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19780900000016

第16章 交际纽带:青少年要把脉的社交心理(3)

狼和豺听到灰兔的尖叫声,以为是灰兔被狐狸抓住了。它们担心狐狸抓到灰兔后独自享用,不约而同地飞奔到狐狸那里,想向狐狸要回属于自己的一份。聚到一起后,狼、豺、狐狸忽然意识到灰兔可能是用的声东击西之计时,急忙又回到各自把守的洞口继续把守。它们哪里知道,灰兔趁刚才狼到狐狸那里去的时候,早已飞奔出来,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灰兔把自己脱险的经过告诉了刺猬,刺猬说:“你真聪明,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妙计来的呢?”灰兔说:“因为我知道,狼、豺、狐狸虽然结伙前来对付我,但它们都有贪婪的本性,互不信任,各怀鬼胎,我正是利用这一点。”

心灵茶坊

灰兔对于狼、豹、狐狸来说,任何一个都可以把它当作一顿美餐吃掉,但是由于他们各怀鬼胎,彼此不信任,所以才得以让灰兔逃脱。

生活中,我们因为不信任合作伙伴而导致失败的事情屡见不鲜。出于对自身的保护,每个人都会产生戒备心理,这是必要的,但是过于戒备,就很可能造成人际关系交往上的障碍,无法信任别人的人不仅让自己内心感到孤独,也会让周围的人对其产生看法,不愿意与其交往。

对于谁都不信任导致自身的自闭、合作失败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自己的人际生活。

其实,他人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坏,主动敞开心扉,他人才愿意与你坦诚相待,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不值得他人信任。多与他人交流,分享就可以渐渐减弱这种心理。

鹤鸟请客:避免让别人难为情

一天狐狸掏钱请客,邀请鹳鸟共进晚餐。

既是朋友不必拘札,佳肴不多,只备薄粥,盛在盘里,端上桌来。鹳鸟的长喙无法喝到一滴粥汤,那家伙却一舔而光。

为了报复这可耻的欺骗,鹳鸟不久回请狐狸,"太好了,"狐狸说:"朋友相邀,我自不必拘礼。"

约定时间一到,他奔向主人--鹳鸟的家。拼命赞美主人的殷勤有礼;欣赏烹调的火候功夫。切成碎块的肉炖出香气,孤狸嗅着,想象佳肴的美味,食欲大振:狐狸胃口总是好。

为了刁难狐狸,鹳鸟故意把碎肉装进小口长颈瓶,它的长喙自由出入,狐狸的脸面尺寸不合,它只好空着肚子回家,垂头丧气,满脸羞愧,活像反被母鸡抓住了似的。

心灵茶坊

当初狐狸请鹤鸟共进晚餐并非怀着好意,而是想看鹤鸟出丑,所以当鹤鸟无法喝到盘里的粥的时候,狐狸一定乐坏了。可它万万没想到鹤鸟也会以同样的方法对待它,让它出了大丑。

很多时候,人们就是有这种心理:由于自己学习差,或者相貌不漂亮,抑或办事能力不足,总觉得矮人一等。为了平衡这种心理,就期望别人出丑,通过对比显示自己的优越。但是这种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这种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丝毫没有顾忌他人的感受。结果,不但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自己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正如文中狐狸反遭鹳鸟的冷遇一样。

人人都可能做出尴尬的事情,生活中也随时可能碰到尴尬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的人一定会觉得颜面尽失,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为他找一个台阶下,不但能立刻博取对方的好感,而且也会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试想,如果连周围接触的人都适应不了,又如何能够受人爱戴与尊重?又如何能够获取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又如何能够实现竞争与合作,并达到成功的人生呢?

做到最高尚的事:宽容,也适于仇人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心灵茶坊

富翁要将财产留给做了最高尚事情的儿子:大儿子信守承诺,将金钱原封不动归还给朋友的家人;二儿子见义勇为,跳水救落水者;三儿子以德抱怨,以一颗宽容之心挽救了他的敌人。富翁认为,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只有放弃报仇的机会并帮助仇人摆脱危险的宽容之心最高尚,于是把财产给了三儿子。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总是要和朋友、同事相处并发生各种关系,总要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心理学家认为,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以大局为重,甚至对个人的暂时损失也不计较,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怀有宽容之心,不仅安稳自己的情绪,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还会使你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宽以待人,就要在同他人的交往中,时时都要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思想,来理解别人、体贴别人。提倡在人和人相处时,要拿自己做譬喻,推己及人,从而达到更好关心别人的目的。当自己有困难或遭到不幸时,总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因而,在别人遭到困难和不幸时,自己就应当主动地去关心他人。一味地责怪他人不关心自己而不知道关心别人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而且还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有利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恕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下蛋的传奇故事: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

从前有两群鹅,其中一群特别勤快,每天各下一个大大的蛋;而另外一群则非常慵懒,三四天甚至一星期才会下个普通大小的蛋。这两群鹅都有各自的地盘,在各自的池塘和草地中生活,各下各的蛋,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