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把把那碗汤倒向A,斥骂道:“喝什么汤!阿姨问你呢!”他转头看着父亲烧红的眼睛。父亲扬起巴掌,准备一掌打下去时,B抓住了他的手说:“孩子还小……”“要你管!”A在那一刹那认为,女人是来搅和他们家的。
这种关系一直存在于B、A、父亲之间。他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就像是一条被风干的粗枝,无法再生出芽来。
这天,A放学回家已是9点多了。
一回到家,发现父亲和B正收拾碗筷,桌上的饭菜正冒着腾腾的热气。B上前来,帮他脱下书包,说:“为等你,我和你爸爸9点才吃饭……”“哦。”A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就埋头吃起来。
A感觉今天的饭菜有些顺口。
A准备回卧室复习,看见B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借着微弱的灯光,他看见了书名《中考营养餐》。B一边看着,一边念念有词。“A喜欢……鸡肉……牛肉……”A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抬手抹掉了眼边的潮湿。
接下来的日子,A都看见相同的场景:灯光下,B,以及那本书。
中考的前一晚。A很早就回来了,B准备好的热饭热菜很可口。吃到一半时,B突然离开了餐桌,转身到厨房拿了一只炖盅,说:“A,你把这炖汤喝了,对脑子好。”
A慢慢地喝了下去,觉得汤里的热度像一股暖流,流过了阻断他与B的沟壑,暖润了心头的枯枝。
晚上,B来到他的房间,说:“晚安。A,明天考试要加油。”A转过头来:“哦,好的,晚安,B阿姨。”
此时,A心头一阵暖风吹过,又见心中枝头吐出粉嫩的温暖芽苞。
本文的新意就出在对话中展开波折起伏的情节,产生了浓烈的真挚情感。文章通过儿子A与继母B之间的对话,展现他们的关系由最初的“冰冻”期转化为“冰释”期,由“枝头无法发芽”到“心中枝头吐苞”的过程,是继母用温柔、无微不至的爱意逐渐打动儿子的心。情节波折起伏,心理描写细腻,展示出儿子对继母的感觉的微妙变化,真实感人,感情真挚。
细节动人
精彩一幕
佚名
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
放下手中荡气回肠、情意绵绵的言情小说,擦干眼角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我推了推在一旁修剪茉莉的母亲:“妈,你爱爸吗?”母亲被我问得先是一怔,然后“噗”的一声笑了出来,指着我的头:“你呀,言情小说看多了。”“妈,你说呀!”母亲被逼得无奈,笑着说:“就像这茉莉。”听了母亲的回答,我一头雾水,刚想追问下去,谁知母亲闪得比孙悟空还快。
春节来临,本该是个团圆日,谁知母亲住进了医院,巧的是父亲正好出差要回来。母亲一再叮咛:“一定要让你爸休息好,吃完饭再告诉他我住院的事。”可父亲终究没听我讲完精心编制的谎言,一回来就急匆匆往医院赶。那一夜,父亲彻夜未归。
第二天一大早,我捧着一束精心修剪的茉莉去看母亲。刚到病房门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亲正坐在床边,温柔地喂着母亲吃早餐。也许是怕烫着母亲,他小心地用嘴吹了吹,这才放心地送到母亲的嘴中,最后又小心翼翼地扶母亲躺下,轻轻地为她盖上被子。想不到平时粗心的父亲也有如此细心的一面。我的眼前不由得一亮。也许是我的咳嗽声打扰了父亲,他走了出来,小声说:“进去看看你妈吧,我单位里还有事。”
我推门进房,插好那束茉莉,轻轻地拉开窗帘,一束阳光偷偷地从窗缝里钻了进来,整个房间浪漫而又温馨。再看看熟睡的母亲,嘴角竟有一丝笑容。我忽然明白了那句话:就像这茉莉。
我的言情小说从我的书柜里消失了,因为我发现,我的身边正有着一部情意绵绵的小说,虽无琼瑶笔下的惊天动地、席娟笔下的浪漫温馨,但它确确实实存在。
本文的情感真挚自然,让人感动,这主要体现在作者成功的细节描写。
文章重点写爸爸照顾妈妈那令人心动的场景,从身边选材,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又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深深感动。
角度小巧
想念其实很快乐
佚名
