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19776500000028

第28章 副编(1)

五古咏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简析

这首诗可能是目前所见的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写作时间不详,当时毛泽东在韶山的井湾里私塾读书,师从毛宇居。有一天,毛宇居外出办事,临行前规定学生们要待在屋子里背书,不许到处乱跑,他走后,早就对私塾的陈规陋习不满的毛泽东立刻溜出教室,一边背书一边玩耍。毛宇居回来了,对他进行了斥责,并罚他以院子里的天井为题作一首诗,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几圈,沉吟片刻,然后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毛泽东把那些在私塾里只知道死啃书本的孩子比喻成困在井里的小鱼,从而说明人的成长不应该像小鱼一样只局限在井里,做井底之蛙,小鱼只喝“井里水”是不会长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不经历大风大浪,不讲究学习方法,只知道坐在私塾里死啃书本,那也是永远不会长大的。

这首诗虽然是毛泽东即兴之作,但是他托物言志,在诗中大胆地抨击了当时私塾教育的弊端,并隐含了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一九〇九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简析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要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在离开故乡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诗,并把它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也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两句所表达的思想鲜明,气势磅礴。“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少年时胸怀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他才能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了拓展,毛泽东先否定了传统的“落叶归根”的观念,然后用肯定的语气指出人生处处都有青山,在这斩钉截铁的语句中,表现出他志在四方,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宏远境界。

七绝·咏蛙

一九一〇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简析

1910年秋,在表兄的引荐下,17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因为学堂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富家子弟,而毛泽东来自外乡,并且穿着土气,年龄偏大,所以他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东山高等小学堂背山靠水,河流环绕,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就能听见蛙声一片。受到富家子弟嘲笑和敌视的毛泽东,经常会到这里来缓解心中的郁闷。有一次,他又来这里听蛙声,就托物言志,写下了这首理趣兼备、生动传神的咏志诗。

在诗中,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只以静待动,像猛虎一样蹲在池塘边的青蛙,它正在等待时机捕捉猎物,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胸怀大志的自我写照。然后作者又写这只青蛙正在树荫下蓄养精力,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中,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慢慢积聚,等待时机喷薄而发。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如果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子敢做声?这两句从静态到动态,将作者那种“万里江山我为主的”的宏伟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言诗·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简析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因患淋巴腺炎不幸去世,终年53岁,当时毛泽东正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当他接到母亲病危的信后,马上返回韶山。可当他赶到老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二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呼唤着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于是写下了这首四言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哀悼之情。

从开篇到“待徐温吐”是全诗的第一部分:母亲突然去世,终年53岁,她一生生有7个孩子,但现在只剩下了3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其他两男、两女都过早地夭折了,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兄弟三人,历尽艰难,以至于积劳成疾,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母亲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是因为都是伤心的事情,所以现在不忍心写下去,只好等到以后再慢慢地吐露。作者在第一部分里概述了母亲的生平以及她的养育之恩。

从“今则欲言”到“盛德所辉”是全诗的第二部分:现在所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她的品格高尚,二是她抱恨遗憾的事情,母亲的高尚品德首先是她的博爱,无论是远亲还是近邻,她全都庇护照料,她的仁慈可亲感动了无数人,她所表现出来的慈爱,出于一片真诚。她从来不说假话,也没有欺骗别人的心思,她的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丝毫的虚伪,所经手的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她的思维缜密,没有什么事情能逃过她的眼睛,她洁白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她的内心与外表始终如一。母亲的“仁、德、礼、义、信”这五德鲜明,这是她做人的大节。整个看她的人格,就宛如在我的头上照耀一样。母亲抱恨的地方,就是因为受到“三纲”的约束,志向得不到实现,一些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因此精神上感到很痛苦。这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的原因呢?甚至悲痛的连大地都塌陷了一角。其次她抱恨的是儿女,她养育了一群儿女,但是现在他们都还很年轻,就像果实还没有成熟一样,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她病重的时候拉着亲人的手叮嘱教诲,现在想起真是酸楚难言,在病中她呼唤儿子们,让他们一定要长成栋梁之才。她最关怀的其实还是亲朋好友,有的平时有恩于我们,有的劳累困苦,无论大人、小孩还是亲友,都等着我们去报答,总结这一切叙述,无不被她的崇高品德所照耀。第二部分是全诗的主体,叙说了母亲的“盛德”和“恨偏”,并且概述了母亲的遗嘱。

从“必秉悃忱”到结尾是第三部分:我们一定要秉承母亲高尚的品德,照她的样子做人,至于她的遗憾,一定会替她弥补上,铭记在心,绝对不敢忘怀,她养育的恩情就像灿烂的阳光和朝霞,就像精卫填海一样永远也报答不完。我的母亲她终究不会死,虽然她的身体不复存在,但是她的精神万古长存,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就要陪伴在她的身边。今天说得太多了,其实时间很短暂,只能将主要的方面挑出来简单地写出,这个时候在家中祭奠母亲,向亡灵献上一杯祭酒,以后还有许多话要说,愿她的恩泽与日月同辉。在第三部分里,毛泽东表明了要继承母亲崇高品格的决心,并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四言诗·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简析

1931年9月8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随后的几天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东北,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大片土地沦陷。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策划了“华北事变”,使华北5省大部分地区丧失了主权,在国难当头之际,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和联共抗日的主张。1937年4月5日,中共方面由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委派林伯渠代表苏区全体军民到黄陵县祭扫了黄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