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39

第139章

《沧海披沙集》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泌水王朱珵堦撰。珵堦号玉源,沈简王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袭封,万历二十九年卒,谥康僖,见《明史诸王世表》。所著有《衡漳初稿》、《栖云洞集》、《云窦寤言》、《葵园纪言》、《公族论》等书,尝刻於逊学书院。继合为一编,於吴中重刊之,总名曰《沧海披沙集》。

穆文熙《诗话》谓,王诗丰神俊逸,思致雅澹,格调在大历以前。今观集中,若《夏日东园诗》,“月落棋声久,凉生酒兴多”。《潜龙寺访孟诚菴诗》:“借宿闲多咏,求名静觉非”。《春初过涵春阁诗》:“酒嫌芦笋少,春恨李花多”等句。其格调颇近四灵,殊未足追踪大历,至於文体聱牙,更不出王、李流派矣。

《芝堂遗草》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叶朝荣撰。朝荣有《诗经存固》,已著录。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

凡诗一卷,杂文六卷。其名“芝堂”者,朝荣判江州时,有灵芝产於所作仕学轩前,改轩曰“瑞芝堂”,自为之记,因以名集。朝荣诗格、文格并明白坦易,大抵偶然涉笔,非刻意欲成一家者也。

《四游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赵志皋撰。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是集,前二卷为初入翰林时作,第三卷为官南京时作,第四卷为使楚时作,第五卷为客粤时作,题曰《四游》,盖取於此。第六卷乃还山以后之作,亦并附焉。

《朱秉器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朱孟震撰。孟震有《河上楮谈》,已著录。此集文四卷,诗四卷,为张九一所选录。文不出当时习尚,诗则音节谐畅,而意境不深。

《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于慎行撰。慎行有《读史漫录》,已著录。此集乃所作杂文也。明中叶以后,文格日卑,学浅者蹈故守常,才高者破律坏度。慎行之文,虽不涉吊诡之习。

至於精心结构,灝气流行,终未能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并据坛坫,故录其诗集,而文集则附存目焉。

《庞眉生集》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于慎思撰。慎思字无妄,号航隐,东阿人,于慎行之弟也。是集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卷,皆有纵横排奡之气,而颇涉粗豪。

《程幼博集》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程大约撰。大约字幼博,休宁人。是集为于慎行所选,凡杂文二卷,诗四卷,多畅所欲言,不拘格律,如泛驾之马,不可以羁勒范之。前有焦竑《序》,引孔子辞达之说,谓《巷伯》之讥刺,巧言之怨悱,何人斯之迫切,自后世论之,岂不伤温柔敦厚之体,而圣人乃录之於经,以为与辞达之旨有合。又称其肮脏之姿,不为世格所约结,持论侃侃,脂韦突梯之人多所不悦,而亦为慷慨好义者之所深与,则大约固赋性刚毅,直情而径行者,宜发於文章,亦肖其为人也。

《云东拾草》十四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韩世能撰。世能字存良,长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召入兼翰林学士。事迹附见《明史黄凤翔传》。世能以鉴藏书画名一时,张丑所为辑《南阳书画表》也。史称其教习庶吉士,馆阁文字,是科为盛。考董其昌《洛神赋十三行跋》,称馆师韩宗伯,则当为万历己丑科。据《明史文苑传》所载焦竑、黄辉诸人,固较他科为稍胜。然世能诗文,则不出王、李门径。是集为所自编。殁后二十年,其子逢祐乃刊行,附以诰敕、谕祭葬文及碑铭、传状。

《玉恩堂集》九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林景旸撰。景旸字绍熙,华亭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是集为其子有麟所编。凡奏议二卷,参词二卷,诗二卷,文三卷,附录碑志、行状一卷。王锡爵、张以诚“二序”及张孟男所撰“碑”,申时行所撰“墓志”,皆不称其文章。惟杜士全“序”,及王圻所作“行状”,稍称之云。

《醒后集》五卷、《续集》一卷、附《京省次》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卢维祯撰。维祯字瑞峰,号水竹居士,漳浦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是集为维祯致仕以后所自刊,题曰“醒后”,言如梦之醒也。其集以奏疏、公移、评驳与诗文、杂著共为一编。盖维祯留心吏事,故案牍亦一一录存。末附《京省次》一册,中分《地望次》,《府州县次》,《财赋次》,《会状次》,《甲科卿辅次》。盖亦手录成编,以备纪事,但刊入文集则滥矣。

《朱文懿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赓撰。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万历二十九年,大学士赵志皋罢,神宗虑朝臣植党,乃起赓入阁;后沈一贯、沈鲤并罢,赓遂独相七年。史称其醇谨无过,然无所建白。惟是时东林声气,倾动一时,赓独借汉、唐、宋,朋党之害以立论:谓汉之党皆君子,而罹小人之害,其势在小人,故使卓、操之徒,得以假手而国移於强臣;唐之党,君子、小人互相攻击,其势两盛而卒两败,故使朱全忠得以窃入而国移於盗贼;宋之党,皆以德行、文章标表一时,其势在君子,而芟除太过,不能使其身安於朝廷之上,故使吕、蔡诸人得以藉口而国移於邻敌。党愈众则害愈深,变愈大。其言切中时病,厥后明社既屋,乃信赓言。其深识早见,有非顾、叶诸人所及者。其文则未能自成一家,其人盖本不以词章名也。

