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19768500000037

第37章 孩子不生病,全家都有福——国医大师儿科门诊(3)

婴儿白天安静,入夜则啼哭不止,甚至通宵达旦者,称为夜啼。心脾积热,或脏腑受寒、气血凝滞,或伤乳积滞,或暴受惊吓,神志散乱惊惕等,皆可致本病。

——邓铁涛摘自《奇难杂证新编》

健康攻略

许多父母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白天玩得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这样的孩子就是得了夜啼症,一般见于3个月以内的幼小婴儿。邓铁涛教授认为,导致孩子夜啼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心脾积热、脏腑受寒、气血凝滞、伤乳积滞、暴受惊吓、神志散乱惊惕等。针对不同的诱因,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奇难杂证新编》这本书中,邓老为我们推荐了三则治疗夜啼的方子,其中两则为食疗方,一则为外用方,家有“夜啼郞”的妈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金针蝉蜕汤

【材料】鲜竹卷芯(即竹叶芯)10~20条,金针(即黄花菜)10条,豆腐0.5块,蝉蜕6只,笋壳鱼50~100克。

【制法】煮汤。

【功效】本汤清心除烦,坠火定惊。

2.蚝豉横蜊汤

【材料】旧陈皮2克,蚝豉(牡蛎肉)2~3只,鹌鹑蛋2~3只,木耳2朵,猪胰1块。

【制法】煲汤。

【功效】本汤健脾益胃化滞。

3.外治方

【材料】吴茱萸(微炒打破)5~10克,朱砂3克。

【制法】二药和匀,用布裹成橘子状,在小儿胸腹及背部按揉。

【功效】本方可以祛风安神。

除了上面邓老介绍的三种方法之外,经络按摩对孩子夜啼的治疗也有效果,一般操作方法为:补脾经、清心经、清肝经各200次;让患儿取仰卧位,家长用掌心顺时针摩腹、揉脐各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另外,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按摩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脾虚导致夜啼

【临床表现】啼哭声弱,腹痛喜按,四肢欠温,食少便溏,面色青白,唇舌淡白。

【操作手法】揉板门300次,推三关50次,掐揉四横纹10次,摩中脘穴3分钟。

三关、板门、脾经、心经、肝经、天河水、六腑、小肠、大肠、内八卦

2.心热导致夜啼

【临床表现】哭声响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怕见灯光,大便干,小便黄,舌苔白。

【操作手法】清天河水、推六腑各200次,清小肠300次。

3.惊恐导致夜啼

【临床表现】哭声惨而紧,面色泛青,心神不安,时睡时醒。

【操作手法】按揉神门、百会穴各1分钟,揉小天心100次,掐威灵5次,掐心经、肝经各50次。

四横纹、中脘、威灵

4.食积导致夜啼

【临床表现】睡眠不安,厌食吐乳,嗳腐泛酸,腹胀拒按,大便酸臭,舌苔厚腻。

【操作手法】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00次,清大肠300次,揉中脘3分钟。

养生无极限

有些小儿夜啼不是病理性的,只是由于家长护理不当引起孩子不适,如果家长不改正自己的护理方法,任何药物都是无效的。具体来说,以下三种情况当引起家长的注意:

1.生理性哭闹

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此时,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如能耐心哄一哄,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2.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3.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小儿厌食,不同阶段各有解决妙法

大师手记

小儿厌食的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日久体重减轻,导致营养不良。临床宜辨别虚实,审证求因,按因论治。我在临证,常从初期、中期、后期论治。

——王绵之摘自《当代儿科名老中医经验集》

健康攻略

厌食,古代称为“恶食”,是指小儿在较长时期内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绝饮食的病证。究其发病原因,内在胃气薄弱,外在乳食失调,如暴食不节,偏食挑食;食物品种单调,影响食欲;喜吃零食,厌进粥饭;大病之后调护不当,导致脾胃不和,纳运失健等。当今孩子厌食现象猛增,多与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偏爱任性有关。

对于本病的治疗,王绵之教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因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一下王老分阶段治疗小儿厌食的方法。

