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19784300000047

第47章 巴菲特的交易原则(4)

再如,某股在10元、11元一前一后形成两个高点,股价一旦跌破前一高点10元,即是卖出的时机。此法用在对大盘走势的判断上准确度就较高,如上证指数2001年10月创出反弹的高点1744点,12月初突破该高点、创出新高后回落,12月11日有效跌破10月份的高点,头部确立,股指开始持续下滑,从1700多点一路跌至1300多点;2002年3月21日,上证指数创出1693点的高点,6月25日指数又创出1748点的高点后回落,7月22日跌破3月份的高点,随后股指反复盘跌,整整调整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直到2003年年初才在1311点止跌;此法用在个股上也屡屡奏效,如金杯客车(600609)4月16日创出8.47元的高点回落,5月份再创新高,6月6日收出一根中阴线,跌破了4月份的高点,调整趋势正式形成;ST夏利(000927)的走势与金杯如出一辙,也是在4月份创出一个高点,5月份再创新高后回落,6月初跌破前高后开始反复盘落。此方法中所指的两个高点时间间隔可长可短,不过间隔稍长出现的两个高点准确度更高。

个人投资者一定要很明确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每只股票的最大损失要限制在其初始投资额的70%到80%之内。由于投资额较大和通过投资种类多样化降低总体风险,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在迅速执行止损计划方面缺乏灵活性。对机构来说,很难快速买入卖出股票,但快速买卖股票对它们执行该止损准则来说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对于作为个人投资者的你来说,这是一个相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极大优势。所以要利用好这一优势。记住,7%或8%是绝对的止损限额。你必须毫不犹豫地卖出那些股票——不要再等几天,去观望之后会发生什么或是期盼股价回升;没有必要等到当日闭市之时再卖出股票。此时除了你的股票下跌7%或8%这一因素,就不会有什么东西去对整个行情产生影响了。

作为投资者,每一次买进前要确定三个价位,即:买入价、止盈价和止损价。如果这个工作没有做好,严禁任何操作,学习止损并善于止损才是在股市中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止损绝不是目的,但止损理念的彻悟和止损原则的恪守却是投资者通向成功之路的基本保障。在实战中,这一理念的不断贯彻将使投资者的出手成功率不断提高,出手点愈加精确,虽然不一定能做到“百战百胜”,但却一定会做到“百战不殆”,止损规则设定的终极目标必将显现出来!

巴菲特在股价过高时操作卖空

【巴菲特如是说】

巴菲特认为,是否卖空股票,要看投资标的是否具备持久竞争优势,业务是否发生根本变化,以及股价是否够高而定。

——《巴菲特投资语录》

在1987年10月股灾之前,巴菲特几乎把手头上的股票卖掉了,只剩下列入永久持股之列的股票,所以遭受的损失较少。巴菲特认为,当有人肯出远高过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他就会卖出股票。当时,整个股票市场已经到达疯狂的地步,人人争着去买股票,因此,他觉得已经有了卖股票的必要。

如果一位投资者有(多头)100股中国石化股票,并卖出(空头)100股,该投资者就是在持仓卖空。该策略经常被称为“完美的避险”。如果中国石化价格下跌,就无损失。相反,如果价格上涨,也无利润。

买入110元100股中国石化:11000元

卖出115元100股中国石化:11500元

如果两个仓位平仓了结,获利500元;如果该股价下跌,利润仍是500元;如果股价上升,两个仓位了结,利润也是500元。持仓卖空可以通过卖掉多头仓位并买回空头仓位来了结,或者用多头股份平仓了结空头股份。实际上用股票了结空头仓位时要求投资者给其经纪人下达一个命令书。如果没有支付股票的交易命令书,一般也就不用支付佣金。

作为一个投资者,并非一定要做卖空。大多数投资者专注多头,关注空头的人则少得多。只有少数投资者擅长多头的同时,空头也做得很出色。无论你是否想同时进行多,空投资,都是你个人的选择。即使对股市专家来说,卖空也极具风险;只有能力更高、胆量更大的人才敢尝试。所以,投资者不要仅仅因为股价看上去太高了就去卖空一支正在涨升的股票。那样的话,你可能会变得“一贫如洗”。

