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1948300000053

第53章 松辽卷(22)

当晚8点半,驱车3个多小时赶回锦州的张鸣岐马上率其他领导先后赶到位于市区的小凌河桥南大堤和桥西北侧堤岸查看水情,指挥抢险。

晚上10点半左右,接到锦州市所辖凌海市的告急,张鸣岐一行又立即赶了过去。此时,滚滚洪水正快速穿过位于凌海的大凌河公路桥。

急于了解灾情的张鸣岐和其他市领导先后来到大凌河公路桥上。这时,河水流量已超过1 .2万立方米/秒。张鸣岐又和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11人来到最易决口的城北尤山子村一带查看,正遇村东侧大坝决口,洪水淹没了道路。张鸣岐和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人在齐胸深的水中跋涉前进,忽然一道大浪打来,张鸣岐等人立时被洪水淹没、冲散。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8人被闻讯赶来的解放军官兵救了上来。在场的最高领导、这个教育手下干部在关键时刻要高喊“同志们,跟我来”的张鸣岐书记,却被洪水吞噬了生命!

在张鸣岐以命抗洪的精神鼓舞下,决堤堵住了。

几天后,大雨还在下着。锦州市的通往殡仪馆的十里长街两边,站满了工人、农民、市民、干部、教师,他们自发地冒雨为用生命抗洪的张鸣岐书记最后送行。送行的队伍里有人扯着长长的白色条幅,条幅上的悼词有的虽被雨淋得模糊难辨,但一幅挽幛的大字仍赫然醒目:

黄流浊水,无损洁白之身;青天白云,永记清官忠魂。

凌水低吟,哀鸣岐君早逝;闾山颔首,赞父母官德馨。

张鸣岐,这位被百姓称为“平民书记”的锦州市委书记,他为抗洪献出生命时年仅49岁。

和张鸣岐同时牺牲的还有一位男记者,他拍下的照片,和从洪水退后的野外找到的摄像机留下那些已变得一片雪花了的图片,却和张鸣岐书记的名字一起,永远留了下来,变为不朽。

2 .众神的泪水,众人的长堤

被当地人民传颂为河神的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逝世后,刚好一年,又是夏季,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同时降临在辽宁中部的好几座城市。

我在本文开头说,水有时也是生命的刽子手,就是由这两年接连而至的特大洪水而言。谁能计算得清,光是人类就有多少生命死于水的屠刀?1888年,辽宁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境内大小河流纷纷冲出堤坝,滔滔滚滚肆无忌惮,有的村庄被它一口吃去大半。1995年7、8月之交,水又一次在辽宁扮演了刽子手的角色。它趁着几天连绵不断的大雨把几百万人呼隆隆推上了断头台,虽然最终被劫了法场,但许多水利专家们测算说这次洪水比1888年那次大多了,恶多了。怎么个恶法,当年我亲临了一些现场,不用我细加描述,“百年不遇”四个字已足够读者去联想。我要说的是,洪水中我看到许多眼前仍晃动着张鸣岐身影的领导干部的泪水。

我是在水正退着的时候和几位作家结伴儿赶到重灾区辽阳市灯塔县的。说句实话,开始我真没怎么当回事,觉得自己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抢险救灾,还到过老山前线和兴安岭大火灾现场长时间采访,各具形态的死人和形形色色感人事迹听得见得太多了。我们在县委、县政府找不到书记和县长,就直接找到县抗洪救灾指挥部,我有灾区采访经验,这种时候想等人坐下来给你谈情况是不可能的。我们未经允许悄悄溜进会场。开会的几十个人一个特点:嗓子都是哑的,眼睛都是红的,脸色都是疲惫的,说话都是短的实的。后来才知道,这些县委常委和各乡镇一二把手们一直在水情最危险的位置指挥,6天6夜没回家休息了。虽然身在会场,大概脑中仍是轰轰隆隆的水声吧,不然我们五六个生人在会场听了一个多小时,怎么会没人撵,也没人招待呢?会一散,几十人呼呼啦啦都奔大食堂去了。大锅饭也没人安排桌。我瞅准县委书记和县长那桌挤了个座儿,端着饭碗请求书记给指定个重灾区去采访。胡忠雄书记说重灾区水深过不去。我问他怎么过,他说乘大卡车。我说我们也乘大卡车。他说目前最高级的就是卡车,领导们还分不过来。我说我站在他卡车车厢上,他才答应了我跟他的车到前面去。

