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19770700000027

第27章 幸福资本:用乐观和爱装点生活(1)

一个懂得用希望代替绝望、用勇敢代替懦弱、用果断代替犹豫、用乐观代替悲观的人,懂得幸福生活的真谛。一个充满积极思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

再坚持一下,逆境也能变顺境

太阳并非时刻都普照着大地,葡萄也有青涩的时候,拥有羊皮卷的海菲在人生之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失败的创伤使希望的天空布满阴云,使梦想变成泡影。但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打击,每一次损失,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不要再对失败耿耿于怀,不要再逃避现实,不要再拒绝从以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因为逆境往往是通向真理的重要路径。

任何人都会遇到喜与忧,任何一天都有好与坏,所以,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冷遇对于一个真正坚韧的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它打掉的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是锋利的钢刀。每一次捶打都是痛苦的,但历经的捶打越多,钢刀就越锋利,最终,我们就能够用这把钢刀开辟新的天地。那些逆境中的折磨,正是我们成就非凡人生的垫脚石,是上天恩赐于我们的最好礼物。

尼采说:“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在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我们终会窥见幸福的真谛。成功人士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坚强、韧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弱者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诸多大敌,弱者同样能笑到最后。

适度的挫折对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生活中的许多轻度挫折都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在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中的挫折后,我们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纵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剧烈痛苦,我们也不要因此而被淹没。如果太过于沉溺在自怜自哀之中,我们将会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我们应该庆幸逆境的来临,因为它是考验我们的最佳良机。坚强地渡过危险之后,一条坦荡的康庄大道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毕竟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我们愿意走。

柴可夫斯基如果不是那么痛苦,如果他悲剧性的婚姻没有使他濒临自杀的边缘,如果他的生活不是那么悲惨,那么他也许永远不能写出那首不朽的《悲怆交响曲》。达尔文也坦白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如果没有这样的残疾,那么我也许不会完成这么多工作。”所以,逆境的路上也会开满鲜花,只要我们愿意坚持走下去。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逆境中承受了苦难。苦难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折射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所以苦难与障碍的出现,不仅可以使人增强抵制苦难的能力,还可以激发人内在的潜力。

身处逆境时,我们难免会迷惘,这时,要走出迷惘我们不妨这样:

1.给自己再试一次的机会

一次性成功固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因为谁都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走弯路。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而不是无师自通的全才,所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自己鼓励自己

生活中有许多坎坷,不一定每一次处于低潮的时候,都需要他人来鼓励我们。所以,我们要鼓励自己,让勇气和力量在自己心中产生。

3.借助榜样的力量

尽可能多地学习成功人士怎样在艰难状况下保持前进的步伐,以及他们怎样战胜艰难险阻。

处于迷惘中,不妨静下心来,让自己暂时休息一下,简化思路,再坚定地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就一定可以走出迷惘。

经过困难的磨砺才能破茧而出

阻碍是我们的恩人而不是敌人,它可以增强我们克服困难的能力。比如,树木,如果没有同暴风雨搏斗过,就没法长成参天大树;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无法检验其人格,也就无法锻炼其生存能力。所以,一切磨难、苦痛与彷徨,都是助我们成长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仍能昂首阔步地向前走,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失败者。所以,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用心找出问题的起源,然后果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加以解决,让失败在我们的乐观态度里一一被化解。

贝多芬两耳失聪后,在最悲痛的时候,创作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席勒在病痛中苦苦挣扎时写出了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两本书;弥尔顿双目失明后,写下了名著《失乐园》。所以,班扬说:“如果苦难是正当的,那么我宁愿祈祷它们更多的降临,那样我就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人类具有懒惰的天性,只有找到动力,才能够全身心地努力做事。努力的结果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动力的强弱不同。当今社会中,各个领域都有成功人士,其中很多人的成功都要归功于他们曾面临的一系列挫折和磨难。那些磨难的刺激使得他们将潜在的75%以上的能力发挥了出来。倘若没有那些磨难,也许他们连发挥出25%的潜力的可能都没有。

曾经的种种经历,对你来说也许是一页页的创伤。你曾有雄心壮志,渴望成就一番伟业,但不幸落空;你为你所爱的人真心付出,得到的回报却是他(她)的狠心离去;你努力工作,却因一点小小的失误而失去职位;你曾抱怨生不逢时,因为你的前途一片暗淡。如果你真的正在面临这种种的不幸,那么不要屈服也不要放弃,只要你相信,胜利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人成长的过程恰似蝴蝶破茧的过程,在痛苦的挣扎中,意志得到磨炼,力量得到加强,心智得到提高,生命在痛苦中得到升华。当从痛苦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飞翔的力量。如果没有挫折,那么我们也许就会像那些受到帮助的蝴蝶一样,双翼萎缩,平庸一生。

没有经过风雨折磨的禾苗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没有经过狂风折磨的雄鹰不能高飞,没有经过战争磨砺的士兵不会当上元帅,没有被老板、上司折磨过的员工不能提高业务能力……这就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告诉我们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切生物或者人如果想变得更强,就必须经过磨砺。

经受一次苦难,精神就壮大一次

无论是脑力工作者还是体力工作者,都会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打击;无论是耕种的农民还是作画的艺术家,凡是事在生活中打拼的人,无不在经历挫折的洗礼后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而要战胜这一路上的坎坷,我们就必须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我们都要坚强地面对,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困难击倒,最终实现心中的理想。试着在自己的内心树立一个立志的标语,每当遇到不顺时,都用持之以恒的精神鼓舞自己。最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击败了困难,向着太阳奔去。

