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942100000039

第39章 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文化定位及其文化意义 (1)

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文化定位及其文化意义

张利群

内容提要:广西壮族"三月三"歌节是以唱山歌作为节庆对象和内容的盛大节日,歌节的民俗性、民间性、民族性定位都使之导向人类性和人性发展的目标和对理想、愿望的追求。歌节与其他民间节日一样,节日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区别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更为理想化的生活,它寓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散发出永恒的魅力和保持着永久的活力、生命力。

关键词:"三月三"歌节;民间节日;狂欢节;民歌;人民性

广西素称民歌之乡,从古至今,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壮族都能歌善舞。壮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不仅称她为山歌之仙,而且称她为山歌之祖,因而长期流传至今仍盛而不衰的"三月三"歌节、歌圩作为民族的盛大节日和盛大聚会形式,相传为歌仙刘三姐所创。吴超在《中国民歌》一书中专门探讨歌节的缘起和产生的原因时曾归纳为六种原因:一是与宗教祭祀有关;二是与社交、择偶有关;三是与歌仙传歌,男女对歌有关;四是与纪念某人某事有关;五是与农事生产直接有关;六是与人民传统美德有关等。他举例说明"壮族的'歌圩'有说是歌仙刘三姐对歌传下的",从而"三月三"歌节也相传由刘三姐所创。但民间传说毕竟是民间传说,且不论刘三姐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或如贾桂清在《刘三姐纵横》一书中所主张的"实有其人越传越玄而成为歌仙";或如过伟在《中国女神》中所主张的"刘三姐是口语文学虚构创造而越传越真的典型形象"。

其实刘三姐只不过是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征符号,是一种广西民歌、壮族山歌的形象性标志而已。歌圩、歌节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行为,不可能由某个人所创,它能够千百年沿袭而形成一种制度、约定、模式,从而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群体产生约定俗成的集合性和认同性,就充分说明它是社会的产物、民族的产物、群体的产物而非个人的产物。群众只不过是出于对歌仙刘三姐的敬仰和热爱,从而在传说中将刘三姐附会为歌节、歌圩的始祖而已。其实,正如钟敬文指出的:"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歌圩风俗与刘三姐及传统之关系,依据传统之说法,后者(刘三姐)为母亲,前者(歌圩风俗)为女儿。但事实正相反,后者乃女儿,而前者却为母亲也。然则,前代学者之记载及现代某些学者所肯定者,实为倒果为因之说法"。钟先生正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讨论歌圩、歌节、歌仙产生的原因,认定为社会时代和民族决定民俗现象,即歌圩、歌节才是歌仙刘三姐产生的原因。因此,讨论歌圩、歌节的由来及其特征、作用和意义应该从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角度进行研究,以发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一、"三月三"歌节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定位

广西的"三月三"歌节是壮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曾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其实"三月三"是一个壮族的双重节日,它既是歌节,又是清明节。壮族的清明节大概是受汉族清明节影响,只不过时间不同,其实壮族内部清明节也有时间的不同,除"三月三",还有三月十三、三月十四、三月二十六过清明节的,其内容与汉族差不多,为祭祖上坟活动。"三月三"歌节的主要内容则是唱山歌、对山歌,是一种娱乐性、愉悦性活动,与清明节内容和性质完全不同。"三月三"歌节不仅在壮族中盛行,而且在广西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如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中也盛行。

那么"三月三"歌节与歌圩有何关系呢?据吴超《中国民族》一书解释:"'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歌节所定之名,壮语'欢龙垌',意为'到田间去唱山歌';有些地方称'欢窝敢',意为'出岩洞外唱的歌'。"也就是说,歌圩是歌节的承载和表现形式,是以圩日的集会形式来表现歌节的内容。广西少数民族和民间、乡间都流行圩日的定期集会形式,一般都是约定俗成每周1-2次定期进行商品贸易交流的集会活动,老百姓一般称"赶圩"、"赶集"。歌圩也带有圩日的性质,歌圩中也有商贸、饮食、娱乐等一般圩日所具有的综合功能,只不过以歌作为圩的主干和主体而已。歌圩除在"三月三"歌节形成圩日外,还可以在春节、元宵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节等节庆中形成歌圩。因此,歌节与歌圩既有相同和交叉点,也有区别。总之,歌节是壮族人民唱山歌和纪念山歌的专门节日,歌圩则是承载歌节的集会活动形式,歌圩在壮族的大部分节庆中都可以形成以唱山歌的方式来庆贺节日内容的圩日。因此,歌节和歌圩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定位有五个特征:

其一,民族性。歌节与歌圩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有节日,汉族的节日中没有这一节日,也没有这种形式的节庆活动。除广西少数民族有歌节外,还有西北民族的"花儿会"、新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云南白族的"石宝山歌会"、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赶歌场"、瑶族的"耍歌堂"等歌节形式或歌圩形式。相对于汉族的节日而言,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四个特点:一是节日数量多。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一书中归纳为"春天的节日"、"夏天的节日"、"秋天的节日"、"冬天的节日"等类型,"壮族节日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密度大、频率高,尤以春夏为最。......经过历史的淘洗,即使本世纪以来,各地节日加起来,平均每个月不下5个,其中四月不下10个。有的同一天还有不同的节日内涵"。这样总算起来每年大概有60多个节日。

