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百年清华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9780000000001

第1章 百年清华,润物无声

普通大学如果进行自我宣传,首先提到的往往是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耗资巨大的教学楼和先进设备、声名远播的名誉教授等等。清华大学不必如此,她只需提及无数优秀校友中的任意几名,如杨振宁、钱三强、华罗庚、钱钟书、季羡林、张朝阳、卢庚戌等,就足以让人产生崇敬之感和殷殷向往之情。从本质上讲,大学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卓越的、顶尖级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让大学产生真正的影响力,让天下的学子们神往。

不可否认,百年清华能够培养出如此之多的顶尖级人才,不仅仅在于其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其在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前提下、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引人深思的智慧。这些智慧潜藏在清华园的各个角落和师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在其灵秀之气中长期耳濡目染,人们便会于不知不觉中脱胎换骨,进入一种高素质、高水平、高格调的境界。这正如杜甫诗中所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事实上,不仅清华人,几乎所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使用的无不是智慧这把能穿透岁月的利刃。古希腊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智慧是唯一的自由。”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写道:“智慧,就像天使降临,举起鞭子,把犯罪的亚当驱逐出了他的心房。”在当今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头脑中,“我们的每一项新产品的开发,都是运用智慧的结果。”

智慧,是人对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种透视、一种反思、一种远瞻,是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一种认识与改造的能力。智慧让人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成功的规律、洞悉世间一切现象的本来面目、实现心灵的升华与彻悟,让人生更加圆满与幸福。

但是,智慧并非与生俱来,也难以从书本和课堂中学习。获得智慧的途径往往是生活:自己的生活和智者的生活。清华园中的大师就是智者。

清华原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的确,大师是清华的灵魂所在,他们的生活到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哪怕你捕捉到了其中的星星点点,也可以借助它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出耀眼的光辉。大师有别于一般的教授和学者,大师是像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邓稼先、梁思成这样的人。他们学识渊博却不为学识所累,永不停歇地进行独立思考,孕育卓越的理念和伟大的思想。他们拿着高薪却粗衣布包行走于校园的林荫道上,淡泊名利,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道德操守;他们虽有教授的头衔却与学生平等交流、赤诚相待,诲人不倦,不失“教书匠”的本色。他们秉天地之气而来,将智慧播撒人间。

基于此,我们精心编写了《百年清华给青少年讲授的人生智慧》一书。书中讲述了百年清华流传下来的大师们的逸事,虽然一件一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整本书读过,你会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华的校园之内,无形之中身心已经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陶冶和提升。这也正像一句名言所说:“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一本好书,理应如此。

本书中的故事或感人或愉人,读时会令你不能自已地或数行泣下、或笑逐颜开,但是,哭过笑过之后,你总能领会到一些不可言传的东西,你的身心总会随之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你能体会到成功的规律、生命的本质以及世间的许多真相。而且,在每则故事的后面,我们设计了“点石成金”和“智慧拓展”两个栏目。其中,“点石成金”是编者从故事中提炼出自认为最有价值的智慧菁华,希望能够起到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的妙用;“智慧拓展”中联系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添加了一些知识、方法、思考问题等等,目的是启发思路,提醒青少年这些故事联系着自己生活的哪些方面,该怎样将智慧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

大师们早已驾鹤西去,而他们的智慧却永留人间。如今,让我们追随智者的足迹,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让我们搭乘智慧的飞船,去遨游梦想的蓝天,创造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