1.厌食初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病程短,厌食患儿的正气尚未受伤,厌食症状较轻,一般只见食欲不振。王老多采用饮食疗法,即嘱咐家长暂时停止患儿的正常进食,只给米汤或开水兑入葡萄粉(或白糖)喂养,经过短暂的调理,大多数患儿都能恢复正常饮食。如果没有获效,则用鸡内金10克、白蔻仁6克、槟榔3克、炒山药15克,研末,加入细米粉100克,熬成米羹喂养患儿,多可获效。

2.厌食中期

厌食进入这一阶段,可能是由于乳食停积,或脾胃受损而痰湿滋生,或感染了各类虫病,从而影响了脾胃功能。王老认为,虽然此时既有食积虫扰、痰湿内阻,又有脾胃功能损伤,但正气还很强,故当急急攻邪,按因论治。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由乳食内阻,脾胃失运所导致,主要表现为:不思乳食,呕吐乳片状食物,口中有酸馊气,大便臭,腹部胀痛,苔厚腻。王老临证常以消食导滞为治则,药用保和丸加减。其方如下:

【组成】半夏、茯苓各9克,苏梗、白术、神曲、莱菔子各6克,焦山楂10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腹胀痛加木香6克,厚朴3克;呕吐加竹茹9克。若形体虚弱,当补攻兼施,保和丸去莱菔子加白豆蔻、草豆蔻各3克。

(2)痰湿内阻于壅中,表现为:形体虚胖或瘦弱,面黄白,常呕吐厌食,便溏,舌苔白腻。王老多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则,方用二陈汤加减。其方如下:

【组成】苍术6克,陈皮3克,半夏6克,茯苓10克,神曲10克,炒谷芽10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脾虚加党参6克,砂仁3克;虚烦不寐加竹茹10克,枳壳6克,连翘心9克,木通9克。

(3)由虫积引起,主要表现为:面色苍黄,消瘦食少,或嗜异物,睡时磨牙,腹胀大时痛,大便不调,面有白斑,唇口起白点。王老常以健脾安蛔为治,方用加减乌梅丸。其方如下:

【组成】乌梅、当归、苏梗各6克,黄连、白芷、川椒各3克,木通、川朴各9克,炒麦芽10克,细辛1.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呕吐加姜汁二滴于药中,等到虫安之后,用五味异功散健胃。

3.厌食后期

到了厌食症后期,脾胃已伤,正气虚馁,气血生化不足,身体虚弱,见并发症。王老认为,在治疗上当分脾胃虚弱和脾肾虚弱两种情况。

(1)脾胃虚弱

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形体瘦弱,神倦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王老临证常以健脾和中为治,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其方如下:

【组成】苏梗、半夏各6克,泡参、白术、茯苓各10克,陈皮、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对于脾胃虚寒,手足冷,大便不消化者,用参附理中汤,药为党参10克,附片6克(先煎1小时),良姜3克,炒白术6克,炙甘草3克。

(2)脾肾虚弱

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形体虚弱,四肢不温,畏寒自汗,小便清长或遗尿,五更腹泻,舌淡苔白。王老常以双补脾肾为治,方用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其方如下: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菟丝子10克,茯苓、补骨脂各6克,白蔻、吴茱萸、益智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养生无极限

张奇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他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家长在小儿厌食的预防上一定要重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小儿智力未开,对喜食之物往往会狼吞虎咽、恣食无度,这样最容易患伤食之症,伤食之后便会厌食,因此父母应很好地节制小儿乳食,千万不要过量过饱。

2.小儿多数喜食冷饮冷食,如冰糕、冰激凌、瓜果等,它们很容易伤小儿脾胃之阳,应限制小儿的食用量。

3.俗话说:“要想儿胃开,焦脆酥香斋。”要想使孩子胃口开,首先应从食物制作上考虑,儿童的主食除形、色、味、香之外,特别注意的是焦、酥、脆三个字,凡是焦、酥、脆的食物,孩子都愿意吃,当然香味可口也非常重要,先从少量开始,越吃越爱吃。如制成山药芝麻焦饼、内金核桃芝麻酥等,把食疗与药疗结合起来,制成各式各样的食品,这是研究儿童食疗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最后是个斋字,斋作“斋戒”讲,斋戒是以素食为主的,意思是少给孩子吃油腻之品,多食清淡蔬菜之类。

4.零食是导致小儿厌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不良习惯,希望做父母的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养成孩子按时进食,不吃零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