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1948300000052

第52章 松辽卷(21)

1984年,水利部明确了“全面服务,转轨变型”的水利改革方针,即水利要从为农业服务为主转到为社会全面服务;从不讲投入产出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从生产服务型转到综合经营型。随着辽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也出现了新变化。1982年,清河、柴河、大伙房、参窝、汤河、闹德海六大水库划归省水利厅统一管理,全省各级水利管理单位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根据不同情况,各地分别采取了统、包、租等多种管理形式,促进了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全省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库有600余座落实了承包责任制,占小型水库总数的68%。在加强水利管理工作的同时,水利综合经营发展也很快,各地水利管理单位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技术设备优势,大力发展综合经营,改变了过去单纯管理工程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和良性运行,水利综合经营收入达到1亿多元,水费收入6000多万元。

“七五”时期【1986—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省水利事业紧紧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这个中心,按照“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这一方针进一步发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和实施,为加强水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全省开始走向依法治水的新阶段,初步改变了“多龙治水”的局面。

为全面提高辽河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整治辽河列为全省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工程,1986年1月省人大作出了《关于整治辽河的决议》。辽河干流整治从1986年开始,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投入人工1765万个工日,修筑堤防近1000公里,完成土石方l亿立方米,改扩建穿堤建筑物209处,治河工程87处,营造护堤林14万亩,使辽河干流防洪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为开辟新水源兴利除害,在太子河上开始修建观音阁水库,1990年5月大坝、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在利用外资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引进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180 .62亿日元,并采用日本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和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等先进的管理方式,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七五”期间,全省普遍建立了各级行政首长负总责的领导防汛责任制,对100多条大中小河流进行清障,清除阻水林木3500多亩,动迁河滩地住房7600多间。

1985年、1986年连续发生的洪涝灾害,充分暴露了辽宁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差、农田基本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实行农村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如何组织农民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1987年,省政府总结推广凤城县组织群众治山治水的经验,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攻方向,以防洪除涝、水土保持和建设旱涝保收田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劳动积累为主要手段的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省政府批准建立农村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引进竞争机制,水利费实行“以奖代补”,充分调动了各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七五”期间,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人工4 .84亿个,完成土石方21亿立方米,群众集资7 .7亿元。全省共发展水田面积198万亩,打井10438眼,新增实灌面积239万亩,完成治涝面积492万亩,解决了91 .5万人、26 .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督管理,整顿和充实管护机构和队伍,开展小流域达标创优活动。5年间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77万亩。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以节水为主题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安排落实11个管道输水样板示范县,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收到显著成效;1989年全省遭受特大干旱,但农业仍取得丰收。这一时期完成了中部地区中低产田改造一期工程,并从1989年开始实施第二期工程,到“七五”末期,新打井3787眼,改造旧井1970眼,发展水田26 .45万亩,新增水浇麦田55 .1万亩。

“七五”期间,全省依法治水工作全面起步,深入宣传贯彻《水法》,加强立法和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着手制定有关地方配套法规,1990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水政建设迈出新步伐,到1989年底全省有11个市水利局成立了水政机构,74个县、区有一半以上明确了水政工作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水政工作。水资源统一管理得到加强,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基本上形成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收费的体制,一些地区开始试行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制度。

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形势的推动下,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利管理要尽快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要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继续建立和完善了以水养水、以电养水的有关政策。一是调整水价,1989年、1990年两次调整水价;二是建立小水电发展基金,促进小水电发展,5年间全省建成投产水电站6座,中小水电总装机达到13 .22万千瓦,年发电量2 .7亿千瓦时;三是继续发展水利综合经营,重点放在渔业生产上。到“七五”末期,全省水库养鱼产量达到800万公斤,其中大伙房水库突破130万公斤,亩产突破15公斤,成为三北地区产量最高的水库。全省水库管理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988年在全国大型水库经济效益指标评比中,清河、大伙房水库分获第一、二名。

2 .惨痛教训

辽宁的年年都治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比如,在1958—1960年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大办风”盛行,大量水利工程盲目兴建,其中有相当一批工程终因财力不足和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半途而废。文化大革命中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由于不尊重科学,许多工程蜂拥而上,搞所谓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致使许多工程不能运行,有的运行不久即被洪水冲毁,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的轰轰烈烈治水,缺乏科学论证、光图快,图多,而不图长久。这样劳民伤财的违背规律的蛮干做法,其根源除了愚昧无知外,还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思想作祟,其精神一点也不可嘉。

3 .不朽丰碑:大伙房水库

建国初期,建在辽河水系抚顺地段的大伙房水库,至今雄伟地立于不老的青山绿水间,像在告诫我们:治水治洪,必须虑及子孙万代,着眼千年大计;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程序,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质量、统一竣工验收标准,使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人民,造福国家。

大伙房水库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当时全国规模第二大的水库,位于辽河支流浑河上的沈阳与抚顺两大重工业城市之间的大伙房村。其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公里,占浑河流域面积的47 .4%,总库容量21 .87亿立方米。当初,一提出规划设计项目就相当谨慎和缜密。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为了根治辽河水系的浑河水患,首先是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水利总局做了周密调查与规划,于1952年8月提出《大伙房水库计划任务书》。10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水库工程局,在水利部沈阳勘测设计院编制的《辽河流域规划要点》中,确立大伙房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的多目标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方案明确规定,“土坝按一级建筑物设计,即以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输水道和溢洪道按二级建筑物设计,即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这是堂堂的人民政府红头文件啊,字字千钧地写着千秋耀眼的亮点:“以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

