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19782500000058

第58章 你能不能赚大钱:理财中的经济学诡计(7)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在买彩票的路上被汽车撞死的概率远高于中大奖的概率。每年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以万计,中了上亿美元大奖的却没几个。可是,即便赚钱的几率这样渺茫,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买彩票。这是因为人们有对金钱的渴望,靠彩票一夜暴富的愿望实在太强烈,这种愿望甚至超出了理智的范畴。

2009年10月8日晚,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第2009118期开奖出现“狂喷”,河南安阳一男子独中88注头奖,税前总奖金额达3.599亿元的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轰动了全国彩市。此次巨奖,高于此前国内彩票中奖的最高金额,一举创造了新中国彩票发行以来单张彩票获头奖金额最高的新纪录。

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阳市分行一名工作人员分析,用100元大钞扎起来的10万元人民币,重量大概在1.5公斤左右。如果不算扣税,这名幸运儿领到的约3.6亿现金,光是百元大钞就重约5400公斤,也就是5.4吨。

这个中奖新闻如同原子弹,炸开无数人心中潜藏的“彩票富豪梦”,自新闻发出后,无数记者用“长短炮”盯着彩票点,当地市民守着,全国人民盯着,到底哪个幸运鬼被这“天下掉下的金馅饼”砸中。当然也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纷纷买彩,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奇迹。

但是赌博和投资也不能完全画上等号:投资要求期望收益一定大于0,而赌博不要求,比如买彩票、赌马、赌大小……的期望收益就小于0;支撑投资的是关于未来收益的分析和预测,而支撑赌博的是侥幸获胜心理;投资要求回避风险,而赌博是找风险;一种投资工具可能使每个投资者都获益,而赌博工具却不可能使赌客都获益。

投资也是一种博弈——对手是“市场先生”。但是,评价投资和评价通常的博弈比如下围棋是不同的。下围棋赢对手一目和赢一百目结果是相同的,而投资赚钱是越多越好。由于评价标准不同,策略也不同。

从数学角度看,人们买彩票的路上被汽车撞死的概率都远高于中大奖的概率。每年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以万计,中了上亿美元大奖的却没几个。可是,即便几率这样渺茫,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买彩票。这实在是想靠买彩票一夜暴富的愿望实在太强烈,以致超出了理智的范畴。

赌博的心态在投资中经常出现,有时候可能人们觉得投资本身就是赌博,有的人投资就能赚钱,有的人投资却总是赔钱,就认为是运气的因素。其实不然,除了运气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理智的分析能力,很多人投资赔钱就是因为被赚钱的欲望冲昏头脑,失去理智造成的——而那些能够在投资中赚得盆盈钵满的投机商们,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他们的投资智慧。

对于炒股,小蔡一直都不愿意太投入的去研究,总想凭着运气和利用别人的智慧,可以从股市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真的是运气帮助了他,2007年6月13日,他以9.16元的价格买了000685公用科技3900股。谁知买入之后股票一路下跌到7块多才止跌,后来连拉2个涨停,在8.08元停牌了一个半月,幸运的是,复牌后连拉了13个涨停,最高到了31块多,他打开涨停的第二天以29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赚了2倍,000685让他赚了7万6千多元钱,是运气让他在股市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由于过于相信运气,08年我在几个股票上分别跌了大跟斗,基本上把在000685上赚的钱全部还给了股市。

但是,这些经历也让他彻底明白了,炒股不能靠运气,还是要老老实实学习一些真功夫。现在,他基本接受了趋势投资这样的投资理念,大盘不好的时候,坚决不炒,看也不去看……

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炒股都有着自己的智慧,有着自己的投资理论,他们不是在靠运气赚钱,而是在靠智慧赚钱。

其实盲目投资就和买彩票一样,如果只是赌运气而不用智慧去投资,则无论投资什么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赌博和投资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这两者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同样的投资工具,比如期货,你可以按照投资的方式来做,也可以按照赌博的方式来做——不做任何分析,孤注一掷;同样的赌博工具,比如赌马,你可以像通常人们所做的那样去碰运气,也可以像投资高科技产业那样去投资——基于细致的分析,按恰当的比例下注。

十多年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门前,有一位卖《上海证券报》的老太婆,她自己也开有上海的股东户头。当她的报纸每天卖不到10份时,她就叫人帮她填单买进600601延中实业(现在称方正科技),根本不管是啥价位,只要买进就行。当她的报纸每天卖出超过100份时,她就叫人帮她填单卖出,根本不管是啥价位,只要能卖出就行。结果是:从未输过!!!

