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19763000000010

第10章 小畜

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畜”由“田”与“兹”的简体组成,是将农作物蓄积的意思。人人相比相亲,结果就有了蓄积。“畜”引申又有养与止的含意;“小”也有少、稍、不足的意思。这一卦,下卦乾,上卦巽,阳多阴少,是“阴卦”;只有“六四”是阴爻,其他五爻都是阳爻,象征阳大阴小,阳过盛,阴不足,亦即企图旺盛,但力量不足。由另一角度看,以一阴蓄养五阳,力量有限,有不得不稍为停顿的现象,所以称作“小畜”。

不过,蓄积不足,力量有限,即或有外来的因素冲击,也力不从心,还不能随心所欲地积极有所作为;所以,用来自西郊的乌云密布,有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迹象,但蓄积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还没有降雨来比拟。密云是阴,西是阴的方位,都象征蓄积力量不足。

这一卦,上卦“巽”是风,下卦“乾”是天;因而,是风行天上的形象。风行天上,还没有普降甘霖,是在酝酿暂时停顿的时刻,所以称作“小畜”。“懿”是美,“文德”指文章才艺与道德。君子应当效法这一卦的精神,美化文章才艺与道德;因为还不到大有作为的时刻。

《小畜》卦五阳爻,一阴爻,隐含了柔顺得位,以阴畜阳,以小畜大的深意。但阴而畜阳,必须注意一定的限度,所以虽有“密云”产生于西郊,而还不至于降下大雨。即所谓“畜而不制”。《象传》曰:“小有畜聚,君子以此修美文章道德以待时。”这就是启示我们,要积蓄力量,选择正确的方法。换句话说:“借用他人的力量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合作具有无限的潜力,因为它集结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竞争的所得是有限的,因为它激发的是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团结起来。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于与别人合作的人,才能够借助别人的力量,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一只蚂蚁谈不上有什么力量,但上万只蚂蚁组成的蚁群却可以借助团体的力量所向披靡,摧毁千里之堤。

有一幅漫画画得很有趣:一个地方着火了,瘸子,跑得慢,很难逃出去;瞎子,看不见路,急得在火堆里打转。眼看两个人都得葬身火海。怎么办?瞎子背上了瘸子,由瘸子指路,瞎子来跑,互相帮助,两人都平安脱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短处和长处。在这件事上,对你来说很难,对别人却很容易;在那件事上,别人做很难,你做却很容易。互相帮助,就能克服双方的局限性,从而大家都受益。

我们知道,大雁在本能上很知道合作的价值。你经常会注意到它们以“人”字形飞行。这些雁不时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从而使它们节省力量。科学家曾在试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人”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百分之十二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相互之间彼此借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人越是成为文明社会的部分,越是依赖合作。即使个人在荒野中隐居,他仍然需要依赖本身以外的力量生存下去。人是社会的,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大家的帮助,因此,能与别人合作,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网络型社会,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合作精神”给予更多的重视。

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独自研究一个问题时,可能需要思考十次,而这十次思考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如果进行集体研究,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许一次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十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联想。

一加一大于二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等于个人力量的累加之和。

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是两名律师合作开办的。其中一名律师从来不出庭,只负责准备案件的所有诉讼材料,而另一名律师则专门负责出庭。

这家律师所的业务很红火。这家律师事务所之所以成功,在于两名律师合理的分工合作,他们一个人是“出击型”的人,另一个是“平衡型”的人。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使事务所的业务蒸蒸日上。

如果这家律师事务所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思维,那么,它的发展将受到很多限制。即使它拥有十几名能力很强的律师,结果也是一样。

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越是追求伟大目标的人,越是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学会与别人合作。

清末名商胡雪岩,自己不甚读书识字,但他却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哲学,归纳起来就是:“人抬人高。”他善于观察人的心理,把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都拢集起来,以自己的钱为优势,与这些人协同作业。由于他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善于与人合作,所以,别的人也为他的行为所打动,对他产生了信任。他与漕帮协作,及时完成了粮食上交的任务。与王有龄合作,王有龄有了钱在官场上混,胡雪岩也有了机会在商场上发达。如此种种的互惠合作,使胡雪岩这样一个小学徒工变成了一个执江南半壁钱业之牛耳的巨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不单是胡雪岩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但是,只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能互惠互利,让合作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有一句名言:“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他会借助别人的力量爬得最高。”

美国人有一种特长,那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有才华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宝贵的借力经验。

一个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而在当今这个科学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更是日渐减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成就事业所必备的所有能力,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协作性的竞争,个人的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不堪一击的。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寻求积极的合作将难以生存。

沃伦·巴菲特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1956年,他将100美元投入股市,40年问创造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财富,目前他个人的资产在400亿美元以上,不仅成为投资领域内无人能比的美国首富,而且,也成为美国股市权威的领袖,被誉为“世界第一股王”。全球各地的股票投资者都热衷于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1956年,25岁的巴菲特在亲朋好友的财力支持下,开始他的有限合伙投资事业。一开始,7个有限责任合伙人共出资10.5万美元,而作为主要合伙人的巴菲特只投100美元,其他投资者每年回收其投资的6%和超过固定利润以上的总利润的75%。巴菲特的酬劳则是另外的25%。以后的13年,巴菲特的资金以每年29.5%的复利往上增长,尽管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3年中,有5年是下跌的,但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却依然持续增长。合伙之初,他定下的目标是希望每年的获利平均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报酬率10个百分点,实际超过了22个百分点。

到1965年之前,巴菲特的合伙体的资产已达到2600万美元,1969年,由于巴菲特感到市场里充满着投机风气,而真正有价值的投资却相对难寻,于是,他决定结束合伙投资,当合伙体解散时,投资人都拿到了他们投资比例的利润。

在合伙期间,巴菲特从1962年开始购买柏克夏·哈斯威纺织公司的股票。而当时,这个公司正在艰难地营运,一般的投资者决不会把资金压在这样的企业上,但巴菲特却看准了柏克夏·哈斯威的长期效益及潜力。合伙体解散时,合伙股在柏克夏·哈斯威已经成长到2500万美元,这使他足以控制并开始经营柏克夏·哈斯威。他将投资用于购买或并购保险公司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公司。1988年,巴菲特向可口可乐公司投资1400万美元,购买该公司股票,到1993年底,此投资增加到了41亿美元。而柏克夏到1989年年底就从可口可乐公司的收益中获得了7亿多美元的盈利。加上其他经营的成功,使柏克夏·哈斯威财富持续猛增。他自己拥有柏克夏·哈斯威公司的478000股,相当于该公司全部投资基金的35.6%。

巴菲特之所以能以很少的钱赚得巨大的利润,在于他的投资理念。他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已成为全球各地的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他的成功证明了投资成功赚钱,并不需要高深的股票投资“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要冷静、理性,精于盘算,然后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