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53

第153章

《万山楼诗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许虬撰。虬字竹隐,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思南府知府。其诗前数卷多拟古之作,刻意摹仿,颇嫌太似。其拟陆机《迢迢牵牛星》诗,后有《自跋》曰:予已於十九首中和此题矣,今复因曙戒之订,共和陆平原。篇成,自咏一过,确是晋古,非汉古也。诗之升降微矣,观其持论,知无往非双钩古帖也。

《万青阁全集》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赵吉士撰。吉士有《续表忠记》,已著录。是集为吉士所自编,凡杂文二卷,诗一卷,《勘河诗纪》等十三种,共一卷,制艺一卷,《平交山寇公牍诗文》一卷,《谳牍》一卷。交山在交城境,姜瓖平后,馀孽窜伏山中,出没为患,吉士以计讨平之。材略有足称者,文章则非专门也。

《林卧遥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赵吉士撰。康熙戊辰,吉士由户科给事中罢职闲居,侨住宣武门西之寄园,適金坛于汉翔贻诗四首,吉士依韵酬答,后凡遇他题,皆叠此韵,积成千首,命曰《叠韵千律》,分为上、下二卷;寻又续得五百馀首,编为一卷,命曰《千叠波馀》,合刻以为此编。案和韵为诗,本不能曲折如志,又叠至千五百首,此虽香山、东坡,亦断无能工之理矣。

《遂初堂文集》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兆鲁撰。兆鲁字青岩,武进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兆鲁官建宁时,巨寇萧维堂等作乱,兆鲁招抚有功,集中《平寇纪略》,述其始末颇详。惟多载案牍之文,词不雅驯。

《画壁遗稿》一卷(通行本)

国朝范承谟撰。承谟有《忠贞集》,已著录。康熙壬子,承谟总督闽浙,值逆藩耿精忠谋反,巡抚刘秉政输情於贼,绐承谟入见,胁令从逆,承谟诋骂不屈,遂为所拘击,被幽者三载,备受窘毒,时作为诗歌以自抒忠愤。守者屏绝笔墨,乃以桴炭画字壁上,其尤激烈者,辄为贼党墁去,仅存四十七首。承谟自为之《序》,已汇载入《忠贞集》中。此乃石门吴震方录入《说铃》之本也。

《见山楼诗文集》(无卷数,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素蕴撰。素蕴有《西台奏议》,已著录。其诗集刻於康熙壬子,文集则无序无跋,不知刻於何时,均不分卷帙,不列目录,皆似乎随有所作,随以付雕。其诗颇摹李梦阳,文则皆应俗之作也。

《抚皖治略》一卷、《抚楚治略》一卷、《穀城水运纪略》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杨素蕴撰。《抚皖治略》,乃其官安徽巡道时条教、奏疏;《抚楚治略》,皆其官湖广巡抚时,条教奏疏。《穀城水运纪略》,则素蕴官荆南道时,会大军剿逆藩吴三桂,兵储陆运颇艰,因访明季杨嗣昌剿张献忠时水运故道,修复纤路,裒其文移以成是编。素蕴为御史时,曾疏劾吴三桂,号为敢言。此三书则皆寻常案牍也,中多奏疏,宜入奏议类中,而文告居其大半,故仍附之别集类焉。

《张康侯诗草》十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晋撰。晋字康侯,狄道人。顺治壬辰进士,官丹徒县知县。其诗颇学李白,兼及李贺之体,第一卷为《黍谷吟》,第二卷为《秋舫一啸》,第三卷为《蓟门篇》,第四卷为《劳劳篇》,第五卷为《石芝山房草》,第六卷、七卷为《雍草》,第八卷为《税云草》,而以诗馀附焉,第九卷为《律陶》,集陶诗为五言律也;第十卷为《集杜》;第十一卷为《集唐》,亦皆五言律。据《后跋》云,尚有七律集句,未经编入云。

《慭斋存稿》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白乃贞撰。乃贞字廉叔,号蕊渊,顺治壬辰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其诗叙述真朴,不加文饰,故余恂《序》以为善学香山,盖举其近似者尔。

