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19776800000085

第85章 附章 第五季——别样人生同样精彩(5)

(3)心悸、血压增高、肥胖、下肢浮肿、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凡45~50岁的妇女,如有上述症状,经医生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后,使可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每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久暂不一,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可以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短的几个月,长的可延续几年。更年期综合征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妇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

细节提醒:

误区之一:更年期开始于绝经时。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些人将更年期和绝经期相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太相同的概念。更年期标志着妇女生殖功能由旺盛走向衰退,医学上将其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者之和为更年期。而绝经则仅代表妇女生殖功能的终止。由此可见,更年期应开始于绝经前期而非绝经期。

误区之二:更年期必然产生更年期综合征。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的确有不少人会出现心烦、潮热、盗汗、全身不适等症状,但并非所有女性都这样。根据临床统计,约60~85%的妇女在更年期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但大多数患者通过自我调节都能得到康复,只有少数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用药才能减轻症状。

更年期要预防疾病

女性45岁后进入更年期,50岁后进入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会出现一系统症状。

1.心血管疾病: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明显增加,妇女40岁前心梗极少,而65岁时发病为高峰。

2.血脂升高:女性55~64岁间血脂逐渐上升,绝经后2年内上升最快。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肪蛋白降低。

3.骨质疏松加速:骨强度减弱,骨折易感性增加,有统计妇女脊椎和前臂骨折发生率为男子6~10倍。骨代谢负平衡,平均每日丢失50毫克钙,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减低等,稍有用力即骨折,股骨颈骨折多。

4.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潮热、潮红、畏冷、眩晕、耳鸣、眼花、疲倦、思睡、心悸等。

5.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指无器质性疾病发生子宫出血,50%发生在更年期,出血可少量淋漓不尽,也可大量出血。

6.新陈代谢障碍。肥胖、关节痛、肌肉痛,尤其肩、颈、腰、骶骼关节等处。

7.精神神经症状。失眠、焦虑、神经过敏、易激动、抑郁、记忆力减退等。

这些疾病都可有效的防治,在医生指导下用激素替代疗法,加之合理营养调配,妥善补充钙剂,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广大妇女对这一病变的发生应有所准备,及早预防,才能保持健康。

细节提醒:

下面提出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疾病早期信号,如果在您身上存在的话,要引起足够重视。

(1)发热:正常体温36.2℃~37.2℃,超过正常则为发热。高热常是体内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低烧是结核、肿瘤等疾病的表现。

(2)疲劳: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警戒信号。如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持续而原因不明的疲劳,并有发展严重的趋势则应提高警惕,表示体内“消耗”大于“补偿”,兴奋和抑制的平衡遭受破坏,要及时去医院作全面的检查。

(3)疼痛: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剧烈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应该予以重视,不要先用止痛药来减轻症状以免掩盖病情,首先应查明原因。

(4)失眠:长期失眠会影响精神和食欲,削弱抗病能力,促使体内隐患复萌,有损于健康,因此必须查明原因,认真对待。

(5)消瘦: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这句话不够全面,老来应瘦而精干,动作敏捷,给人以一种坚实之感。若在短时间内明显消瘦,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心慌、咳嗽等症状时,应仔细检查,一般的,结核、甲亢、严重贫血、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常使体重出现严重的下降。

(6)咳嗽或声音嘶哑:最近一个时期持续出现刺激性的干咳或声音嘶哑,应请胸内科或耳鼻喉科医师进行详细检查。

(7)喉痛:持续一个时期没有好转的喉痛,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8)吞咽困难:只能进水或流汁饮食,进软、硬食即有一种堵塞感或食入即吐,应到医院去进行食道钡餐透视。

(9)腰背酸痛:特别是伴有尿频或尿痛的腰背酸痛,常提示泌尿系统发生了异常。

警惕更年期抑郁症

抑郁症占女性所有疾病的首位,多发于青春期、经前期、产后及更年期。更年期妇女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女性具有敏感、容易情绪化的特点,更年期的妇女更是承受着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的压力,而且她们处于更年期激素水平波动的阶段,身体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加之精神压力大,很容易出现抑郁症。

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莫名其妙的乏力,休息后仍不能缓解,走路稍多一些即感觉累,腿都抬不起来,在家里连家务都懒得干,甚至电视都懒得看。其次是兴趣减退,什么都不愿意干,什么都懒得干,甚至连过去喜欢的事情现在都懒得干。再次是情绪低落,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觉得活在世上一点意思都没有,严重的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如果具有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可以诊断是抑郁症,就该到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然而患者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因为抑郁症还可以伴发很多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全身疼痛等,大多数患者都是以躯体不舒服来综合医院看病的,病人往往感觉各种各样的疼痛和不舒服。更年期的患者,还往往有潮热、多汗以及脾气急躁等症状,来医院就诊通常都是为了这些问题,很少谈到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这样容易掩盖抑郁症。

对于轻度的抑郁情绪,自我心理调节是治疗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自我调节效果不好,或较严重的抑郁症还是应该遵照医生的指示服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病,跟许多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首次发作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足量用药,尽可能完全治好,否则如果以后复发,就可能需要终身服药了。

处于更年期的妇女除了要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外,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应该到医院去,除了向医生谈自己身体不适外,也要向医生谈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听从医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细节提醒:

促发抑郁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因素: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生理发生很大变化,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反复下去就易发生抑郁症。

