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人生运势500问2
19777400000003

第3章 择吉(2)

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的具体划分,至今未有定论。最早古人为了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意思为星座表,也表示日月五星分别处于二十八星宿的位置。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唐代以后将二十八宿作为划分天区的工具,二十八个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黄道、黑道指的是什么

黄道是一周年中太阳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黑道是一周年中月亮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黄道与黑道本为天文学家以地球为中心来观察日月的不同运行轨迹,后被星占家们用于占卜吉凶祸福。

占星师把日辰的十二地支,配上十二个不同名称的值日天神。十二日当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轮值一次,周而复始。

子日青龙;辰日金匮;申日天牢;

丑日明堂;巳日天德;酉日玄武;

寅日天刑;午日白虎;戌日司命;

卯日朱雀;未日玉堂;亥日勾陈。

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属于黄道吉日。

其中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六神所值的属于黑道凶日。

古有歌曰:

黄道生方利动为,诸般造作最相宜;

门庭昌盛功名显,代代儿孙挂紫衣。

黑道凶星造与修,灾荒色乱必惊忧;

行方出入遭凶祸,万顷庄田一旦休。

黄道吉日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黑道凶日则与此相反。事实上,黄道吉日未必尽是吉日,而黑道凶日未必尽是凶日,必须要看有没有其他吉凶神煞伴随,以及这些日子与祈福者出生年柱是否相冲克,古今更有岁破、月破、日破均忌用。

什么是流年大运

既然讲人生格局,就必然要讲流年和大运。

流年是指一个人每年的运气与际遇。人的命运会受自然环境的变动影响,八字学、紫微斗数、生肖都需配以流年来推测。由于八字、紫微斗数等预测法都以天干地支为基础,所以流年的变化的单位也都是以十二或六十为一个循环。

流年的起始点说法诸多,八字主要是以春分为起始点,生肖与紫微斗数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起始点。有人认为生日过后才会有明显的迹象,也有人认为要同时参看命格的强弱,命格弱的人多半是厄运限至、好事多磨,命格强的人则反之。

流年又称为小限,是对比于十年的大限或大运而来的。在紫微斗数当中,每年的运势除了小限外,还有一个太岁盘,小限代表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太岁则是环境赋予的条件,两者同时参看,配以各预测法所推测出的命盘,来预测吉凶。

大运与流年密切相关。由于中国的命理学多以阴阳、五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所以时间的计算多以十或十二为单位,大运的论法就是以十年为一个单位,流年是为小限,以年为基准。人的大运十年一变,是以古语有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因为每个人上大运的岁数不同,交大运的时间自然不同,所以有些人的第一大运会是在二到十一岁,有些人则是七到十六岁之间。大运又称为大限,一般人所谓的大限将至,指的是第六大限,也就是生死大限,因为古时候人的寿命很短,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六十多岁通常逢第六大限,此大限被古人认为非常难渡。

五星六曜指的是什么

五星六耀是面相学的术语。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颗星,在相学中分别指代左耳、右耳、口、鼻、额;六曜即太阳、太阴、月孛、罗喉、计都、紫气,在相学中分别指代左眼、右眼、山根、左眉、右眉、印堂。

五星与人的面部对应关系是:金星、木星为耳;水星为口;火星为额;土星为鼻。六曜于面相对应关系是:太阳、太阴为目;月孛星为山根;罗喉、计都二星为眉;紫气星为印堂。

五星六曜本来是指宇宙天象,被相学家拿来做文章,与人的面部和五官进行匹配,通过看不同的部位,来推测人的命运。一般来说,五星六耀的相合,就是吉善之相,否则便为贫贱多灾的面相。

通常来说,耳朵轮廓分明、色白过面、大小均等,口形方正、唇色红润,人中深阔端直,鼻准尖厚、鼻梁端正者,五星面相较好,配之六曜较好的人,例如眼睛黑白分明,光彩夺人,山根端直晶莹,眉毛宽广清长,印堂如珠者。那么,有这类面相的人必然是天生聪敏,非福则贵。

一般情况下,五星六曜有缺损、单薄、尖利不润或者破裂的人,都为灾厄面相。

节日篇

春节择吉习俗有哪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贴窗花和“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即在旧年的最后一夜晚通宵下睡觉,熬夜迎来新一年的到来,俗称“熬年”。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食俗

