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072

第72章

《玉井樵唱》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是集首有廷高《自记》,载其父竹坡诗一联。盖即戴复古《石屏集》以其父遗诗冠首之意。竹坡名栋,宋宝祐间尝为绍兴府幕官,见《此君亭诗话》。而廷高行履不概见。惟《遂昌志》称其大德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顾嗣立《元诗选小传》,又谓其尝掌教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与《志》不同。永嘉志乘亦不载其名。今案《集》中有《永嘉书所见》一首云:“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又有《永嘉任满代者未至诗》,又有《告病致仕谢掌尚书诗》,则廷高仕瓯及谢病实非无据,疑《遂昌志》失考也。其诗气格不高,而神思清隽,尚能不染俗氛。《集》中有《题虞集》、《邵陶二菴诗》,则集亦重其笔墨矣。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袁桷撰。桷有《延祐四明志》,已著录。其《集》据苏天爵《行状》及《元史》本传,俱称五十卷。此本卷数相符,盖犹旧本也。桷少从戴表元、王应麟、舒岳祥诸遗老游,学问源渊,具有所自。其在朝践历清华,再入集贤,入登翰苑,凡朝廷制册、勋臣碑版多出其手。故其文章博硕伟丽,有盛世之音。尤练习掌故,长於考据。《集》中如《南郊十议》、《明堂郊天异制议》、《祭天无间岁议》、《郊不当立从祀议》、《郊非辛日议》诸篇,皆成宗初所上。其援引经训,元元本本,非空谈聚讼者所能。当时以其精博,并采用之。其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亦多工炼,卓然能自成一家。盖桷本旧家文献之遗,又当大德、延祐间为元治极盛之际。故其著作宏富,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之导。其承前启后,称一代文章之钜公,良无愧矣。

《此山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

桷深重之,荐为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赠赵孟頫诗》云:“瓣香未展师道敬,携琴暂出松萝中。”《赠虞集诗》云:“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丈开榛芜。”《赠揭徯斯诗》云:“嗟予观光老宾客,瓣香仰止怀生平。”《赠陈旅诗》云:“下榻清风延孺子,高楼豪气卧元龙。”《赠欧阳玄诗》云:“床头萍绿多矜色,长价还从薛卞门。”《赠马祖常诗》云:“绝怜白发南州士,山斗弥高独仰韩。”而赵孟頫《赠权诗》亦有“青青云外山,炯炯松下石。顾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之句,且亲写“此山”二字为额以赠。是时文章耆宿,不过此数人,而数人无不酬答,似权亦声气干谒之流。然孟頫等并以儒雅风流照映一世,其宏奖后进,迥异於南宋末叶分朋标榜之私。故终元之世,士大夫无钩党之祸。权与诸人款契,盖文字之相知,固未可以依门傍户论也。是集为陈旅所选定,旅及袁桷、欧阳玄等各为之序,揭徯斯又为之跋。旅本作者,故别择特精。《旅序》称其简淡和平,无郁愤放傲之色。《桷序》称其法苏、黄之准绳,达《骚》、《选》之旨趣。《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今观其诗,玄所称尤为知言矣。

《申斋集》十五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刘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人。以吴澄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

后授泰和州判,致仕。是集乃其门人萧洵所编,李祁为之序。元季尝付剞劂,久经兵毁。顾嗣立《元诗选》蒐罗至备,独不及此编。《江西通志》亦谓“岳申文集今已不传”。今此钞帙仅存,亦可云希覯之本矣。岳申文宗法韩、苏,故其气骨遒上,无南宋卑冗之习。《豫章人物志》称所作简约峻洁,殆非虚语。至集中碑志之作居什之四五,尤可据以考证史事。如《文天祥传》,比《宋史》所载为详。《夏贵墓志》,称其出奇计,立战功甚悉,而贵之失节偷生,绝不为讳,且深致婉惜之词,亦非曲笔谀墓者可比。观其不妄许与,其文品之矜贵可知也。

《霞外诗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道士。仇远序是集,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龚开序》则称大德辛丑,嗣天师张真人如燕,主行内醮,玄教名流,并翼然景从,王子繇、马志道在焉。其人盖在通介之间者也。集中铺张富贵者数篇,如《嗣师吴真人诗》之类,颇乖山林之格。然所作皆神骨秀骞,风力遒上,琅琅有金石之音。虽不能具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之力,而亦不类酸寒细碎,虫吟草间。观其《述怀》一诗,殆宋末遗老寄托黄冠,而其豪逸俊迈之气,无所不可,政不以枯寂恬淡为高耳。

