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汀州府志
19389400000004

第4章 山川(2)

方山在大溪西五里,形如诰轴。

笔山在县东七里。层峦环绕二十里,中耸三峰,高入云际。

莲叶山在县东仓盈里。山耸拔如莲叶,又名斗笠。

莲花山在仓盈里。中有池,夏则莲花盛开。

象形山在县北永德里。山形如象。

香炉山案棹山俱县东仓盈里。

贵人山在县南梦溪里。

铁石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石坚黑如铁,山旧产铁,因名。有矶、有洞皆名铁石。洞口有庙,曰安济,曰九龙。

五雷丰山虎头山俱县东南梦溪里。

鱼沧隔山在县西南罗村。其峰峭绝。

枫隔山在县西南四保里,多枫木,秋来如丹。

龟山鸡笼山俱县北永得里。

丰山在县南罗村百二十里。山极峭,常有云覆,秋霁方露全体。宋淳熙间,有刘道士诛棘扪萝而上,六日乃至其顶,平坦如砥,可坐数千人,有田地、棋局、丹灶,础石散乱地上,如故居废址,疑为神仙窟宅。

马迹山在县北四十里。陈有定屯兵处,墙垣营址咸在。

石龙山在县北二十里。四周石砌如城,元陈有定屯兵处。

盈山即老人山,在北团里。峰巘峭峻,林木葱青,亦胜境也。

高风岭在县东八里,岭险峻。明宣德间,知县李庠创亭其上,改名高善。

百步岭在县南十五里。

长空岭在县东坊郭里。

玉华岭在县北永得里。

浮竹岭在县北永得里。

高阳岭在县北仓盈里。

高地岭在县北永得里。高峻百仞,故名。

灵龟岩在县东北永得里,岩洞清幽。旧传岩下忽出大龟,僧创庵祀之。

七峰岩在永得里。峭起如翠螺。

白云岩在梦溪里,形如屋。明漳州江姓者修炼于此,趺化,乡人即其躯像祀。

马儿岩在梦溪里。以形名,一名马子,俗传有马生驹化为石。

清溪岩在县北。中有一水清莹不竭。

蒋公岩在县北五里。丛石崖峨,外险中宽。宋绍兴初,有蒋道士居此。

狮子岩在县西北。

涌岩在县东北坊郭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胜境。唐武德三年,僧云谷来曹溪游,隐居此山。初无水,有圣僧定光至,飞锡凌空,七日复还,合竹引之,始有泉涌。是夜,风雷大作,雨水滂沱,山僧惊避,迟明视之,庵推出于谷口,其下飞瀑数丈如珠帘,至今莫寻其源。

玉华洞在玉华岭上,亦名小玉华。奇峰矗立,洞石嵌空玲珑,可容数百人,有石窗、石龛、石观音、莲花、狮子之类,宋乾道间始建佛庐,洞西有三穴,名石燕洞。旧传,一道士行一日余,出洞口,乃宁化境。洞东有巨石如龟,名灵龟洞。

