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不可不知的365个健康常识
19776800000073

第73章 冬之吻——拥抱沉睡的灵魂(13)

5.对病人始终负责

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功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用药技术更趋合理化。

细节提醒:

合理用药记住“三不政策”

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自己当医生,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生要求开抗生素。

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认真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动。

生活中的无效用药

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不甚清楚,造成了许多无效用药甚至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为此,当引起重视。如果你有下面几种常见的无效用药情况,不妨改进一下:

1.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2.功能性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均无效,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服用一些助消化药物。

3.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病

丙种球蛋白对部分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风疹等。对与上述病人有接触者使用丙种球蛋白亦有效。但丙种球蛋白对乙型肝炎、流感、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则无效。

4.皮炎、瘙痒症用激素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因而对某些皮肤疾病、瘙痒症有一定的疗效,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是无益的。此药长期使用或经常使用,可能诱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溃疡或不愈。因此,皮肤病、瘙痒症的患者不要首先选用激素或激素制成的外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类药。

细节提醒:

家庭药箱的药品保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药箱

最好是药店出售的小药箱或自制木箱,家里的小柜橱、抽屉也可以。

2.分门别类

将内服药与外用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药品与保健品分开放置。

3.注明标签

标注药名、规格、数量、有效期、失效期、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4.储存条件

一般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个别应放冰箱里(如眼药水)。

5.固定地点

放在方便拿取、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不要上锁。

6.特殊归档

慢性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患者日常用的药,可根据医嘱设档单放。

7.定期清查

凡是过了有效期、变质、标签脱落的药品,要坚决清除并及时更新。

8.保留说明书

药品是特殊商品,使用得当可防治疾病,使用不当会危害健康,用前一定要与说明书对照一下。

乱吃感冒药有隐患

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大约有150种以上的病毒可以引起感冒,所以我们一生中才会不断地感冒。一般来说,小孩平均每年感冒约5~8次,成年人每年患感冒约2~5次。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仅有小部分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而且,一般都发生在得病的几天以后。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感冒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

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这是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500~1000毫克)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严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

细节提醒:

常用感冒药有以下几种:

1.参苏理肺丸

主要成分为苏叶、人参、葛根、枳壳、木香、生姜等,用于虚证的风寒感冒,适应证为发冷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头痛、无汗、胸闷胸胀、周身乏力等。

2.感冒清热冲剂

主要成分为荆芥穗、柴胡、桔梗、葛根、杏仁、苏叶、薄荷等,用于发热较重的风寒感冒,适应证为怕热发冷、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口苦咽干等。

3.银翘解毒丸

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等,用于风热感冒者,适应证以发热为主、微怕风寒、有汗或汗出不畅、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等。

4.藿香正气丸

主要成分为藿香、紫苏、桔梗、陈皮、茯苓、白术、半夏、厚朴等,用于夏天暑湿感冒,适应证为发热、流涕、疲倦头晕、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感觉好了慎重停药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自感病愈之后,是否需要继续服药?是应该慢慢减药,还是需要长期服用维持量或立即停药?这些都应遵循医嘱。患者及其家属切莫自作主张,以免使病情反复,产生不良后果。

一家制造硝酸甘油的工厂,经常有工人突然死亡的事件发生,而且死亡事件大多发生在星期一早晨工作之前。后经医学、化学专家的认真研究,案情终于真相大白,“凶手”原来就是硝酸甘油本身。

大家都知道,硝酸甘油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是目前广泛用于心绞痛病人的救命药。长期接触硝酸甘油的作业工人,等于在天天服药。而每逢节假日缺勤时,就相当于突然停药。因为突然停药,机体来不及适应这种突然变化,特别是对停药比较敏感的人,就容易发生意外。

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疗突然停药其危害性更大。如果自己感觉病好了,该不该立即停药呢?对这个问题要分情况对待,以下情况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特别注意。

1.急性疾病治疗不彻底不该停药

大家知道很多疾病之所以会形成慢性,都是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的结果。对待急性病,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治疗彻底才能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反复形成慢性。

很多疾病治疗不彻底,还会促使耐药性产生。如治疗肺结核,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全程用药,以彻底治愈。

2.有些疾病需慢慢减药

有的疾病病情复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慢性病,治愈后易复发。这些病治愈后,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不仅需做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而且需用“逐渐递减”的方法停药。

3.有些疾病须长期维持用药

有的疾病如糖尿病、较严重的高血压,现在认为它们都是终身疾病,即使经治疗血糖或血压已恢复正常,也需要慢慢减量至合理的最小用药剂量后长期维持治疗,绝不可随意停止用药,否则疾病会反弹复发。

4.多数疾病痊愈之后应立即停药

长期滥用药物,不仅是一种浪费,更重要的是会给肝脏增加负担,甚至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