此本为毛晋所刻。末有《晋跋》,称伯雨之后复有虚中。今考诸家之《序》,皆作於仁宗大德初年,则臻尚在张雨前,晋偶失检也。

《西岩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元张之翰撰。之翰字周卿,邯郸人。《元史》无传。惟《松江府志》载之翰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之翰力除其弊,得以蠲除。至今犹祠於名宦祠。生平著述甚富。晚号西岩老人,故以“西岩”名集。其诗清新宕逸,有苏轼、黄庭坚之遗;文亦颇具唐、宋旧格。

其集据《松江府志》所载,本三十卷。今於《永乐大典》中蒐采缀辑,分体编次,釐为二十卷。虽当时旧本篇页多寡不可知,而约略大数,计已得什之六七矣。

《永乐大典》所载,有标题《张西岩集》,而核其诗文实为张起岩作。起岩字梦臣,济南人,有《华峰漫稿》、《类稿》、《金陵集》尚行於世,与之翰截然两人。殆当世缮录之人,以《张西岩集》与《张起岩集》声音略近,故随读而讹,致相淆乱。今并釐正,各存其真焉。

《蒲室集》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释大撰。大字笑隐,南昌陈氏子。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是集诗六卷,文九卷。前有《虞集序》,谓其如洞庭之野,众乐并作,铿宏轩昂,蛟龙起跃,物怪屏走,沉冥发兴。至於名教节义,则感厉奋激,老於文学者不能过。虽称之少溢其量,然其五言古诗,实足揖让於士大夫间,馀体亦不含蔬筍之气,在僧诗中犹属雅音。又文宗入继大统,改建康潜邸为集庆寺,特起大居之,授大中大夫。故虽隶缁流,颇谙朝廷掌故。若所著《王可毅尚书历任记》,证以《元史文宗本纪》,皆相符合。惟《本纪》谓至治元年五月中政使耀珠告托欢彻尔等交通亲王,於是出文宗居海南。而是《记》则谓至治二年谗慝构祸,文宗迁海南,与《本纪》相差一年。或传写误“元”为“二”,故与《史》异耶。集中多与赵孟頫、柯九思、萨都剌、高彦敬、虞集、马臻、张翥、李孝光往来之作。而第九卷中《杭州路金刚显教院记》、第十二卷《金陵天禧讲寺佛光大师德公塔铭》,并注曰“代赵魏公作”,则孟頫亦尝假手於大,知非俗僧矣。

《弁山小隐吟录》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黄玠撰。玠姓名不见於史传。惟《弘治湖州府志》载玠字伯成,慈谿人,宋黄震之曾孙。清苦力学,无所不通。周游西湖,乐吴兴山水,因卜居弁山,与赵文敏游,文敏称许之。有《卞山集》、《知非稿》、《唐诗选纂》、《韵录》等书,独不载此集之目。或后人以《卞山集》、《知非稿》并为一编,改题此名欤?其诗不为近体,视宋末江湖诸人惟从事五七言律者,志趣殊高。中多劝戒之词,其上者有元结遗意,次者亦近乎白居易。虽宏阔深厚不能及二人,要於俗音嘈囋之中读之如听古钟磬矣。前有《自序》,称蔑有令德,不敢谓隐。独以所得於天者薄,故将退藏以终其身。又引文中子之说,称愿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时和岁丰,已受其赐。尤粹然有德之言,胜矫语高蹈者万万也。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洪希文撰。《附录》一卷,则其父岩虎诗也。岩虎字德章,号吾圃,莆田人,宋末尝为教谕。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尝官训导。岩虎诗名《轩渠集》,故希文集以续名。然《轩渠集》断烂不存,故摭其遗诗附於卷末。旧有希文《自序》,又有至治辛酉、至正壬辰、癸巳林以顺、林以抃、卓器之、南誉等《题词》。皆在未刻之前,不言原编卷数。嘉靖癸巳,其七世族孙绍兴知府珠请山阴蔡宗兖刊定。《宗兖序》称删去一百三十五首,存四百三十五首,编为十卷,附刻一卷。

则原集五百七十首也。《王凤灵序》则称诗二卷,为七律一百九十二首、古诗九十七首、绝句一百首,为数不同。又皆不及其词与杂文。此本凡诗三百六十九首、词三十三首、杂文十八首,与两《序》所言皆不符,疑传写者又有所刊削也。

