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清华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9780000000031

第31章 让生活充满智慧的诗意(2)

他因为英文好,就当上了班长。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他的英文口令喊得洪亮、准确,“向右看齐——,向左转——”可是嘴里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乱转乱看,闹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他自己还莫名其妙。老师看出他不是“当官”的料,只两个星期,就把他罢免了。这位“痴气”盎然的“两周班长”倒也如释重负。

点石成金:

诸如钱钟书先生这样的“痴气”往往会为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其实痴气并不是傻的表现,相反它是一个人纯真和可爱的表现。有趣的是,他本人意识不到这种痴气,陶醉于这种痴气之中而不自觉,这让他成为生活中与众不同的人。

文人并不相轻

2002年,有一件事在三○一医院引起轰动。只见医生护士们窃窃私语,很激愤的样子。但当他们来到季羡林老先生面前,却都换上一脸笑容,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原来,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人师”等等。虽然医生护士们不是专业人士,不懂学术,但从这几年跟老爷子的接触中,从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学界人士对老爷子的敬仰中,他们还是为季先生感到不平。

一天,季先生突然把李玉洁老师叫到身边,脸上还是那样平静,说:“不用演戏了。”“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都不拔尖。”

见李玉洁老师不服气,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态度,并说:“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对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他特别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还夸邵燕祥先生的诗好,有文采、有思想、有意境,说着竟然随口背了出来,把李玉洁老师惊得一下子就坐直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报社编辑约季先生写写当代另一位大儒张中行先生。很快,季先生的文章《我眼中的张中行》就寄过来了。季先生称张先生:“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淳朴无华,待人以诚。”“我常常想,在现代作家中,人们读他们的文章,只需读上几段而能认出作者是谁的人,极为少见。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难得一位大学者对另一位大学者如此欣赏。我们只听古人说“文人相轻”,又看过了太多的文人互相诋毁乃至“残杀”,却很少能看到互相佩服、互相欣赏的,更少见如此之高的评价。季羡林先生把他对张先生的钦佩之处老老实实告诉读者,显示了虚怀若谷光风霁月的襟怀。

什么叫“大师”?至少,我固执地认定了一条:他必须是真心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还应执守大唐名相魏征的一句名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而这一切,季羡林先生都做到了。

点石成金:

他人的批评和指责即使说得很有道理,一般人也很难接受。季先生不是这样,报纸上的指责毫无道理甚至成为一种诬蔑,他却仍然能抱着“说得不对是鞭策,需要感谢”的心理,着实是大师才能具备的大胸怀和大气度。也正是此种胸怀和气度让他对其他文人极其尊重,而并不“相轻”。

金钱不是生活的全部

初到美国留学,陈寅恪购书的豪举,让众学子难忘。他主张书要大购、多购、全购。一天,陈寅恪说:“我今学习世界史。”于是将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剑桥近代史》、《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等几十册陆续买回来构成一整套。在他的带动下,吴宓也买了一套十九册的各家注释汇编本《莎士比亚全集》。

新中国成立前夕,民国政府经济已完全崩溃。法币改为银圆券,从银圆券又改为金圆券。到粮店买几斤粮食,携带的这币那券的重量有时甚至超过粮食本身。陈寅恪到了冬天,他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想赠陈寅恪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陈寅恪拒不接受。最后陈寅恪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胡适的美元,于是胡适到清华的陈寅恪家里装了一车英文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书。而陈寅恪只收2000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

陈寅恪对于金钱的态度,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对金钱的态度更加淡然的还有陈省身先生。2003年12月3日晚,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病逝。而就在这之前一个多星期他还在电话中对他的学生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也是我的心愿,我想等到我一百岁时,把南开对面的那个宾馆(泰达会馆)买下来,给来南开的访问学者做公寓。”

陈先生9月刚到香港去领了“邵逸夫奖数学科学奖”。在还没拿到钱的8月,他已经考虑好这一笔奖金的去处了。“所有我待过的地方:南开、清华、伯克利、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研究院,我都要捐钱。”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人,竟然找不到一双合适的鞋去香港领奖。在要不要买鞋的问题上,陈先生的态度非常干脆:“我反正不走路,找人借一双穿上就是了,大点没关系。对了,就找朱经武借。”就这样,陈先生穿上向他女婿——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先生借来的鞋登上了领奖台。

点石成金:

金钱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但绝不是生活的目的,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更本真、更美好的境界,正如陈寅恪和陈省身两位先生所经历的那样。只有将金钱看淡,你才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心情。

茶的境界

张朝阳在创造出巨额财富的同时还是一个十分懂得去享受生活的人。他十分喜欢饮茶,并且尤其钟爱绿茶,认为人就应该如茶一般,他还有一套自己的饮茶哲学。

“我只饮用绿茶,一因它的绿,绿是茶的本色;二因它的苦,苦是茶的真味。闻一多诗云‘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我断定他这壶苦茶必是绿茶,是绿茶沏出的一壶苦,同时又是苦茶沏出的一壶绿。这茶却又是清淡的,是清淡的绿与清淡的苦的混合。”好一颗忆明珠,喝茶写茶到这般境界,出神入化也!

点石成金:

其实生活就像一杯绿茶,平淡是生活的本色,苦也是生活的真味,绿茶将“绿”色与“苦”味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而生活则将“平淡”与“苦”进行了本质的结合。正如绿茶的苦过后会有滋润心田的甘一样,生活中的苦也会包含着甜,所谓“苦尽甘来”,生活这杯绿茶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的。

智慧拓展:

一、方法导航

用“脑”学习,不用“眼睛”学习

美国著名学者彭威廉说:“真正的知识更多地来自思考,而不是书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用‘脑’学习,而不是用‘眼睛’学习。”用眼睛学习的知识在脑中依然是知识,知识是会过时的、被遗忘的;而用脑学习则通过思索将其化成了方法、智慧,并培养了自己的主见与独立思考能力,成了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

二、名著导读

左拉的《金钱》简介

在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宏伟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金钱》是第十九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92年,它以其题材的重大与艺术描绘的成功,在左拉的整个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金钱》堪称世界名著,其意义在于,它以生动丰富的形象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初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现象:金融市场的新问题、资本的作用、社会性的投机心理以及围绕这些所发生的人间悲剧与喜剧。

三、名言集锦

大师论“茶道”

吴觉农先生: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周作人先生:“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思考:你对茶道有自己的看法吗?课余时间可以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茶道精神,并与同学讨论二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