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米牛奶粥:
补益气津、养胃生肌。适合气阴不足的胃病,即气短、乏力、口干、内热的胃病患者,也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成粥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约40~50分钟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据口味加糖或盐。
332正确按摩重要穴位可降血压
一些重要穴位或部位的按摩,可调节神经血管运动中枢的功能,改善周身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微血管扩张,循环阻力减小,血压降低。
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手掌紧贴百会穴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32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按揉太阳穴:手指按着太阳穴顺时针旋转,约旋转32圈,可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摩擦颈两侧:左手掌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用右手以同样手法及同样穴位擦抹左颈,擦抹32次,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摩抹脑两旁: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掌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摩抹32次,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清脑。
按揉足三里穴: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按揉32次,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按摩涌泉穴:用左手心按摩右足心及用右手心按摩左足心各100次,有降压健身之效。
333巧用三种粥,轻松除口臭
口臭是由于胃火旺,或湿浊蒸腾所致。平时除了注意口腔卫生外,还应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化湿、避秽除臭之食品。如茴香作汤饮或生嚼、橘饼常嚼食、乌梅脯含化等。
海藻类植物如海带中含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其消臭的效果是现有口臭抑制物黄酮类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带有消除口臭作用。下面介绍几款粥同样对防治口臭有一定疗效:
藿香粥:将藿香15克(鲜品30克)洗净,放入铝锅内(一定要用铝锅),加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待用。再将粳米50克淘洗净入锅,适量加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薄荷粥:将鲜薄荷叶30克(干品15克)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弃渣取汁待用。将粳米50克淘净,加适量水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叶汁,煮沸即可食用。
麦门冬粥:将麦门冬20~30克洗净,入锅加水煎熬,弃渣取药汁待用。粳米50~100克淘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再将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即成。
334“富贵病”的克星——荞麦
作为保健食品,荞麦在杂粮市场上,身价愈来愈高,究其原因,原来是荞麦对当前的“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症都有一定的食疗效果,因此备受青睐。
荞麦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大米白面,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都很丰富,其中赖氨酸含量是小麦的2.8倍,维生素B1、B2的含量比小麦高2倍,荞麦中还含有丰富的荞麦碱、芦丁、烟酸、亚油酸和多种维生素及铁、锌、钙,这些都不是一般细粮所具备的,所以才会对各种“富贵病”起到预防疗效作用,具有饮食保健价值。
岛国斐济之所以成为 “无癌之国”,很多人认为就是与当地人多吃荞麦有关,因为荞麦中除含有某种B族维生素具有抗癌作用外,还含有微量元素硒,也有防癌作用。
但是荞麦性凉,一次不宜多食,胃寒者尤为不宜,以防消化不良。
335“玉米须茶”可治疗慢性病
中医认为玉米须性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有利尿的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许多高血压患者喝用玉米须煮的水,是因为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可用于降压。
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玉米须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
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炎等。
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中医常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通常用法是煎汤后内服,常用量是每天50~100克。
336用不同中医方法治疗五类盆腔炎
传统中医将盆腔炎分为五类,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显著效果。
1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方法: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2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治疗方法:妇宝冲剂。每次20克,一日2次,开水冲服。
4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治疗方法: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方法: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37巧用木香治痢疾
木香味辛、苦而温,可散郁结,直达肠胃,使气滞宣通。是临床常用的行气之药, 入脾、大肠、三焦经,有治疗痢疾的功能。临床常以木香为主,配伍马齿苋、白芍、黄连来治疗痢疾。
根据药理实验研究,木香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多种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马齿苋清热解毒;白芍止痛止痢;黄连祛湿清热,凉血解毒而止大便脓血。四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治泻除痢之特效。凡肠胃湿热积滞所致的痢疾,用木香配伍,尤为适宜。
用量与用法 :最大用量为15克,最小用量为3克。生食可行气,煨食可治痢。
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木香辛香而散,苦温而燥,血虚有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338中医治疗腋臭的五种方法
