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55

第55章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藏经阁】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胜者能施,至诚胜欺。

——《法句经》

领导在做,众人在看。做领导的不会管理自己,又怎么能去管理别人?一个合格的领导必然是能够自我约束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如果你是一只雄狮,你的下属就不会是一群羊。

管理就是管人,想要管理别人,先要管好自己。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令人信服的素质,才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待人要平和有礼,做事要精简有道,论理要中道有分,领导要融和有义”,星云大师认为一位好的管理者必须符合以上四点。

管理是一项能力,而不是一项权力;管理是一份责任,而不是一份享受;管理是一个岗位,而不是一个地位。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可将自己置于特殊的位置上,而应该将自己当成普通的员工,或者为普通员工服务的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进而完成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由此也自然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和尊重。

自我管理的关键是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调节功能,通过发现优势,准确定位自己,并且遵从自身的价值观,激发自身的潜能。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缔造了财富传奇的人物——如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韦尔奇、艾柯卡、李嘉诚等都是自我管理的经典范本。他们的成功经历证明,一个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并管理好自己,就能调动起生命中最大的能量。

“缺少自我管理的品质,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动作虽然不断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一个不能管理自身的人,我们无法期待他能妥善地管理一个团队。华人巨商李嘉诚先生曾经谈到他对企业经理人的看法:“想当好经理人,首要的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项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管理自己主要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谈管理的时候曾说:“想做个领导者,你必须是个真正的人,你必须先认识生命真正的意义。”领导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博大的胸襟、宽厚的态度、正直的人品、理智的头脑,不被狭隘偏私所限制,不为情绪所左右,不为利益所诱惑,不为暴力所恐吓,真正约束好自己,如此才能成为识人的伯乐,以长远的眼光令下属折服。

卡罗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家知名公司某部门的管理者,他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可就在一个秋天的下午,他犯了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错误——擅自离岗半个小时去看足球比赛,他的人生也因为这半个小时而永远地改变了。

原来,就在卡罗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几分钟后,很长时间不曾到下面部门走动的老板竟然大驾光临了,他走到卡罗的办公室,足足等了他10分钟,却没有等到他。老板得知原因之后勃然大怒,相当生气地辞掉了这位很有潜力的中层管理者。被辞退的卡罗后来又辗转到了几家公司,可是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再后来,他因为失业、不得志而开始长时间地借酒消愁,并后悔自己当年擅自离岗半个小时。

接替卡罗职务的是瑞奇。当年,无论是从办事能力还是从工作经验上来说,瑞奇都明显逊色于卡罗,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去看比赛,如果不是卡罗被辞退的话,恐怕他这一生都只会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

十几年后,瑞奇成了某大集团的总裁。当他在一所大学结束了一场颇为轰动的演讲被人流簇拥着来到大厅门口时,竟然意外地与已经沦为乞丐的卡罗相遇了。四目相对,卡罗不禁感叹:“这一切都是命运。”

瑞奇摇了摇头,说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不过你将它遗失于手外罢了。”

每个人的发展前途都是自己决定的。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有管理者的性格,要能管住自己的心,才能尽领导之功,成大众之事。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能够有效地管理自我。

星云大师提出,“管理的最高妙诀,在于管理者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心,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人我一如,与属下相处必定能够获得认同”。做领导的首先要将自己的心管理好,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尤其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别人,有大众的利益,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自我管理是一项大智慧。管理者管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人,也才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