跌倒之后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立刻站起来,在跌倒的地方重新开始。

溜冰场上,一个七岁男孩子成熟的溜冰技巧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有人问这个小男孩是怎么学会溜冰的,小男孩轻松地说:“很简单啊,就是每次摔倒后马上爬起来!”其实,一个人想获得成功,一个团队想赢得胜利,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精神。跌倒不是失败,跌倒后站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在人生旅途上,如果我们能够承受所有的挫折和颠簸,能够化解与消释所有的困难与不幸,那么我们就能够活得更加长久,我们的人生之旅也就会更加顺畅、更加开阔。

跌倒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跌倒。如果我们经受不住跌倒的打击,悲观沉沦、一蹶不振,那么跌倒便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和精神的负荷。如果我们将跌倒看成一笔精神财富,把跌倒的痛苦化作前进的动力,那么跌倒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危机就像闪电一样,可以将我们一时击晕,使我们昏迷在地,但是醒来之后,我们依旧可以顶天立地,而这时雷电早已消散无踪。跌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子的人,会领会到重新站起走向成功的真谛。

处于绝望之地的奋斗,能开启人们潜伏着的内在力量。如果林肯没有经历贫困的历练,求学、工作一帆风顺,那他日后很可能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总统。倘若他面临的一切都可以顺利地进行,那么他就不需要在艰难困苦中努力,也就没有机会挑战一系列不利的挫折。战胜挫折的努力拼搏,能够唤醒我们内在的潜力,扩充我们已有的能量。没有经历这种拼搏的人,很难有机会发现他们真正的能力的。

一位作家说:“对苦难的一次承担,就是自我精神的一次壮大。”每个有识之士、有志之士,都不应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逃遁、沉沦,而应在挫折和失败中崛起、抗争。只有在挫折和失败中自强不息,才能促使人的精神走向理性、走向成熟。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失败一次就不敢再追求成功。要知道,只有坦然面对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失败才具有意义,失败之后才会迎来成功。失败是登上成功顶峰的阶梯,但是,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能懂得这个道理。只有在经历失败之后,我们才会发现不足,才能获得提高。

我们的力量只有在我们被戳、被刺,甚至被伤害到疼痛时,才会被唤醒。因此,无论经历怎样的失败和挫折,我们都要从精神上去战胜它,不把它当一回事,挥挥手从头再来,这样,成功终究会来临。

关闭失去的窗,打开获得的门

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失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每个人都曾失去过,但对失去所持的心态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总是向别人反复表明他失去的东西有多好、多珍贵,这是没必要的。而另外一些人在失去后,不是一味地伤感,而是主动寻找新的开始,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心态。

生活中,如果有一扇门被关上了,那么必定有另一扇门被打开。同样,在人生路上,失去往往也意味着得到。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东西。关键是,我们要有敏锐而具有前瞻性的心态,要舍得放弃。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失去,因为失去有时是另一种获得。

人生中一些极美、极珍贵的东西,常常与我们失之交臂,这时我们总会因为错过美好而感到遗憾和痛苦。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非要得到它,俗话说:“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当我们为一份美好而心醉时,远远地欣赏它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错过它或许还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失去时不要过度悲哀。

放弃失去的东西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我,以良好的心态向目标靠近。追求的太多,失去的就会更多。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学会放弃,我们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关闭失去的窗,才更容易打开获得的门。如果旧衣服挤满了柜子的空间,那么想把新衣服放进去,就必须拿出那些旧衣服,能给新衣服腾出空间。这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样,如果里面存了过多灰暗、悲伤的事情,那么,未来幸福、美好的事情就无法放进去,这样,人又怎么会快乐呢?

失去,会使人冷静地反思自责,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补足,以求一搏;失去,会使我们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人生甘苦,不断完善自己;失去,不是一朵鲜花,而是一丛荆棘,虽叫人心悸,却使人头脑清醒。面对失去,我们不能丧志,而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校正人生的坐标和航线,重新寻找和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芒。

失意事不可随便诉说,这并不是说要将失意事闷在心里,而是说谈自己的失意事必须看时机和说话对象。

1.只能对好朋友说。好朋友知道自己的情形,自己的坚强、软弱,优点、缺点,跟这种朋友说才能确保安全。

2.只能在得意时说。失意时谈失意事,别人会认为我们是弱者;得意时谈失意事,别人会认为我们是勇者,并会由衷地产生对我们的敬意。

凡事从积极的一面去看

拥有乐观的态度,即便身处逆境,也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

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一同在黄昏的路上散步,悲观主义者触景生情地说:“太阳正在坠落。”乐观主义者则说:“群星正在升起。”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境。

一个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的人,如果了悲观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也一定会很快被乐观的精神驱走;假如他心中有一些失望甚至绝望,那么他坚毅的精神也会将懦弱的心态赶跑;假如他有些犹豫和踟蹰,那么他的决心也很快会发挥作用。总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即便是他的心中在某时某刻有着某种不良的情绪,他也会用积极的心态很快将其调整。

一位残疾人士曾这样讲:“我在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1000件事上,也可以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们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由此可见,面对挫折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