,除了促使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来潮,渐具有生育功能(这是青春的主要标志)外,第二性征显示着男女在外形体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这时期男孩子喉头突起,声音变粗,上唇长须,肩宽体高,像个“男子汉”。女孩子声音变尖,乳房突起,胸高臀圆,显得丰满。另外,在男女青年十五六岁时,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很容易在脸上长痤疮——俗称“青春痘”。性成熟标志着身体各器官接近成熟,是一生中有重大意义的生理变化。

性激素还可促进骨骼肌肉的迅速生长发育,身体急速发育需要大量营养供给,又促使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有了更大的发展。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方面也都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越来越呈现男女的差别。

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的主要特征:

1.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身高突然增长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长9厘米,体重增加8~9公斤。

2.身体各脏器功能趋向成熟

(1)心脏:重量增加至出生时的10倍,心肌增厚,心肌纤维比童年时期显著增粗,张力增强,心搏出量明显增加,接近成人标准。

(2)肺脏:重量增加为出生时的9倍,肺活量明显增加,10~13岁为1400毫升,14~15岁为2000~2500毫升,到20岁时可达2800毫升。呼吸功能日趋完善。

(3)脑:重量及容量变化不大,但在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结构已接近成年。青少年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

3.内分泌系统发育成熟,功能完备

肾上腺开始分泌雄性激素,刺激毛发生长,出现阴毛、腋毛。

4.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形成。卵巢开始分泌雌性激素及少量雄性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性激素经血循环到达全身,出现第二性征,内、外性器官开始发育。

5.少女月经初潮

这是青春期最显著的标志。

做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敏锐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学生中患有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面对生理上的明显改变和心理上的各种挑战。因此,青春期少男少女做好心理保健非常重要。

1.以坦率真诚的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是应该明白:渴望被人接纳、理解、关怀和爱是正常的,但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先付出,才能获得。关怀别人,多为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困难,谦虚忍让,才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2.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培养自己对激励其积极求知。

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是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要积极学习,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要学会自我解压,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培养健全人格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的人格培养,既有可能矫正儿童期形成的某些性格缺陷,又有可能把他们塑造成“理想类型”的全面发展人才。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而健康的人格训练,目前我国青少年中竟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卑、虚荣、任性、固执、娇气、骄傲、消沉、孤独、抑郁、嫉妒、胆怯等人格和心理缺陷。这是青春期教育面临的严峻现实,改变这种现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