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19783600000031

第31章 快乐积极的生活(2)

突然,一只手搭在了她的肩上,她惊慌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正是牧师。“你是谁家的孩子?”牧师温和地问道。这句话是她10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它仿佛是一支烧红的烙铁,直刺在小芳的心上。

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惊愕的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小芳完全惊呆了,她不知所措,眼里含着泪水。

这个时候,牧师脸上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是上帝的孩子。”

牧师抚摸着小芳的头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无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保持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顿时,教堂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就是理解、是歉意、是承认、是欢迎。整整13年了,压抑心灵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融化,小芳终于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从此,小芳变了。40岁那年,小芳荣任田纳西州州长,之后,她弃政从商,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成功人物。6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

小芳由一个人人看不起的私生子变为叱咤政商两界的成功人士,是什么让她脱胎换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是心态!积极的心态让她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把握自己的命运。

无论你的过去是如春花般千娇百媚,还是如秋草般枯败,它们都不是决定你未来的因素。

我们判断个人的情况,不能只看开头,还应该看到结尾。——伊索

生命在,希望就在

联想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如果遇到失意或悲伤的事情时,我们一样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有一个阿拉伯的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亏光了所有的钱,并且欠下了债,他卖掉房子、汽车,还清了债务。

此刻,他孤独一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唯有一只心爱的猎狗和一本书与他相依为命,相依相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来到一座荒僻的村庄,找到一个避风的茅棚。他看到里面有一盏油灯,于是用身上仅存的一根火柴点燃了油灯,拿出书来准备读书。但是一阵风忽然把灯吹灭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这位孤独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对人生感到痛彻的绝望,他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边的猎狗给了他一丝慰藉,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他忽然发现心爱的猎狗也被人杀死在门外。抚摸着这只相依为命的猎狗,他突然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他最后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一切。这时。他不由发现整个村庄都沉寂在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他不由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尸体,到处是尸体,一片狼藉。显然,这个村庄昨夜遭到了匪徒的洗劫,连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看到这可怕的场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转,啊!我是这里唯一幸存的人,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幸存者,我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虽然我失去了心爱的猎狗,但是,我得到了生命,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

老人怀着坚定的信念,迎着灿烂的太阳又出发了。

人生总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一时的得意并不代表永久的得意;然而,在一时失意的情况下,如果你不能把心态调整过来,就很难再有得意之时。

故事中的老人,在失意甚至绝望的状态下,重新寻回了希望,赶走了悲伤。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大转折。

走出阴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多么顽固,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要让担忧、恐惧、焦虑和遗憾消耗你的精力。把你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创造中去吧!

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弱点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

请记住:生命在,希望就在!

对生活要保持高兴的态度,因为生活给你爱情的机会、工作的机会和仰望星星的机会。 ——亨利·戴克

从肥皂泡里看到彩虹

用心去感受你眼中的可爱世界吧,阳光下洗衣盆里的肥皂沫都是五彩缤纷的。

《我希望能看见》一书的作者彼纪儿·戴尔是一个几乎瞎了50年之久的女人,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来瞄过去。她把她朋友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本上。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和作者的节目。她写道:“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然而在她52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了一次手术,使她的视力提高了40倍。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

她发现,即使是在洗衣房水槽前洗衣服,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她写道:“我开始玩着洗衣盆里的肥皂泡,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泡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的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哈佛人说要懂得感恩与满足,上帝是如此厚待我们。当我们的眼睛还能看见蓝天白云,要懂得微笑地满足;当我们的耳朵还能听到春日里清脆的鸟鸣,我们要懂得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生命的过程不在长短,而在于在这趟人生的旅途中你是否快乐,你经历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

不含有艰辛的成功是没有的。——索福克勒斯

快乐无比的热地亚

在生活中应当抱有莫大的希望,并以热情和毅力来开拓自己的希望。

热地亚是保险公司的职员,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总会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热地亚,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你要学会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是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银行遭遇了三个持枪的歹徒的抢劫。歹徒朝他开了枪。

幸运的是发现较早,热地亚被及时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热地亚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热地亚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热地亚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回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人生的这种主动选择权,即为可贵的“操之在我”精神。就是说对于一件不可避免的灾难性事件,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是怨天尤人,还是乐观豁达。

