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是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必须树立与团队共赢的思想。一个能够团结协作的团队会不断走向辉煌,只有和班组中其他人员配合好,企业和班组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班组长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俗语应该给每个班组长以启示:与同事精诚合作,才能为自己为他人为企业开创多赢的结局。
有“分”才能“享”,做乐于分享的班组长
有这么一个寓言:有个人在天使的带领下去观看天堂和地狱。他发现地狱里的人都围着大桌子吃饭,每个人手上都绑着一支柄很长的勺子,尽管餐桌丰盛,勺子里面盛满了食物,他们却因为勺柄太长吃不到自己的嘴里,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天使又带他来到天堂。他看到天堂里同样是一群人手上绑着长柄勺子在同样的桌子上吃饭,与地狱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因为他们在用自己手上的勺子喂给对面的人,互相都能够吃饱。
各自顾各自还是分享互馈,地狱与天堂只是一念之差。分享与协同是团结和信任的纽带,只有与他人共享资源和机会,才能在团结互助的氛围下实现合作共赢。叔本华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很多班组长都是企业里的技术能手,但是他们秉持着这样的观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于是,总是为自己留一手,为自己保留最关键的绝活。他们担心班组内的其他人超过自己,从而威胁自己“技术龙头”的地位,所以坚决不愿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其实,他们不明白,智慧与技术是越分享越多的。对于班组长来说,所谓“分享”就是能“分”才能“享”。
为自己留一手都是老皇历了。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指望一招吃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事。每一个工程都有新设备和新技术,班组长应该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不断学习上。班组长应该学会分享,做一个心态开放的人;帮助别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成就自己。
有很多优秀的班组长最喜欢听别人说:“你们班的人,个个都是厉害的角色!”他觉得那是对自己很高的褒奖。班组长可能技术上走在其他员工的前面,但是不能以这种“垄断地位”保持优越感,成为罩在同事们头顶的阴影。当班组成员向班组长请教时,班组长应该无私、耐心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连续4年在武汉石化车间班组劳动竞赛中保持第一,聚丙烯车间运行四班曾被评为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
提起以前的班组,班长刘斌最怕班员请假,甚至班员离岗时间稍长一点他都会紧张焦虑。因为一旦生产异常,人手就不够用。现在,刘斌再也不担心有人休假了。这一切得益于具有四班特色的岗位练兵法。
说起四班的岗位练兵,不得不提由刘斌编撰的四班岗位操作手册。每当生产出现波动,细心的刘斌都会做个总结分析,尤其是那些大的故障,他都会留下车间分析资料。久而久之,他积攒了一整套车间事故汇编。通过反复揣摩,他已能熟练应对各种异常。
刘斌认为,光自己一个人掌握这些还不够,便用心编撰了一套岗位操作手册。与车间下发的操作手册不同,刘氏操作手册化繁就简,突出了重点和关键。前几年刚调入四班的胡文峰感慨地说:“看了刘氏操作手册,任何一个外行都能很快上手,而且能及时抓住关键和要害,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领悟的时间。”
近年来,班组先后涌现出1名中国石化集团操作能手、2名武汉市操作能手和1名武汉石化操作能手。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班组长个人的能力再大,也做不了班组所有的工作。班组的事情太多了,如果班组长把自己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尽可能多的人,就等于把一个人的能力放大成一个团队的能力。只有团队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才能乘风破浪,置身其中的个人才会更安全。班组长不应该怕周围的人超过自己,应该做一个乐于分享的班组长。
一个优秀的班组长不但乐于传授,也应该善于分享。做一个富于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不把知识据为己有,而应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团队成员。
凝聚起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很多班组长都是带徒弟的高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优秀的班组长不怕徒弟们学会他的技术,怕的是徒弟们怎么都学不会他的技术,不能在工作上作出更大的贡献。班组长应针对不同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传授,使得年轻人的技术提高很快。如果工人工作经验不是很多,他们会先传授自己的经验,然后再让他去进行实际操作。
只有团结而又有战斗力的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一个不善于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班组长,是难以在现代社会取得大成就的。做一个乐于并善于分享的优秀班组长,将会为企业和班组的工作开创全新的局面。