老太婆只是凭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就成了炒股高手而且是从从未输过。而老太婆的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低位时吸入,高位时卖出。

股票总的面值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如果经济行情或者人们对股市的预期看涨,大量资金进入股市,股票的价格就上扬,股票便升值,指数也上升。如果经济行情或者人们对股市的预期看跌,那么大量的股票持有者就抛售手中股票,换取现金退出股市,于是股价下跌,指数下降,整个股市内的资金总量快速减少。

但很多人,希望快速赚钱,或者希望股市涨个不停,这样应对股票进行价值分析,只有有长远收益的股票才会一路涨下去。

为什么说在市场的错误中才能赚钱

1996年10月到12月初,1997年2月到5月,沪深股市开始猛涨,当时几乎每人赚得盘满钵满,有人甚至提出“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的多头口号。管理层当时接连发十几个利空政策,但是大多数股民不听,结果后来套得很惨。2001年6月14日,沪指创新高2245点后,此时的媒体、股评人更加激动,大肆渲染多头市场的发展趋势,为股民描绘一个又一个创新高的点位,2500点,3000点……大多数股民还处于多头思维中。

2001年7月后,股市处于下跌高速阶段,此时严重套牢的大多数股民垂头丧气、万念俱灰。而媒体、股评人更加悲观,大肆渲染空头市场的可怕创新低的点位。有人甚至提出沪指要跌到800点、400点。资金纷纷撤离观望。这时就可以判断大多数人的思维处于空头悲观态势。

股神巴菲特曾说:“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聪明的投资人不但不会预测市场的走势,反而会利用这种市场的无知和情绪来规避市场风险,投资获益。”投机大师索罗斯也说:“市场总是错误的。”

真正的大师都善于把握市场的情绪,在市场的错误中去买卖获利,由于股市上噪音太多,错误的信息、传闻、消息会干扰股价的正常运行,所以市场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有时也会犯错。我们要想在股市中规避风险、投资获利,就必须树立对待股市的正确态度并掌握股市的运行规律。

但作为投资者必须明白的一点是,有些优秀的公司,因为受众人所爱,所以本益比不会很低。因此,对于投资来说,只要是一家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快速、稳定地成长,那么30~40倍的本益比也未必是过分。可口可乐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巴菲特当初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其本益比是20多倍,在接下来的10年里却飙升到40~60倍。也就是说,巴菲特不但依靠可口可乐企业赢利而获利,更从本益比的飙升而得益。

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优秀公司时,应该翻查有史以来该公司的本益比资料,然后在股市低迷的时候,看看这家公司的本益比,是不是已经跌至前所未有的地步。

巴菲特就是凭借这种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对选股准则的把握,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保证了投资者长期的收益率。

德国的证券教父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投资者在股市的跌宕起伏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成功呢?在我们描述完巨大的繁荣以及巨大的崩溃后这一问题很容易回答。他必须成为勇敢者一员,必须‘反其道而行’。”这与巴菲特与林奇投资成功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要逆向投资而不是跟随市场。

所谓逆向投资策略,就是当大多数人不投资时,投资;当大多数人都急于投资时,卖出。逆向策略的观念非常简单,只要能做到“人弃我取,人舍我予”就好了。但要实践反向策略,必须克服人性的弱点,要能做到不从众,能够独立判断、忍受寂寞,才能制胜。大部分的投资人都是当周遭亲友一致认同的情况下才开始投资;而炒股高手正好相反,除非知道大部分的亲友都担心恐惧时才开始考虑投资。逆向策略者相信当大众对未来的看法趋于一致时,大部分时间是错的,同时反转的力量会很大。