卖掉赔钱股,留下绩优股

【巴菲特如是说】

不要轻易卖掉绩优股,不能因为股价上涨就卖掉,好股票涨了还会再涨,同时当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时,最好出脱全数持股,转到新的投资机会,即任何时候都牢记,卖掉赔钱股,留下绩优股。

——《巴菲特投资语录》

这是一个投资者需掌握的最主要的卖出法则之一,一个投资者卖掉正在赔钱的、可能继续下跌的赔钱股而留下收益显著的绩优股,不仅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同时可以最小化自己的风险。任何股价下跌都是亏损状态。股价下跌让投资人赔钱,损失利润。但是,在什么情况绩优股会变成赔钱股呢?主要评判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长率中等的绩优股股价已经上升30%,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喜讯,投资者就应该及时脱手。

2.周期股企业如需求下降,存货过多,产品价格下跌,产品成本提高,或开工率接近饱和,新建厂房扩大产能,或国外竞争者进入市场时,投资者就要警惕。

3.成长股不可能永远成长下去。企业大到一定的规模,其业绩有回归到行业平均数的倾向,此时也需及时卖出。

4.成长股公司如果过分依赖少数客户,或产品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或高级经理人员加入竞争者公司,投资者也需提高警惕,将股票脱手,另寻更有活力、前景更好的公司。

5.再生股再生之后就转化为别的股了。

例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票原来2美元一股,后来长到5美元、10美元、48美元一股。这时股价也许还会上涨,但已到应该卖掉的时候了。因为股价的P/E值已高于利润增长率。假日旅馆股价的P/E值涨到40时就应该卖掉,因为美国不可能每20英里就有一家假日旅馆。雅芳化妆品公司股价的P/E值涨到50时也应脱手,因为不能指望每两个美国家庭主妇就有一个人使用它的香水。

不要轻易卖掉绩优股。不能因为股票的上涨就卖掉。好股票涨了还会涨。如果能够以符合商业利益价格的好运气,买进具有持久竞争优势公司的股票,就应该常买不卖。当然,一旦股价够高,出脱持股也绝对是合理之举。作为普通投资者,卖掉正在赔钱的有可能继续下跌的股票是很谨慎的行为。而留下收益显著的股票具有同样的意义,只要它们能够保持基本面的良好。当然要确定一只股票是否仍然是优胜股,要看价格调整的原因。如果总体市场走弱或“正常的”日常波动导致的股价下跌,该股票可能仍然是只优胜股。然而,如果跌价的原因是长期性的,那就必须要止损或是换股了。长期的原因可能包括:销售额下降、税务问题、诉讼、熊市正在出现、更高的利率以及对于未来利润的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已经对长期的收入前景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时就应该果断的卖掉赔钱股。

并非好公司就一定要长期持有

【巴菲特如是说】

当然比起那些具有爆发性的高科技或是新创的企业来说,这些被永恒持股的公司的成长力略显得不足,但是与其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尽管我和查理一生都在追求着永恒的持股,但是真正能够让我们找得却很少。因此在找到真正的真命天子之前,旁边或许还有好几个假冒者,虽然这些公司曾经是红极一时,但是却经不起竞争的考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既然能够被称为永恒的持股,查理和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数量绝对不会超过50家,甚至都不到20家,所以就我们的投资组合来看,除了几家真正合格的公司外,还有另外的几家则极有可能在潜在的候选人的行列。

——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虽然一直都在宣扬自己的长期投资理论,但是他所描述的好公司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他的选择条件是极为苛刻的,巴菲特用清仓中石油的举动,证明了一点,并不是所有好公司都值得你长期持有,可能符合要求的只有那么几家。

在2007年年末A股仍处于牛市末期,次级贷危机尚未扩大的情况下。伴随中石油将要发行A股的消息刺激,中石油的H股股价从11港元区域进行了快速的拉升,在这个过程中,巴菲特就开始分批的出售中石油的股票,最后清空所有持股均价为13.47港元左右。对于清仓中石油,巴菲特的理由是,在2004年购买中石油的股票时,它的市值约为370亿美元,然而他和查理认为它价值约1000亿美元,所以当中石油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甚至一度膨胀至2750亿美元时,巴菲特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选择离场。

