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1948300000032

第32章 松辽卷(1)

《气壮山河的黑龙江》

阿成

黑龙江是一条伟大的江,它在世界上它也是大名鼎鼎,在人类历史上有着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全国只有黑龙江省是以“黑龙江”这条大江的名字来命名的,这就足见黑龙江影响之广,功德之高。

黑龙江省不仅幅员辽阔,地域广袤,而且物产丰富,文化厚重,是一个由众多少数民族组成的一个大省。的确,对国人来说,只要一提到黑龙江,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大荒,想到大、小兴安岭,想到大庆石油,想到辽阔的三江平原,想到那些剽悍的、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啊,黑龙江省的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粮仓和大山川,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引人向往。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多少了解黑龙江历史的人们知道,由于黑龙江地处祖国的东北地区,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冬天,特别的恶劣,百年之前,这里还人烟稀少,被文人墨客称之为“孤悬绝塞,马死人僵”的酷寒之地。正是于此,它又成为历代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个“插根筷子都能开花”的地方,江河纵横,土地肥沃,竟闲置多年,碌碌无为。于是那些从山东逃荒来闯关东的人们便陆陆续续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谋生,创业。

黑龙江流域山峦起伏,地藏丰富,这里也成了历朝历代诱人的“黄金之路”。许多淘金人、采金人,抛家舍业,千里迢迢到这里来做发财梦。他们就是沿着这条浑厚而勃健的黑龙江顺流而下,或溯流而上,去淘金,去挖金,或者去深山老林采人参、打貂皮。众所周知,如此丰饶的宝藏之地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即为“龙兴之地”,这个地方曾经严禁外乡人到这里开荒种地。于是这成了江河湖泊,山峦野兽的天堂,成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人崇尚萨满,图腾自然的圣地。正如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放歌的那样: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片土地哟,头枕边山、面向国门,风急路又远啊,连古代的旅行家都难以问津;这片土地哟,背靠林海,脚踏湖心,水深雪又厚啊,连驿站的千里马都不便扬尘……这片土地哟,过去好似被遗忘的母亲!那清澈的湖水啊,像她的眼睛一样望尽黄昏;这片土地哟,过去犹如被放逐的黎民!那空静的山谷啊,像他的耳朵一样听候足音……”。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一些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被遣送到北大荒来劳动改造。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是最早到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的外来者,他们在这条黑龙江的伴随下渡过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岁月。也正是这条伟大的江河,把他们改造成一个普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紧跟着,中央政府为了开发北大荒,又派了十万官兵脱下军装,到北大荒创业,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正是这英雄的十万官兵在北大荒开辟了上千个农场,在黑龙江畔点起了一堆堆熊熊的篝火,修堤筑坝,疏通江河,建设美好的家园,保卫这“永恒的财产”。他们是新中国最早建立集体化农场的排头兵、先遣队。那些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人士也被安排到这里参加劳动。他们和屯垦战士、当地的老百姓,各少数民族,以及后来上山下乡的百万知识青年一道,在黑龙江岸边开辟了亿万亩良田,逐渐使北大荒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北大仓。这正是在黑龙江水灌溉下完成的人间奇迹。所以,每一个黑龙江人都为此感到自豪。

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卡车司机,经常在黑龙江流域这一带跑长途。上过十八盘,趟过大江流,走过黑森林,经历过可怕的大烟泡、暴风雨,开着大卡车在黑龙江的皑皑的雪野上,在黑龙江的沿岸,在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在大小兴安岭,在无数条黑龙江流域的江河湖泊中昼夜行驶,这让我充分地领略了黑龙江的壮美博大,深深地感受到了黑龙江人民在艰苦岁月当中,在艰苦环境当中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天斗地、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人说,“全国大粮仓,仰仗黑龙江”。这的的确确是一句金子般的语言。是的,黑龙江流域的山山水水,黑龙江的亿万人民群众,对我们伟大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屯垦戍边的解放军战士,数十万知识青年,还有那些所谓的右派人士,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为哺育自己的黑龙江水,为养育自己的北大荒有着极为浓厚的感情。是啊,黑龙江是他们生命的见证,是黑龙江水滋养了他们,让他们从一个年轻人走向成熟,创造了人生的奇迹。这一切都让他们梦魂情绕,难以忘怀。他们最喜欢唱的歌曲就是《北国江南黑龙江》:“北国江南黑龙江,人人都说,北大仓……”

英雄的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总面积有45 .4万平方公里,占全中国国土面积的4 .7%,居全国的第六位。而且,黑龙江省东部的黑瞎子岛是共和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我曾数次到那里看渔人捕鱼,看旭日东升。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如果你幸运的话不仅可以看到白昼,还可以看到神奇妙曼的北极光。