生命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带着琐碎的爱恋与牵绊,缓缓流过。只是这样……
——席慕容
那些消逝的时光总能如水般澄澈,它倒映着两个快乐的身影,是你,是我。偌大的庭院,开满了艳丽的花儿,我每天嗅着它们的味道,便成为最美丽的画卷。
我总任性地躺在你的怀中,听你讲些过去的琐碎的故事。故事中,那棵老杏树总被提及,说到那儿时,你总抬头张望着,告诉我说从你年轻嫁过来时,它就在这里了。你也时常给我唱你年轻时候唱的歌,这时的我总格格格地笑,笑着笑着就倦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醒的时候,竟隐约能看见杏树上结了些果子,还是青绿色的,它们羞怯地躲在叶子后面。我摇着你的胳膊,说取下来几个尝尝,你总念叨一句“离熟透还早的哩”,可也并不拒绝,搬来梯子便摘杏去了。
下来时,衣服里便裹了一兜杏儿,你拿起一个在衣服上蹭蹭,递给我。咬上一口,是要酸好半天的,我半眯着眼睛看你。“还酸得很哩!”你笑着说,我便不再说话。熟透的杏儿你也从不吃,只是摘了来洗净了给我,看着我开心的样子幸福地微笑着,你也从不分给别人,就只是给我,见我吃完了就坐到杏树下,看着杏树叶的间隙之间透出来的天,似乎在张望着什么。
你没上过学,说没法教我读书写字,便在空暇时间为我缝沙包、缝棉衣和被褥。密密的针线里,是你浓浓的爱,你甚至把自己最后的年华都缝在了里面,织成了最美丽的网,我被紧紧地裹在里面,贪婪地享受着你赐予我的关怀。那年,很大的暴雨,邻家的树很多都倒了,而杏树却顽强地存活下来。那年,你不舍地剪掉了留了一辈子的长发,竟把它埋在了杏树下。那年,你离开我,杏树便再没有长过叶子、结过果,后来,爸爸找人去伐树的时候,全家人都去了,唯独我没有,我躲在家里不敢去想,竟也哭得那么大声。我没见你离开时的样子,没听见你留给我的一句话,只是依稀记得你生病的日子里,倔犟的你只吃我喂给你的饭。想念你,竟是这般快乐……
如今,我还是常坐在树下,只是身边早已没有你。而我早已学会了你教给我的坚强、成长和爱。我抬起头,已经不需要从叶的缝隙里看天空,展现给我的,是广远的苍穹,还有几片浮云,它们变换着姿态,亦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常想,有没有一片浮云代表你,正爱惜地看着我?消逝的,是承载灵魂的形体,而那美丽的灵魂,可以像凤凰涅槃一样,以全新的生命迎接崭新的生活。而你,就是如此……
镜头缓缓滑过时光的碎片,每一小块都沉淀着你的曾经,反射着,成为最美丽的光源……
本文情感抒写切入的角度很小、很新颖。依常理,对故去的奶奶的思念,应该是充满着忧伤,作者却选取奶奶和自己两个幸福的生活片段。这种切入角度可谓细小,但作者将自己对奶奶的思念充盈于描写这两个片段的字里行间,体现了奶奶对作者的无限关爱,以及作者对奶奶的无比思念之情,读来让人感动。
三、精品真情实感抒写素材库
素材1
冬天渐近,公园的长凳上微凉,我轻轻地挪了挪脖间你送的围巾,脸上浮现一片笑意。风儿捎来一片落叶,我接住了,悄悄在上面刻下此刻的心声:
女儿,你好吗?
公园分外冷清,幸好有对面的一对母女共享晚秋的美景。寒风的脚步渐紧了,轻轻叩打你的窗。孩子,多穿些衣服,不要着凉。你送的围巾,我戴着心里特别温暖舒畅。
你瞧,对面的小女孩摔了一跤,真叫人心疼,她正朝着母亲哭泣,这多么牵动人的心弦!小女孩的妈妈把小女孩揽在怀里,把她的头靠在自己肩上,哄着她走了一圈又一圈。
孩子,过去你是我嵌在心坎的明珠,今后也是,我甘愿为你奉献,陪你哭泣,逗你开心,我愿永远为你遮风,做你坚实的依靠。可是现在,我不得不低下头,请你搀扶我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做我过去不愿接受的依靠。
也许有一天我会步履蹒跚,追不上你轻燕般的步伐,请你不要丢下我。等一下再等一下,让我喘口气,搀扶着我帮助我跨过岁月的羁绊。因为我也是这样子帮你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教你跨过挫折与困难的鸿沟。
……
也许有一天……
风儿更凛冽了,我把脖间的围巾系紧了一些,希望风儿能把这心声捎给远方的你。女儿,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搀扶我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我会奉上对你一生的爱意!
孩子,让我们相互依靠,走过人生的坦途与泥洼、春夏与秋冬。让我们相互依靠,走得更长更远!
