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19776500000018

第18章 叙事诗(2)

题解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在这里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在这里他积极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动派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湖南的军阀许克祥也于5月21日在长沙袭击总工会和农民协会,逮捕屠杀大批共产党人,这就是血腥的“马日事变”。湖南各地愤怒的工农群众立刻组织了工农革命武装,当时韶山也组织了农民自卫队,准备配合各地工农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派调集兵力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队在英勇抵抗后失败。

这一段历史,深深地留在了毛泽东的记忆中。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32年前的深沉回忆,32年后的社会变迁,自然引发了毛泽东的无限感慨,于是,他抚今遥昔,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①韶山: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这里风景优美,曾奏韶乐于此,或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因此得名。

②咒:初稿为“哭”字,后来毛泽东接受湖南省委秘书梅白建议改为“咒”。

③逝川:消逝的流水,这里比喻逝去的岁月。

④故园:故乡,指韶山。

⑤农奴戟: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农奴戟在这里指代农民武装。

⑥菽:豆类的总称。

⑦遍地英雄下夕烟:初稿为“人生峥嵘胜昔年”,改后增强了全诗的审美意境。

赏析

从古至今,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的是亿万中国人民,他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所以毛泽东的诗词具有时代性、人民性、阶级性,这首七律就鲜明地体现了他高远的思想境界。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作者回到韶山,32年前离别故乡的情景像梦一样浮现在脑海里,一个“咒”字,写出了作者对过去黑暗现实的憎恨情绪和对往事难以忘怀的沉痛之感。

颔联紧接上文“三十二年前”,回忆家乡韶山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红旗卷起农奴戟”写的是受压迫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简陋的武器,如火如荼地进行武装革命斗争。“黑手高悬霸主鞭”则描写出国民党反动派举起血腥的黑手,拿起杀人的武器,对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进行疯狂的镇压。“红旗”和“黑手”,在视觉和感情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192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的农民运动掀起了高潮,这自然引起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阶级的不满,在武汉政府的指使下,1927年在湖南发生了镇压农民运动的“马日事变”,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但无论反动派怎样嚣张,革命者都是不会被吓倒的,由此也就引出了颈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不仅没有吓倒革命者,反而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增强了他们要推翻反动统治的决心。颈联是全诗的重点,它概括了数十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尾句,作者从对过去历史的追忆中转回到现实,眼前所见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动人的景象,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望无际的稻菽像海洋一样,迎风掀起千重浪,昔日与“霸王”搏斗的“农奴”,如今成了英雄,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家乡,32年前可以诅咒的“逝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象,作者的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之情。

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气势宏大豪放,首句以“别梦”开始,然后将32年前的情形展开,尾句以“喜看”作结,前咒后喜,对照鲜明。全诗虽然只有8句56个字,却形象生动地把一段30多年的中国历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初稿对照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峥嵘胜昔年。

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①英姿五尺枪②,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③爱武装④。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全民皆兵”的思想是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对于毛泽东“大办民兵师”的口号,全国人民自然热烈响应。

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的女机要员小李给他送文件,他问她是否参加了民兵,小李做了肯定的回答,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训练闲暇时拍的照片作为证明,他把照片接过后,沉思了片刻,就拿起笔,在一本书的空白页上写下了这首诗。1961年2月,这首诗经过修改,最终定稿。

注释

①飒爽:形容神采飞扬,敏捷勇健,唐朝杜甫《丹青引》:“英姿飒爽来酣战。”

②五尺枪:指民兵操练时使用的步枪,五尺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虚数手法,不一定是五尺。

③红装:指女子的艳装。清朝吴伟业《陈圆圆》中有“一代红装照汗青”。

④武装:指军人的装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照诗,也是一首即景诗,是作者看到女民兵训练的照片以后题写的。诗中,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女民兵军事训练的场景进行了勾画,从而描绘出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赞美了他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同时这也是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思想的再现。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诗的前两句紧扣题目,采用素描的手法,对照片中的女民兵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在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练兵场上,女民兵们身着军装,手持钢枪,敏捷矫健而又神采飞扬地在练兵场里进行操练。第一句写人,第二句写景,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飒爽英姿”尽显“女民兵”这一主体形象的风采,同时这也是由“五尺枪”决定的。“曙光出照”则点明了时间,充分表现女民兵的练兵热情。这两句简洁明快地再现了照片上的形象和意境,饱含着作者对女民兵的赞美之情。