腌腊来,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为什么大年初一不能杀生

在中国的各种古代典籍和民俗小说里,都有记载,在过年特别是大年初一的时候,如果家门溅血或者是家中杀生,必有血光之灾,重则祸及家门,死于非命。例如,在干宝的《搜神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载,一个名为刘宠的人经常在半夜发现家门口有血迹,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果然后来被人暗害。家门溅血本就不吉利,特别是在一年之初的大年初一,开年便见血,意味着家中未来一年将事事不顺,有人遭殃。所以人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在过年的时候不能杀生,而大年初一是一年的伊始,杀生等于为自己积累罪孽。所以过去有在除夕杀鸡还神的习俗,家家户户皆杀鸡牛猪羊,置办年货,但是一过了除夕,杀生就被视为大不吉利,这一天不但不能伤及生物的性命,而且要主动放生,并且协同家人一同放生做好事,为将来积累福报。放生通常都选择鸟类,例如雀或鸠鸟,这些鸟都是财气的象征,放生这些鸟类有发财的好象征。

吃年夜饭时应注意什么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由于除夕这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要除旧迎新,吃团圆饭。一般来说,年菜都会提前几天做好或处理完毕,年夜饭要在年三十当天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大年夜时.阖家团聚,共吃团圆饭,会在桌上摆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意味着红红火火,日子美满;“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一般人家还会准备萝卜,萝卜俗称菜头,代表“彩头”,预示一年有好兆头;还有的人家准备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会配以甜食,意味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过年喝酒也有讲究,例如喝“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每种酒都有不同的意义,都有吉祥如意、家和美满、喜事临门的意思。

吃饭的时候也有很多禁忌。例如,吃鱼的时候不能说“翻鱼”,否则代表生意失败;不可以吃汤饭,否则象征着出门在外风风雨雨;不可以挨家乱窜,否则会扰乱各家的喜气。

在过大年夜的时候,人们面对着满桌的食物,要说吉利话,讨个彩头。杏仁叫做“幸福来”、年糕叫做“年年高”、甘蔗叫做“节节高”、 花生叫做“长生果”、三鲜菜叫“三阳开泰”等,就连不小心打碎了锅碗瓢盆,也要叫一声“岁岁平安”,说错了话要吐一口唾沫,以示去掉晦气。

吃完年夜饭,祭祖的时候要家庭成员齐全,堂内两侧摆放椅子,但不可坐,因为那是给神明的座位。祭祖必须要撒酒或洒水,不可以掺杂茶水,因为茶水是污秽之物;不可大声叫喊,以免惊动神明;不可大呼孩子的名字,以免小孩被鬼魂勾去了魂魄,容易夭折。

吃年夜饭,其实大家就是吃个团圆,和和美美、快快乐乐才是人们真正的目的,才是过年真正的意义,因此对于一些讨彩头的俚俗规矩不要忌讳,图个幸福安康才是真。

“福”字为何要倒贴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窗子上、车上、商店门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一个“福”字,传达了多少情。

清康熙皇帝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长寿之福”,此福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是“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孝庄“请福聚福”,康熙则“送福得福”,所以此福被称为“天下第一灵验之福”。福中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喻“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之意。

康熙所写的“福”字

“福”的彩头诸多,含义深广,不过,也有人对一个现象感到奇怪,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把“福”字倒贴。

有人说,倒贴“福”字意味着“福到”,是谐音的祝福法。这个说法得道大多数人的认同,这一说法,也有一个有趣来源。

相传此典是从朱元璋的大脚皇后那里传出的。一次朱元璋在京城街头微服私访,正逢过节,他来到城南一处集市上,见不少人在围观一幅年画,年画上画着一个赤着大脚的女子,怀里抱着西瓜。该图本来是表示农民丰收的喜悦年画,但朱元璋却暗道这不是百姓嘲笑自己的皇后大脚吗?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淮西、“怀西”,这不很明显吗?

朱元璋暗暗不快,回宫之后叫人打听是谁画得这幅年画,并将围观的人一一纠察。而至于那些没去围观的民众,朱元璋名人在他们的门上贴一个“福”字。然后命令军士就到没贴“福”字的人家去抓人。马皇后听闻此事,为了挽救黎民百姓,所以偷偷下令叫全城家家户户都贴上“福”字,这样士兵就无从着手了。不过虽然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但是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倒贴。皇帝大怒,下令要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急中生智,说:“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乐了,知道马皇后是在为那家人开脱,不过取义不错,有好彩头,便免了那家人的死罪。

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

民间有句俗语: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个习俗由来有诸多说法。从儒家传统学说来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汉族男子都会一直蓄发,不敢损伤、妄动头发。剃头的意思就是剔命,极为不吉利,还有损道德。所以,在诸多刑法当中,“去发”的髡刑就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刑罚。后来该刑法在隋、唐之后被废止。到了清朝时期,满人为了统一全国的服饰,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自此,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由谐音讹传为“死舅”。

为了反抗满人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而江淮地区另有一种说法是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嬴政,大概跟“剃头”的发音有关。

所以由此可见,正月是否剃头跟舅舅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对人本身也没有运势上的影响,不过是古人借旧俗假托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