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19780400000041

第41章 学点恋爱心理学,收获美满爱情(3)

有的失恋者因自尊心受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从此关闭感情的闸门,拒绝爱情,从而一蹶不振,性格变得孤僻、古怪,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自杀意念。 4.迁怒于他人或事

失恋后,有的人极易将消极的情绪迁怒于他人或事,表现为易动怒,对一切异性都有一种莫名的仇视心理,干任何事都不顺心,容易发怒、发脾气,即使对好友亲朋也是如此。这种无端迁怒别人的偏激行为,会影响失恋情绪的平息。

面对失恋,人的不同心理反应

1.理智型

失恋后能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失恋的原因,对自己、对对方不会仇恨,不施加压力,不自暴自弃,并能注意失恋后的心理调适。生活中大多数失恋者属此型。

2.痴情型

失恋后对原恋人的情感不减,仍纠缠于往日的情感纠葛之中,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抑郁情绪。这种心态会影响身心健康及日后婚恋问题的处理。此型多见于相爱时间较长或一方对另一方十分痴情迷恋的情况。

3.自责型

失恋后封闭自己,陷于孤独压抑、羞愧悔恨的情绪中难以自拔,自我沉沦、自我惩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心理危机。

4.攻击型

失恋后不少人会产生一种仇恨心理,这种仇恨大多埋在心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但倘若仇恨心理过分强烈,心理无法平衡,则可导致报复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这种情况多见于被欺骗、被玩弄后的抛弃者,也见于占有欲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的失恋者。失恋后的攻击程度不等:轻者,散布流言飞语,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重者,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伤害对方的肉体,甚至对对方毁容、致残、杀害。现实生活中,因失恋而报复对方的事例层出不穷。失恋后的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有时还会泛化为针对所有异性。

5.升华型

有的人失恋不失志,正视挫折、净化痛苦、从失恋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在失恋中崛起奋发,化痛苦为动力,去追求情感的升华、事业的成功。歌德失恋后,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的成就便是一例。

失恋后的心理调适

1.正视现实,不要纠缠与责难

如果他或她已经真的不爱你了,到了必须分手的时候,不要纠缠着不放,纠缠也许会令对方一时难以逃脱,但却更坚定了对方离开的信念;不要再一味地责难,责难也许会让你感觉一时痛快,但却可能粉碎曾经的美好回忆;更不要怪罪自己天生缺乏魅力,活在怨恨里会令你的生活更沉重。既然你已得不到所希望的那份真情,又何必再为她或他伤心劳神、浪费感情与青春呢?放弃一段已经死亡的情感,你也许仍会痛苦,但却有了新的爱情空间,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2.学会宣泄

失恋后,心中的空虚、寂寞会油然而生。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你最好的朋友或师长,向他们诉说你的悲伤和烦恼。当他们在倾听你的诉说后,会很好地安慰你。如果你不善言谈,那么你可以奋笔疾书,让情感在笔端发泄,从而释放自己的心理负担,求得心理上的解脱。

你也可关门大哭一场,因为痛哭是一种纯真感情的爆发,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另外,去打球、去参加文娱活动都能消除心中的郁结,减轻失恋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

3.做出不在乎的样子

失恋了,一点感觉也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表面上装作不在乎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这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这样去暗示自己:“对付负心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或者“是不是都要看我难过痛苦?没门!”又或者“他都不在乎了,我为什么要在乎?一定要镇静,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梦醒了而已。”

4.自我安慰

有时,也可以适当运用挫折合理化心理作感情转移。一种是“葡萄酸”心理,即缩小或否定个人求而不达的目标的好处,而强调其各种缺点。比如失恋了,就说对方不好,就好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是酸的一样。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即不是把目标好处缩小,而是把目前的境况扩大。比如失恋了,可以说这更有利于集中精力学习。这两种方法可以暂时延缓对不愉快的事情真相的接受,直至心理准备完毕,能够正视现实为止。当然,自我安慰只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如果失恋后听任这两种心理支配,不能接受现实,那就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移情

及时适当地把情感转移到失恋对象以外的其他人或事上。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因为活动本身就是冲淡心中的郁闷。如失恋后,可与朋友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可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释放苦闷,陶冶性情;可投身大自然,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

6.要懂得爱惜自己

要忘掉一段曾经真心付出的感情,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给自己留出空间与时间。要知道,你的生命不光属于你一个人,还属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和你的工作岗位。你必须珍惜自己,没有权力自暴自弃。失恋了,不必再挂念那个人了,正好可以多疼惜一下自己。

网恋心理窥探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也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许多钟情男女在指尖点击中相识、倾心交流、心心相印,成了伴侣。由于网上交友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更符合情感发展的自然规律,更容易建立情感交流。但是,网上交往替代实际交往,不能获得对方的全面信息,往往容易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不利于发展到婚姻。网上恋爱精神性多于物质性,往往成为“夹生饭”。

网恋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超越型的虚幻网恋

这类网恋者所拥有的恋情带有很大的虚幻性,此类网恋者多幻想能在网络上得到超越一切世俗的纯真爱情,所以他们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

2.超脱型的浪漫网恋

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通常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在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却不必谈婚论嫁。所以,具有超脱心理的浪漫型网恋者,便在网上互诉衷肠。他们在网上谈人生、谈理想、谈工作、谈爱好、谈浪漫、谈恋情……唯独不谈现实中的爱。也许,他们觉得这种感觉才是最超脱、最浪漫的爱情体验,因此深陷其中而乐此不疲。

3.游戏型的欺骗网恋

有些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交友甚至是恋爱的感觉,他们既无真诚地爱对方的心,也无意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他们只想在网上潇洒玩一回,而从不将此事当真。他们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网恋”就是玩玩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张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太难,但在网上可以向不知真实姓名和真实性别的“恋人”千百次地说出“我爱你”甚至更甜蜜的情话。这种体验既可过瘾又有安全感,因为只要一关机便可全身而退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恋”进行欺诈犯罪活动,骗财骗色,使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网恋者深受其害,这点应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研究发现,网恋者一般有以下5种心态。

(1)超越型。理想主义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纯爱情。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中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2)超脱型。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不可避免的联系限制了人们对情感、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却不必谈婚论嫁。

(3)游戏型。有些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恋爱的感觉,既无意于真诚地爱一个人也无意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此种人往往比较潇洒,不必担心被爱情这把双刃剑刺伤。

(4)实用型。由于网络具有便捷的特点,很多有意于寻找终身伴侣的人把网络作为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往往会主动挑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因为他们不想浪费过多时间。

(5)恶作剧型。有些人以在网络上勾引异性为乐事,当他们成功地使一个异性爱上自己时,就悄悄地退出。对方越是痴情,他们越是有快感。

网络是虚幻的,在虚幻的网络中爱情显得非常脆弱。有网友这样调侃网恋: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网恋,就是电脑和电脑诉衷肠,键盘与键盘说情话,鼠标和鼠标谈恋爱。

许多人之所以热衷于网恋,是因为在网恋的初期,有强烈的神秘感。网络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也遮住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不真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

人类不但非常信任自己的主观感觉,而且还对危险具有天生的排他意识。当人们在没有感受到危险警示的状态下去主动接触陌生事物的时候,会首先将危险意识转化为兴奋状态,然后,“本我”为了说服“自我”,便会把未知描绘成或想象成自己希望的模式。

然而网恋就像闭着眼睛盖房子,没有稳定的架构,房子终不会结实。在褪掉网络的面纱,在现实中相遇或相处后,才发现以往的感情是何等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