我们都该学一下热地亚的乐观,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站到快乐的身边。

快乐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没有快乐的地方,人类的生活会变得疯狂而可怜。

——桑塔亚那

化劣势为优势

失败的人都擅长找借口,成功的人则喜欢找方法。

一位神父要找三个小男孩,帮助自己完成主教分配的1000本《圣经》销售任务。

神父觉得自己只能完成300本的销售量,于是他决定找几个能干的小男孩卖掉剩下的700本《圣经》。神父对于“能干”是这样理解的:口齿伶俐,言辞美妙,让人们欣喜地做出购买《圣经》的决定。于是按照这样的标准,神父找到了两个小男孩,这两个男孩都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卖掉300本《圣经》。可即使这样还有100本没有着落,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务,神父降低了标准,于是第三个小男孩找到了。给他的任务是尽量卖掉100本《圣经》,因为第三个男孩口吃很厉害。

5天过去了,那两个小男孩回来了,并且告诉神父情况很糟糕,他们俩总共只卖了200本。神父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两个人只卖掉了200本《圣经》呢?正在发愁的时候那个口吃的小男孩也回来了,他没有剩下一本《圣经》,而且带来了一个令神父激动不已的消息:他的一个顾客愿意买他剩下的所有《圣经》。这意味着神父将能卖掉超过1000本的《圣经》,神父将更受主教青睐。

神父彻底迷惑了。被自己看好的两个小男孩让自己失望,而当初根本不当回事的小结巴却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决定问问他。

神父问小男孩:“你讲话都结结巴巴的,怎么会这么顺利就卖掉我所有的《圣经》呢?”小男孩答道:“我……跟……见到的……所有……人……说,如……果不……买,我就……念《圣经》给他们……听。”

哈佛学子海伦·凯勒说:“由于人们自身条件的不同,人们必须学会善用上帝赋予的一切。不要因为天生抓了一副坏牌就沮丧、诅咒。”坏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输,只要你是一名高明的打牌者。

评价一个人不应当根据他的才能,而应当根据他怎样发挥才能。——拉罗什富科

要学好,要做得好

不去哀叹命运的不公,已是迈向成熟的大门。

唐纳德认为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爸爸因心脏病去世时,他才21个月大,哥哥5岁。妈妈虽无一技之长,又没有受过教育,却毅然担负起抚育两个孩子的责任。

唐纳德9岁时找到了一份在街上卖《杰克逊维尔日报》的工作。他需要那份工作是因为他们需要钱——虽然是那么一点点钱。但是唐纳德害怕,因为他要到闹市区去取报卖报,然后在天黑时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在第一天下午卖完报后回家时,便对妈妈说:“我绝不再去卖报了。”

“为什么?”她问道。

“你不会要我去的,妈妈。那儿的人粗手粗口非常不好。你不会要我在那种鬼地方卖报的。”

“我不要你粗手粗口。”她说道,“人家粗手粗口,是人家的事。你卖报,可以不必跟他们学。”

她并没吩咐唐纳德该回去卖报,可是第二天下午,他照样去了。那年稍晚时候,唐纳德在圣约翰河上吹来的寒风中冻得要死,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递给他一张5美元的钞票,说道:“这足够付你剩下的那些报纸钱了,回家吧,你在这外面会冻死的。”结果,唐纳德做了他确信妈妈也会做的事——谢谢她的好心,然后继续待下去,把报纸全卖掉后才回家。他知道:冬天挨冻是意料中的事,不是罢手的理由。

等到唐纳德长大了以后,每次要出门时,妈妈都会告诫他:“要学好,要做得对。”人生可能遇到的事,全用得上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她教他一定要苦干。她说:“要是牛陷在河里,你非要拉它出来不可。”

生命的天空是异彩纷呈。面对不幸,面对困境,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是不断捕捉生存智慧,学会勇敢和坚强。要知道,上帝永远是公平的。等到有一天,你真正将自己打磨成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时,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灿烂夺目的光辉。

如果不学好治理自己,就会陷入灭亡的深渊。——池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