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19774500000046

第46章 一日“玄武门”成就数年“贞观景”

——孟宪实评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窗外,月光轻泻,空旷的楸木棋盘上好似覆盖了一层霜雪,那些黑白棋子在月光下莹莹闪亮,灿若星河。

李世民手执一子与虬髯客对弈棋盘之上。虬髯客即是那有名的“风尘三侠”之一,另外“两侠”是李靖和红拂女。虬髯客善面相,自认为有天下之份,也有打天下的志向。他听闻李世民的一些情况,便约李靖前来一探李世民的虚实。初一会面,看到李世民非凡的气度,虬髯客心中就是一惊。两人对弈开始,虬髯客迫不及待地抓起四子,摆在棋盘四角的四个星位上,并高声喊道:“老虬四子占四方。”李世民则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道:“小子一子定乾坤。”虬髯客立即被李世民的气势震慑住了,顿失了与他争天下之心,远赴他地另建王国去了。而李世民“一子定乾坤”的魄力则在他策动的“玄武门之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子”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功地登上了帝位,从而开辟了属于他自己的历史。

可是“玄武门之变”这“一子”,李世民虽然下得果断而老练,却也胆战心惊,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究竟是别人没忘,还是他自己没忘呢?我认为,是他自己没有忘记,玄武门之变成了他的‘原罪’。”孟宪实的话很有道理,毕竟李世民这“一子”虽然没有生灵涂炭,却是兄弟相残,瞬间,自己兄弟以及兄弟的后代人头落地,这必将是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事实上,唐代政变中有四次玄武门事变,而以李世民这一次最为著名。唐代长安宫城的设计打破了汉代长安的格局,以北方为宫城重心,因此,北面的玄武门就成了影响宫城安全的最重要的关口,牵动着所有军事家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李世民收买禁军将领、安插心腹亲信,花了至少两年的时间经营此地。李世民的精心布置,就是为了不豫之需,是最后的一步必杀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不想用到这一招。究其原因,一则是李世民当时兵力尚弱,政变成功的几率实在微乎其微;二则出于对道德上的考虑,毕竟都是自家骨肉,无论是谁也不会断然下手。

但是玄武门事件前夕,血腥已经扑面而来,不是你抢先动手杀人,就是被别人杀掉。李建成、李元吉设下“昆明池政变”的计划泄露为他所知,以及李渊转交傅奕的密奏有暗示逼他自杀之心。这一切让李世民不得不做最后一搏。“枭雄兴亡录”有这样的比喻:“就像下围棋一样,全面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能紧紧咬住一个可能的机会,置生死存亡于不顾,全力搏击,以求一逞。”因此,李世民在蓄谋已久,也是不得已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于玄武门杀掉了大哥(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最后逼迫父亲李渊做他的太上皇,自己荣登大宝。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利了。但这个“弑兄挟父”的罪名毕竟不太光彩,他终究逃不过自己良心上的谴责,李世民后来干预史家对这次事变的记载就是明证,到了贞观二十年,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曾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正是对玄武门之事耿耿于怀,在“原罪”心理的鞭策下,李世民借鉴历史,施行仁政,励精图治,坚持“亲贤臣,远小人”,李世民有自己的一套选人标准,他曾说过:“打天下用人在于人和,治天下用人在于无才不用、用尽天下才。”并鼓励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他曾经对魏征说:“国君在选拔官吏上绝不能草率从事。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天下人都会看到,每一句话天下人都会听到。任用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大家都会勤勉工作;任用一个坏人,其他不好的人也就会前来投机。所以,用人一定要慎重!”魏征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认为考核官吏要以政绩来决定是否升迁罢免,要以德行好坏来决定用还是不用,并说:“太平之时,必须才行兼备,始可任用。”

在历代帝王中,李世民是以其“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他与魏征的故事已被世人传为佳话。李世民自喻为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他的匠人!

李世民还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还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他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贞观之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情况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也许贞观之治有些被夸大了,贞观时期比乱世当然好,也比一般的时期强,但远没有现在通常吹捧的那样美好。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人们的生活确实在一天天好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同时,李世民赋予了大唐朝一种包容且自信的气质,使得这个朝代成为后世人梦寐以求的天堂。在一次聚会上,日本创价学会的会长池田大作曾问英国学者汤因比:“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汤因比思索了一下,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

在后世人一次次梦回唐朝的想象中,李世民成了唐代传奇中最瑰丽的一个,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正是这英明掩盖了他曾经的血腥。他虽然最终没有摆脱“原罪”的纠缠。但无论如何他都开创了一代盛世,为中国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究竟该如何衡量,已经不是历史的重点。

【名家巡礼】

孟宪实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讷河,2003年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2006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2007年5月主讲“贞观之治”,在国民中名气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