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19772100000047

第47章 摸清下属的性格和脾气,投其所好

【藏经阁】

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谁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永嘉大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优势。作为一个领导来说,跟不同的下属相处需要不同的策略。要想让下属为自己所用,对待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这是作为一个上级所应具备的素质。

有一次,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与他的儿子想将牛牵回牛棚,但是两个人一前一后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把牛牵进去,于是他们坐下来休息,喘口气准备一会儿继续。这个时候,家中的女佣见他们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徒劳无功,便上前帮忙。她只是拿了一些草让牛嚼食,并一路引着喂它,很顺利地就将牛引进了牛棚。

星云大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既辛苦又具有挑战性,除了要能运筹帷幄,还要懂得心理咨询、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等。”对待不同的人或事物,我们应当学会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就像上面故事中那样,懂得牛的心理,投其所好,自然会得到牛积极的“响应”。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把握别人的心理,就等于船夫不知道根据风的方向去转动舵柄,更难以随机应变地应对突然发生的问题。投其所好是我们说服别人、解决事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喜好与行事风格;从他的眼神、表情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心理变化,喜怒哀乐。一个人的衣着、神态、手势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的喜好、心情、文化素养等大量信息。投其所好,像是在看云识天气,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我们要学会根据对方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法,以达到最终目标。当你看到对方心不在焉时,就不要处处紧逼,非得谈出个结果来,可以先转换到其他比较轻松的话题,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回到正题;如果对方不喜欢,你却偏要说服对方去做某事,这不仅会增加你沟通、办事的难度,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

看对了人,看准了时机,看准了环境,投其所好,才知道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在工作中,管理者对待下属不同的性格,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应该做到对症下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下属的性格投其所好。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对方是属于积极行动感情型的人情主义者,即为他人燃烧活力,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从来不随波逐流;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做什么事都不会半途而废,只要一插手就会坚持到底的一类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心情不好就自己烦躁不安,什么也做不下去。

工作中如果与这种类型的人接触,作为领导、管理者,首先必须守时守信。与他们交涉业务时,如果一次不能成功,就要有耐心去说第二次。等得到对方信赖的时候,这类型的下属就会非常忠心于管理者。就算管理者在狂风暴雨时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让他们起来做事,他们也毫无怨言。

这种类型的人,也会向往名誉和地位,平时不会太在意微小的利益,他们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所以管理者如果能表示一下他们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优势时,他们便会非常兴奋,有较大的自豪、满足感。

还有一种消极行动感情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在初次与人见面时就能相处愉快。他们善于言谈,表情丰富,容易使领导者、管理者觉得很快乐,但是他们一旦心血来潮,就会喋喋不休;他们会在工作上对同事加以协助,也会在公司困难的时候全心付出,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比较重义气、重情谊。

作为这类人的领导者、管理者,也许开始会觉得还不错,并由此认为此后的情况也会很好,但事实恐怕会令人有一些失望。相对于积极行动感情型的人来说,他常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心存芥蒂,这个时候无论你对他做什么,他都觉得不对劲、不舒服。

要与这种类型的人交涉业务时,如果话题直接进入他所擅长或是经常接触的领域,则多半会遭到他的厌恶。例如,他如果从事与广告有关的工作,如果直接提起设计之类的话题他就觉得不高兴。所以要想谈话气氛好,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先远离工作方面的话题,先和他谈一些与工作全无关系的事,像足球、剑术等,让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再将话题转入正轨,这样沟通起来会比较顺利。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是异性,就要适当地注意自己的言辞。

总之,留得住人才的公司才是好公司,留得住人才的领导才是好领导。一个好的领导、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和脾气,投其所好,对了他的胃口,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使他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