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由来
关于“二百五”这个不太好听的名称的由来,有如下几个说法: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一生苦读数十载,但都不曾中举。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教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杀害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捉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是牌九中的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最初只有一人,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称他们为两个伍佰,而是共称他俩为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知识小链接:“傻瓜”的由来
人们为什么习惯把愚蠢的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呢?原来“傻瓜”的“瓜”,并非“瓜果菜豆”的“瓜”。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叫“瓜州”的地方,聚居在那里的姓姜的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憨厚、勤恳,受雇于人时,耕种、推磨样样艰苦工作都干,而且干起活来不声不响。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便把这类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如今,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习惯称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
“两面派”的由来
“两面派”这种人总是令人感到厌烦,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两面派”呢?有人说,“两面派”总是口是心非,戴着面具做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同志之间挑拨离间,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其实是道貌岸然。
追根溯源,“两面派”从何而来呢?
元朝末年,元军与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有苦说不出,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喜庆的标语以示热烈欢迎,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老百姓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一块薄木板的两面都写上标语,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了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后见家家大门上色彩缤纷的欢迎标语非常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大门上的木牌吹翻,反面欢迎元军的标语立刻映入眼帘。常遇春看到后大怒,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知识小链接:有趣的两面派
原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1891~1971年)在愤怒谴责联合国阻挠苏调停刚果战后独立危机的行为不久,又向联合国秘书长哈马金尔德发去一封礼节性的邀请书,请他参加苏联的国宴。赫鲁晓夫非常热情地欢迎哈马金尔德的到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对前不久谴责过的人表现得如此热忱。赫鲁晓夫反问道:“你知道我国高加索地区人民的传统习惯吗?敌人在你家里做客,与你分享面包和食盐时,你要殷勤款待;一旦敌人跨出了你的家门,你就可以割断他的喉管。”
“不倒翁”的由来
“不倒翁”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玩具,形状像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说:“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此物从外表看与石无异,但确是一块美玉,他两次将宝物献与楚王,楚王总把它当顽石,以欺君罪割掉他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抱玉痛哭于楚山脚下。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将石割开,果然见玉,命制成玉璧,名曰“和氏璧”。楚文王被卞和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感动,称他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翁也!’。”所以,“不倒翁”喻指那些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的人。
知识小链接:“不倒翁”新义
如今,“不倒翁”的含义又有了新的转注,指那些圆滑、见风使舵的人。前些年,池北偶先生曾为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不倒翁倒了》题诗一首:“此翁就不倒,自在又逍遥。赔钱无所谓,补贴伸手要。厂长照样当,不愁乌纱帽。如今世道变,无法捞稻草。亏损得关门,靠山没处找。时来厄运到,不倒翁倒了。”此诗在对当今社会上新的“不倒翁”进行辛辣的讽刺的同时,也道出了他们的最终结局。
不倒翁
“额娘”的由来
相传在中古时代某年暮春的一天,天宫中三位美丽的仙女化为天鹅来到长白山膜拜日月峰。不料来到布尔瑚里湖,就被清澈碧蓝的湖水迷住了,三只天鹅落入水中又变回三位仙女。
正当她们在水中嬉戏时,天上忽然飞来了几只神鹊,在三位仙女头上盘绕,不肯离去。只见一只神鹊将衔在口中的一颗朱果吐在三仙女的衣裙上,便扶摇飞去,三仙女便轻轻地将朱果拾起含在口中,吃了下去。
待三位仙女整好衣裙欲返天宫之时,三仙女忽然感觉腹内鼓胀,行动不便了。她看着仍在隆起的肚腹,声泪俱下地向大仙女呼唤:“呀,姐姐!定是朱果作怪,让我成了这般模样。哎呀!我驾不得云了!”两位姐姐无奈只得将三妹留下,待生产之后再来接她重返天宫。
数月之后,三仙女终于诞下一男婴,此男婴一出生便能说话,乃神童也。三仙女轻拂着孩子的额头说道:“孩儿,你是我在布库里山下吞朱果而生,所以,你的名字叫布库里雍顺,你的姓是爱新觉罗氏。你是奉天旨来到人世的,降临到人间,是让你去平定战乱,抚育百姓的。”话音刚落,她就看到二位姐姐从天上来接她了,于是她就化为天鹅依依不舍地飞上了天宫。孩子看到妈妈变成了天鹅,急忙挥舞着小手,哭喊着:“鹅娘!鹅娘!”据说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称自己的母亲为额娘了。
知识小链接:“贝勒”的由来
“贝勒”,本为部落之长的意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即后来的满族)……其部长曰贝勒。”“贝勒”后来演变成满族贵族的称号。在清代,“贝勒”同时又是封爵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即汗位,封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号称“四大贝勒”,同听国政。“贝勒”是后金满族的最高爵位,相当于后来的亲王。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参照汉族的王封制度定封爵,分为九等,贝勒位于亲王、郡王之下,降为三等。后来清代的爵封制度变化过许多次,到光绪时分为十二等,但“贝勒”的身份仍在亲王、郡王之下。
第二节 头衔官职
皇帝的由来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来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现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他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从此统一天下的帝王就称为皇帝。
知识小链接:皇帝之最
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在2131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生了230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帝,历时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明光宗,仅1个月。
国王的由来
在英语中,“国王”为“King”,“皇帝”为“Empire”,二者区别在哪里呢?以古代中国做类比,皇帝是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诰封的。这个区分放在英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适用。
以英国为例,英国君主上面也有皇帝。是谁?罗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礼,然后由教皇为其戴上王冠。英国君主的全称都标明其统治区域,如查理一世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沦为殖民地后,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加封为“印度女皇”。因为印度是异教区,教皇没有管理权,从此英王的称号中多了“皇帝”的头衔。但英王只是印度的皇帝,如爱德华七世全称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海外自治领的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印度独立后,英王的“皇帝”头衔被取消。
知识小链接:拿破仑称帝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曾自称皇帝(Empire)。第一帝国在极盛时,统治欧洲的大部分,还控制着广大的殖民地。拿破仑称帝时,虽然形式上也有教皇加冕,但在事实上并不受教皇节制。
陛下的由来
皇帝或国王常被尊称为陛下,这是为何呢?陛,是指宫殿下的台阶。陛下,表示人臣奏事,必须请在陛下的近臣转呈,不敢直接惊动皇帝,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同样,对于居住在宫殿内的其他皇族,如太子、公主等,规称为殿下,以示尊崇(对皇后也可称陛下)。
陛下的称呼起于秦始皇。到了唐代,因为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东阁、龙图阁等,所以又对高级官员尊称为“阁下”。
今天,这些称呼,我们只在外事活动中采用。一般对外宾中的国王、王后称陛下,对王室成员称殿下,对总统、总理等贵宾称阁下。
知识小链接:皇帝的别称
在古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另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太上皇”的由来
“太上皇”这个名称在我国存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皇帝对未去世的已经退位的前任皇帝的尊称。
早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并未形成制度。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时,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感觉自己十分不孝,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于是,刘邦发布诏书,把自己平定天下都归功于父亲的教训,并认为自己如今当了皇帝,而父亲却没有尊号,是不合适的,应该尊称父亲为“太上皇”。
知识小链接:成为太上皇的几种情形
大致说来,皇帝禅位而为太上皇,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国事艰难,皇冠变为“愁帽”,甚者宝座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于是主动摘愁帽、离危座。
其二,受到武力胁迫,不得不让出皇位。
其三,因身体抱恙,委实不能临朝理政。
其四,厌倦政务,欲求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