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诡计
19782500000003

第3章 序篇诡计多端,千万不要和经济学家过招(2)

利斯特防腐液(Listerine),该产品发明于19世纪,最初被当成一种效果奇强的外科抗菌剂。它后来被一些商家进行提炼,然后当做地板清洁剂和淋病药物出售。可直到20世纪20年代,当它被标榜为治疗“慢性口臭”(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健康不良的标志)特效药的时候,这种药物才最终取得成功。在利斯特防腐液的新广告中,有一对神情沮丧、郁郁寡欢的男女,他们一方面很想结婚,另一方面却又为对方的口臭而苦恼不已。“我能忍受他的口臭吗?”广告中的女性自言自语道。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没有把口臭当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利斯特防腐液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就好像广告学者詹姆士·特维切尔(JamesTwitchell)所写道的那样,“利斯特防腐液让人们感觉口臭甚至比淋病还要严重。”就这样,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生产利斯特防腐液的公司的收入从11.5万美元上升到800万美元。

像斯尼戴尔、特维切尔这样的专家居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欺骗别人,这听起来不仅让人有些难过,甚至让人感到意外。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欺骗的并不仅仅是斯尼、戴尔特维切尔他们。

2008年12月11日8点30分美国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董事长、与“股神”巴菲特比肩的投资大师、犹太“基金教父”、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遭举报,涉嫌进行一项规模达五百亿美元的“庞氏骗局”,在他曼哈顿的豪华寓所中,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执法人员带走……

与此同时,由伯纳德·麦道夫执掌的、纳斯达克最大做市商(marketmaker)、纳斯达克五大经纪公司之一、纽约证交所第三大经纪公司——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被查封……

伯纳德·麦道夫被他的投资人亲切地称呼为“伯尼”。胖胖的、笑起来很可爱的犹太人“伯尼”,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人,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家族基金的可靠委托人。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方面的“上帝”。麦道夫的基金,被圈子里的人简称为“犹太人基金”。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他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地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式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2008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相比平均增长下降37.7%。

2008年12月9日麦道夫突然宣布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将提早发放红利。而按常规,公司的红利都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发放。对此异常举动,令麦道夫的儿子十分不解。

12月10日麦道夫的两个儿子准备在麦道夫的办公室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的两个儿子,质问麦道夫:如果不能支付投资者,公司又怎能发红包呢?麦道夫示意回家后再谈。

当天晚上麦道夫的儿子来到他的寓所,见到麦道夫的脸上出现了罕见的沮丧。麦道夫向儿子透露,由于一拨客户要求赎回的投资达到70亿美元,令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麦道夫向儿子摊牌:“一切都是谎言。”他不得不承认,麦道夫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基本上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

……

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现年71岁的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罚款1700亿美金。

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到处都是经济学家的华尔街怎么没有能拆穿麦道夫的骗局。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

自2009年9月中旬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目睹一个个金融巨头倒下,华尔街投资者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照说是经历了足够的锻炼。但是,当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11日被戴上手铐带走,并由此引出一个可能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之后,华尔街还是被震动了。

一个拥有近半个世纪“白璧无瑕式”从业记录的投资专家,一种并不新鲜的欺骗手段(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完美欺骗了我们。

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常为了吸引眼球,言论往往过于标新立异、或出于个人目的而歪曲以往的定论,使得我们觉得莫名其妙。

如:“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

“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

“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

国内一些知名度甚高的经济学家一再发表完全悖于常理,也脱离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基本准则。

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专家的谎言,我们应该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判断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如果一味做经济学家的应声虫,最终受到伤害还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油价只追高不追低,而粮价只追低不追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突然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4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130元和5390元,分别上升了6.13%和6.91%。发展改革委说:自2009年3月25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以来,WTI原油期货价格由每桶53.98美元上涨到66.31美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由每桶45美元左右上涨至目前的57美元左右。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上调汽、柴油价格,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适当缩小了价格调整的幅度。

对于此次油价上调有三大质疑:为什么只追高不追低?在1月15日油价调整后,国际油价也曾有低点,2月17日跌破每桶35美元。有消费者表示,为何政府调油价只追高,不追低?为什么库存高还要涨?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表示,2月末,全国成品油库存量1485.23万吨,同比增长36.3%,环比增长11.4%。为什么经济危机下增加企业成本?国内经济受经济危机冲击,前四月工业企业利润大降的情况下,调涨油价不利于企业复苏。涨价到底谁谁说了算?是按照市场需求还是油气巨头的垄断·一些人提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的还要高。