细节提醒:

在治疗慢性疾病的过程中,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若突然停药,病情反而会加重恶化,这种情况被称为“停药综合征”。能引起“停药综合征”的药物很多:例如高血压、心律失常,临床上常用心得安治疗,若骤然停药,血压反而会升高,加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加剧,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又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病等,经常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应用时确能缓解疼痛、哮喘等症状。殊不知,使用这类药物极容易造成药物依赖性,如果骤然停药或减药不当,不但易使尿蛋白增高,出现浮肿、疼痛、哮喘,甚至会招来很难收拾的不良后果。如果服用这些药物,停药时要特别注意发生“停药综合征”。

十二月 合理饮食,吃出健康人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都知道吃好的重要性,却常常忽视了安全和健康。怎样吃才更合理更健康?掌握合理饮食秘诀,吃出健康的人生。

此外,这个月份节日很多,节日里切勿暴饮暴食,破坏了平时的生活习惯。节假日既要吃好更要吃出健康。

冬季喝汤有益健康

冬天一到,一些家庭认为,天冷人不出汗,热量散发少,因此吃饭就不用喝汤。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汤不仅夏天要喝,冬天也要多喝。冬季喝汤不仅利于消化吸收,更能养身健身。

冬天是进补养身的最佳时节,同时气候寒冷,人易患感冒,多喝汤是防治感冒的有效方法。鸡汤、骨头汤、鱼汤、菜汤可使人体得到充足的补充,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净化血液的作用,能及时清除呼吸道的病毒,有效地抵御感冒发生。

此外,将芝麻、猪排、海带、生姜放在一起烧汤喝,能起到清火、解毒、润肤、健肌的作用,并能增强体力。

冬天需要多补充一些营养,于是不少人喜欢喝带有补品的汤,这其实是一个生活误区。

正常人体内的各种营养是保持平衡的,其相互间的比例也是一定的,无论哪一种营养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营养失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就一般健康的人来说,绝对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打破这个平衡,为了所谓的更健康而进食带有大补性质的汤类。另外,青少年和婴幼儿一般情况下也不要喝滋补类的汤,那样对身体弊大于利。但是,一旦受了外伤或生病之后,为了使体内的各种营养在短暂的失衡之后恢复平衡,则应该喝一些补汤,如骨头汤、老母鸡汤或者是参汤等。

冬季天冷,吃饭时喝一碗热乎乎的素菜汤或鸡、鱼、骨头汤,既有营养,又是一种享受。但是,炖汤时应注意不要破坏汤的营养,更不能因此影响健康。

首先,要注意汤的凉热。大家都知道太冷的汤不宜喝,所以有的人喜欢喝比较热的汤,其实这也是一个生活误区:太烫的汤和热饭一样,容易烫伤食管,也很容易致癌。其次,炖汤要掌握好火候。有的人总认为汤炖的时间越长越好,炖得越浓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一般说来,鱼汤、骨头汤烧到发白就可以停火食用了,如果再继续炖的话,就会破坏其营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过火了。所谓汤炖的时间越长越浓,是汤中的水分蒸发了的缘故。再次,吃剩的汤不能反复热。

一碗汤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既能调节营养均衡,又能为餐桌增光添彩,所以,大家行动起来,经常为自己和家人做一碗汤,喝出健康来。

细节提醒: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可有效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所以,营养学家认为,养成饭前及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的发生,那些常喝各种汤、牛奶和豆浆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状态。

饭前喝汤有益健康,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中晚餐前以喝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这是因为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需要补充水分。

多吃鲜姜能够暖胃

姜味辛、气微温、气味轻、无毒,四季不缺。生拌煎炒做汤均可放姜,所以说姜是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佐料之一。

由于生姜辣味特殊,不少人望而却步,殊不知生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生姜所含的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姜所含的姜酚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防治胆囊炎、胆石症;姜还可以调节前列腺机能——在控制前列腺素血液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医学科学研究还显示,经常食用生姜能够除去“体锈”——老年人的体表尤其是脸部的褐斑,俗称“老年斑”,这是体内自由基作用于皮肤引起的“锈斑”。体内自由基作用于各脏器形成类似的体锈,如果自由基过度活跃,可致人早衰。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激发人的灵感。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稀释血液,血液因而流动更加畅通,给大脑提供更多氧气。因此,生姜能够使人思路开阔,产生创造力。专家指出,从事新闻、艺术、写作的人,应该多吃生姜,这对他们的创作很有帮助。

美食家说,姜、醋是中国食疗方面的智能结晶。要想身体强健,就应该使血液呈微碱状态。可惜现代人经常“食不厌精”,比如肉食,都是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令人体的血液偏向酸性。醋的味道虽然带酸,但进入人体后,会将血液变为微碱,黏性很低,能有效清除各种酸性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