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开始了漫漫征途,寻找那光脚为自己开门的佛。他经过了很多的寨子,投宿了不少的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藐视为龌龊的乞丐撵出门。年轻人对佛的追求开始动摇了,失望了。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不辞而别的母亲,几年不见,母亲不知怎样了。
一天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说道:“我的儿子,你终于回来了,娘好想念你!。”
年轻人低头进门,看到了母亲的一双赤脚,顿时热泪盈眶。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这样,无私无怨。纵使儿女犯了千错万错,父母也不会挂在心上,依旧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重心。佛教有这样一首诗:“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星云大师说这首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慈心。对于这样深爱着自己的人,我们怎么能不用真心去回报?
星云大师将赡养父母、回报父母恩情的方法概括为五句话:“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第二,凡有所为,必行禀白;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具体来说,也就是为人子女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一、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在精神上真正关心父母所想,让父母不会因物质的缺乏和精神的空虚而难过;二、在有所行动前尽量禀明父母,让父母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也让父母明白他们的存在对儿女的意义之大;三、在父母面前要保持恭顺,父母有什么想法,尽量帮助他们实现,父母正在进行的行为,要尽量支持,不要忤逆;四、对于父母的正当的要求和命令,尽量不要违抗;五、父母所开创的好的事业,要继承并发扬,不要让他们一生的心血中断在自己手里。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何止“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为疲惫的父母奉上一杯暖茶,为失落的父母送上一番问候,都是报答的方式。
有一位著名的艺人做父亲之后参加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当了爸爸之后,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这名艺人回答:“以后我要对我的父亲再好一些。”
孝顺父母不能等,不要等到为人父为人母之后才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将是多么大的悲哀!
婆媳关系不是难解的“三角题”
婆媳之间要懂得互相礼让与赞美,才能和谐相处。
——星云大师
一个男人,与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这两个女人,由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相互连接着。这三种关系,就像三条“边”,构成了一道人间亲情关系中最难解的“三角题”。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最难的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媳妇眼里,婆婆们常常是彪悍的;在婆婆口中,儿媳们一贯是野蛮的。婆媳矛盾就像中国家庭的传染病,经过数千年的岁月依然如是。
婆婆们也会有女儿,在女儿眼里她们都是温和的慈母;媳妇们也都有母亲,在妈妈眼里,她们都是柔顺贴心的孩子。但是,她们之间却似乎总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中间的男人左右为难,不得不充当“双面胶”的角色。
“婆媳是因一个男人相遇的两个时代的两个女人。她们的心系在同一个人身上,而脚却朝着两个方向。”这是某位作家在自己的著作中的一句话,是对婆媳关系非常形象的概括。
难道婆媳之间果真有深到解不开的芥蒂吗?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矛盾和仇恨呢?星云大师说,这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法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端午节那天,婆婆让刚过门的媳妇包粽子。
年轻的媳妇在家的时候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虽不至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很少下厨,哪里会包粽子呢?但是,既然婆婆已经提出来了,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她从早到晚忙了整整一天,又因为手脚不麻利忍受着婆婆的白眼和指责。直到傍晚,媳妇才终于把粽子包好放到了锅里,她想到屋里歇一会。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婆婆在给小姑打电话:“女儿啊,今天端午节,你嫂子把粽子包好了,赶快回家来吃!”
媳妇一听,顿时就生气了。她想,我辛辛苦苦包了一天粽子,婆婆还没有夸奖自己一句,甚至连一声“辛苦了”也没说,就只惦记着叫她的女儿回来吃,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她委屈地直想哭,一气之下决定回娘家。她刚刚走出婆家的们,手机就响了,接起来之后只听见自己的妈妈说:“女儿,今天端午节,你嫂子把粽子包好了,回家来吃吧!”一瞬间,她竟不知如何回答,愣在了原地。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母亲们对待女儿与媳妇的态度常常就是这么不同,令人不由得心生感叹。但是,相信故事中的媳妇在接完自己母亲的电话之后,也能对婆婆多几分理解,所谓“将心比心”,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就很容易理解对方的立场,也就不会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苛刻而大动肝火了。
事实上,也并非所有家庭中的婆媳都如仇敌般相处。星云大师说,婆媳间的相处之道是门大学问,不懂这门学问的婆媳相处如水火,彼此不相容,但懂了这门学问的婆媳则相处如母女般水乳交融。
这门婆媳相处学问的本质就是“你进我退”四个字,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你进两步,我退两步。如果婆婆和媳妇都能这么想的话,双方自然不会踩到彼此,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便能够保持稳定,或甜如蜜、或敬如友,总好过仇人见面般冷漠。
要念好这本“婆媳经”,做媳妇的要尊重、关心婆婆。不管怎样,媳妇们作为晚辈,理当尊敬、孝顺公婆,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传统道德伦理的要求。
佛陀时代,有位大护法须达长者家中有七个儿子,前六个儿媳妇对公婆都谦恭贤淑,家中其乐融融,一片和谐。但是小儿子结婚之后,这种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原来,小儿媳自恃国色天香,又出身富贵,进门之后对公婆蛮横无理,令老人们又伤心又气恼,一时之间,全家人都受到殃及,纠纷不断。须达长者非常苦恼,便向佛陀求教。
佛陀听说这件事后,就找到了小儿媳,告诉她何为真正的美貌,并对她说孝顺公婆当如孝顺父母一般,做到这五点:“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夫主;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嗔;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
在佛陀的教诲下,小儿媳终于忏悔改过。须达长者家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和乐。
媳妇要孝顺公婆,婆婆也当体谅媳妇,尽量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其实,媳妇与婆婆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也许远远超过母女,婆婆们更该用对待女儿的心去对待儿媳,换得家庭的美满幸福。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之间互相多礼让几分,多赞美几句,将一道难解是“三角题”转换成最稳固的三角结构,不是更好吗?
