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养生密码:民间养生大智慧
19781600000018

第18章 民间治愈各种疾病的神奇土方 (5)

很多时候,孩子呕吐,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想办法为孩子止吐。其实家长在给孩子止吐前,必须搞清楚呕吐的真正原因。对于哺乳期的婴幼儿来说,喝奶太急、吃得过饱、吸奶时吞入少量空气等都会出现吐奶现象。孩子吐奶时,父母只要把孩子抱起,轻轻拍拍孩子的背就可以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看其是消化不良还是吃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或者有其他诱发因素。如果是因为孩子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呕吐,此时不仅不能止吐,反而还应该催吐,因为呕吐是治疗食物中毒的一种自然疗法,简单、实用、有效。

腹泻

腹泻也是孩子的常见病之一。一般来讲,孩子腹泻多是因受寒凉引起的,如天气变凉时,未及时添加衣服,使腹部受冷,或吃了过多的寒凉食物、光脚走路、晚上睡觉时没盖好被子等。

因受寒引起的腹泻,处理方法是:首先去除体外的寒凉,注意给孩子保暖。其次是去掉体内的寒凉,临睡前给孩子泡脚,并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戒掉寒凉之物,多给孩子吃性温平的食物。其实米汤就是治疗孩子腹泻的不错选择。米汤性平味甘,有养胃生津的作用,喝热米汤,发发汗能祛寒驱邪,对付孩子腹泻既方便又有效。用于治疗孩子腹泻的米汤有大米汤、糯米汤、玉米汤、小米汤等,给孩子喝的这些米汤不要太稠也不要过稀,饮用的次数和用量也要视腹泻的次数而定,与腹泻次数成正比。

此外,饮食不当也可引起孩子腹泻。孩子发育快,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但孩子的咀嚼功能很弱,消化系统负担较重,加之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成熟,所以容易因饮食不当而引起腹泻。如果是这种情况引起的腹泻,父母应该及时给孩子调整饮食,多给孩子吃稀烂软的流食,避免过多固体食物的摄入。

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孩子腹泻。这类腹泻多发于夏秋季,常由饮食不洁,病原体侵入所致,也就是俗话说的“病从口入”。对此,父母应定时给孩子的餐具消毒,注重饮食卫生。

腹泻容易造成孩子体内水分丢失,如不及时补充,会造成脱水休克。因此,孩子腹泻时,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少许盐,饮用时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引起孩子呕吐。

此外,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腹泻时的不同症状,给孩子做不同的按摩。具体如下图:

遗尿

大多数孩子到两周岁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过了五周岁,晚上还要尿床,就是遗尿。

对孩子遗尿,民间有这样一个治法:黄母鸡1只,大米100克,黄花30克,熟地50克。将鸡去毛和内脏,黄芪、熟地用布包好,同放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及鸡骨,和粳米煮粥,调味后随意服食。此外,还有治疗遗尿的草药疗法:

1.韭子15克,破故纸15克,益智仁15克,白术15克,覆盆子40克,煅龙骨40克,菟丝子20克,熟地20克,山药30克,桑螵蛸30克,党参25克,附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肉桂5克,五倍子30克,研成粉末后用水调匀,晚上睡觉前敷脐,晨起去掉,每日1次,连敷一周。

3.台乌药9克,山药18克,益智仁9克,五味子6克,桑螵蛸12克,熟地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4.益智仁10克,补骨脂10克,茯苓15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0克,五味子6克,白果10克,桑螵蛸15克,肉桂3克,水煎服。

5.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益智仁10克,白果10克,柴胡10克,山药10克,乌药10克,鸡内金10克,芡实10克,水煎服。

6.生地20克,竹叶6克,木通3克,黄连1.5克,肉桂3克,甘草1克,黄精1克,玉竹10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水煎服。

7.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淮山药15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510克,桂枝5~10克,水煎内服,每日1次。

有尿床问题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孩子夜间经常尿床的时间,将孩子唤起排尿,取得效果后减少唤醒次数至不再叫醒而可以自觉排尿。

此外,家长要注意让孩子:

1.自幼养成按时排尿的好习惯。

2.白天不要玩得太累,以免夜间疲劳贪睡而尿床。

3.傍晚后少喝水,晚饭少吃流质及汤水。

4.提醒孩子临睡之前排空小便。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爱动是天性,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孩子的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脏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即显示出生机旺盛、迅速生长发育的现象。表现在外部就是爱动,所以孩子多动父母不能过多斥责、打骂,而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把孩子爱动与多动区别开来,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而多动则是一种疾病。目前对孩子的多动症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不过民间有些医治多动症的偏方,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了解一下:

饮食疗法

草药疗法

1.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一疗程。

2.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每日1剂,水煎3次服。

穴位疗法

对于有多动症的孩子,父母应该:

1.多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宣泄过剩的精力。

2.少吃糖类。

3.不给孩子吃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食物,避免铅中毒。

4.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

5.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使他的注意时间延长。

6.避免食用橘子、杏、番茄、苹果等含水杨酸盐多的食品以及胡椒油、味精。

7.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8.每天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9.少看电视。

佝偻症

很多孩子喜欢弓着腰、驼着背,任凭父母怎么说,怎么监督都改不了,于是父母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佝偻病。

佝偻病,刚开始以精神改变为主,如烦躁哭闹、睡眠不安、惊啼、委靡,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以及稍一活动就出大汗,脑后部的头发脱落。以后症状逐渐明显,以骨骼改变为主。如3~6个月的婴儿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轻按其头骨可感到明显的弹性;8~9个月的婴儿会出现方形头,囟门闭合晚,出牙较迟,严重时,胸骨向前突起或内陷形成“鸡胸”或“漏斗胸”,脊柱发生后凸形成驼背,走路后容易形成“X”或“O”形腿等。