逆向投资策略为何如此有效?理由很简单,如果市场中大多数人都看好价格会继续上涨,此时进场投资的人及资金早已因为一致看好而大量买进,所以价格通常因大量买超而产生超涨的景象。又由于该进场的人与资金都已经在市场内了,于是市场外能推动价格上涨的资金所剩无几,且市场中的每个人皆准备伺机卖出,导致整个证券市场潜在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只要有任何不利的因素出现,价格就会急速下跌。反之,如果市场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价格会继续下跌,此时该卖的人早已因为一致看坏而大量卖出,所以价格通常因大量卖超而产生超跌现象。又由于该卖的人都已经不在市场内了,于是市场内想卖出的浮动筹码已少之又少,所以卖压很少,且市场外的每个人皆准备逢低买进,导致整个证券市场潜在的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只要有任何有利的因素出现,价格就会急速上涨。

那么我们该如何衡量大多数人的判断思维呢?一般说来,如果股市处于上升高速阶段,此时几乎每人赚得盘满钵满,大多数股民兴高采烈、忘乎所以。此时的媒体、股评人更加激动,大肆渲染多头市场的发展趋势,为股民描绘一个又一个创新高的点位。外场的资金也经不起诱惑而积极加入炒股大军,大有全民炒股的态势。这时就可以判断大多数人的思维处于什么态势。如果用逆向投资策略,此时就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炒我走人”。如果股市处于下跌高速阶段,此时几乎每人昨天还赚得盘满钵满,转瞬之间就烟消云散,严重套牢了,大多数股民垂头丧气、万念俱灰。此时的媒体、股评人更加悲观,大肆渲染空头市场的可怕发展趋势,为股民描绘一个又一个创新低的点位。证券营业部门口的自行车也明显减少,入场的资金和赢利的资金纷纷撤离,大有全民空仓的态势。这时就可以判断大多数人的思维处于什么态势。如果运用逆向投资策略,此时就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空我做多”。

逆向操作并不是单纯地机械式的逆势而为,为反对而反对比盲目跟风风险更大。股票市场对于公司股价判断正确与否的概率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投资人唯一能与市场大众逆向操作的状况应为:股票市场对于事件的心理反应似乎已到了疯狂的极致;对于公司财务资料的分析大家都错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自己的逆向操作观点时,千万不要与市场对立。

在确定何时买股票之前,选买点的重点是选择止损点。即在你进场之前,你必须很清楚若股票的运动和你的预期不合,你必须在何点止损离场。

股市大起大落对于短线操作既是个危机,又是个机会。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盯住绩优股,抓住机会进场,确定自己的止损点,就能减少自己的投资风险而获利。一般,购入某股票后,该股的支撑线或10%左右的参考点,即可设为一个止损点。如果股价上扬,则可随时将止损点往上移。止损点与实际价格不要贴得太近,一般以10周或20周移动平均线为参考。如果股票价格低于止损点,则说明挑选的股票进场时间错误,以致造成损失。此时应立即平仓卖出,以免损失过多。在做交易时,这种小的损失应被视为一种保险费,它至少可以减低机会成本的损失。如果股市下跌,短期无回档迹象,则短线操作者还可采用“先卖后买”的反向操作策略。即挑选那些市场失宠的股票先行卖出,在该股跌得更深时再重新买入。当然,反向操作时也要注意止损点。

确定股票的止损点,换句话说,你在投资做生意时,不要老是想你要赚多少钱,首先应该清楚自己能亏得起多少。有些人以10%的数量做止损基数,即10元进的股票,以9元做止损点。有些人将止损点定在支撑线稍下。有些人定20%的止损额。还有其他各种方法。无论什么方法,你必须有个止损点,这个止损点不应超出投资额的20%。请投资者牢记,否则一切的股票操作技巧都是空的。

为什么洛克菲勒付不起小费

全球富豪洛克菲勒却有一些很“吝啬”的习惯。每天晚上祷告之前,总要把每美分的钱花到哪儿去了弄清楚,记好账,然后才上床睡觉。

他还总是习惯到熟悉的一家餐厅用餐。开始的时候,每次用餐后他都会付给服务员15美分的小费。但是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仅付了5美分的小费。服务员见比往常的小费少,不禁埋怨道:“如果我像您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会吝惜那10美分的。”

洛克菲勒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着说:“这就是你为何一直在做服务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