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19784300000048

第48章 巴菲特的交易原则(5)

请注意,自从巴菲特1965年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公司至今,39年后,伯克希尔复利净资产收益率为22%。也就是说巴菲特把每1万美元都增值到了2593.85万美元。可以看出,巴菲特对复利的运用是多么的熟练。

巴菲特在一封写给合伙人的信中说:“手段与目的绝不能混淆,目的只能是税后的复利收益率最大化”。

巴菲特多次强调投资的长期目标是税后复利收益最大化:“我们只是持续不断地从不同的投资方式中寻找用数学期望值计算后税后收益最大的方式,且仅限于我们自认为了解的投资方式,我们的标准不是追求短期的账面赢利最大化,我们的目标是追求长期的净资产值最大化”。

巴菲特之所以采取长期持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缴纳资本利得税,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CapitalGainsTax,CGT)。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

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选择的。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部分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交易成本比较

【巴菲特如是说】

对于长期持有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少。而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佣金等交易成本累积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由此会减少投资收益。

——《巴菲特投资语录》

投资者交易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如果投资者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他每笔投资的收益都应当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来弥补在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假如你的投资收益,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8%,而预期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同时,由于每笔投资的佣金和交易费用平均占交易金额的2%以上。那么你每笔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0%以上。

查尔斯·埃里斯的研究证明了股市中的一个规律: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他提出了以下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周转率(交易频率)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资金周转率如果超过200%的投资者,除非其每笔交易都高出市场几个百分点以上,否则他不可能达到股市平均收益水平。

1998年,美国西部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TerranceOdean和BradBarber的研究,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的大幅降低。他们分析了1990~1996年12月31日6年内,78000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稍稍高出市场17.1%平均收益率水平。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水平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他们对每年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得出了,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8.5%。假设用复利方式计算,经过10年到2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从而他们得出的研究结论是: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交易。投资组合并不能解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有频繁交易造成的交易成本增加能够合理解释这些家庭差异很大的投资收益率水平。

1983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年报中详细地讨论了股票频繁交易带来的巨额的交易成本以及股东财富的惊人损失:“股票市场的讽刺之一是强调交易的活跃性(activity)。使用“交易性”(marketability)和“流动性”(1iquidity)这种名词的经纪商对那些成交量很大的公司赞不绝口(这些不能填满你口袋的经纪商很有信心能够填满你的耳朵)。但是投资者必须明白,对在赌桌旁负责兑付筹码的人来说的好事,对客户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个过度活跃的股票市场其实是企业的窃贼。”

例如,请你考虑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12%的卓越公司。假设,其股票换手率每年高达100%,每次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为1%(对于低价位公司来说手续费要高得多),股票以账面价值买卖一次股票,那么我们所假设的这家公司股东们总体上要支付公司当年资产净值的2%作为股票交易的成本。这种股票交易活动对企业的赢利毫无意义,而且对股东来说意味着公司赢利的1/6通过交易的“摩擦”成本消耗掉了。(而且这个计算还未包括期权交易,它会使摩擦成本更大。)

所有这些交易形成了一场代价相当昂贵的听音乐抢椅子游戏。如果一家政府机构要对公司或者投资者的赢利征16.66%的新增税收,你能想象这会导致公司和投资者的疯狂般的痛苦反应吗?通过市场过度活跃的交易行为,投资者付出的交易成本相当于他们自己对自己征收了这种重税。

“市场日成交量1亿股的(如果把场外交易也算在内,那么这种成交量在今天已经是非常低了)交易日对股东来说不是福音,而是诅咒,就相当于日成交量5000万股的交易日,股东们因变换坐椅支付高达两倍的手续费。如果日成交量1亿股的状况持续1年,而且每次买进卖出的平均成本是每股15美分,对于投资者来说,坐椅变换税总计约75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财富500强中最大的4家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Mobil),、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美孚石油公司(Mobile)和德士古石油公司(Taxaco)1982年年利润的利润总和。”

1982年底,这些公司总计有750亿美元的净资产,而且它们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占整个财富500强的12%以上。在我们前面讲的假设情况中,投资者只是为了满足他们对“突然改变财务立场”的爱好,每年总计要从这些惊人的资产总值中消耗掉这些资产创造的全部利润。而且,每年为坐椅变换的投资建议支付的资产管理费用总计为20亿美元,相当于投资者前五大银行集团(花旗银行(Citicorp)、美洲银行(BankAmerica)、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Manhattan)、汉华银行(ManufacturersHanover)和J·P·摩根银行(J.P.Morgan)的全部利润。这些昂贵的过度行为可以决定谁能吃到馅饼,但它们不能做大馅饼。

我们当然知道所谓做大蛋糕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交易活动可以提高资产配置过程中的理性。我们认为这个观点貌似正确其实则不然,总体而言,过分活跃的股票市场无形中损害了理性的资产配置,而且使馅饼收缩变小了。亚当·斯密曾认为,在一个自由市场中的所有并非共同协调的行动,会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经济取得最大的增长;我们的观点是,赌场式的市场以及一触即发的投资管理人员,就像一只看不见的脚绊倒并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