(选自某考生《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
创意点评:
文段中作者化身为“母亲”,站在“母亲”的角度上表达母女之间相互依靠,永远也不能分割的情感:年迈的母亲最想依靠的是女儿,就像女儿当年最想依靠的是母亲一样,情感真挚动人,令人赞叹。
素材2
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已熄,我躺在床上,床头的一幅照片让我心一动,闭上双眼,梦中的情景历历浮现,与现实相叠……
梦中,你依旧是一身朴素的衣裤,系着围裙,将我赶出厨房:“别急,别急,菜还没好呢!”粗糙的手掌,染着油渍,那滑腻的触感,至今还残留在我的皮肤上,抽油烟机的响声挡不住你嗓门:“今天买了条鲳鳊鱼,知道你喜欢,待会儿多吃点。”而我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你略显蹒跚的身影在狭小的厨房里忙碌……
梦中,你依旧坐在那个朝阳的房间里,背对着阳光,戴着老花镜,倚在躺椅中,花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晶莹的色泽,一本普通的食谱,你每天总是翻上一遍,嘴里喃喃:“小丫头正在发育,得给她弄点好吃又有营养的。”老式的收音机在红木的床头柜上沙哑地唱着,那幅画图,就定格在我的梦里。
……
再度睁开眼,却倍感失落,空荡的房间,死气沉沉的家,已没有你每夜都亮着的小夜灯,只有你的一幅照片放在我的床头,始终微笑的你依旧慈祥地看着我。
奶奶,今夜,你还会再入我的梦中吗?
(选自常州某考生《你还会再入我梦中吗》)
创意点评:
作者将内心的思念连缀成篇,一段段的内心独白,让我们深深感动。作者巧妙地借助梦境的方式回忆奶奶对自己的付出与关怀,看似虚幻,却很有力量,很能打动人心。
素材3
我爱夏天的夜空,神秘而深邃,那里藏着我儿时无限的遐想。当最后一缕夕阳消失在天边,大地就被蓝色的天幕包围。那是既变化无穷又极其美丽的蓝。先是淡淡的,很不均匀的蓝,像是一位喝醉了的画家在纸上泼泼点点;过一会儿,蓝渐渐变深,也渐渐均匀起来,像一块天蓝的缎子。蓝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了浓郁的黑色。黑色的夜空绝对不会单调,因为有爱眨眼的小星星,它们总喜欢围着月亮姐姐捉迷藏。每当此时,我想象着自己坐在月亮上荡秋千,与小星星们玩游戏,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坐在银河边,让银河的河水拍打我的脚丫。
我爱夏天的石街,线条简明爽朗,给人一种不对称的美。石街上有一位白发老人,他坐在小折叠凳上,两只满是皱纹的手在一根根草藤间游动,他的面前摆着几个栩栩如生的草编动物。烈日下的石街太苍白,因为有了这位老人,石街变得活泼起来。
我爱夏天的小河,清澈见底,那是我童年快乐的摇篮。河边那一堆堆的鹅卵石,并未经过人工的雕琢,但个个圆润光洁,也许凉风清水是最好的工匠。孩子们对小河有一种本能的依恋与向往,三五成群地来到河边,争先恐后地钻进去,快活得像条条小鱼!飞溅的水花带着嬉笑向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招手,向浓浓的白云问好。河边高大茂密的芦苇丛是天然的晾衣架,许多孩子在戏水后,把湿衣服展开晾在芦苇上,自己躺下来,任阳光亲抚全身。一觉醒来,衣服早干了,各自衔一根狗尾巴草,吵闹着伴着袅袅炊烟向各家走去。
(选自梁淡蝉《我爱夏天》)
创意点评: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夏天的种种动人和美丽之处。其间大胆的想象描绘出了作者眼中的夏天,语言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可谓“文中有画”。最难得的是作者用她的心创造出一种清新淳朴美好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夏天的强烈的热爱之情。
素材4
太阳渐渐西沉了,暮色笼罩了大地;晚风徐徐的湖畔,水草起舞摆荡。夕阳之下,假山、柳树都似披上了一层红纱,而桥下的碧水却像罩上了金网,幽幽地唱起了晚歌;黄昏之中,石头铺的小路上映下了我长长的影子,红彤彤的,远处的亭子也像是被一层红色的雾气包围着,美极了!树林边好像飘来了什么东西,哦,原来是袅袅炊烟。看着炊烟渐渐地飘向远方,我不禁想问:你要去哪儿呢?然而,它没有回答,我却看清了:它已经融在粉色的天空之中,随着云彩翩翩起舞、柔柔翻卷,那种感觉是飘逸的,还有点梦幻,像置身于仙境一般。这时,我想起了王菲在歌中唱道:“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看看眼前的景象,才知道什么叫做“诗情画意”。
夜幕终于降临了,深邃的天空中缀满了宝石般的星星,它们亲密地簇拥着,清亮而又纯净,汇成了一个晶莹迷人的光的海洋。恬静的夜风拂面而过,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透明的、淡雅的感觉……
(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感受》)
创意点评:
作者即景生情,情景交融,道出了内心的感受,创造了美的鉴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