金乌石在县东龙津桥畔,与玉兔石相对,今没于水。

玉兔石在县西凤翔桥下,形圆色白,春夏或变青红。明成化间忽坠,见底大有光莹。

狮子石在县西灵庵门首,卧伏如狮。

廪石在县仓盈里。

黄石在县东南十五里。色黄尖大,为邑水口,水涨石没,则舟难行。

正溪发源宁化,潆回五十里至县境。澄清如练,合众流渡九龙,会延建诸水至福州,入于海。

半溪在县东北五里。源自高地至白石桥,溪西有白石成堆,远望如雪未消。

三港溪在县西南五里。连有三小港,皆自宁化会合正溪。

郑家坑溪在县北。各山坑水合流至古基头及南岐入正溪。

芹溪在梦溪里。源自归上,至芹口入正溪。

严坊溪在县治南,流至横口入正溪。

清溪在县北。源自宁化,出高地清口合正溪。

罗口溪在县西北罗村里。发源连城,过北团至罗口合正溪。

李坊溪在县西四保里。发源长汀界,至白石溪入罗口合正溪。

梦溪在县南。梦溪百里,源出本里山涧,流至九龙滩口合正溪。

杨梅溪在县东南。上有七里滩,曲折多乱石。

门溪在县东南铁石矶前清镜里许,舟行如入剡溪。水中有石如门,故名。

七里滩在县东南七里。溪多乱石,曲折浅急。

旗角滩在县东南八里。

牛角滩在县西南十里。

长空滩在县东十五里。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怒卷波涛,险次九龙。

九龙滩在县东南一百里。上六龙最险,属本县;下三龙稍平,属延平永安县。上、下共二十余里,舟子欲下者,辄雇土著篙师拦头,仍编竹箬箱裹船头,以蔽怒浪。矶头有山径,行人至此,多遵径行,至滩尽再登舟。旧传,宋、元时,舟楫不通,元末,陈有定始凿,以运汀粮。按张籍送元汀州诗有“全家远过九龙滩”之句,则唐时已行舟矣。又有十八滩,明成化间,县令凌寀募工凿去恶石,滩势少杀。岸上有九龙王庙,一名安济庙。宋蔡襄守泉州时,有布衣投谒,自称宁化九龙道士,顷忽不见,刺上有诗一首。明年,襄过谒庙,亦答以诗。宋时,清流尚属宁化,故谓宁化九龙。邑人赖世隆有九龙行。

