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
三国时,有一狂生,去河南荥阳游玩。他在广武山上楚汉之争留下的古城遗址旁,随意观望。满目断壁残垣,已不复见当年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西风起处,留下无限苍凉。面对此情此景,这个人不禁长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这话的是阮籍,而他话里所指的,就是刘邦和项羽。在阮籍眼里,刘邦虽赢了,但还不是英雄,那个号称“霸王”的项羽也算不上真英雄,结果正是因为世无英雄,于是才成就了刘邦这个一身痞气的小流氓。
刘邦身上的流氓气是很多学者都认同的,特别是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品人录》中,更是将刘邦的这种气质分析得一步到位,令人拍案叫绝。“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为何有此说法?在这里不讲项羽贵族的由来,只讲讲刘邦何以成了流氓。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都要讲究个出身,其实刘邦的出身是既不富,也不贵。刘邦的父母,既非当朝重臣,亦非社会贤达,可能连名字也没有。《史记》说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翻译过来就是刘大叔刘大妈。而这刘大妈生下来的儿子们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最大者曰刘伯,老二刘仲,这刘邦便得了个刘季的名字,套用易中天先生的话就是刘小之意。
刘邦的出生,也很可疑。《史记》中的说法是,有一次刘大妈睡在湖边上,梦中与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刘大叔跑过去一看,结果看到一条蛟龙,刘大妈回来以后就有了身孕,生了刘邦。这显然是开国帝王们都惯用的伎俩,目的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不折不扣的“真命天子”。可惜这一说法反而使得刘邦的身份有些尴尬,史书记载他有“龙颜”,这就有异于他的父亲和兄弟们了,至于他究竟像谁,相信只有刘大叔和刘大妈能说得清,反正后来刘大叔对这个不像自己的小儿子的感情是不咸不淡,任其自由生长。有时还要骂他两句“无赖”,骂他不如他二哥勤快。在这毫无羁束的成长天空下,刘邦也就养成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毛病,因此汉朝史家们对他这一点也不好粉饰,直接承认他“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等等。
他这种流氓气最终混了个只有流氓才能做的活:泗水亭长。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这不能算个官,只能是个吏,还是个小吏。是权不大,事不少,好处不多,麻烦不少,一般体面人家子弟不屑于做,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又做不了,最合适刘邦这样的痞儿和混混去做。刘邦当了亭长以后,除发明了一种竹皮冠,装模作样地戴在头上外,倒是没有什么官架子,依然嬉皮笑脸,吃喝嫖赌,而且经常在酒馆里赊酒喝,之后没钱还,债主到家,刘大妈心疼她这个小儿子,常常去帮他还酒债,而且总是加倍地还钱。于是刘邦在乡里乡间,便博得一个“大度喜施”的美名,很有些人缘。
当然,在刘邦未称王之前的生命历程中,也有一次载入史册的表演,即他替政府办差,去咸阳时,看到秦始皇的排场,曾经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是,刘邦的话里有的只是一个流氓无赖对大富大贵的垂涎三尺。“大丈夫当如此也!”换句话说就是有能耐的人要过就过这样的日子,但不能如此又怎么样呢?大约也只好算了。这当然一点也不英雄,却也实在。说到这里,印证了阮籍的那句“使竖子成名”的话,确实,除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刘小,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有什么作为。
但是历史选择了他,自有其道理,不要忘了刘邦那首传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返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只三句,尽显英雄气魄,飞扬豪迈,俨然一位大英雄。易中天在分析刘邦流氓性格时,也分析了他的英雄气概:“刘邦是个流氓,然而却是流氓中的英雄。说他是流氓,只是指他的出身、他的教养,并不是指他的资质。要论资质,刘邦确实无愧于领袖称号,他简直就天生是当领袖的材料。一个领袖人物必须具备的素质他都有,根本不用别人教,况且也教不了。”
刘邦的领袖气质,从他网罗在左右的群雄身上得到了证明。他虽然文不如萧何,武不如张良,略不如韩信,但是,刘邦在用人上却是高人一筹。易中天对刘邦驭人策略的概括,简明扼要: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招降纳叛、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暗中控制,是典型而又经典的帝王之术,为许多后世帝王效仿。我们从刘邦对汉初三杰的态度上,就可窥见一般。
汉朝初建时,某次,刘邦大宴群臣,酒过三巡,刘邦笑问:“我何故可得天下?项羽何故错失天下?”当时就有两人同起,朗声答道:“陛下平日对待部下,未免轻侮傲慢,不及项羽的宽厚仁慈。但陛下攻城略地,每得一城,便作为封赏,可见您能与天下人共谋利益,所以人人为陛下效命,才得天下。项羽妒贤嫉能,生性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又不分利,人心涣散,所以错失天下。”刘邦听了,笑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我想来,得失原因,须从用人上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兵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都是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项羽只有一范增,尚不能用,怪不得为我所灭了!”群臣闻言,各下座拜伏,称为至言。想当时刘邦的状态,应该有后来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豪迈。就是这“三不如”的说法,体现了刘邦的用人之明,这正是打败项羽的关键所在。
就在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对着自己的战马和美人虞姬,无可奈何时,刘邦已经将他开辟一个天朝大国的号角吹得响亮。
【名家巡礼】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因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讲“三国”名誉全国,撰写出版作品有《品三国》、《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