黑龙江省的西部,约有2000多公里的省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风情万状,景色绮丽。在黑龙江省南部约有1300多公里的省界与吉林接壤,姿态雄奇,民风憨直。当我们欣赏黑龙江的版图时,你会发现,它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而且,一些学者就把黑龙江的首府“哈尔滨”三个字直接译为“天鹅”。

伟大的黑龙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三大水系,也是亚洲的十大河流之一,它浩浩荡荡,日夜不歇,逝者如斯。如果我们以海拉尔河为黑龙江源头来计算的话,黑龙江的总长度约有4478公里。是的,黑龙江发源于蒙古肯特山的东部,由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交汇形成,气势非凡,十分壮观。然后,它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与俄国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东南地界,流入霍厄茨克海的鞑靼海峡。

是啊,在历史上,整个黑龙江属于元朝的领土范围,是元朝的内陆河。是1858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之后,黑龙江才成为了中俄两国大部分地区的界河了。在古代,黑龙江并不叫“黑龙江”,称之为“黑水”。它之所以被称为黑水,是因为它的水色黝黑,那么,它之所以黝黑的原因,是江水中含有大量腐殖质,黑龙江也恰恰是由于这水的颜色而得名。

在满语当中,黑龙江被称之为“撒哈连乌拉”,其中的“撒哈连”,就是黑色的意思,而俄文称之为“阿穆尔”。其实,在中国的古代文献当中黑龙江的名字还有许多,如“黑水”“弱水”“乌桓河”,等等,我们是在公元13世纪的那本《辽史》上第一次看到“黑龙江”这个名称。直到清朝,才确定这条大江的名字为“黑龙江”,俄国方面称它是“阿穆尔河”。

黑龙江的流经面积有1,855,0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的原流为1620公里,黑龙江的上游被当地人称为“海拉尔河”。海拉尔河向西流入满洲里,在那里折向东北,而这一段又被称之为“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经过的地方大部分是宽阔的土地,河水十分清澈,含沙量也很少。我们看到这里的江水时会感到一种纯净,神奇和神圣,甚至我们还会有一些哲学上的思考,是啊,所有的江就像人一样,当它来到大自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最纯洁的、最纯净的。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水之初,性本纯”。的确是这样的,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江流的共同特质。但是,在洪水时期,额尔古纳河会倒灌呼伦池,让呼伦河成为汤汤大池,那同样是一个自然界的奇观,是大自然的壮举,是黑龙江水量丰沛的形象证明。

额尔古纳河在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和石勒喀河汇合成一股,遂成雄健的黑龙江。众所周知,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这一段900千米的河流,被称之为黑龙江的上游,黑河到乌苏里江口那一段950千米的江流,被称之为黑龙江的中游,从乌苏里江口以下约970千米的流域,称之为黑龙江的下游。而黑龙江水系的南部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的干流,以及黑龙江的支流乌苏里江,都是中俄两国的界河。所以,黑龙江又被称之为是一条“神秘的风景线”的国际河流,是世界上较少未被污染的河流。

天地苍茫,黑龙江从远古走来。于是我们的考古学者会在沿江两岸发现许许多多的古化石,如猛犸象化石,恐龙化石,等等。是啊,长寿的黑龙江不仅是黑龙江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在长度上仅次于我国的长江、黄河的世界上的著名河流。而且,黑龙江流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它的支流就有一万多条,湖泊有六万多个。在中国一侧,黑龙江最大的支流有松花江、乌苏里江、呼玛河、逊河。黑龙江流域之内的主要湖泊,有著名的呼伦湖、贝尔湖,风光秀丽的镜泊湖,神秘的天池,以及浩瀚无边的兴凯湖连同五大连池,等等,等等。是啊,它太伟大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沿着黑龙江顺流而下,在去乌苏里江的途中,在同江段,与一位远足的日本女孩儿不期而遇,在一个赫哲人村子里住了几天,一块儿吃杀生鱼,一块看赫哲人的唱歌表演,看他们收获的猎物。我曾经问过这个日本女孩儿,你这么远到中国来干什么?她说,她要到乌苏镇去看日出。这个天真烂漫的日本女孩来到中国,仅仅在北京学了一个星期的汉语,就只身跑到黑龙江来了,而且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看一看黑龙江,看看乌苏镇的日出。足见黑龙江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是一条多么令人神往的大江啊。的确,二十年前的黑龙江的植被还非常好,我和那个日本女孩儿站在黑龙江边,看着对岸俄国的下列宁斯克耶城,感慨万千,感情复杂。

