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1948300000033

第33章 松辽卷(2)

“旋据各该处副都统暨总管协领等报称,本年黑龙江及库木尔等站被灾之区,收成仅止二分三分,业经呈请奏明借给口粮……齐齐哈尔城、墨尔根城二处,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连年被水,本年收成本分余,未能丰稔……诚恐来春青黄不接时籽种多有缺乏,请由备仓粮石内奏明借给粮一万石,作为籽种以资耕作……”

1828年,吉林驻防大臣博启图等奏附清单:

兹准宁古塔副都统……咨称,亲往各种查勘,今岁夏秋之际,阴雨连绵,禾稼俱已受伤。又于七月初五日至二十日【8月15日—30日】连日阴雨,经致河水上涨溢,临河一带所种禾稼俱被冲淹。高阜之处虽未被淹,而禾稼已经受伤,收成仅止四分有余。下洼之地收成仅止三分有余,统计收成四分属实。……又亲往珲春查勘三旗兵丁所种禾稼亦因阴雨连绵,河水涨益多被冲淹。其未被冲淹之处俱被烈风刮伤,统计收成三分属实……

1837年,黑龙江驻防大臣丰阿等奏附清单:

现据该副都统……陆续报到……于八月十四日起至十七日【9月13—16日】止,连日狂风暴雨,各项田禾致被伤损……收成三分余……

1879年,黑龙江驻防大臣丰绅等奏:

“齐齐哈尔、黑龙江、布特哈三处,夏间雨水尚属最应时。入秋以来雨水连绵,又兼嫩江、黑龙江暨各河水皆涨发,田禾被淹者多,亦于五六八月间声明咨报户部……嗣虽水势渐消,而下洼地仍被水占,其高阜之地田禾亦被秋雨所伤,仅收成三分余、三分、一分不等。茂兴、墨尔根等二十七站收成六分、五分、四分、三分余、三分不等。”



1888年,黑龙江驻防大臣恭镗等奏:

“据水师营总管……禀报,齐齐哈尔城,上年【1887年】封冻以前将大船四只,次船五只挽入江口停泊……讵于本年【1888年】三月二十五日【5月5日】夜间骤风暴起,江水泛滥,狂浪汹涌,冰排乘流下驶,将大船四只、次船二只全行撞碎,顺流浮沉……”



1896年、1897年、1910年……均有洪灾奏报。其惨状可以从那幅《饥民图说》中的《盗贼夜火》题记得见一斑:

“饥民忍不过饥寒,见得人家有些衣服钱粮,相约十数成群,乘夜打开门窗,……劫取财物,将那良民百姓一家顷刻坏了,见【现】今夜夜如此,处处皆然。”

清人张养浩之著名的《哀流民》一文也有云: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哀哉,流民,剥树食其皮,据草食其根;哀哉,流民,尽行绝烟火,夜宿依星辰;……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



真是触目惊心!而这些也不过是若干个大水灾中的笔者摘出的一鳞半爪的文字记载。可当时的皇帝,在大灾面前只是走出宫殿,烧烧香,拜拜佛,做做样子而已。到是那个道光皇帝说的尚有自责的意味,他说,大水灾不仅让老百姓感到死亡的威胁,就连野兽、昆虫、草木都失去了生命,我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安慰平民,之后他就开始吃斋上供。并且说,大水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我平日罪恶深重,不能感受到上天的情怀,让千百万老百姓因我而受难。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皇帝的作秀和收买人心而已,老百姓仍旧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是的,有一些学者也认为中国历代的皇帝,历代的政权,无论他们怎样,但不敢在大洪灾面前掉以轻心,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防洪措施,比如兴修水利,治理河患,等等。其实,这样的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各个诸侯国就有施行。像都江堰、郑国渠,等等,都是那时候建立的著名水利工程。是的,我们当然看到,治理江河之患是历史上的代朝代代的头等大事。甚至还有的皇帝亲自主持治河,上有大禹治水,下有历代君王动用大量财力来治理河患,他们都曾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范水患,比如植树护堤,比如疏通河道。这都给中国的减灾史、治洪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说起来,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也都有相关的机构来注意水情,观察天文和气象,还印过一些小册子,比如二十四节气的历书,提醒人们注意天气的变化。秦朝就规定各级政府必须治洪、抗洪。一直到了宋代,都有比较完善的申报洪灾的一些制度。在明朝,已专门有信使骑着飞快的马向皇帝报告洪水之汛情的制度。这一切,也给后代人治理洪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参照。