《宗兖序》谓其以山泽之臞,出山泽之语。譬诸夏鼎、商鬲,华采虽若不足,而浑厚朴素之质,使望之者知为古器。《凤灵序》称其能以质胜,不蔽其情。今观其诗,纯沿宋格,於元末年华缛之风,明中叶堂皇之体,迥焉不同。故二人之论云尔。实则清遒激壮,亦足落落独行也。惟其以岩虎之诗附希文诗末,用《山谷集》后附《伐檀集》之例,以子先父,究於义未安。而篇页无多,又不能如《伐檀集》之自为卷帙,可以孤行。今特升冠此卷,置希文集之前,如《石屏集》、《玉井樵唱》之例焉。

《定宇集》十六卷、《别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陈栎撰。栎有《书传纂疏》,已著录。是集为其族孙嘉基所刊。凡文十五卷,诗及诗馀一卷。《别集》一卷,则附录序记志状之类。栎生朱子之乡,故力崇朱子之学。集中如《澄潭赞》曰:“惟千载心,秋月寒水,儒释同处,我闻朱子。”附会《斋居感兴诗》句,以强合於禅,未免自生疵累,异乎朱子之所传。

然集中诸文,大抵皆醇正质实,不涉诡诞。如《深衣考》之类,虽未必尽合古制,而援据考证,究与空谈说经者有间。惟诗作击壤集派,多不入格。顾嗣立《元诗选》中所称“笑渠拄笏看山色,容我扶筇听水声。柳枝水洒一溪月,豆子雨开千嶂烟”诸句,皆沙中金屑,不能数数遇之也。

《艮斋诗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人。幼丧明,聆群儿诵书,不终日,能悉记其所授。稍长习词章,自谓不学可造诣。既而悔之,以为刊华食实,莫首於理。

原《易》以求,乃为得之。於是精意读《易》,著书名《大易通义》。年至九十馀而卒。今《通义》已不传,而袁桷所作《序》尚见《清容居士集》中,可略见克中本末。此乃所作诗集,犹元时旧刻。卷首有毛晋私印,盖汲古阁所藏。中间律体最多,而七言律为尤夥。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卷八为谐音格,乃每首全以音通字异者相叶。如一东叶同、峒、桐、铜、童,二冬叶镛、庸、容、墉、蓉之类。凡七言三十一首,五言二十一首。亦克中自创之格,为古所未有。其诗颇近击壤一派,多涉理路。而抒情赋景之作,亦时有足资讽咏者。昔唐汝询幼而失明,长而能诗,《姑蔑》一集,明人诧为古所未有,而不知克中已在前,是亦足为是集希传之证。又汝询能注唐诗解,而克中乃至能诂经,是所学又在汝询上矣。

《知非堂稿》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元何中撰。中有《通鉴纲目测海》,已著录。据中《自序》,所著尚有《易类象》三卷、《书传补遗》十卷、《吴才老叶韵补遗》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通书问》一卷、《苏邱述游录》一卷、《搘颐录》十卷。今自《通鉴测海》以外,惟《通书问》及此集仅存。然《自序》称有《知非堂稿》十七卷、《外稿》十六卷。顾嗣立《元诗选》载《知非堂稿》十七卷,与《自序》合。王士祯《居易录》作十六卷,亦与《自序》、《外稿》合。此集止六卷,似非完书。然嗣立之所录与士祯之所称者,已均在此六卷之中,又似无所亡佚者。岂后人传写,或合并其卷数;抑或重为选录,汰其繁冗,故篇帙虽减,而名章隽句一一具存欤?诗集之富,唐无若白居易,宋无若陆游、杨万里。而珠砾并存,往往使后人以多为憾。是编佳制具存,而芜词较少,可谓刊糟粕而存菁华。即非足本,亦不必以不完为歉矣。

《云林集》六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贡奎撰。奎字仲章,宣城人,官集贤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李黼为之状,马祖常奉敕撰碑,皆天下重望也。所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明永乐间徵入秘府,家无副本,遂绝不传。惟《云林小稿》宋濂所序者,尚存其曾孙兰家。洪熙中福州陈嵦复序而传之。宏治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诸书所载奎诗及遗文二篇,附益成编,是为今本。奎诗格在虞、杨、范、揭之间,为元人巨擘。王士祯《居易录》论其境地未能深造,殆专以神韵求之欤。吴澄跋其文稿,称其温然粹然,得典雅之体,视求工好奇,而卒不工不奇者,相去万万。惜今不可得见矣。卷末增载《见妇人》、《偶兴》二首,鄙俚秽亵,必委巷附会之说。元礼不知而误收之,其为谬陋,不止《谢康乐集》载东阳《溪中赠答》也。

《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