(2)家庭因素:绝经后妇女性欲减退甚至无性要求,若丈夫不理解妻子,双方原先亲密无间的关系就会出现裂痕,势必会增加妻子的心理负担,长期下去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生活事件:更年期妇女多临近退休或受到下岗的威胁,使患者心理存在多种顾虑。这些因素每时每刻都困扰着她们,使她们由危机感逐渐产生抑郁症。

(4)自我封闭:有些妇女进入更年期后,不能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又不去开拓美好的生活,享受生活乐趣,而是整天闭门自思、闷闷不乐,自讨苦吃,久而久之便产生精神忧郁。

(5)环境因素: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变化,如迁居离开久居的老地方,到陌生的新环境;随儿女新家庭一起生活或丧偶独自生活等等。

更年期要当心肥胖

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妇女,三十几岁时还是一个身材修长、苗条漂亮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却体态臃肿。这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办法挽回吗?

有的妇女一生当中发胖有三个时期,即青春期、孕产期及更年期。但更年期后比较明显。这是与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新陈代谢障碍,热量需要减少。进入更年期后的妇女,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少,但脂肪组织逐渐增加,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体力下降的原因,活动量也相对减少,热量需要的少了,基础代谢也降低,体内储存的蛋白质、脂肪相对增多而引起肥胖。

(2)饮食不节、营养过剩。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饮食不够节制,食量摄入过多,尤其是食用高脂肪类食物过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

(3)遗传性肥胖。如果父母是肥胖体质,随基因不同而呈显性和隐性遗传,也容易发生肥胖。

此外,还有不少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如内分泌方面的原因,甲状腺机能低下、水潴留、皮质醇增多以及痛性肥胖等。

一般超过正常体重15~20%者为肥胖,也就是说约大于理想体重10公斤即可确定为肥胖。肥胖对健康不利,可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常诱发高血压、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结石以及肺功能不全等病,疾病的死亡率也增高。所以肥胖应引起重视。

预防此期肥胖应注意:

(1)调节好心理平衡,顺利度过更年期。很多人在更年期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消极、抑郁,也容易急躁、易怒,有些人就以吃喝来对付这种情绪上的变化而导致肥胖。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更年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应多学习更年期保健知识,消除思想顾虑,稳定情绪,注意劳逸结合及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节律,早日将生物钟调节到新的平衡,顺利地度过更年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对调整和维持生理功能的平衡有良好作用,也是避免肥胖的最有效办法。锻炼方式应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可以打球、游泳,不方便的可选择打拳、散步、做操,如老年健身操等也是很好的运动。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原有的运动基础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3)注意合理饮食。应做到饭菜不单调,吃饭不偏食;食物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节制晚餐,只吃七分饱;绝不暴饮暴食。

细节提醒:

肥胖症患者通常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自己是否属于肥胖的行列,可以利用体重指数计算和腰围、腰臀比等数据来加以判断:

1.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千克/平方米):体重指数≥23为超重,≥25为肥胖,18.5~23为正常。

2.腰围(WC):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3.腰臀比(WHR):男性>1.0,女性>0.85被认为是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指标。

更年期要注意月经

妇女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首先是黄体功能进行性衰退,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萎缩,不再排卵;无黄体形成,表现为生育功能衰退。月经周期间隔时间延长,表现为间歇性闭经。由正常20~30天变为2~3个月或更长时间行经一次。经量可正常或较前减少,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到4~5个月或半年才行经一次,以后则完全停止。

可以说绝大多数妇女更年期的月经不正常是自然过程,最终会以绝经完结。但有时经期延长或为持续性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达1~2个月不止;也可发生大量阴道出血如血崩。病人可能发生贫血、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心慌、气短。造成更年期月经不正常,或量多,或淋漓,或突然闭经的原因很多,所以任何时候出现月经异常,都应该找医生咨询,检查有无下列引起月经不正常的因素存在。

(1)首先应当证实是闭经还是妊娠,这在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妇女都是可能的。更年期卵巢的衰退过程不是直线下降的,常在内分泌波动一个时期后才完全绝经。这个期间如有性生活,偶然一次排卵而碰巧受孕,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异常妊娠,如早期宫外孕或早期流产会发生短期闭经后出血,如不排除,误认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则会延误治疗,或因并发感染,更加重了病情。

(2)生殖道感染,无论急性或慢性的,尤其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往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若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阻,阻碍内膜的再生长,可能持久出血,或闭经与出血相间。

(3)子宫粘膜下肌瘤,易有间断的大量出血。

(4)卵巢功能性肿瘤,如卵泡膜细胞瘤或颗粒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产生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后的妇女若发生了这种卵巢肿瘤,也会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5)子宫内膜癌,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特别是长期不规则地出血以及绝经后出血,更应重视。

(6)凝血障碍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可表现为子宫出血或月经量过多。需要检查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出血时间来明确诊断。

(7)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或心功能不全的妇女也易有子宫出血。肝脏病人容易出血。这些都需要进行检查以除外。

细节提醒:

检查月经是否正常的四个标准:

周期:每个女人的周期都不尽相同,从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关键是是否准时。定期的性生活(如:每周一次)可以帮助你梳理荷尔蒙,对月经的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血量:女性在月经期间失去的血量应该在85克之内,持续3~7天。出血量最多的时候集中在前3天内(占总失血量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