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社会常识全知道
19785600000081

第81章 年轻人要知道的办事常识(8)

2.当你求人办事前,对方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你还是个未知数,要做好被对方拒绝的准备。如果被拒绝,这时不应埋怨对方,这样,以后再有事求对方时,对方才会尽全力帮助你。

3.如果事无巨细总去麻烦人,时间长了会让对方反感,因为在你看来是小事时,对对方而言未必是小事,对方可能得费心尽力专门为你的小事跑一趟,而你却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这样等你真有大事需要求对方帮忙时,他就会反感,也没精力再去帮你。总而言之,力所能及之事最好不要求之。平时不轻易求人,而且还经常帮助别人的话,等到真遇到麻烦了,别人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的。

3.办事不要透支自己的人情资源

人和人相处总是会有情分,这情分就是“人情”。有些人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但“人情”总是有限的,好像银行存款,存得越多,可取出来的钱就越多,存得越少,可取出来的钱就越少。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能要他人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对方没有义务和责任帮你大忙,你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要他帮你的忙。如果要求的过多,那就是透支了。透支人情一般会造成两个结果:

1.彼此间的感情转淡,甚至对你避之唯恐不及,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分就此断了。

2.你在对方眼中变成不知人情世故的人。

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对办事非常不利,因为人做事不可能单打独斗,有时还是要用到亲戚朋友的,换句话说,要动用到人情存款簿。那么要如何动用才不至于“透支”呢?

1.弄清楚自己和对方的情分如何,再决定是不是找他帮忙。

2.能不找人帮忙就尽量不找,把这人情用在刀刃上。

3.动用人情的次数要尽量少。

4.要有适度的回馈,也就是“还人情”。回馈有很多种,主动去帮忙对方,请吃饭、送礼物都可以。总之,不要把人家帮你忙当成应该的,有“提”要有“存”。

5.就算对方曾欠你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

如果不了解这些,动辄找同学、朋友帮你的忙,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不受欢迎的人了。

4.求人办事不要害怕遭冷遇

办事遭冷遇很常见。有的人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其实非常不利于办事,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办事效果。

当你遭冷遇时,要区别情况,弄清原因,再采取如下适当的对策:

1.常常有这种情况,自以为对方会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这时,办事人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

其实,这种冷遇是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关系的客观实际。这样就会使自己恢复平静。

2.对于无意性冷遇,应理解和宽容。在交际场上,特别是各类、各层次人员同席时,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见的。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怪对方,更不应拂袖而去,而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给予充分理解和体谅。

这种态度会比责备对方效果好得多,同时还能感召对方改变态度,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使彼此关系得到发展。

3.如果是对方有意漠视自己,那么可以考虑,给予必要的回击。这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对方、批判错误的正当行为。当然,回击并不一定非得是面对面地骂不可。理智的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

5.求人办事不要死要面子

很多人都是死要面子,求人办事,死要面子,那等待你的就是活受罪,如果总是清高得很,这样事情能办成吗?

面子当然应该要,一个一点儿面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复存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怎样做才算不丢面子,什么面子可以丢,什么样的面子应当保。当然,人们也都非常明白,出于虚荣的面子应当丢,有关人格的面子需要保,不保何以处世?而保的办法则是实事求是。事实俱在,曲直分明,面子不保亦在;哗众取宠,装腔作势,面子虽保亦失。

我们对于面子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不可能不要面子,但又不能够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往往会真正丢了面子。

要知道,死要面子会使人变得乖僻,活活受罪。

试想,这样的一个人去找别人办事,那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少呢?

总之,死要面子要不得,否则对求人办事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严重损害你的人际关系。

6.求人办事不要过于吝啬

春秋时期的范蠡既是一位有才华的谋士,又是一名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他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随后功成身退,移居别地经商。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富甲一方。因此,他还被后世奉为中国商人的始祖。

但是后来,他的二儿子因杀人获罪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计划用金钱保全儿子的性命。他有一位朋友叫庄生,庄生与楚王的关系很好,楚国上下都非常敬重他。于是,范蠡决定通过庄生来解救自己的儿子。虽为朋友,范蠡还是让长子带上足够的钱财和一封书信去见庄生。并嘱咐长子把信和钱交给庄生,一切听从庄生安排。

范蠡的长子到达楚国,发现庄生家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一点儿也不像达官显贵的家。虽然他按父亲的嘱托把信和钱交给了庄生,但心中并不认为庄生可以救出弟弟。

庄生收下钱和信,告诉范蠡的长子:“你赶快离开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即使你弟弟出来了,也不要问其中的原委。”

但范蠡的长子由于心存疑虑,并未听从庄生的话马上离开,而是接着又去贿赂其他权贵。庄生因为得了范蠡的好处,于是就说服楚王大赦天下,楚王听从了庄生的建议。

范蠡的长子听说楚王大赦天下,觉得弟弟一定会被放出来。既然如此,那么自己送给庄生那么多的钱财不就等于白送了吗?于是他又去找庄生把送去的钱要了回来。他为此十分得意,以为既省了钱又办了事,剩下的事情就是回去向父亲请功领赏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庄生没有了好处,心里自然很不舒服,感觉自己被范蠡的长子耍了。于是又去见楚王说:“听说范蠡的儿子在我国犯罪被囚,现在人们议论说大赦是因为范蠡拿钱财贿赂众位大臣的缘故,这于您的名声不利啊!”