黄柏洋在县东五十里。宋文天祥行兵至此,遇大风雨,入农家以避,题有联句。

渔沧潭在县龙津桥南。其上有亭,三潭相连,深不可测。

杨梅潭在县东南七里滩下。

长空潭在长空滩下。

门潭在铁石矶巡司前,长一里许。

秋口潭在梦溪里。

县前井在县东首。成化庚子,知县凌寀浚。

圣堂井在县南祐圣祠左岩下。泉四时不竭,后人累石为二井。知县吴中结亭复之,改名寒泉。

仓前井在县南米仓岭下。深三丈,色清而冽。

东岳庙井在县东南。

圣水庵泉在县北屏山下。水出洞中,味甲寒泉。

角树泉在县晏公庙下。

温泉一在池溪,一在嵩口,一在邱源。源皆出山下,汤可熟物。

东峰泉在渔沧坑,泉流飞瀑。有伍姓者,凿岩为池,接竹引之,度龙津桥,以便人汲。

归化县

楼台鼓角山在县南归上里,邑主山也。数峰连属,中一峰耸突似楼台,其余诸峰圆者似鼓,峭者似角。

印诰山在县后。高耸平正,形如印诰。

蛾眉山在县治前。群峰联络,中有一峰,宛若蛾眉。

飞凤山在县东北归上五里。下临平田,望若凤飞。

小三台山一名君子峰。在县学前。三峰秀丽,联属如台星然。

象山即南山。县东二里,状如巨象。

屏风山在东坑,山形若屏风。

银瓶浪盏山在县南归上里。峰峦联属,中二峰圆尖形如银瓶,余三峰圆小似盏。

龟山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村溪旁,如龟,下有甘潭。

响石山在县西寺坑里。其山皆石,人语则响。

鹤迁山在县东翰溪里,昔有鹤飞聚。

灵台山省志、县志俱作“云台山”,在石珩里,高峻直耸云霄。

龙西山在县北柳杨里。奇峭千丈,中有圣水岩。

紫云台山在县东归下里。高冠诸山,顶上有田塘水碓,居民三百余户,又有均山,三峰联络,虽盛夏可衣絮。日出,岚雾空蒙,望之如紫云。

文笔山顶有棋盘石,旧传,晏北海看奕遇仙处。

五顶嶂山在县西二十里。高峰插云,旁有五雷石,下为响石。

莲花山在县东三十里。层峦叠翠,形如莲瓣。

覆船岗县志作“覆盘冈”。在县东晏坊,状如覆船。

天上岗在县东三十里。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岚晓雾,咫尺莫辨。

考岭在城南半里。

大黄岭一在县东二十五里,一在县北三十里,土色黄莹。旧志作“归上里”。

铁岭在县东兴善里。高峻厄险,顶有公馆、铺隘、禅堂,接将乐县界。

黄牛山在县西柳杨里。宋绍定间,曾寡妇晏氏结寨御寇处。

五雷峰在县四十里,旁有石如雷。

仁寿峰在县四十里,峰最高,云起即雨,人以为候。

笔架峰在县东翰溪里,三山森列如笔架。

腾云嶂在县西南归下里,高大磅礴,周回百里,山顶常带云气。

狮子岩在县东晏坊,与象山相持为邑水口,顶有塔。

滴水岩在县北五里。上有泉水下滴,亢旱不竭;西有洞阔数丈,其石扣之有声;下有隐流约数十里,世传仙人堂喷水坑即此水所出,一名玉虚洞,详见宗臣记。

北斗岩在城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平坦,有庵,有池,岩畔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凤凰岩在县东龙湖市。有石如飞凤。宋杨时读书处。

圣水岩在县北柳杨里。三济祖师结庵其上,有小石泉深尺许,不盈不竭,涴即雷鸣。

黄杨岩一名灵峰山,即万寿岩,在县东八十里。岩居归化、永安二县界,多产黄杨木。上有洞三,一在半山,一在第一洞下,一在淳化寺,洞口有古碑,字画不可辨。

圣隐岩平洋突起小阜,宋杨时诞生于此。

侍郎岩在黄杨岩北五里,旧名翠云。宋熙、丰间,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

翠云岩在黄杨岩后。

碧云洞在黄杨岩后。

观音洞在翠云岩旁。石悬立如观音、罗汉像,中有石室,前数十峰状如笔,下有石鼓、试剑石,岩顶怪石若兽蹲踞状。

狮子洞在县西北永安铺。怪石蹲踞,宛若怒猊,中有数石室,虚明深邃,一柱矻立如镂。

玉岩洞在县西北永安铺。洞内明爽,石色光莹。

儒冠石在县东南石珩村,有石俨若儒冠,里人名为秀才石。

金盘石在县东岩前溪中,形圆色黄。

试剑石在县东淳化寺观音洞。

八卦石在县东翰溪柱下涧。中有大石,状如龟文,有八小石如龟,四围绕如八卦。

门槛石在县东珩溪。沿渚夹峙里许,水从中流,状如门槛。

印石在县西北二十里罗汉寺溪口,石叠两层,上小下大,如印。

棋盘石在县东黄陂。

明溪在县东南五里。山下带水达福林庵侧而去,岩有大小阜,相对如“明”字,故名。

翰溪在县东兴善里。发源龙湖涧,流至沙溪始大。

珩溪在县东石珩村。上接明溪,下达沙溪。

雷霆溪在县东兴善磜头。其水接翰溪,沿渚十里,乱石巑岏,激如雷霆。

布溪在县东归下里。源接吉溪,沙溪之水流至岩前,汇众水而来。

沙溪在县东归下里。源接珩、翰二水,至是可通小舟,下岩前合众流出。

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间,深不可测,龙穴于中,旱祷即雨。

甘潭在县东石珩村龟山下,水极甘冽。

白水磜在县西新兴铺,山顶流下,宛如瓶泻。

百丈磜在县东邝坊里,自山巅泻下,如雪花飞坠。

黄金井泉在城西四里。

甘泉在城北叶舍坑,可灌千亩。

汤泉在县东一百里,四时涌沸如汤。

东泉井在县东东泉阁下。

西泉井在县西学后。二井旱不竭。

仙人井在县东石珩村。

揭家井明嘉靖间,邑人揭赵真开。

连城县

蟠龙山在县北,旧名后龙山。自清流丰山东南逶迤而来,至县境为奇石峰,复突耸而上为西宝山,又盘伏而南为三军山,下抵县历六十里,屹然拔起县后,为县治主山。

莲峰山在县东北。高峻险绝,石壁巑岏,盘亘数十里,其上平旷,可容万人,宋彭孙常居之。有石梯、石巷仅容一人,官置三寨于此,遇寇警,则移民以避之。又有定光道场,号曰白云洞天。元马周卿标为十三景,隶书岩壁间,曰苍玉峡、曰豸冠、曰云栈、曰天梯、曰桃源、曰清如许、曰芙蓉波、曰金字泉、曰白云深处、曰天光咫尺、曰苍谷、曰凌虚、曰小崆峒,又有香炉石、九老亭、迎春石,立春日人皆诣石祷祝。刘玉成诗序云:“汀郡诸胜,紫金弘而敞,朝斗窈而清,滴水奇而秀,语大观则不若莲峰也。”