《堪斋诗存》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顾大申撰。大申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大申初与同郡王广心、周茂源、宋徵舆诸人唱和,后又与施闰章相酬答,所作有《鹤巢集》,又有《燕京倡和》及《泗亭》诸集。后自删并为此集,故曰《诗存》。陈伯玑撰《国雅集》,称其乐府,於古人可谓毫发无遗憾;七律高华,可追王、李。今观其集,大抵袭明七子之馀风,可追王、李,庶乎近之?至於“乐府”则谈何容易也。

《学源堂文集》十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郭棻撰。棻字快圃,清苑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其文颇为华赡,惟酬应之作太多,未免失於删汰。棻曾修《畿辅志》及《保定府志》,今集内所载星野、沿革等说,皆《志》中之文,盖用《鄂州小集》载《新安志序》之例也。

《莲龛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来泰撰。来泰字仲章,号石台,临川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讲。其制艺才藻富艳,有几社之馀风,诗、古文则不逮也。

《司勋五种集》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王士禄撰。士禄有《读史蒙拾》,已著录。是集一曰《表馀堂诗存》二卷,一曰《十笏草堂诗选》九卷,一曰《辛甲集》七卷,一曰《上浮集》二卷,皆古今体诗;一曰《炊闻卮语》二卷,则词也。然《表馀堂诗存》未刻,刻者实止四种耳。

《天延阁诗前集》十六卷、《后集》十三卷、附《花果会唱和时》一卷、《赠言集》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梅清撰。清字渊公,号瞿山,宣城人,顺治甲午举人。是编分前后二集,前集分十六编:一曰《乐府》,二曰《稼园草》,三曰《新田集》,四曰《燕征草》,五曰《宛东草》,六曰《休夏草》,七曰《驱尘集》,八曰《越游草》,九曰《匣琴集》,十曰《寒江集》,十一曰《归舟集》,十二曰《岳云集》,十三曰《梅花溪上集》,十四曰《雪庐草》,十五曰《菊间草》,十六曰《唱和诗》,以一集为一卷,卷各有序。后集编年分十三卷,自康熙甲寅至戊辰,或以一年为一卷,或以二年为一卷。末附《花果会唱和诗》一卷,《赠言》四卷,则皆同人宴游酬答之作也。

《瞿山诗略》三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梅清撰。清旧刻有《天延阁前后集》,皆七十以前之作,版毁於火,故又取未刻三卷合而编之,以成此本。

《饮和堂集》二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姚夔撰。夔字胄师,号成葊,山阴人。顺治甲午举人,官安化县知县。是集,凡诗十三卷,曰《梅轩草》、《公车草》、《历游草》、《天都草》、《金谿草》、《金谿又草》、《叱驭草》、《思唐草》、《思唐又草》、《三草》、《四草》、《五草》、《东行草》,每一集为一卷,杂文八卷,则分体编次。其诗流易有馀,颇伤圆熟,文亦肉多於骨,若《十二种功德连珠》等作,尤堕入纤巧一派矣。

《涑亭诗略》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林尧光撰。尧光字觐伯,莆田人。顺治中,以选拔贡生官行人司行人。

近郑王臣选《莆风清籁集》,谓尧光伯仲诗,各臻妙境,而尧光尤秀拔,当为马氏白眉,然所作亦颇涉纤丽,於元人蹊径为近也。

《浣亭诗略》二卷、《浣亭归来吟》一卷、附《山姜花垭长短句》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林尧华撰。尧华字开伯,莆田人。顺治甲午举人,官榆次县知县。是集《浣亭诗略》二卷,皆早年所作;《浣亭归来吟》一卷,皆罢官以后所作;《山姜花垭长短句》,则附载其词集也。其诗集编次颇为丛杂,如《诗略》中有《咏园花十四首》,《归来吟》中,有《咏园花四首》,而其中《酴醿》一首,一字不易,殆校勘之疏欤。其诗才气俊爽,早年刻意雕镌,而未造浑成,晚年又颇涉颓唐,纵笔太早,其词有南宋人格意,而罕睹新声,亦拟议而未变化也。

《托素斋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黎士宏撰。士宏字媿曾,长汀人。顺治甲午举人,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是集诗四卷,文六卷。诗集凡四刻,文集凡三刻,盖积数年而汇为一册,故每刻各体皆备,士宏没后,其子文远复合而刊之。《自序》称,少时诗好李贺,文好王勃。今观集中诸作,大抵多宋人末派,绝无一篇与子安、长吉相近者。盖嗜好虽笃,而才地则与之不近也。

