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先人为了寻求长生已经实践过大量方法。道教由于有较系统的教义思想和明确的长生目的,因而能全面继承这些养生方法,博采众长,不偏执一家,并且在自身的修炼实践中全面推进各种养生方法。
从上面提到的各种养生思想看,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引导出不同的方法,同时所有的观点又都指向形与神的共同修炼。由此可见,道教的养生思想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更是一个集指导性、操作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养生宝典。
道教的养生修炼方法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都是鼎足而立的。儒家养生的目的在于入世,佛家在于出世,而道家则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老。因此,在具体修炼方法上,道教也与儒家、佛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道家修炼法非常注重个人的实践,数千年来,为了寻找行之有效的功法,无以计数的道士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据说五代道士吕洞宾为练开天目穴,进行了极其悲壮的实验,三千弟子死去八百。可以说,道家养生修炼体系就是在不断吸取这些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体方法主要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其中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守一
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太平经》明确指出:“守一之法,为万神根本。”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守一法虽然简单,却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后世一切以意守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内容。魏晋以后,此法逐渐同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2.导引
这是一类以健身强体为目的的动功功法,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浴法等。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并与气息调节相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
3.胎息
胎息即闭息,是在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胎息属道家密宗,是种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称潜呼吸。由于此功技术性很强,只有有师父传授才能修炼。据说胎息功练成后“谓之大定”,可达到食气和辟谷的神奇境界。
4.吐纳行气
这是一类以调练呼吸为门径的修炼方法,是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延年益寿效果,并能发放内气利他济人。主要包括采气、食气、闭气、炼气、布气(发气)、胎息、调息、六字诀等。大体可归为服食外气、吞咽元气、存思服气、调动内气等四种。大约秦汉时已在流行。后来的内丹功夫也十分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
5.外丹
就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炼制不死丹药,以实现肉体的不死和飞升。但历史实际和现代科学研究都表明,此种方法对于养生延寿没有任何有益的帮助,甚至还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它在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史上却是一项有影响的客观存在,并在客观上对于中国古化学史和古医药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外丹术大约形成于西汉时,到唐代达到鼎盛。唐代以后,外丹衰落,内丹兴起。
6.内丹
这是一种相对于外丹而言的修炼方法,是道家功中最高级、最严谨的功法,是把人体比做炉鼎,把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的一种修炼方法。内丹术融会贯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导引、吐纳和胎息等各种方法,并且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侧重。道教还认为,男女生理不同,故炼丹的方法应有所区别。宋元以来,出现了不少“女丹”的修炼方法,一般都从意守膻中“炼体”入手。
7.服食
又称“服饵”,这是一种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来求得长生成仙的修炼方法。所服之物可分为草木金石类药物。外丹术的失败已经证明以服用金石等炼成的丹药来养生是错误的,但草木药却多有滋补作用,如果服食得当,就可起到补养元气、调理五脏、滋养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
8.房中养生法
中国医学把男女的性生活称为房室生活,也叫房事、行房或入房。凡有关医学性保健的方法,中国古代称之为“房中术”。强调男女性生活的节制和谐,以养精、固精、保精为根本,具体方法有多种,但不管是补救伤损、攻治诸病,还是采阴补阳、还精补脑,最终都是为了增寿延年,长生不老。
9.起居
道家养生修炼之术,除以上介绍的八种外,还涉及了衣食住行、语言、情绪等方面的杂修之法,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要求取法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理,以求健康长生。
10.香汤沐浴法
就是用调进各种芬芳药料的温热水洗澡的一种修炼方法。常用的香汤有五种,即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香。此法的作用不仅在于洗净身体,除污去垢,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借助洗涤身垢来洁净内心。人的神气自然清朗,有利于养生修炼。
以素养寿,道教的饮食养生之道
道教是一个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也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素养寿的饮食习俗。
如果你有幸与全真派道士一起用餐,你会发现,他们的餐桌上没有一点荤腥,而且他们常年如此。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持戒。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他们认为世间之物皆由天地精气所化,如同人类一样,它们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所以《积功归根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不得杀生,第二戒不得荤酒。戒荤就是戒杀的延伸。为了持此二戒,所以必须食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道教认为素食有利于健康长寿,换言之,道士食素是为了养生的需要。道经云:“斋食(即素食)者,洁净身心,涤除邪秽。”“圣人以此斋(素食)戒,以神明其德夫。”道士出家修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长生成仙,而素食就可以成为其“得道”的辅助方法。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便是一个以素食为主的大国。素食不但较经济,而且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并能预防疾病。《营养圣经》指出:人类所食用的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维生素,基本能满足能量的需求。从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来看,谷类供应的碳水化合物是肉类不能代替的,至于脂肪及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的最佳来源仍是植物类,如脂肪的最佳食物为橄榄油、葵花子等,蛋白质的最佳食物为大豆等。
研究表明:素食和蔬菜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自律神经的平衡。蔬菜中含有很多人体所需营养,还有抗衰老及抗癌作用。素食者血液偏于弱碱性,肌肉和身体不易疲劳。素食者血液黏度低,血液供应相对充足,头脑就清醒。食肉者偏酸性,爱睡觉,心神不宁,性格外向。食肉者血管壁胆固醇多,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事实也证明,经常食素对身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道教注重养生,认为人的寿命长短,由自己决定,通过食素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2003年1月14日羽化升天的武当山玄门派第24代弟子李诚玉道长享寿118岁,分析她长寿的秘诀,食素就是其中之一。在饮食上李诚玉以淡食蔬菜为主,她认为淡食会使胸清心明、神旺体健,除不食被道家认为腥(葱、韭、蒜类)和荤(烟、酒、肉类)外,一生坚持少食油盐。她最爱吃玉米粉做的粥和豆腐、野菜,一日三餐,每餐只食一小碗,绝不多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汤。她最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坐化而逝的道人。
总之,道教徒素食既体现了道教和慈善爱的精神,又暗合养生之道。道教饮食养生文化早已渗入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之中,成为本能的指导原则,为现代人带来了健康的体魄,同时又培养了功德无量的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