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19780900000007

第7章 成长地标:青少年要知道的成长心理(4)

更有意思的是,一次主人表扬了小猫,却教训了大黄狗,而小猫却觉得很惭愧,整天耷拉着脑袋,认为很对不起大黄狗。

心灵茶坊

小猫对于大黄狗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致使它不能、也不想独立做事。对于大黄狗的命令,小猫言听计从,毫无主见,甚至当好心的鸡劝他离开大黄狗时,他也不为所动。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他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依赖性,在家依赖父母,依赖爱人,在外依赖朋友,依赖同事。然而,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依赖他人来保障自己。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帮助,便会形成惰性,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将希望寄托于某种强大的外力上,意志力就会被无情地吞噬掉。

一般来说,具有依赖心理的人缺乏自律及自动自发的精神,他们只会在别人的鞭策、惩处下才会有所动作。

摆脱依赖心理,我们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是克制依赖心理最好的方法。

用别人的羽毛装扮自己:虚荣,只追求面子上的风光

一天,森林女神通知所有的鸟儿,她准备在第二天选出一只最漂亮的鸟儿,并让她当鸟王。这下森林里热闹起来,鸟儿们都不甘示弱,叽叽喳喳地夸耀自己的美丽。

在众鸟当中,只有乌鸦默不作声,悄悄地躲在一旁,因为他是大家公认最丑的鸟儿,一身乌黑,羽毛一点儿也不鲜艳。可是,乌鸦的虚荣心特别强,他禁不住鸟王宝座的诱惑,他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做最漂亮的鸟儿。

乌鸦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向每只鸟儿要一根羽毛,起初,鸟儿们不肯给,担心这样做有损自己的美丽形象,后来在乌鸦的一再恳求下才勉强答应。乌鸦回到窝里,拿来粘液,把这些色彩缤纷的羽毛粘在自己身上。

第二天,所有的鸟儿们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聚集在森林女神周围。

女神秉着公平公正原则,仔仔细细地看每一只鸟,逐个进行比较。最后,女神指着乌鸦说:“大家看,他身上具有所有鸟儿羽毛的颜色,他是最漂亮的鸟儿。从现在起,他就是鸟王。”鸟儿们看见,也都禁不住啧啧地赞叹起来。

从没听过这般赞美的乌鸦,竟忍不住得意地“呱呱”叫起来。这下鸟儿们都听出来了,原来是乌鸦啊!难怪他昨天向我们要羽毛,真是可恶!

愤怒的鸟儿们将乌鸦团团围住,你一口,我一口,把自己的羽毛都啄回来,乌鸦马上原形毕露了。

乌鸦羞得满脸通红,赶紧转身飞走了。

心灵茶坊

乌鸦陶醉在女神编织的“美丽的梦”中,即评选鸟王,所以,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一举夺魁的方法——将其他鸟儿的羽毛粘在自己身上。方法虽然可行,却因为乌鸦一时大意露出马脚,最后落荒而逃。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乌鸦的乔装打扮不但没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推崇,反而招致别人的反感和敌意。

在心理学上,像乌鸦一样,企图在各方面胜过他人,以夸大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价值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强大,这种行为就是虚荣。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得到表扬才去做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擅长取长补短。

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有些人只追求面子上的风光,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动机,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虚荣心要不得,应当努力克服掉。

生活中,我们要正确评价自身,调整心理需求。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合理,有些需要不合理。例如,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正常营养的需要就合理,而不顾家庭情况摆阔的需要就不合理。对于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的需要就合理,而为了赶时髦,过分关注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不合理。人要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炫耀什么,唯有此,才可能逐渐摆脱虚荣的阴影。

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攀比,使自己活得很累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

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只有很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国王问道。

“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寄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小草回答说。

心灵茶坊

本应是一个百花盛开、绿树葱茏的花园,到头来却一片荒凉。原来,橡树嫌弃自己矮小、松树嫌弃自己不结果子,葡萄哀叹自己不能直立……于是,它们纷纷枯萎,除了一株毫无沮丧的小草在茂盛地生长。

其实,橡树、松树、葡萄产生嫌弃的情绪是因为攀比心理在作祟,它们将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越进行比较,所以产生不平衡感和失落感。与此类似,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别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大致相等,那么彼此就会有公平感;如果某一方的所得大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消除攀比的心理很重要的就是要改掉不当的比较方式,不要将眼光盯在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也要偶尔低下头看看身边那些生活状况不如自己的人。人,要懂得知足。其实,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好的东西并不见得一定好,好看的鞋子不见得合适,硬是穿上,难受的还是自己。

来回奔跑的山羊:迷茫,看不清自己的能力所在

一天清晨,一只山羊来到一个菜园旁边,它想吃里面的白菜,可是一道栅栏把它挡在外面,它进不去。

这时,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不经意间,山羊看见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山羊以为自己很高大,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如此高大,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距离菜园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果树结满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山羊便朝着果园的方向奔去。到达果园时,已是正午,太阳当头。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是这么矮小,看来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了,还是回去吃白菜的好!”

于是,它又匆匆忙忙转身往回跑。等跑到菜园子的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又变得很长很长。

“我干吗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绝对不成问题。”

心灵茶坊

清晨时,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长很长,认为自己一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所以它放弃吃白菜而奔向果园。中午时分,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小很小,又认为自己吃不到树上的果子,于是决定吃白菜……结果跑来跑去,什么也没吃到。

山羊最大的毛病在于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分不清自己是高大还是矮小,所以来回奔跑,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人也如此,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能,而是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结果如同山羊一样东奔西跑,结果什么也做不好。

古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他最独到的地方,这些地方也许是别人无法匹敌的,同样每个人身上也会有一些弱项,这些弱项也可能是别人的强项。无论何时,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强弱之处,尽量做到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事做好。如果一味地盯着自己的弱项,或者自傲于自己的强项,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弱项和强项,都可能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