由于洪水灾难的不断发生,毕竟当时旧官府治理不利,在老百姓束手无策的态势下,由洪灾而衍发的封建文化也相继粉墨登场,比如祭河神、建河神庙,乞求一保平安,喝退洪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这个美丽的故事实质上是一种民众无望的表现,一种幻想的寄托,一种祈求平安的哀求。据说,这个动人的故事是那些闯关东的人,口口相传而形成的。在传说中,他们把黑龙江之所以洪水泛滥归咎于一条凶恶的白龙身上,而秃尾巴老李则是天上下凡的一条黑龙,它降生以后,腾云驾雾来黑龙江战胜了白龙,把白龙赶跑,帮助黑龙江沿岸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让他们可以安居乐业。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江叫黑龙江。当然,黑龙江的洪水泛滥绝不会因为有了秃尾巴老李这样的传说而平安无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所属的各级政府,特别是黑龙江沿岸的各个县城,对黑龙江的治理均列入了重要工作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黑龙江不仅可以造福黑龙江千百万儿女,提供运输、旅游、灌溉、发电等等巨大的便利。同时,由于黑龙江流域长,水系复杂,在特定的季节和气候之下,它同样可以酿成巨大的灾祸,给两岸的政治、经济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黑龙江专门成立了水利厅、抗洪办公室和指挥部等一些相关的部门,在黑龙江沿线上均设有水文观测站,汛期观测站,建立了大大小小若干个防洪、泄洪的设施,加固堤坝,开辟了泄洪区。但是,肆虐的洪水常常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这些设施。近年来,黑龙江平均降雨已高达157 .1毫米,这使得黑龙江流域的支流,如呼兰河,呼玛河,汤旺河,通肯河,甘河等一些支流的水位全部超过了警戒线,其中有十余座水库达到汛期的最高水位,迫使一些小型水库采取非常措施,开闸泄洪,这就使得全省几十个市县,农场、林场和上百个乡镇受灾。

是的,这和当时的连日降雨,从而促使黑龙江省各个主要河流上涨有关。以素有“暴雨中心”之称的伊春市为例,90年代末,这里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98 .5毫米,比历年同时期高出了将近一倍。不仅如此,由于天天下大暴雨,使得这个记录还不断的刷新和提高,使得伊春各个小支流的水普遍上涨。其中汤旺河的水位一下子就涨了将近3米。这样一来,这个暴雨中心的中小河流全部出槽。在同期,哈尔滨东部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也天天下雨,有的地方还下起了大暴雨。这些强降雨常常伴随着电闪雷鸣和巨大的狂风,以至冰雹。在暴雨较大的山区引发了局部的山洪和泥石流……黑龙江中部的汤旺河、双阳河和乌伊尔河连遭大雨,同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也一下就涨到112 .04米,嫩江水位也随之迅速上涨。这一江段所有的洪峰都已经接近警戒水位。不仅如此,连日的暴雨还给克山、呼玛等县也造成了很大的灾害,以克山为例,克山农作物的过水面积就达到百万亩,被洪水围困的村屯有十多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000多万元,附近的那个呼玛县就有三个乡的农田全部都被洪水淹没,冲走了1500立方米的木材和200万段的木耳段。不仅如此,1998年的洪水还给黑龙江境内的许多中小城市的交通带来直接破坏,铁路中断,其中黑北铁路部分铁路路基被洪水摧毁,许多大中型水库也随即出现险情,甚至由于洪水摧毁了黑北铁路,使得一列客车翻入水中,导致2人失踪,1人死亡……

黑龙江是中俄的界河,是从漠河沿着黑龙江的脊背一直流淌下来的,它不仅造就了两岸的繁荣,养育了两岸几代父老兄弟,提供了绮丽的风光,但是在这些地方同样是大风、大暴雨,大雷雨不断。为了减少洪灾造成的灾害,沿黑龙江流域的当地政府,一方面加紧疏散受灾人口,一方面组织当地的人民群众抗洪救灾。当地的政府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在防御措施上采取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步伐,来提供抗洪能力,采取了砌石护堤的加固措施,增加了防冲刷能力,提高防汛水平。同时加强了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增强了老百姓的水患意识,大力宣传《水法》和《防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行强化管理,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的办法。并且让这些责任贯穿于防洪准备、检查、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的各个环节。

为了完善防御洪水的预案,大力地加强防洪物资储备的力度,沿黑龙江的各级政府,在大的洪灾面前,在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首先是提前疏散当地的老百姓,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离开苦心经营的家园。有的人在离开家园的时候,站在离去的路上冲着苍天高喊:老天爷呀,不要再下雨啦!可是这就是大自然,我们只能去了解它,科学地对待它,加强防范。

我们看到,这些受灾的村民们被政府转移到安全地带之时,有的被安置在小学校里,或者安排在体育场,均提供了妥善的安排。以受灾最严重的五大连池市为例,当地的政府为转移的灾民提供了大量的单衣、棉被、食品,以保证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他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医疗。

黑龙江的江水还在涨,有的大堤已经开始渗水。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有些村民不听安置干部的劝阻,非要回家看看自己苦心喂养的猪和自己的养鱼池,增加了地方干部的工作难度。可是党和政府就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劝导灾民,化解矛盾。

