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19769600000003

第3章 呵护好奇心,唤起求知欲望

对新鲜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和求知是人的天性。探索是孩子的本能。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们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可以说,拥有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英国科学家培根也曾说:“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

研究证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良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很多科学家的成长都是从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好奇开始的,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着他们一步步攀上了科学的高峰。

哥白尼小时候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他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小哥白尼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笑话他说:“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崇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哥白尼上中学时,有一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名叫日晷的仪器。老师告诉大家,日晷的原理是利用阳光投射的影子来显示时间。老师的这番话深深地吸引了哥白尼,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嬉笑打闹,哥白尼却缠着老师详细询问日晷的做法。老师问他:“为什么你对日晷这么有兴趣呢?”哥白尼认真地回答:“我想捉住太阳的脚步。”

回到家里,哥白尼立刻满屋子寻找材料,终于找到一个稍大的圆木盘和一根尖尖的细木棒,随后就动手做起来。他先仔细地给圆木盘标上均分的刻度,再将一根铁钉对准圆盘的正中心,用锤子轻轻敲击,力道轻了,钉子没钉进去。他加大力度,突然,手一歪,锤子砸在大拇指上,鲜血顿时流了出来,钻心地疼。哥白尼顾不得包扎,只将拇指放入口中吮了一下,又继续他的制作。日晷做好了,哥白尼小心翼翼地捧着,把它轻轻地放到院子中,自己就端个小凳,安静地坐在那里,两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日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气温也越来越高,日晷上的细木棒在圆盘的刻度上投下的阴影也在移动,哥白尼还是纹丝不动,凝视着、思索着。一个上午过去了,不知何时,舅舅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微笑着说:“好一个精巧的日晷!”舅舅一边赞扬,一边爱抚地拍着哥白尼的肩膀说:“只是别光顾着做仪器,饭还是要吃的。”“舅舅,你来得正好。我有个问题,假如是个阴天,或者到了晚上,没有了阳光,这日晷不就无法测量时间了吗?”舅舅点头回答:“是这样的。你在学校里有没有学到这方面的知识?能告诉我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哥白尼回答:“我要制作能观察天象的仪器,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天体的运动。”舅舅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善于动脑筋,我很高兴。你要用功学习,到时候我送你上大学,去研究天文学。”“天上的事情凡人能弄清楚吗?”哥白尼问道。舅舅加重语气说:“人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人的命运把握在人自己的手中。”舅舅的话给了小哥白尼无限的勇气,他望着舅舅,郑重地点了点头。哥白尼长大后,对天体经过长期的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推翻了太阳绕地球转的“地心说”。

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一个人的好奇心同他所受教育是呈正比的。”好奇心是科学家们学习、研究的最初动因,也是最基本的创造心理因素。他们一旦被激起好奇心理,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被点燃的思维火焰便不会熄灭。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是激励孩子进行深入研究的源泉。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珍惜、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唤起孩子内心求知的欲望。

很多父母说,孩子总是问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也是好奇心吗?是的,这正是好奇心在孩子身上最普遍的表现。父母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首先要善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有很多父母认为给了孩子标准答案就可以了,为什么他还要问为什么呢?有的父母因为一天的劳累,开始的时候还能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可是没过多久就变得不耐烦了,认为孩子脑子里整天想这些无聊的东西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做功课……这些做法无疑会让父母的教育省下不少力气,结果却很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只会模仿缺乏创意的程式化人才。

爱迪生的母亲在维护孩子好奇心方面则做得相当出色。

爱迪生8岁才开始上学,但是他并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因为对枯燥的课堂不感兴趣,所以他从来没有好好地上过一节课。有一次,老师在讲“一位数加法”过。爱迪生听了一会儿后就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面对这个问题,老师无法回答,于是他请来了爱迪生的母亲,并以爱迪生太笨为理由让爱迪生退学。爱迪生的母亲对老师的做法感到十分生气,她觉得老师伤害了爱迪生的好奇心,于是她决定自己教孩子学习,为孩子专门建立了实验室,使爱迪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发明家。

如果爱迪生的母亲也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认为爱迪生的好奇心是笨蛋的表现,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平庸一生。父母引导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标准的答案是很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能让单一的答案妨碍了孩子的好奇心。

半导体为什么能发出声音?手表为什么能滴滴答答地走?面对这些问题父母给予的答案往往不能令孩子满意,好奇心驱使他们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于是他们会拆开半导体,扭坏手表……面对这些破坏,父母常常是怒目而视、大声斥责,这很可能会给孩子的好奇心带来致命的伤害。

周国平在一次讲演中这样说:“人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今的教育却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在上学之前,孩子都是哲学家,上了学之后,哲学水平大为下降。我的女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以前会问我什么是时间、人死后是否会在另一个世界出现等问题,现在只剩下作业问题了。”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母亲:

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买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弄坏了,就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孩子的老师(陶行知)。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老师又进一步分析道:“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应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听了老师的话,那位母亲很后悔自己的行为。接着陶行知先生又提出了补救的方法:“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

可见,不能把孩子的动手研究视为破坏行为,应多鼓励孩子研究他感兴趣的东西。王有国就是这样培养孩子的。

有一次王有国从单位拿回一瓶“盐汽水”,说是厂里用小苏打、糖精等原料配制的,没想到自己6岁的儿子记在了心里。不久他的妻子发现厨房的调料罐总是挪地方,量也在迅速地减少,原来是儿子用白糖、味精、面起子(小苏打)等配制“盐汽水”,妻子一看气得要命,因为白糖、味精在那时候很难买到。王有国劝阻了妻子,并尝了尝孩子配制的饮料,详细听取了他的配法,然后认真指出味道欠佳的原因。后来他还带着孩子去参观单位制作“盐汽水”的房间,孩子看得非常认真。王有国没有想到当年对孩子好奇心的点滴鼓励,竟萌发了他后来学化学、搞实验的兴趣,并在日后成为了一名化学家。

可见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的那些破坏行为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父母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鼓励孩子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多父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对孩子很多的提问,有些家长很恼火,置之不理;有的默不做声,一走了之;有的哄哄孩子,就此敷衍将之打发,被惹急的父母干脆往孩子屁股上给两巴掌。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孩子身上的宝贵财富,是激发孩子探究、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源泉。怎样才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呢?我的建议是:

给孩子一个丰富的世界,让孩子观察、探究。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发展,并不是说给孩子买几本书就可以了。父母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世界,让他在观察中培养自己的兴趣;鼓励孩子多动手,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不要轻易否定或敷衍孩子的提问。好奇心和提出疑问是分不开的。当孩子提出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时,父母不要轻易压制、训斥孩子,不要否定孩子的提问,否则孩子的好奇心可能会在无意中被扼杀。

鼓励孩子大胆质疑。有的父母和老师喜欢把自己当成权威,把标准答案当成权威,说一不二,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执行,这样做往往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父母应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面对孩子对标准答案的质疑,父母应该给予鼓励。

让孩子在探索问题中得到乐趣。父母可以常常向孩子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试验、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孩子在摸索中不仅满足了好奇心,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且能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