腋臭俗称狐臭,是分布在体表皮肤如腋下、会阴、背上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并散发出的一种特殊难闻的气味。下面介绍五则验方:
1桃叶50克,南瓜叶50克,捣烂后敷患处,每日2~4次。
2椒2~3个,切成小段,放入瓶内,加2%~25%碘酊10ml,密封摇荡。3日后用棉球蘸药液,涂擦腋窝,每日1~3次。一般连用7天可愈。
3田螺1个,放在清水中养至盖张开后,立即用针头将1粒巴豆放进田螺腔内,再将其置于杯中。约1小时后,田螺即化成水。用此水涂双腋部多次,可消狐臭。
4干净的生姜切片外擦,每日2次,每次在双腋窝擦约5分钟。
5食盐炒热后,装入纱布袋内,趁热扎好,反复摩擦双腋窝约5分钟,每日1次,连用5天。
339中医处方帮女性摆脱痛经困扰
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并非病理性的下腹部轻度垂胀。如果肚腹疼痛剧烈,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甚者出现呕吐、手足发冷等症状,则称之为痛经。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痛经的几种方法:
1理气活血方: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调肝止痛汤: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醋炒柴胡、酒炒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炒枳壳、制香附、延胡索,郁金、五灵脂、蒲公英各10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3痛经汤: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柴胡6~10克、白芍10~15克、蒲黄10克、无灵脂10克、丹参10~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经前一周服汤药,平时亦可服丸药,如乌鸡白凤丸等,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4痛安汤:行气活血,调达冲任。
当归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延胡索贿10克、红花6克、肉桂4克、丹参15~30克、制香附10~15克、泽兰10克、广木香5克。每日一剂,文火煎。水煎取汁350ml,分2次服,4剂为一疗程。
340多种验方在手,不愁牙痛不走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当出现牙痛的时候,除了上医院找医生之外,一些民间的小验方有时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
1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2把味精与温开水按1:50的比例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再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消失。
3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小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
4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5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6取生猪油、新棉花各少许,用棉花裹猪油烤热,咬在牙痛处片刻,1次1换,反复数次。
7取六神丸1~2粒,碾碎置于患齿牙龈上5~10钟,每天1次,一般不超过3次。
8取白酒100克放入杯中,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牙痛会立即止住。
341湿热恶心,蒲公英来帮忙
中医认为,恶心呕吐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因此,在饮食上宜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面食、稀粥、蛋类、汤类等。
中医常用以下验方来治疗湿热恶心:
1鲜芦根30克,广藿香10克,白糖适量。先将鲜芦根和广藿香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温服,连服2天。有化湿、清热止呕功效。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
2竹茹、蒲公英各30克,白糖适量,前两味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代茶分次饮用。有清热消炎、降逆止呕功效。
3薏苡仁、粳米各30克。将薏苡仁洗净加水煮烂,再加粳米煮成粥。每日1次,连服2~3天。有清热袪湿止呕功效。
342“啤酒肚”的克星——爸爸汤
嗜饮啤酒的人,由于腹部长年受寒气所侵,大多造成了脾胃受湿,而且长出了一个“啤酒肚”。
在我国香港等地有一种用中药配制而成的“爸爸汤”,堪称啤酒肚的克星。该汤不仅能去小腹寒气,消除腹部脂肪,还有暖中除寒和减肥的功效,深受啤酒爱好者的欢迎。
材料:水芹菜200克、鲫鱼1条(约1斤)、姜少许。
中药:制香附5克、香砂仁5克、淮山3克、枳棋子3克。
制作:鱼刨去内脏后洗净,用生油起锅,煎至微黄约八分熟后待用。芹菜及各种药材先用十碗水煮沸20分钟后,加入鲫鱼同煲约2小时即可。若无水芹菜,单用鲫鱼也可,口味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343哪些中成药治疗跌打损伤效果好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能。且大多数内服和外用兼可。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
云南白药:本品又名白药。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一般每次服02~03g,症状较重的每次服05g,每日2~3次。该药盒内装有保险子,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用黄酒送服1粒,但轻症及其他病症不可服用。孕妇忌服。
三七片:本品由三七制成。具有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之淤肿疼痛;也可用于产后淤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吐血、衄血、便血等症。每次服3~5片,每日1~2次。孕妇慎服。
七厘散:本品由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血竭、朱砂、儿茶制成。具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后淤滞肿痛。每次服06~15g,每日1~2次。孕妇忌服。
跌打丸:本品由三七、赤芍、乳香、没药、三棱、苏木、红花、血竭、白芍、桃仁、自然铜、防风、骨碎补、刘寄奴、当归、丹皮、地鳖虫、枳实、桔梗、木通、甜瓜子、川断、姜黄、甘草等制成。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之淤滞肿痛。每次服1丸,每日2~3次。孕妇忌服。
2.外用中成药
治伤酊:本品由徐长卿、雪上一支蒿、芙蓉叶、两面针、大罗伞、樟脑、肉桂油、薄荷脑制成。具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扭伤、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每日数次。本品专供外用,切忌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