这是我的班:唤醒班组长的自驱力
为什么会有许多人喜欢看《我的团长我的团》,它的魅力又源于何处?答案就是这部电视剧真正反映了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魅力。团队是每个成员的凝聚点和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成员都不能离开团队而独自存在;团队的命运又与团长的使命息息相关,一个具有使命感的团长,会扛起这个团队的命运。正如里面一句台词所说的:“我是头,你们是手脚。原则上,手脚要忠实服从头的指示。不过……有时候,手脚也会比头更要紧。”
同样,对于班组来讲,班组长应该树立起“我的班组”的概念。班组中的班组长就扮演着团长的角色,就像一位船长一样,掌控着整个船队前进的方向,让自己的品牌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更是这位船长最大的使命。但是,一个坚韧的船队光有一个控制方向的船长,是无法独立完成他们的伟大航程的,没有身后的所有水手的团结协作,也不会顺利抵达彼岸。团队的命运取决于团长的使命,然而团长的使命更是整个团队赋予的。
班组长要将自己融入整个团队之中,只有凭借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不能完成的问题解决。然而有些班组长,不与同事有密切地交流,这样的人想靠单打独斗把自己带到事业的顶峰,而这是不可能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个班组长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班组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个人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班组长将自己视为班组的领头雁,把自己融入整个团队当中,一定会创建一个卓越的班组!
一个技校毕业的年轻人,创造了中国制造业的3个之最:23岁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技师;27岁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31岁成了2002年“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他就像一只头雁,引领雁阵展翅翱翔,这支雁阵就是江铃汽车集团模具厂“袁政海班组”。班组长既是指导员,又是冲锋上阵的战士。
每天晚上看两个小时的专业书是袁政海多年来坚持的习惯,一有好的专业书,他第一时间拿到班组与大家分享。1998年公司选派袁政海到世界著名模具厂日本荻原公司验收模具,他抓住这一难得机会,恨不得有十双眼睛看,晚上回到宿舍写笔记,半年下来笔记和买来的资料装满了一旅行包。
在袁政海的影响和带动下,班组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班组许多成员既懂设计更会制造,许多连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都无法掌握的知识,如快速成形、仿真技术、逆向工程、三坐标测量等技术,他们运用得非常娴熟。
袁政海将班组其他成员的发展视为自己的分内责任,他千方百计带领大家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奇迹。如今,这个平均年龄30多岁的班组共17名工人,9人是高级技师,16人拥有除钳工外4种以上技能上岗证;48人次分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班组先后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等称号。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道,在高山上招手,我们的手臂并未加长,但更远的人也能看见;顺风而呼,声音并未变得快速、高亢,但别人听起来却更清晰了;借助车马力量的,并未让腿脚变得利索起来,却能够走上千里;借助船楫的,也不见得就会游泳,却能渡过江河。君子不见得天生就有异禀,不过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罢了。
同样,班组长如果能力卓著,单靠自己一个人也许可以作出一些成绩来,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那就要融入集体当中,带动集体成员走上卓越之路。在这方面,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言简意赅但寓意深刻的话:“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无论是谁,想要做成大事业、取得突出的业绩,就得学会借助团队的力量取得胜利。
班组长千万不要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要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要想取得大成绩,就要把自己的力量融入一个团队中。当班组长将自己定位为团队中的领头人时,“我”就变成了“我们”。必须舍弃部分的自我,整个团队才有茁壮成长的可能。在团队中,除了要让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完成目标的机会之外,也要让整个团体为设定的远景目标而努力。如此一来,便能达成个人和团队的“双赢”。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同样,班组长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放眼卓越的班组,他们之所以会出类拔萃,完全是因为这些班组的领头人——班组长能抛开自我,将团队的成功视为自己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