在诗的后两句,作者由照片画面生发出议论。“中华儿女多奇志”是作者把艺术视野从照片上单个的、具体的女民兵形象,上升到更为普遍的“中华儿女”的整体形象,赞扬他们有不平凡的志向,其中一点就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红装”与“武装”的反差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热情地赞颂了中华儿女尚武的壮志,同时也强化了“女民兵”这一主体形象的时代特征,使之更加鲜明,更加生动。

这首诗是中华儿女的志气歌,也是新时代的风俗画,通观全篇,全诗意象明丽,暗含哲理。作者以静观的角度描写所见所想,由景入情,由情入理,可以说是一篇难得的七绝佳作。

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①同志题

所摄庐山仙人洞②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

暮色③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④。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题解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在会上讨论了工业、教育、财贸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而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但这时在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趁我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掀起了反华浪潮,有些意志薄弱者对革命失去了信心,甚至背叛了革命。面对国内外的种种困境,毛泽东的内心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他为一张李进在庐山仙人洞前所摄的照片题了这首七绝,把自己的全部情怀都寄托在这首题照诗里。

注释

①李进:即江青,毛泽东的夫人

②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接近顶峰,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相传仙人吕洞宾曾在这里居住,所以得名

③暮色:黄昏时的天色。

④从容:不慌乱,《庄子·秋水》中有:“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赏析

在这首诗中,毛泽东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描绘“仙人洞”,而是对照片中的“劲松”进行了重点描绘,这主要是因为松树一向被中国人民视为坚强不屈、不怕压迫、敢于反抗的精神象征,而在当时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国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毛泽东自然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寄托着“劲松”身上。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这两句写松树在苍茫的暮色中昂然挺立,尽管四周阴云密布,但它仍然从容不迫、坚强屹立。在这里,“劲松”正是作者和中国人民的象征,“暮色苍茫”和“阴云密布”则是当时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局势象征。当时国内出现自然灾害,导致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严重困难。美国第七舰队不断在台湾海峡游弋,核潜艇经常出没于日本冲绳海域,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前苏联又因为与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严重分歧,背信弃义地撕毁合作合同,使我国本来已经陷入困境的经济雪上加霜。面对这样险恶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作者从容不迫,带领着中国人民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挑战而上,这正是“劲松”在“乱云飞渡”时“仍从容”的真实写照。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出句直接扣题,“天生”说明仙人洞是自然生成,而非人工所能,它和“劲松”一样,是经历了风吹雨打和严峻的考验才形成的,对句则说明“仙人洞”虽然风景秀美,但是如果我们止步与“仙人洞”,而不去努力攀登峰顶,怎么会领略到峰顶上无限壮美的风光呢?其象征意义是说,我们要想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就必须鼓足干劲、迎难而上,结尾这句富有诗情和哲理的警句,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哲理性概括。

这首诗融抒情、哲理于景物之中,既描绘了照片中的景物,又不拘泥于其中,在写景的同时将当时复杂的社会局面和自己的志向寄托在这28个字中,由此可见毛泽东卓越的文学造诣。

剑南歌接秋风吟——《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一九六一年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①赋管弦。

其二

鉴湖②越台③名士多,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④接秋风吟⑤,一例⑥氤氲⑦入诗囊⑧。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

题解

在中国所有的文人中,毛泽东最推崇的要数鲁迅了,他曾称“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自己则是“圣人的学生”(1971年11月在武汉的谈话),所以,在鲁迅80周年诞辰之际,他又赋诗抒怀,写下了这两首七绝。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注释

①小诗:指鲁迅所作的《七律·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

②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两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