二是节日的生产生活类型多。广西是南方稻作民族生活的省份,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其节日都是与稻作农业生产相关的季节性时间节日。"三月三"歌节表面上看与生产和生活无直接关系,但壮族往往是"以歌代言",山歌是其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季节时间性角度而言,"三月三"歌节定格在春季,大概也是与春耕春种前的准备和尽情欢愉后投入紧张生产活动有关。当然歌节多与唱歌以促使青年男女表达爱情有关,类似西方的"情人节",选择春季大概是与春季是爱情易萌发和冲动的季节有关。三是节日因民族、地区的差异而异彩纷呈。汉族的节日因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大一统从而统一,而少数民族的节日则因其各自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而不同,从而使其节日更丰富多彩和富有特色。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即使同一类型的节日,名称也不同,如歌节,不同民族的歌节名称就有不同。四是所有歌节庆贺手段都是民歌。无论民歌节取何名称,以歌为节的歌节节日为少数民族所独有,其歌无疑都是民歌,都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歌。五是歌节都是该民族的综合艺术、综合文化形式表现的载体,歌节的内容并不仅仅表现为民歌对唱、演唱、传唱,而是载歌载舞,保留了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态。歌节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和民族聚集形式,往往还融入商贸、娱乐、饮食、社交、恋爱、交友等内容,带有少数民族活动的社会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征。广西"三月三"歌节还是各少数民族的聚会,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歌节都赶歌圩,进行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因此,歌节、歌圩的民族性是十分鲜明突出的,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节日形式和活动形式。

其二,民间性和人民性。歌节是在民间约定俗成形成的,因其在民间孕育、形成和发展,因此很难考证其源头和源流。从逻辑角度推理,形成节日也就是形成一种制度,一种规范或一种约定,应该是经过千百年的选择和约定俗成以及集体无意识的认同后确定的。其实,不仅歌节如此,任何节日的形成亦如此,都是从民间开始逐渐形成最终得到社会认同、认可的结果。当然,某些节日,尤其是一些纪念性节日会由统治者确定,但如果需要形成一种社会活动行为,如果没有社会民众的意愿和集体无意的认同也是难以形成的。

歌节显然不是官方统治者而是民间确定的,关键在于歌节的对象和内容是民歌,民歌不能进入大雅之堂而只能在民间。而民歌受歧视的原因:一是因为民歌为人民的歌,民歌内容和形式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二是民歌的主体,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三是其传播途径是民间渠道和口头渠道;四是民歌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边缘状态而从未融入主流;五是民歌在历史发展中始终被统治者排斥在外,甚至被视为淫歌、野歌而加以禁止(唱),从而也就无法认同歌节。因此,歌节显然不是被官方和主流文化认定的正规的、统一的节日,而是在民间流传,为民间百姓认定的节日,歌节的民间性和人民性特征也就十分突出和鲜明。

其三,民俗性。歌节和歌圩其实都是一种民俗形式,当然,也是民俗的产物。也就是说歌节是民俗文化所创造的结果,既是民间、民族百姓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习俗而形成的文化惯例,又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定势和认同模式。这是一种社会习惯势力和民族群类心理定势的结合,因而带有很强的传统性、稳定性、模化性和习惯性。事实上,歌节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一定的群类中以民歌形式进行集会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民俗习惯。歌节既是民俗的产物,又是全面展示民俗的载体形式。在歌节中,当地的民俗得到尽情尽兴地集中表现和展示;同时,歌节也借助民俗的方式而广泛传播和长时间保留,从而也使歌节的民俗性十分鲜明和突出。

其四,文化性。歌节是一种文化节日,与一些实用功利性的节日有所不同。中国民间或民族的节日大多数都与实用功利的需要和目的相关,因而与农业社会紧密相关的季节时令相吻合。歌节主要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和口头文学活动形式,无直接的实用功利性。同时,歌节也与那些纪念性节日不同,纪念性节日也带有一定的实用功利性,与纪念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相关。虽然广西"三月三"歌节据说是为纪念刘三姐传歌而设定,但显然是不足为据的。歌节源于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好唱山歌的习惯和习俗,不管歌节何时命名,歌节何时确立,壮族先民聚集而歌的风俗早就先于歌圩形成,歌节也就会在歌圩中自然产生,因而歌节是文化的产物。歌节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传承形式,同时还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形式。也就是说山歌不仅是人们娱乐审美的形式,也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表现爱情的形式,而且是以歌代言,以歌代文,以歌来表达自身文化的形式。歌节提供了这种文化表达、文化表现、文化交流的机会,作为一种活动机制保证了民歌的生命力和活力,也就保证了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其五,人类性。事实上,任何节日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群类活动形式,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因其约定俗成性和社会规则、文化惯例将个体的人聚会成群类。但歌节除这一社会性、人类性的共同特征外,也还有其自身的人类性特征,因为歌节毕竟不是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共有的节日,而是在少数民族中独有的节日,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其人类性就带有其具体化、个性化的特征。其原因一是因为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中,聚会、集会都有所不便,因而借助节日,尤其是歌节、歌圩这样的娱乐、休闲性节日聚集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因为少数民族大都散居,即便是壮乡、瑶山、侗寨、苗岭,都是小规模群居,要构成一定民族、地域的共同文化认同就需要以节日形式聚集,而民歌就在歌节中成为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