由于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内陆河流,因此,它天然地成了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线。众所周知,黑龙江干流的水量是那样的丰富,不仅江宽而且水深,它的水流也十分平稳,除非在洪水泛滥时期,平时,这个稳稳流过的黑龙江给航运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自然条件,甚至坐小汽船就可以直达漠河镇,倘若去黑龙江上游的额尔古纳河,坐一只木船就可以到达。或许有人会问,冬天怎么办呢?冬天,黑龙江就变成了一条绵延几千里的冰上运输线了,正是由于黑龙江省的气候寒冷,所以大江封冻之后,黑龙江的冰层很厚很厚,最厚的地方可达两米左右。我就曾经亲自开着载重卡车从厚厚的冰封的江面上行驶而过。当地的居民就是利用这条天然的冰道,坐马拉雪橇出行。可以说,黑龙江是一条无与伦比的水陆两用的运输大道。由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每年的航运期有200多天,这就形成了极为强大的水运能力。并且,从出海口直接进入鞑靼海峡、日本海和太平洋。所以,人的称它是天赐的“北方丝绸之路”。其实在古代这条江就被称之为“黄金水道”了,那些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就是依赖这条江迁徙、生活、劳动。以赫哲人为例,他们就是在这条江边建立了自己的部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在历史上,那有名的中东铁路同样与这条大江息息相关。当李鸿章和俄国签订了建设中东铁路的协议之后,这条大江就成了俄国人运送铁路器材的重要通道,许多铁路工厂的铁路机车、车床和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都是通过这条大江用大驳船,或者冰帆船运往沿途的各个铁路站点,运往哈尔滨的。在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铁路俱乐部附近,就曾经是中东铁路的一个水运码头,当时那里有一条直接通往三十六棚铁路车辆厂的临时轨道,从船上卸下来的铁路器材就在这里装上火车直接运往铁路工厂。

不仅如此,黑龙江曾被侵略中国的沙皇和日本侵略者所奴役,成为运送黑龙江大、小兴岭木材的主要水上通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照片和历史影像,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看到当年我们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就通过这条饱经沧桑的大江,运往俄国和日本。而那长长的、源源不断的、首尾难见的木排,形成了黑龙江的屈辱史。

是的,黑龙江江在军事上确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是黑龙江养育了黑龙江沿岸的那些诸多的城市和乡村啊。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黑龙江的南岸就有漠河县,黑河市,同江市,呼玛县,逊克县,嘉荫县,抚远市等诸多城镇,而今这些城市已经在经济生活中成为重要的口岸城市,为地方和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些在俄国一方的黑龙江边的城市,如加林达,布拉戈维申斯克,波亚尔克夫,巴世克沃,阿穆尔捷特,下列宁斯克耶,哈巴罗夫斯克,比今、伊曼,图里洛河,伯尔达夫卡,同样是我们熟悉的,互利互惠的友好城市。所以说,黑龙江更是一条友谊之江。

但是在历史上,黑龙江并非是一个温情的淑女。它在它的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之下,会暴虐成灾,殃及苍生,给黑龙江两岸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远的不说,从17世纪开始,即在黑龙江流域之中国境内的部分,就曾经发生过大的洪灾200多次。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当年的奏折上看到这些历史记录:

1820年9月,黑龙江驻防大臣奕颢等奏:

“奴才……于六月二十二日抵齐齐哈尔境内之茂兴站,接据副都统春长保扎知省城地方被水淹等情。奴才当即星驰前进,行次多耐站,该处江水涨溢,道路阻隔,经副都统……差员以威呼前来。奴才即乘威呼远行二百余里方抵齐齐哈尔省城,沿途经过各屯站留心查看,房间禾稼被水冲淹,当向各屯站丁等面询,据称,各户粮窖、牲口漂失甚多,人丁间有伤损等语。奴才查看齐齐哈尔省城四围,水势消退甚缓,被灾情形较重……现在各旗丁均得糊口,不致所失。旋据墨尔根副都统……报称:嫩江水势陡涨,墨尔根土城西北边墙冲陷,官兵房屋及屯庄所种田禾、积存粮石被水冲淹。布特哈沿江居住之厢黄、正黄、正红三旗房屋、田禾、牲口、积存粮石亦被水冲淹各情形陆续呈报前来……再,布特哈来省呈交貂皮之索达呼尔官兵一千三百余名,现被水阻,不能回归原处,羁沛日久不无拮据。奴才等商酌,暂由库贮官兵出差借用项下动支银三百九十两,核计人数散给以资糊口,并分咨墨尔根、布特哈等该处被冲房间、田禾、牲口确数,有无损伤人丁,详细查明……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茂兴、墨尔根等站被水冲田禾共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二垧。各城被灾人等,奏明由公备二仓内先行接济过……外,现应行接济收成不及分数、一分至三分旗营官屯并塔哈尔等十站,共计一万一千六百零三户,大口五万三千零五十四口,小口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九口,自本年八月、十月、十二月、明年【二月】起至七月底止,作为四起接济……

1822年,松筠等奏:

“……黑龙江、墨尔根城被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