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48

第48章 对员工进行个性化管理

【藏经阁】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惟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

——《楞严经》

好领导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好老师,而开发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是培养优秀学生的最好方法。而领导如何使每个下属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也是工作中最为重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说的就是根据每个人的条件施行与之相适的教导方法。对于管理者而言,为了激励不同的员工,让每一个员工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使用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不同的员工追求的价值不一样,管理者必须根据员工各自不同的人格特质,使用个性化激励方式。

传统型员工的人格特质是保守、脆弱、顺从,缺乏想象力以及灵活性。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井井有条,他们前行的方向可以非常清晰地预测到。传统型员工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们很少跳槽,因为害怕不保险。他们会制定自己的时间表,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程序以及方法。同时他们也害怕挑战,虽然他们对于挑战的反应是灵活的。传统型员工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都有所保留,他们总是在识别风险、分析安危,然后谨慎地前行,遇到事情后,他们会回避责任和逃脱压力。这种类型的员工需要领导与指挥,需要一定的规定与束缚,这样他们才会有安全感,而这也正是他们工作的必要条件、进步与效率的保障。

这种类型的人对领导者、管理者有着高度的敏感,所以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话语、行动以及情绪都很容易使他们受到感染。在公众场合,他们是不喜欢被关注的,他们给人的印象通常都是只喜欢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踏实地努力工作,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更需要激励。

还有一种现实型的员工,这种类型员工的人格特质是坦诚、顺从、稳定、持久、实际。这种类型的人是十足的实用主义者,他们非常看重成就与物质利益,所有行动都以最终的结果为导向、为中心。现实型的员工认为未来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特别注重现实行动。领导者、管理者如果想激励他们行动,那就要满足他们眼前那些最现实的需求,这类人往往缺乏等待的耐心,所以获得利益的时间不能太长。

如果说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方面有一把万能钥匙,那这把钥匙就是个性化。因为每个员工在内心都不想被作为“团队的多少分之一”来对待,而是期待被视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这也是为什么管理者在一些程序化、面子上进行的关怀、爱护或鼓励收效甚微,反而是那些成本超低的一句私人化的短信问候或者感谢能够让下属回味并感激良久。

在日常工作中,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个人兴趣。作为领导者,不仅不能扼杀其个性和爱好,还要鼓励一切有益的兴趣并使其得到发展。从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思想、气质和用心所在,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潜力和才干,这无疑为领导者知人善任提供了极好的信息。用心去发现并利用好下属的兴趣,能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进事业的发展。

领导者在给下属任职、定岗和安排任务时,应尽可能照顾到个人兴趣,使工作与兴趣、专长相统一,为其提供一种适合其兴趣的工作环境。例如,让求知型的人去钻研科学,研究问题;让事业型的人去独当一面,开创新领域;让艺术型、运动型、娱乐型的人去从事和组织文体事业,等等。另外,兴趣与年龄、职业和性格也大有关系。例如,老年人愿做比较稳定的工作,年轻人则活泼好动;技术人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性格外向的人喜欢交际,愿意从事社会活动,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自己埋头苦干。领导者要善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扬长避短,量才授职,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有时候,由于工作需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领导者并不能使每个人的兴趣都得到满足,甚至可能完全相悖。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对下属说明情况,晓之以理,使下属心情舒畅,自觉以大局为重,服从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应当想些办法,培养他对新岗位的感情,为使其胜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

领导者就是要善于在客观需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下属的各方面条件,帮助下属把兴趣调整到更合适、更能发挥能力的方面去,并为其新的兴趣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作为领导,如果能充分了解下属的具体性格和各种能力,并据此为他们分配相应的工作,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那么每一个员工都将是一块金子,而你所拥有的,就是堆积如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