1957年6月,水利部沈阳勘测设计院又提出《浑河大伙房水库改变运用方式报告》,水利部以“水设管理字第1890号文件”,批准同意采用运用方案中的第六方案,即主溢洪道堰顶降低3米,增设闸门;防洪限制水位由118 .3米提高到126 .2米,最高水位由128 .0米提高到128 .6米,增加净用水量2 .91亿立方米。1976年、1977年,辽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提出溢洪道改建工程设计和保坝工程设计,增高了土坝和第二非常溢洪道。整个大坝的完工使用正好是在全国开始盲目大跃进的1958年,所以水库的科学设计和科学施工,以及科学改进,基本符合自然规律,是按科学规律建设成功的。至今库区风景如画,百姓安居乐业,引四面八方游人络绎不绝,并继续发挥着辽宁水利事业“领跑者”的不可替代作用。大伙房水库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0万水利建设者用4年的时间建成了49 .2米高的大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大伙房水库的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全国是一流的,在辽宁水利乃至全国水利建设史上也具有伟大的里程碑的意义。

大伙房水库建成50多年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防洪减灾方面,大伙房水库管理局先后调蓄了26次较大洪水,防洪减灾效益达160亿元。时至50年后的今天,大伙房水库仍遵循这种科学精神在建设和发展,被辽宁省评价为水利战线的领跑者。

当下,大伙房水库正在兴建并接近完工的新一期输水工程,输引的水不仅仅流过鞍山、流到辽阳,还是解决辽宁中南部地区7座城市21世纪前30年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枢纽工程,能切实解决这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这个投资140多亿元的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包括:从辽东向抚顺大伙房水库引水的一期工程,和从大伙房水库向中部抚顺、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输水的二期工程以及向大连市的输水入连工程,这是辽宁省水利史上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按照全省的水资源规划,到2030年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供水量,将占到中部6市总供水量的40%至50%,是辽宁中南部的生命线。届时,受益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受益地区的GDP占全省的80%以上。

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冬季施工的难度很大,却彰显出工程设计的人文关怀。负责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的辽宁润中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冬季施工不影响农业生产,工程过后输水隧道的上方仍将恢复为稻田。”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这一工程已经创下了许多奇迹。大伙房水库输水隧道工程是高危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面临着遭遇围岩破碎垮塌、涌水、塌方等多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由于整个工程采取了世界先进的安全控制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手段,这项巨大的工程至今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这本身就是工程界的一个奇迹。此外,这项工程在同一隧洞中使用3台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创造了日掘进63 .5米、月掘进1111米的纪录,同时还创造了误差2厘米的世界级高精度贯通等多项纪录。

大伙房水库输水一、二期工程预计2009年年底基本建成,届时辽宁中南部地区将涌来滚滚清流。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龙头的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将彻底打破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大连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金州以南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全国的十六分之一。在这个火热的冬季,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工程也已经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改变大连地区缺水状况,改善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增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工程新建输水线路全长222 .17公里,年调水能力为3亿立方米,投资估算49 .23亿元,预计2012年竣工用水。

大伙房水库二期工程全长10368米,外加三座支洞约1216米,共计约11584米,其中主隧洞开挖设计量约8954 .9米。自2006年8月份正式开工以来,克服围岩软弱、埋深浅、变化大、富水、气候变化等施工难题和周边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不良影响,科学组织,精心施工,顽强拼搏,在全线的隧洞开挖进度上一路领先。

这条长85 .3公里直径8米的引水隧道彻底完工后,将会超过57 .6公里的瑞士戈特哈尔德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这条高差36米、完全靠自流引水的隧道东起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至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隧道将穿越50余座山峰、50多条河谷、29条断层。地表到隧道顶端距离最大为630米,最小60米。建设这项名为“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引水隧道,旨在引用优质充沛的辽东山区水源,供给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中部城市群,解决该地区百年内用水问题,受益人口近1000万。

四、治水需先治人

1 .神是人变的:河神张鸣岐

面对滔滔洪水,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辽宁省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风雨同舟,共同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精神长堤。那精神长堤的“神”是谁?神都是人变的!时下老百姓供奉的财神关老爷,曾是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因他为人最讲诚信忠义,而后来的实践证明,经商发大财者,最终必得靠诚实守信,所以关公才由人变为后世的财神。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变成底层百姓求幸福的大救星和拯救之神。

1994年的盛夏,曾经被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打响了名字的锦州大地,忽然一反常态,从十年九旱的脾气一下变得大雨连绵,灌得它身边的大凌河水陡然上涨。

7月13日,辽西重镇锦州附近的河流都猛涨起来。锦州迅速遭受了洪水侵袭。知道这一情况后,正在省城沈阳开会的省委委员、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立即告别会场,当晚急忙驱车赶回锦州。他为什么能灾情就是命令,分秒不误连夜往回赶?他给党员干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在战场上我们的党员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说,同志们跟我来;国民党之所以被赶到台湾龟缩一角,是因为他们的干部在战场上总是站在队伍后面喊,弟兄们,给我上!”这个上任刚刚7个月,面对许多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经济十分困难的局面又袭来特大洪水的危险时刻,他怎能不赶回去喊“同志们跟我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