2009年6月30日起,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一次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在上海地区,汽、柴油零售价上涨均超过了0.4元/升,此次上调幅度超过了6月1日的调价幅度。

6月份发改委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后,有舆论质疑国内油价“虚高”,并指中国油价已高于美国。对此,中国石化一位权威人士与7月6日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中美两国成品油价对比数据,力证国内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

以2009年7月6日的油价水平为例,美国当天的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261.2美分,其中包含了联邦税18.4美分/加仑以及州税21.72美分/加仑,税占比为15.36%。按照汇率折算之后,美国不含税的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99元/升。至于柴油,美国不含税的柴油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83元/升。

而7月6日中国90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7543.67元/吨,其中包含了增值税1096.09元/吨、消费税1388元/吨、城建等税收248.409元/吨,税占比为36.22%。最终,不含税的国内汽油价格为3.47元/升,比美国低13.03%,不含税的柴油价格为3.38元/升,比美国低11.75%。

上述数据中,国内最高零售价采用中国各省市的平均值,但因北京采用的是国IV标准,造成国内平均值较高。尽管如此,从这一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不含税的油价仍比美国为低。

虽然专家的苦心“力证”,终于把中国的油价证低了。但公众关于高油价的质疑依然声浪不减。虽然是专家证明的,但仔细分析其中的“硬伤”太明显。

专家用的是裸价,只选90号汽油,并且把北京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排除在外。显然,中石化的专家这样做是有考虑的,中国93号汽油的价格和美国的差距更大。把北京的油价排除在外用其他地方的平均油价代替,这样才能证明出油价“真的”比美国低。按照这位专家的意思,生活在北京的人就应该承受比美国高的油价。北京的民众也在喊油价太高。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已经高于美国2元左右。

从美国能源管理局网站上,我们非常清楚地找出目前美国的官方油价――在美国,汽油价格是1加仑200美分左右,1加仑相当于3.785升,若按照美元和人民币1:6.83的比价折算,那么美国汽油价格大概每升相当于人民币3.6元,而且已经是含税的价格,比我们国内低2元人民币。即使在全美汽油价格最贵的夏威夷州,油价也只有3.1美元/加仑,相当于5.59元/升,仍然比现在上海的油价低了0.4元/升。不过,上海地区的油价比起北京来还是便宜的,如果按北京地区93号汽油6.37元/升的价格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油价差距更大。

我们的油价是随时追高的,但相对于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其价格却只追低不追高,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却难卖。

虽然囤了一年,5月18日,湖北建始县红砂村村民孙伟还是将他家去年没舍得卖的5袋油菜子和新收的油菜子掺在一起卖给了上门小贩,由于去年菜子比较干,混合一起小贩才给了1.78元每斤的价格,比单卖新菜子每斤高2分。

孙伟:“还是卖掉省心,去年油菜子刚下市价格曾达到2.8元一斤,最高还卖到3块去年装袋后一直没舍得卖,总想着还能再涨到3块,没想到后来一路下跌,2009年春天小贩干脆就给1块6一斤,就是那样,小贩还挑三拣四,甚至卖不掉。”

孙伟:“种油菜的好日子到头了,去年10月份国家收储价还是2.2元,虽然农民一般都卖不到那么高,但毕竟有托市价撑着,小贩们不敢压得太低,2009年只有1.85元,国家都调低了,想再涨上去也不可能,我打算以后再也不种油菜了。”

农民的油菜价格被一压再压,从而导致农民丰产并不能丰收。这打击了种油菜农民的积极性。

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必要时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

但我们看到是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而不是高价收购粮食,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远不能按照市场出售的价格卖,同时在市场上,由于小商小贩的挤压,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往往成为有粮难卖。

市场上,油价只愿意追高,而粮食收购价只愿意追低,这是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小商小贩、中石油还是中储粮其市场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赚取差价,赢得利润。油价在售卖的时候高一点,就能多一点利润;粮价在收购的时候低一点,就能低一点成本,一高一低折射出市场活动买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