轿车在水灾面前害羞了,没脸见人了,尤其是豪华轿车。我挤上大卡车。一米多高的车轮立时没去一多半。许多地方水还齐腰深,庄稼肯定是全完了。我看见不少老乡在房倒屋塌的黄水中网鱼。有几个网鱼的小伙子还举着鱼嬉闹。我想到了唐山大地震后熟人们相逢时的情景:“你家咋样?”“死了一个。”“那真不错。我家死俩。还有死三四个的!”死一个的人家竟受到羡慕,那真叫重灾。我问胡书记,这次全县共淹死多少?他说全县被淹面积达80多万亩,水深一般都在两米多,最深的地方人站房顶还没膝盖。受灾人口40多万,可只在水中发现一具尸体,但那尸体是用绳子拴了胳膊绑在房山的。这说明全县不仅没淹死一人,连水前死人的尸体也保住了。

“唐山那家伙……”我顺嘴说了半句玩笑马上就止住了。胡书记似乎觉得我口气里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意味,特意向我强调了一下灾情:“灯塔县是全国淡水鱼养殖重点县,肉食鸡养殖量占全省四分之一。过水的地方鸡一只没剩,鱼倒是都活着,但统统自由了。54万亩庄稼绝产,178个村庄遭洪水围困。水都上来了人还守着猪圈鸡棚不走,咱们各级干部一个个撵、拽、背……”说着说着胡书记眼圈红了,还擦了擦眼睛。

这时我心也没动,甚至闪过一丝不舒服的感觉:这胡书记是不是在给我们作家弄景儿看?不一会儿,我们遇上了辽阳市委书记傅克诚和代市长龚尚武。他们也是坐大卡车上来的,嗓子哑得和乡干部差不多。他们问站在水中的老乡眼下最急需什么时,老乡没有一句怨言,却安慰他们说:“看你们急成这样,急需什么我们也不好意思催了!”听了这话,我看到书记、市长眼圈也红了。我已在电视上见过他们在飞机上俯瞰汪洋大水时流泪的镜头。

很快我们又遇上也是乘坐刚拉过煤的大卡车赶来的副省长肖作福。这位管过多年农业的常务副省长看见四周是水的公路上晾着好些粮食,急忙叫卡车停住。他惊喜地捧起粮食一看,脸色又阴沉了,他手中的稻子颗颗都生出了细芽。他以为天晴了,被水泡过的粮食晒干了还可以吃的,不想都生了芽子,接连看了好几处都是这样。他把老乡叫到一起,又把市县领导叫过来,问还有没有能吃的粮食。市县领导说正在调集。肖省长又问老乡,调集来就能吃上饭吗?老乡说没有电没有柴来了粮食也没法吃。“那就同时送煤气罐来,送煤来……”肖省长说这话时声音嘶哑。有人递给他一瓶水,他喝了一口,半晌没再说出话来。我看见他眼里又溢出了泪水。我最见不得成年人的泪水了,尤其比我大的成年男人的泪水,我曾认为,见着重病人就落泪的医生肯定是新医生,并依此类推,遇着老百姓有难事就嘴起泡淌眼泪的也准是新干部。可眼前这几位省市县官们已不年轻了!我把这想法跟省里下派到灯塔锻炼的一位年轻副书记说了,他说看来你们作家太小瞧人了,你打听打听,看到决堤洪水时,胡书记他们是不是痛哭失声了?胡书记可是当县级干部十好几年了。晚上我打电话想找胡书记聊聊,他说这有什么好聊的,你问尚杰洪县长,还有牛广涛、郝国增副书记,哪个不是7天7夜一直在水里跑,一人包一个乡,谁没流过泪?

后来我们在沈旦堡镇核灾现场遇见牛广涛副书记,真的问了他。他说,浑河决堤那会儿他正往灾情最重的沈旦堡奔。来到一座渠桥时,正好看见决堤之水滚滚而来,不一会儿胡书记还有一位副市长也先后抓乘个体户的车奔到桥头。水头一过,大片丰收在望的玉米立刻没了棒子。一具烂棺材就在这时冲到他们脚下。“完了,完了,这回庄稼全完了!”胡忠雄书记当即失声落泪,副市长和副书记虽没失声,泪也急流而下。他们带领全县人民苦干了多半年的血汗付之东流了。他们在洪水中落泪的情景,使我激动起来,眼睛也有些湿。我想到了白居易《琵琶行》诗中那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来。同时我在责问自己,面对贫民的疾苦,古之江州司马尚且哭湿了青衫,共产党的县长、市长们面对洪灾流泪我竟不大理解,怕是我自己感情机制出了毛病吧。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查了查资料,从医学角度看,流泪是健康人的一种机能。泪水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属于感情机制的眼泪更是治疗精神创伤的妙药。这些干部能在灾情面前流泪,说明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是健康的。西马峰镇党委书记张怀守,5天当中,泪水竟然流了4次,他这样的人思想感情就尤为健康了。