长期持有的投资决策分析

【巴菲特如是说】

长期持有具有持续竞争的企业股票,将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关键在于投资者未兑现的企业股票收益通过复利产生巨大的长期增值。

——《巴菲特投资语录》

考虑到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我和查理还没有聪明到通过频繁买进卖出来取得非凡投资业绩的程度。我们也并不认为其他人能够这样像蜜蜂一样从一朵小花飞到另一朵小花来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我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成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用是一个重新配置资源的中心,资金通过这个中心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转向耐心持有的长期投资者”。而巴菲特不是将所有买入股票都要长期持有,事实上他认为只有一小部分的股票值得长期持有。

巴菲特曾经买入过数十只股票,其中大部分持有期限长达数年,也有一些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但只有可口可乐、CELCO、华盛顿邮报、吉列等少数几只股票买入后一直持有长达10多年甚至20多年之久。

只有少数的公司能够值得巴菲特非常确信的值得长期投资,如果他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他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

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并完全信任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

在决定是否长期持有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采用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作为判断持有或卖出股票的标准。而巴菲特关注的唯一标准是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增值能力。

对于那些投资数额较大的股票,我们大多都持有了很多年份。而我们的投资决策却取决于企业在那一时期的经营绩效,而不是那个时期的市场价格。在能够拥有整个公司的时候,过度关注短期收益就是极为愚蠢的。我们在买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权益(如可流通的普通股)的时候,却被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所迷惑,这也是不明智的。

每当查理和我为伯克希尔下属的保险公司购买普通股的时候,我们像在购买一家私营公司那样着手整个交易。我们考察企业的经营前景,负责公司运作的管理层,及我们必须支付的价格。我们根本没有考虑到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价格出售。事实上,我们愿意无限期地持股,只要我们预期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加。

作为一名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你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其业务的一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而且你可以确定在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内,这家公司的收益肯定有大幅度增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你会发现只有小部分的几家公司符合你预期的标准,所以在你看到一家符合你预期标准的公司,你就应当买进自己认为相当数量的股票。你还必须忍受那些让你偏离以上投资原则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把那些总体赢利会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增长的公司股票聚集成一个投资组合,那么,这个组合的市场价值也将会不断增加。

长期持有亦需要灵活变动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从不认为长期投资非常困难,你持有一只股票,而且从不卖出,这就是长期投资。我和查理都希望长期持有我们的股票。事实上,我们希望与我们持有的股票白头偕老。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巴菲特投资语录》

我们提倡长期投资的理念,不轻易出脱手中的任何股票,然而这并不是说要死守长线不知变通,一旦股价够高,或是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抑或当企业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我们就应该出脱持股,巴菲特又说:“谁说我只做长期投资,战术应按实情灵活调整。”作为备受敬仰的股坛神话,巴菲特的进退之道显得相当灵活机动,值得国内各大投资者借鉴。

1969年巴菲特以至少50倍的本益比(某种股票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赢利的比率。也称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赢利比率,即市盈率。英文用PE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本益比=股票市价/每股纯利(年))把全部股票售出,1973~1974年,这些股票的本益比统统惨跌到个位数。巴菲特退场时向其他投资伙伴宣布,他作为价值投资人,目前却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巴菲特决定退出战局。股市泡沫已经形成,意味着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人也应该退场,此刻是理智尚存的投资人们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绝佳时机,而在1998年,巴菲特第一次将他的持股全部卖掉,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中,很多档股票在当时已经暴涨到50倍市价赢利比率的历史新高,更有甚者已经突破了50大关。巴菲特及时地处理掉伯克希尔的大量持股,并用所得钱款买进现金雄厚的保险巨头通用再保险的全部股份,而且最让人叫绝的是本次交易居然完全免税。

巴菲特认为当股票的市价赢利比率从平常的10~25倍涨到40几倍时,股市此时必定出现大规模投机,此刻也是投资者退场之时。

例如可口可乐在1998年的每股盈余为1.42美元,过去十几年来,其获利的成长率一直都保持在12%。换句话说,任何人在1998年用随便哪个价钱买进一股可口可乐,持有至2008年,你将获利24.88美元。再让我们回到1998年,此时你愿意用多少钱买进一股该股票呢?假使当年你以每股市价88美元买进,相当于62倍本益比,你觉得这样划算吗?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将这88美元用于投资年利率为6%的公司债券,每年的利息收入是5.28美元,你持有它10年将进账52.8美元,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是收益24.88美元的股票,还是获利52.8美元的债券?答案必然是后者!

现在我们在回到1998年,发现当时的可口可乐的股价高到离谱,所以当然不该用62倍本益比买进该股,而该选择乘机出脱。巴菲特在1998年出脱可口可乐的部分持股,但他并非以盈余的62倍出售,而是将近市场价值的3倍,以盈余的167倍卖出。这不能不说是巴菲特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