赤岭山在县西在城里。

高冻山在县北在城里。群峰深峻,盛暑亦寒。

彭屋山在县西在城里。旧有彭姓者居此。

马坑山在县西北在城里。山下有涧,曰马坑,民居环聚。

小张坑山在县北黄公桥侧。

白云山在县南表席里。高插云汉,时有白云覆顶。

天马山在县东揭坊北安里。怪石昂藏如天马,旧传遇风雨则嘶,嘶则乡里不靖。元末雷陨其首,石尚存。

金鸡岭在县南表席里。旧传,有人至山中,见一庵有金鸡飞鸣,因寄宿,及觉,失庵所在。

狮子山在县东揭坊北安里。怪石蹲踞如狮。岩下有文珠庵。

三仙山在县东北安里。旧传,有三人山中谈笑竟日,倏乘鹤去。

银屏山在县南南顺里。山磅礴屹立,天霁若银屏。

笔架山在县东南顺里。山联属如笔架。

西宝山在县南南顺里。山常有夜光。

西山在县南表席里。有杜山隐是山,功成蜕化,乡人建庵祀之。

金柜山在县东北安里莲峰旁。山巅有巨石圆整,横截一缝若柜然。

凉伞山在县南河源里。山顶团圆如伞。

大岭山在县南隔头。山岭高峻,有路沿山而上,西抵长汀界。

堆禾山在县北北安里。突起平陆,状若堆禾。黄氏世居其下,今名黄屋山。

三将军山在县西南顺里。三峰并峙,状若人立。

云山在县南河源里。高接层霄,云出其顶。

将军山在表席里。端耸特立,雄据县南。

罗婆山在县东北南顺里。昔有罗婆居山下,因名。

上峡山在县东北安里。两山峡立。

高贵人山在县南河源里。有显士姓高者过此徘徊,爱其秀美,因名。

刘地山在县南河源里刘地村。

大坪山在县南南顺里。山阜广阔,岩石平坦。

髻头山在县东姑田里。群峰盘结如髻。

萧坑山在县北。明万历中,邑令徐大化筑北闸,凿石其上,石线中有“徐钦徐昌”四字。

丰山世传宋时侍郎沈勇营葬于此,后吕纯阳令土神送出骸殖,沈觉仍瘗,吕化作道人曰:“易汝鼓架山穴,是处阳真人道场也。”后清流县有欧阳姓者寓此得仙。

龙子岗在县西南顺里。

七星岗在县南南顺里。岗列如七星。

七里岗在县西南顺里。

塔背岭在县东在城里。

鹧鸪岭在县西。

分水岭在县北北安里。一水沿岭分注长汀、连城二县。岭上有铺。

乌石岭在县东北安里。

赤竹岭在县南表席里。多产赤竹。

陡岭在县东南顺里。有大小二岭,路沿山峻绝,绵连五七里。

猫儿岭在县东姑田里。与永安接界。

横山岭在县东姑田里。

野狐岭在县西南顺里。

垂珠岭在县南河源里。旧传,宋文天祥兵过此,回顾垂涕,居民痛而表之。

牛路岭在县南表席里。

远水岭在县南表席里。接上杭界,行人以重滩患涉,避水登此。

牛枙岭在县东南顺里。

磨石岭在县北姑田里。石可砺锋。

彭地岭在县北北安里。宋彭孙驻兵于此。

石门岩在县东五里。两石相峙,中空成门。宋绍兴间,云峰僧倚岩结庵,名宿云。邑令黄荦创总宜亭,赵汝樵创悠然阁,后亭、阁俱废。明洪武间,邑人沈彦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