在大洪水面前,一些沿江的地方政府将抗洪指挥部就设在大堤上,临危指挥,靠前指挥,硬是凭着一股子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精神,加固了堤坝,保卫了家园。在大洪水面前,地方政府所有的机关干部,街道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浪高风急,水大的情况下,同心协力,一同奔赴修堤的战场。他们喊出了“鼓干劲,使劲干,脱了棉衣出大汗”的口号。所有的地方政府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一些骨干分子,身先士卒,甚至带病抗洪抢险。有的女干部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还很虚弱,就冲向大堤抢险救灾。其中,黑河市经过400多名人民群众的日夜奋战,终于使黑北铁路恢复通车。

那一年,我正好在呼玛县。呼玛县自古有“黑水镶边,黄金铺路”的美称。我去黑龙江边的那个小村子旁的小饭店吃饭的时候,那个老板告诉我,房后的黑龙江的江边上有许多玛瑙,你们可以去捡,我在这里给你们做鱼吃。正如他所言,我们在黑龙江江边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玛瑙,这让我很震惊,觉得黑龙江是一条高贵的江,伟大的江。在黑龙江的堤岸上到处都是光彩照人的玛瑙,这让黑龙江变得风情万种、神秘无限起来……我们就在这家小饭店吃了老板刚刚从黑龙江里打来的新鲜的鱼,有煎的,有生拌的,吃着他们用刚刚打下的麦子做的大馒头。在吃饭当中,在喝酒当中,在喝鱼汤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老板曾经是哈尔滨人,他下乡就到的这里,然后就一直没有走,留在了这里,娶妻生子……他本人就见证了黑龙江的多次大洪水。他说,当大洪水下来的时候,我就把家人送到省城去,自己留下抗洪,给抗洪军民做饭吃……说着还拿出了奖状让我们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我们乘着吉普车继续沿着黑龙江考察的时候,他挥手冲我们喊:别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哈尔滨老知青留在这里……

在考察当中,我了解列,呼玛县也是从1998年的6月份开始连续的降雨,境内的宽河首先发难。当时,投资近两亿元的宽河水电站还没有合拢,洪水面前,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这就会威胁到附近几个村屯和众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且当时,当地政府已经被洪水淹了。为了死保宽河大堤和宽河水电站,他们带领干部群众组织了180人的抢险突击队,昼夜奋战,硬是将洪水堵在了大坝下面。

对于当时的大暴雨,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荒原上依然是大雨瓢泼,雷霆频频的风力丝毫不减,虽然简陋的小客房里的窗户已经用砖头从外面挤上了,但还裂着一个手指头宽的大缝子。俗话说“针眼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这个足足有一公分宽的大缝子那可就是天大的风啊。此外,房门的锁已年久失修,形同虚设,根本关不严了,几次起来关门几次又被长驱直入的风吹得大敞肆开,这么折腾是无法脱衣服睡的,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在风口里和衣而眠吧……躺下之后,大雨不断流儿地敲打在小客栈的洋铁房盖上,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居然是洋铁房盖儿,是学边境那边俄人的造屋之术吗?】,狂风又吹得洋铁房盖儿发出一阵阵哗啦啦的抖动声,像疯狂的音乐家弹奏的狂想曲一样。我像一具裹尸那样躺在冰凉的火炕上,在大自然如此狂野的演奏之下实在是无法安眠……跛脚店主说,现在的天儿呀没有过去那么冷啦,过去,到了十月中旬这里就开始下大雪啦,嘿,白茫茫的一片哪,到了下雪的日子哟,我这个瘸子就更不好走路啦。我听了之后便不住地点头,瘸子走雪路的艰难情景我是能想象出来的……他说,风雨一大,电指定就没有了,咱这个熊地方就这样。要是赶到雨季的时候,这里还经常发大水,淹庄稼呢。听打鱼的说,俄罗斯那边盖了七个水库,雨一大,水一多,水库盛不下了,他们就开闸放水。老毛子脑瓜子活着哪,你说他们不知道一放水淹咱的庄稼?指定是知道,嘿嘿,就是装不知道呗。那怎么办呢?我问。他说,抗洪啊,洪水就是命令啊,连我这个瘸子也不能例外。

……凌晨4点多钟,我们从小客栈出来了……虽然此刻天已经麻麻亮了,但风势却依旧很强大,很剽悍,人走在路上根本走不稳的……

我去的嘉阴县之黑龙江,在1998年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大洪水不仅进了城,而且淹没了平房的房檐,整个县城有1 .4万群众被困,有的被困在二楼的房顶上。为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立刻派出大型客轮、货轮、航标艇、冲锋艇,进行救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在大灾面前,在洪水面前,一定要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迅速将受灾群众转移,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和医疗。当时黑龙江中下游的罗北、绥滨、同江等段,也在洪水的侵袭之中。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下,出动船只200多艘,车辆3000台,抗洪草袋子500万条,转移人民群众8万多人,并且无一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