小孩子是五脏娇嫩,发育比较迅速,如果此时父母不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特别是补足钙质,那么孩子就会因缺钙而得佝偻症。

中医认为,佝偻症是孩子的虚弱病,是孩子体内气血阴阳全虚的表现。要想孩子不得佝偻症,父母就要给孩子补足气血,保持孩子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让孩子气血充沛,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而按摩和捏脊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此外,父母还要给孩子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鳝鱼,用一斤黄鳝肉、40克黄芪(用纱布包好),然后将它们混在一起加水煮熟后以生姜、食盐调味,吃起来又有营养又能补孩子气血,两全其美。

另外,如果你的孩子在晚上睡着后容易出虚汗,经常会弄湿背心或床单,并且一受凉就易生病,那么这很可能是孩子缺钙的一种表现,属于佝偻症的初期表现,父母一定要加以注意。

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孩子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的发作和温度过高有一定的关系,温度升高过快,而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减少衣服,就有可能出现惊厥现象。

惊厥属于急症,父母应尽快终止孩子抽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由于脑缺氧而致脑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以致遗留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所以对孩子惊厥决不能掉以轻心。处理方法包括:

1.一旦发现孩子惊厥,做父母的不要慌乱,不要用力拍打和摇晃孩子,也不要使劲搂紧孩子,应立即使孩子卧床,解开孩子的衣领纽扣及裤带,并使其保持安静,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包好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间,或将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的大牙中间。口腔有分泌物、食物的,要及时清除干净。

2.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或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3.惊厥时如伴有高热,家长应用冷毛巾敷孩子前额,或用温酒精擦浴等。

4.若小儿惊厥不能很快停止,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耳鼻喉科疾病的民间疗法

牙痛

人们经常用“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来形容牙痛,相信受过牙痛折磨的朋友都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

牙痛了,去看西医,医生会告诉你是炎症,然后开一堆消炎药让你回家吃,如果牙坏了,就会建议你把坏牙拔掉。牙坏了,失去了它的正常功能,当然可以拔掉,但是我们真的只有靠止痛药来缓解牙痛吗?

当然不是,牙痛时我们可以用花椒来治。

花椒是做菜常用的调料,也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中药。用花椒煎水外洗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痔疮、痱子等。另外,花椒还是止牙痛的一味良药。

取10克花椒,加入适量的水,煮约5分钟,加入一两左右的白酒,完全凉后,将花椒过滤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洁净玻璃瓶中备用。牙痛时,用洁净棉签蘸此水后放入牙痛的部位且咬住,很快就能止疼。

其实,很多时候牙痛是上火的一个表现,主要是由风热侵袭、胃炎上蒸、虚火上炎三种原因造成的,对此,民间有不同的穴位按摩手法。

1.风热侵袭

这类原因引起的牙痛,主要表现是: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选穴: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分钟。

2.胃炎上蒸

由此引起的牙痛主要表现是: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

选穴:按揉二间、内庭,症状立刻就会减轻很多。

3.虚火上炎

此类牙痛临床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

选穴:每天刺激双侧合谷、手三里、太溪穴。其中,太溪宜在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揉,每次5分钟,合谷和手三里不定时地按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除穴位疗法外,牙疼患者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节,饮食不宜过热或过冷,宜清淡食物,忌辛辣煎炒,以防火气加重。

口腔溃疡

现代人爱上火,经常口腔溃疡,下去没几天就又长出来,没完没了。虽说这不是什么大病,但滋味是很不好受的,说话吃东西都不方便。所以,从根子上解决爱上火的难题,治疗口腔溃疡是很重要的。民间治疗口腔溃疡主要有以下几种疗法:

饮食疗法

1.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2次。

2.西红柿数个榨汁,取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3.从柿饼上刮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4.在溃疡面上涂蜂蜜。

5.苦瓜切片泡水,代茶饮。

6.黄豆芽做菜吃,一日一次,连吃三天。

草药疗法

1.黄芪切片泡水,代茶饮。

2.鸡蛋数个煮熟,取蛋黄放锅内煎至出油,取油点患处。

3.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加水同煮,去渣取汁。每日1剂,连用数日。

4.采带花萼的鲜嫩小月季花捣烂,加蜂蜜调成糊,涂于溃疡面。

5.苦参煎水,饮用或漱口均对溃疡有良效。

6.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物理疗法

1.用淡盐水漱口。

2.用浓茶漱口。

3.将少许白糖涂抹在患处。

口腔溃疡,在中医看来有很多种原因。口腔溃疡经常反复发作者,多是因为身体亏虚、体内寒湿较重,这类人要在饮食上忌掉所有的寒凉食物,另外还要用艾叶煮水泡脚,将虚火引下去,一般泡一两次就好了。

胃有火气、肝热的人很容易患口腔溃疡,有时还会伴随口臭。如果想简单地治好口腔溃疡,就每天坚持敲15分钟腿内侧的肝经和腿外侧的胃经。只要肝平了,胃好了,口腔溃疡自然就会好了。

有些女性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这实际上是血不足的象。我们知道生养孩子靠的是父精母血,女性怀孕后养育胎儿,全要靠血的充足。如果母亲的血不足,口腔都养不了,出现溃疡了,那她能拿出来养育胎儿的血也肯定不足,血不足孩子就容易出问题,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胎儿的一些病变。所以,女性在孕期出现口腔溃疡时,一定要当心了,要适当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