若是面对洪水给人民带来的灾苦眼睛湿也不湿,这样的干部还能用心治水吗?治水需先治领导干部!防洪需先防腐!这是历次大水灾总结出的经验。

3 .高层决策者的身影

下面仍是1995年辽宁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一小部分记录:

7月29日上午,省防汛指挥部通知清河水库、柴河水库开启溢洪道闸门泄洪;下午,省委、省政府派出6个工作组赴抚顺、沈阳、铁岭、本溪、鞍山、辽阳协助抗洪救灾;傍晚,省防汛指挥部调部队支援沈阳、鞍山、辽阳抗御浑河洪水;夜9点,省委书记顾金池在听取大伙房水库上游降雨与水库泄流情况后指示:【1】洪水到来前确保沈阳右岸;【2】调解放军抢修堤坝;【3】准备好抢险物资;【4】安排好人员转移工作。

7月31日,省长闻世震主持召开紧急会商会,重点研究抗洪救灾问题。闻省长指示,一要防洪排涝一起抓,二要搞好灾情统计,解决好灾民吃、穿、住的问题。

同日,李鹏总理打电话询问辽宁的水情、汛情和灾情,了解抚顺、沈阳等城市的灾情及大伙房、清河、参窝、观音阁等水库的运行情况。李鹏总理指示,抗洪救灾,第一位是救人,要想尽办法,把受灾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确保参加抗洪抢险部队指战员和群众的人身安全。

同时,省政府召开抗洪救灾紧急电话会议,确定全省要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并下发《关于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的通知》。

8月2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委托,来辽宁省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9月15日,省政府在本溪市小市镇隆重举行观音阁水库建成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日本前建设省大臣木部佳昭等应邀出席,省领导顾金池、闻世震等为工程剪彩。

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辽宁人民剧场召开全省抗洪救灾表彰大会,489名先进个人、129个先进集体、79个抗洪救灾英雄部队受到表彰。省水利厅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4 .大洪灾后大举措

1996年

2月,辽宁省确定“九五”期间将开展建设的九大重点水利工程:白石水库、石佛寺水库一期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引兰入汤工程、双台子河闸改建工程、浑河防洪工程、大辽河防洪工程、鸭绿江防洪工程、浑江调水工程。

3月,辽宁省第二次水利经济工作会议在沈阳兴利宾馆召开,会议讨论了辽宁省水利经济“九五”发展计划。

4月,水利部部长钮茂生为江垭水库大坝混凝土开盘浇筑剪彩。5月8日,省政府发文对在第七届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活动中做出贡献的143人进行嘉奖。

12月,国家防汛总指挥部领导成员电力部副部长汪恕成、水利部副部长严克强率检查组来辽宁进行汛后检查,检查期间听取了防汛工作汇报,并实地查看了水毁工程修复及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1997年

1月,辽宁省政府表彰农田基本建设第九届“大禹杯”竞赛先进单位,共有7个市、43个县【市区】受到表彰。

10月,太子河防洪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白石水库正式开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了开工典礼,并为水库奠基。

11月,辽宁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成立,任务主要承担省内汛期急、难、险、重的防汛抢险工作。

五、请水圣大禹帮辽宁治水?

大禹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水圣。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大禹是全中国的,当然也是辽宁的。请大禹帮辽宁治水,是辽宁人民和政府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和辽宁特色的管用经验。

2006年1月辽宁省政府的总结报告……

自1987年辽宁开展“大禹杯”竞赛以来,全省农田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期。21年来,农建“大禹杯”以其辉煌的业绩,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中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史上创造的“四个前所未有”,为今后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前所未有的组织形式。20多年的“大禹杯”竞赛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农田基本建设面临的组织发动难、资金筹措难、施工组织难的问题,一举解决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大规模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课题。辽宁是个工业比重大、城市人口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1987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方案的通知》,明确宣布,“大禹杯”是省政府在农业战线上的最高荣誉,要求把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坏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并改革了农田水利经费的使用办法,实行了“以奖代补”政策。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并且一干就是21年,始终没有间断过。20多年来,辽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地探索新的机制,为农田基本建设的持续、稳定、健康开展赋予了新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前所未有的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不断激发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是农田基本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20多年来,“大禹杯”竞赛活动之所以轰轰烈烈、蓬勃发展,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建立了一整套以激励竞争为手段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运行机制。

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20多年“大禹杯”竞赛活动,凝聚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无私奉献和通力配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辽宁的“大禹杯”竞赛活动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多年大干,山河巨变。大小河流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农田排涝体系日益完善,集水工程星罗棋布,节水灌溉大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幅度减少,辽宁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回顾20年“大禹杯”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感受至深的是欣喜、振奋和鼓舞。

六、辽河干流防洪应急工程新阶段

1 .国务院文件

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水利部《关于加强辽河流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针对辽宁。《意见》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