爱情,抓得越紧漏得越多
若能出于无私、奉献,不是占有,不是欺骗,我为你好,你为我好,不计较、不比较,彼此信任的感情才能走得长远,才显得高贵。
——星云大师
有一对夫妻,妻子年轻漂亮,而丈夫却比她大很多岁,两人常常发生矛盾。
原来是因为妻子平日喜欢外出游玩,结交一些朋友,而丈夫没有时间和精力一直陪着她。这位丈夫常常感到不安,有时候难免会抱怨妻子不顾家,甚至会禁止她外出。每当这时候,妻子就会生气地问:“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丈夫觉得委屈,回答说:“我当然爱你。也正是因为爱你,我才不让你出去!”
妻子振振有词:“所谓的爱不就是要为对方牺牲自己吗?如果你爱我,就应该放下你自私的想法,让我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丈夫反问:“那你为什么不为了我而牺牲自己呢?”
妻子:“……”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这两个人其实都有些问题:妻子若关心丈夫,就应该克制自己外出游玩的欲望,待在家里;丈夫若关心妻子,就应该克制自己将她约束在家里的欲望,让她出门。星云大师说,爱情需要由珍惜来培植,但是这两个人一个倚仗对方的爱纵情挥霍,另一个则选择将对方紧紧抓牢,妻子固然自私,丈夫的爱实际上也带有浓重的“占有”色彩。
佛教中将人称为“有情众生”,大多数人一生都要经历一段乃至数段感情。感情是自私的,星云大师说:“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即使只是臆想出来的“第三者”,人们也常常无法忍受。
很多人自诩为爱而生,很容易沦入魔道,为了坚守所谓的爱情而将对方抓得牢牢的,一点不肯放松。星云大师告诫我们,爱需要尊重,需要空间。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占有,而是奉献。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爱情像一棵植物,需要阳光的抚慰与雨露的滋润,黑暗与干涸只会夺去它的生命。如果一个人对对方只有控制和占有的欲望,并且打着“爱”的旗号,爱情就成了魔障。
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星云大师对爱的“坏”的方面做过这样的解读。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把自己在乎的人与物紧抓不放,就像前面故事中的丈夫一样,但是,这种偏执往往会酿成恶果。凡事都有度,爱情也是如此,一旦超过对方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就像手中的沙子,攥得太紧,沙子反而会从手中漏掉,如果力气小一点,反而能够舒舒服服地握在手中。事实上,那种像绳索一样的爱情不但捆绑不住对方,还会把自己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禅宗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时好像很牢,但是他没有用力,若有若无之间,安详而宁静把握得很牢,这就是自在。“拿捏”爱情也需要这样的力道,在若有若无间把握情感,不远不近中经营爱情。
正当的爱是绿灯,不正当的爱是红灯
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
——星云大师
有个女孩哭哭啼啼地到佛光山上来找星云大师诉说。法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伤心地说自己被所爱的人伤害了。
星云大师一边劝她不要哭,一边耐心地听完了她的讲述。
原来这个女孩结交了一个男友,但是那位男士已经结婚了。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保密期限,在他们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的关系最终还是被他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太太找到这个女孩,劝她离开自己的丈夫,但是女孩觉得自己不能没有对方。她让男人和妻子离婚后再和自己结婚,但是对方也不肯答应。
“既然不能和我结婚,为什么又要玩弄我的感情呢?我觉得世间太不公平了,人心太虚伪了!”这个女孩一脸沉痛地对星云大师说。
被感情所伤害固然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这个女孩只知道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却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自私已经对对方的妻子和孩子造成了伤害。“像这种只知道责怪他人,埋怨社会而不知自我检讨的人生,怎么会幸福呢?”星云大师这样说。
虽然爱情的发生常常是身不由己的,感情一旦萌生便很难消退,但是爱情也需要遵循道德的底线。像这种为了自己的感情而破坏他人家庭且不觉内疚、不知反省的爱是自私的爱,是不道德的爱。
很多人往往将爱情当做人生中最重要的感情,陷在其中不能自拔。大多数时候,爱情是温暖的慰藉、是可停靠的港湾。爱如空气,看不到形状却能感觉到它的气息,甜蜜有时,悲伤有时,寂寞也有时。抑或刻骨铭心,抑或昙花一现,有人说它是苦的,但即使再苦也有不少人甘愿品尝这汪苦水。
只要沾染了爱情,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伤害。幸运的爱情伤痛过后便是甜蜜,不幸的爱情就如蜜糖里的毒药,让人心甘情愿地沉迷。所以,爱情既如天使,又像魔鬼。
真爱固然与“我爱你”无关,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容貌无关,但是却不能不遵循社会道德的要求。星云大师曾用红绿灯来比喻爱情,正当的爱是绿灯,可安全通行;不正当的爱是红灯,贸然前行很可能会将双方都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简单来说,正当的爱情是建立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的,光明正大的,平淡而真实的,所以,它的前途要来得光明些;不道德的爱情,与道德的爱情是背道而驰的,隐蔽的,是难以见光的,却能长久的刺激人的神经,让很多人乐此不疲。佛教从来不排斥适度的爱情,只要有合法的对象、合法的婚礼、合法的关系、合法的时空,只要双方的爱情不违反道德伦理与社会公论,自然就能得到佛陀的祝福;但是那些因爱生孽障、生伤害、生仇恨、生罪行的“非法的”爱,却是为佛教、为社会所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