楚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气愤,于是就先杀了范蠡的儿子再实行大赦。结果,范蠡的长子因不愿给人好处,只好带着弟弟的尸骨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人办事,过于吝啬是没有好结局的。范蠡的长子因为吝啬,结果不但事情没有办成,而且还害死了自己的弟弟。

过于吝啬是求人办事的一大忌讳,它会使原本容易办成的事情功亏一篑。求人办事不给人好处,事情就无法办成。基于这一点,可以在办事之前给予对方一定的好处,或者在办事前让对方知道事情办成后自己会得到何好处,事情办成了,舍弃点钱是没有什么的。

7.求人办事不要被原则绑住手脚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出了原则的重要性,但在在求人办事时,会随时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而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比如说,有个人想为自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找份工作,而这个人的表哥就在某个机关单位当领导,于是此人就想借表哥的光为儿子谋个差事。这位表哥得知亲戚的心意后又多方考察自己的侄儿,发现侄儿确实有才华,然后他就想:自己是应该“举贤不避亲”呢,还是“避亲”?其实,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帮侄儿一把,因为侄儿具备那种能力,就应该帮那个忙。这就是一种灵活性原则。只要能得到一个“双胜无败”的结局,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就用什么样的姿态。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能总是那种正经八百的“成人对成人”。在办事过程中,有三种人显然是“不可爱”的:一种是老要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只会扮演“家长”,不会扮演“成人”的人;另一种是老要别人为自己操心,而从来不知道也应该为别人操点心的,只会扮演“儿童”,不会扮演“家长”的人;还有一种是所谓“纯理智”的,只会扮演“成人”而不会扮演“儿童”的人。为了确保在社会中办事成功、顺利,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上面这三种人。

此外,用“压”来迫使对方向自己屈服,用“顶”来迫使对方迁就自己,或者为了不得罪对方而“忍气吞声”地屈服和迁就,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讲究“选择和诱导”的艺术,就是为了找到一种“不压、不顶、不屈服、不迁就”而又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只会认死理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8.不要轻易得罪他人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添一堵墙。”给人办事时,不论是否办成,都不应该得罪别人。一个人应尽可能少地不得罪人。

在办事时,得罪别人就很容易将自己逼入困境。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请后,酒足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非常气愤,于是,将碗里的水泼在廊门的接水槽中,水的样子类似小便。

天明以后,齐王发现了,就斥责则跪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一个卑贱的守门人因为被大臣污辱,竟然设计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见与人结怨的害处。

以上事例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不可轻易得罪别人,否则只会是自找麻烦,增加自己处世及办事的难度。

9.求人办事不要有羞怯心理

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这是许多天生羞怯的人的共同表现。可是羞怯却是办事的天敌。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第一步克服的就是羞怯心理。

要想克服羞怯心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会坦诚

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一种傲视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并乐意与你交往。否则,整日孤芳自赏,尽管主观上想克服羞怯,但终因客观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为人要热情、开朗,作出乐于与人交往的表示。否则,终日沉默不语,别人便不愿打扰你了。只有善于并乐于表达,并使别人在与你的交谈中获得乐趣,别人才愿意与你交谈,你才有可能从羞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2.要提高认识

要明确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因为羞怯的人也有很多优点。要避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多考虑他人,多考虑社会价值,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羞怯是自己的弱项。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才能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你同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3.关注他人

平时要留心他人的行动和爱好,了解对方对什么样的话题、行为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好朋友了。

总之,你要尽力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这样一来,就为你的成功办事打开了一扇大门。

10.求人办事不要与小人结仇

我们在办事时,总会时不时地遇到一些小人。小人之所以“小”,是因其有小心胸、小聪明,善耍阴招,猛虎之爪或可躲过,黄蜂之刺防不胜防。和小人保持距离,就成为办事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小人不讲道义、不遵章法、不惜一切,是我们人生路上万万不可得罪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小人保持距离,而不必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也是要面子的!

有不少人疾恶如仇,他们对小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但是,在办事的时候,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疾恶如仇。否则,事情必不会办成功的。

常言道:君子不念旧恶。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念旧恶”的能有几人?有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人则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在求人办事中,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得罪这类心胸狭窄的“小人”,而且有时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不但“不忘旧恶”,而且会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要加倍报复,“以消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