《涟漪堂遗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峻曾撰。峻曾字窳庵,仁和人,顺治甲午副榜贡生。是集为晋安林云铭所选定,上卷为杂文,下卷为诗,末附杂言数十条,皆谈理之语,颇近陈继儒小品。

《半农斋集》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蒋中和撰。中和字本达,又字眉三,靖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兰阳知县,迁沧州州判。是集分诗、文、论、策、史、说六部,其文颇辨博自喜;而多拾李贽馀论,未脱明季町畦也。

《陆密菴文集》二十卷、《录馀》二卷、《诗集》八卷、《诗馀》四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国朝陆求可撰。求可字咸一,淮安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其古文颇疏畅,而机调多类时艺,诗、词亦酬应之作居多。

《鹤岭山人诗集》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泽宏撰。泽宏字涓来,黄冈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集乃其子材振所编,前三卷皆题:“已刻诗”若干首,盖皆泽宏旧作,尝为魏宪录入《石仓诗选》者。四卷以下,用编年体,自丁巳迄庚辰,题某年诗若干首,附注曰“未刻稿”,则材振所裒辑也。前有魏宪“原《序》”,又附其祖《用予传》一篇,及泽宏《请复九江关》一疏。泽宏喜与诸名士游,王士祯、姜宸英、洪昇等,皆尝点定其诗,所作类皆和平安雅,不失台阁气象;而骨体未坚,酝酿未厚,尚不能凌轹一时。

《耻躬堂文集》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命岳撰。命岳字伯咨,号耻古,晋江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科都给事中。是集自卷一至卷五为《奏疏》,卷六至卷十七为杂文,卷十八为诗,卷十九为《周易杂卦牖中天》,卷二十为《读诗牖中天》。据其《自序》,谓辛卯冬,梦文王、周公先后车盖喝道甚盛,命岳自牖中窥视,故以名也。其书分十二篇,大旨谓:《易杂卦》无错简,而以互卦之法推求其义。读诗凡五十条,皆标识简端之语,一篇或止一两句,如《读简兮》曰:“使我怀古之情更深。”

《读王风》曰:“大车之淫甚于丘麻,丘麻淫人,大车淫鬼。”尤非说经之正轨也。

《澹馀轩集》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光祀撰。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是集凡文七卷,诗一卷。

《南沙文集》八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洪若皋撰。若皋字虞邻,临海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

是集凡诗二卷,文六卷,其文颇以恢奇自喜,然纵横太过;附录一卷,乃其乡会试中式制艺,盖用吴伯宗《荣进集》例也。

《绵津山人诗集》十八卷、附《枫香词》一卷、《纬萧草堂诗》一卷(内府藏本)

国朝宋荦撰。荦有《沧浪小志》,已著录。荦所作诗有《右竹圃稿》,有《嘉禾堂稿》,有《柳湖草》,有《将母楼稿》,有《和松庵稿》,有《都官草》,有《双江倡和集》,有《回中集》,有《西山倡和诗》,有《续都官草》,有《海上杂诗》,有《漫堂草》,有《漫堂倡和诗》,又有《漫堂草》,凡十四集。

大抵沿明季诗社之习,旋得旋刊,出之太早,故利钝不免互见。此集则荦为江西巡抚时,重自删汰,并为一编,而仍存诸集之旧目,故有六首为一卷者,视旧集为精简矣。前有汪琬、刘榛“二《序》”。榛序,以种树为喻,言方其初植,虽一病叶不忍摘,久之而繁枝芟焉,又久之而岐幹斮焉。亦笃论也。宋杨万里、陆游并一代巨擘,而万里《诚斋集》、游《剑南诗》,金砾混淆,往往为后人口实,岂非爱不能割,依违牵就至是乎?后荦自定《西陂类稿》,凡此集之诗皆不收,毋亦学与年进,悔其少作欤?后附《纬萧草堂诗》一卷,乃其子翰林院编修至所作,才力殆又亚於荦焉。

《精华录训纂》十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国朝王士祯撰,惠栋注。士祯有《古欢录》,栋有《易汉学》,皆已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