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19782500000004

第4章 序篇诡计多端,千万不要和经济学家过招(3)

为什么统计数据看见的不重要,看不见的才重要

房地产商费尽心思大力宣传,你所居住的小区是高档小区,你邻居的年均收入是20000元;而该区域的税务部门却反复向政府强调,这里居民的平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是该减减税了。有人说统计数据就像比基尼,让人们看得见的完全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而一些重要的数据往往看不见。

我们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抱有很大的怀疑,比如物价指数、平均工资的统计,我们感到物价飞涨的时候,统计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却在负增长;我们的工资仍然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却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与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39867元相比增长了4848元,涨幅达12.17%。

但在这份统计数据的背后,很多人感觉工资低于全市水平,工资被增长。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造成平均收入被增长:

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个别单位职工年均工资高达上百万元,有的单位年底基本工资都不能兑现,而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是一个平均数,反映的是全市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部分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在低位徘徊或增长比较缓慢,尚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在这些单位工作的职工感觉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偏高。金融行业仍居平均收入榜首,最高平均收入与最低平均收入相差上百万。金融证券等行业仍高居平均工资榜首。平均工资最低的仍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证券业,银行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保险业,烟草制品业和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等行业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在8至10万元之间。

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工资水平较高的证券业,收入高的单位职工年均工资超过百万元,收入低的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不到5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2万元的行业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

职工平均工资不包括个体户。200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国有、集体、各种合资、合作、独资公司以及私营单位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不包括个体工商户。采用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008年全市共调查了13.8万个法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类型。

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来,即用各单位全年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除以同口径的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

一些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但公布的统计数据却没有真实反映出来收入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赵人伟教授和李实教授领导,利用国家统计局城乡家计调查的资料,坚持研究我国收入分配问题17年。其中,还在1988、1995和2002年三次组织样本户入户调查,分别估得这三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38、0.45和0.46。

2006年7月11日,《北京日报》刊登了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的观点———对中国基尼系数“不要感到有多么严重、可怕”。他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炒作基尼系数的现象,认为基尼系数高了,就要发生动乱。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这种基尼系数引起社会动乱的可能性不大。第一,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发展上升阶段,贫困人口总体来说是在下降和减少,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在提高。第二,我国还有三条保障线:贫困线、低保线和下岗职工的最低补助线。第三,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魏杰教授在发表的《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的文章认为,“用于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标准应该适当放宽,而不是教条地使用0.4作为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进入收入差距过大的区间,但其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仍在继续,不能据此判断中国收入差距影响超过警戒线。”

对于基尼系数的怀疑,典型的有两种表现,一是认为我国过高的基尼系数不可怕,不会出现大的社会动荡;第二种表现是认为基尼系数本身并不准确,有夸大之嫌,可能被利用作为劫富济贫的手段。

斯坦福大学学者尼妮·郭和约翰·潘卡维刚指出,由于中国居民收入变动性很大,现在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将误导人们对中国居民收入的理解。我国统计的基尼系数虽然低于拉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但与亚洲和欧美国家比,已经处于严重不平等行列。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如果不加控制,将引发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萎缩。

不论是平均收入的统计,还是基尼数据的统计,我们都没有看到真实的数据,或者说一些重要的数据被隐藏起来,从而造成了统计的假象,这也就是让人们常常会产生统计数据怀疑的原因。

为什么经济学家常常往前看,而普通人常常往后看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他的前妻挤在街道两旁的人群中,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煞是威风。她不禁为以前离开朱买臣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后来,“覆水难收”便比喻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这其实就是沉没成本。企业的机器、厂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其价值,会无形之中就贬值了。这源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机器和厂房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超过了这个时间就得报废;二是由于有新的技术和生产手段会大量涌现,机器和厂房会无形中贬值。

单位发给员工每人一张免费音乐会门票,位置在前排中间,价值300元。可是天公不作美,在开音乐会的那天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雪,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导致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暂停使用,但是音乐会照常进行。你如果要去,只能冒着寒风步行半个小时去音乐厅。请问你会不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去?不去?

如果这张票不是单位发的,而是你自己花300元钱去买的呢?你又会不会去听音乐会呢?

很多人在第一种情况下都不愿出门,音乐会门票浪费就算了,想想自己的损失也“不大”;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就感觉非常舍不得,宁愿冒着寒风和交通不便,也要坚持去听音乐会。为什么看似相同的问题,却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呢?

不过,我们还不免疑问的是,为什么人们在自己花钱买票以后,就有更大的动力去听音乐会。

这种现象在行为决策理论中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将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因此引发的成本,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虽然这些投入已经是不能收回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说,普通人(非经济学家)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没成本”。

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而计较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后看的心态,我们很多人常常会惋惜、惆怅。

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均代表着昨天,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经打进去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应该的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老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是非理性的,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

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今天经营人生的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才会有辉煌的人生和幸福。

为什么八个经济学家换不掉一个灯泡

有这样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段子: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那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助战,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就是经济学家,每天都在经济学理论的思维指导下追求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家。然而,如果生活中的大小琐事都做得如此较真,未免又会让人觉得太过于小题大做,让人觉得迂腐和不可理喻。

上则笑话里面提到,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自然会把灯管换掉,这当然是过分夸张的说法。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相信市场机制跟自由竞争,反对任何形式的干预,也反对计划经济和凯恩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