当然,在市场的狂热气氛中,中石油H股曾经一度高达20.25港元,市场充斥了一片对巴菲特的嘲笑,尤其是那些以48.62元天价买入中石油A股的投资者,嘲笑巴菲特“抛早了”无疑有助于加强自己持有中石油的信心。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证明了巴菲特才是最后的赢家。尚且不用说股价从48.62元的高价一直惨跌到A股的12元左右,即使是H股如今也不过7元上下,相较巴菲特的清仓价也几近腰斩

虽然,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打算将一只股票持有长达十年以上,那么你就根本不需要买进。”但是投资者需要明白的问题是,做好持有十年以上的准备买入一个股票,绝不等于买入后就一定要无条件地持有十年以上。纵然,巴菲特一直强调的是,伟大的企业值得永远拥有。但是投资者往往都觉得这句话在强调“永远拥有”,而没有注意到“伟大的企业”是个极为严格的限定。在挑选伟大的值得永远持有的企业时需要特别注意,曾几何时巴菲特选择了华盛顿邮报、geico保险、可口可乐和大都会ABC这四家企业,但是伴随时间推移又将大都会ABC剔除。可见即使是巴菲特曾经扬言要永远持有的企业,其实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决定。实际上,在看巴菲特整个投资历程中,他离场的时机选择之高妙绝不亚于其入场的水平。早在巴菲特还不为我们熟知时,在1969年他还在担任类似对冲基金的合伙投资企业管理人的时候,当其通过投资获得巨大收益但面对大量蓝筹股的市盈率超过50倍时,依然选择抛售所有股票投资,清盘合伙公司,选择了退休。而在此举动后不久,一次大熊市的来临让此前那些以50倍以上市盈率交易的蓝筹股全部跌至个位数市盈率的估值水平,而巴菲特早已及时的离场。

第二十节 持股原则,甩掉暂时得失

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税后复利收益比较

【巴菲特如是说】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一时的暴利并不代表他在长期(数年甚至数十年)内的赢利,经常的微利却可以转化成长期内的巨大赢利。什么东西能使微利变成巨大的赢利呢?这就是复利。复利的功能到底有多强大呢?决定长期赢利的因素中,再没有比复利更重要的因素了。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的长期合作伙伴芒格感叹到:“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

1962年,在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年报中,巴菲特推算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如果不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将3万美元以复利进行投资的话,170年后到1962年收益将高达2万亿美元,这个结果让我们对复利的力量大吃一惊。这就是复利的力量,所以巴菲特认为,复利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之一,运用这个神奇的效能使他的投资以可观且富戏剧性的比率增长。

投资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卓越企业,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只是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股价随着公司成长而上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超额价值的创造能力,其内在价值将持续稳定地不断地增加,相应的股价也将逐步上升。在长期投资中,没有任何因素比时间更具有影响力。随着时间的延续,复利的力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投资者实现巨额的税后收益。

复利的力量取得于两个因素:时间的长短和回报率的高低。两个因素的不同使复利带来的价值增值也有很大不同:

(1)时间的长短将对最终的价值数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即时间越长,复利产生的价值增值越多。

(2)回报率对最终的价值数量有巨大的杠杆作用,回报率的微小差异将使长期价值产生巨大的差异。

又例如,以6%为年回报率计算,最初的1美元经过30年后将增值为5.74美元。以10%年回报率计算,最初的1美元经过同样的30年后将增值为17.45美元。4%的微小回报率差异,却使最终价值差异高达3倍。

巴菲特则对10%与20%的复利收益率造成的巨大收益差别进行了分析:“1000美元的投资,收益率为10%,45年后将增值到72800美元,而同样的l000美元在收益率为20%时经过同样的45年将增值到3675252美元。上述两个数字的差别让我感到非常惊奇,这么巨大的差别,足以激起任何一个人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