《王文端集》十四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王家屏撰。家屏有《王文端奏疏》,已著录。据《明史艺文志》,其集凡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复宿山房集》,凡四十卷。今未见传本。是集奏疏四卷,诗二卷,尺牍八卷,凡三种。据尺牍卷首韩爌《序》,称家屏之子已裒汇全帙,次第授梓,则此其不完之本也。朱彝尊《明诗综》载,其《题长陵四骏图》古体诗四首,兹集亦未载入,知其散佚者多矣。

《溪山堂草》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沈思孝撰。思孝有《秦录》,已著录。是编乃其晚年之作,思孝名入“琅琊四十子”之列。论者谓其晚交姚士粦,故间作聱牙之语,然其有韵之文,亦复流丽清脱,特杂著喜为涩体耳。

《天远楼集》二十七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徐显卿撰。显卿字公望,号检菴,长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是集为其嗣子元淓所编,前有王穉登《序》曰:先生卜居阳羡,士大夫莫名先生文,先生亦不自名文也。余与先生虽同枌槚,迹若风马牛。然第闻人言,先生长者,遂亦长者先生。未几,先生来过余,每谈立言之业,不东向让三,即南向让再。余竟莫名先生,而仅识先生长者云云。是殆有微词矣。

《华礼部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华叔阳撰。叔阳字起龙,无锡人。隆庆戊辰进士,官礼部主事,年二十九卒。叔阳为华察之子,王世贞之婿。故所作五言,颇有父风,七言则词调朗畅,兼涉太仓流派,其以诗部、文部分卷,亦仿世贞四部稿式也。

《闲云馆集钞》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是集据于慎行原《序》,有内外二编,今本乃其从子希载所选录,故名《集钞》。每篇具缀评语,皆希载所为。《明史》称,位当神宗并封三王,遽请笃修交泰,早兆高禖,及疏荐杨镐,依违矿税诸事,其疏稿是集皆不载,盖希载讳而删之也。又史称位谥文庄,而此集皆称文端,则未喻其故矣。集刻於康熙九年,而首有黎元宽《序》,盖明末编订之时,元宽尚在云。

《江岷岳文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江以东撰。以东字贞伯,全椒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是集为其门人谢廷谅、谢廷赞、舒曰敬、晏文辉同编。凡诗一卷,文三卷,皆不出当时风气。其第一卷目录惟载奏疏二篇,而集中并载诸记,又割二卷中《序》数篇附之,亦编校之疏也。

《钟台集》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田一俊撰。一俊字德万,大田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一俊禔身严苦,家无馀赀,为侍讲时,以劾张居正救吴中行有直声,其人自正,诗文则未能逮古也。

《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李维桢撰。维桢有《史通评释》,已著录。是集诗六卷,杂文一百二十八卷;而一百二十八卷之中,世家、传志、碑表、行状、金石之文,独居六十卷,记载之富,无逾於是,然牵率之作过多,不特文格卑冗,并事实亦未可徵信。

《明史文苑传》称,维桢为人乐易阔达,宾客杂进。其文章宏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无虚日,能屈曲以副所望,碑版之文,照耀四裔。门下士招富人大贾受取金钱,代为请乞,亦应之无倦。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朱彝尊《明诗综》亦谓:本宁著作,如官厨宿馔,粗鹿肥麋,虽腒<月肃>具陈,鲜薧杂进,无当於味。今核是集,知非故为诋毁矣。

《刘聘君全集》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元卿撰。元卿有《大象观》,已著录。元卿师事耿定向及同邑刘阳,讲求心学,而其诗文乃多庆吊之篇,罕见阐发理道,类闽中所刊《林网山集》。考《江西通志》,元卿所著本有《山居草》、《还山续草》诸编。此本为其门人洪云蒸等所辑。观其体例舛杂,知其去取之失当,盖已非元卿之旧本矣。

《不二斋文选》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元忭撰。元忭有《绍兴府志》,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元忭少负气节,年十九,闻杨继盛死,为文遥祭之。又称其自未第时,即与邓以赞从王畿游,传良知之学。然皆励志潜修,躬行实践。以赞品端志洁,元忭亦矩矱俨然,无蹈入禅寂之病,与畿之恣肆迥殊。是集凡文六卷,诗一卷,亦无语录粗鄙之习,但於是事非当行耳。

《粤草》十卷、《蜀草》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郭子章撰。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其平生所作之文,皆每官一地即为一集,此《粤草》,其官广东潮州知府时作;《蜀草》,其官四川提学佥事时作也。前有万历庚寅周应鼇《序》,称子章没於庐山,《粤草》先出;越若干年,《蜀草》乃出。盖作於诸草之前,而刻则在子章身后;其标题皆曰《自学编》,则子章诸草之总名云。

《晋草》九卷、《楚草》十二卷、《家草》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郭子章撰。是集以《晋草》、《楚草》、《家草》合为一编。《晋草》,乃其由浙江参政迁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在万历二十一年;《楚草》乃其由山西迁湖广布政使时所作,在二十二年;《家草》则由福建布政使入觐,归而乞休时作。

在二十六年也。此后即接《黔草》矣。是集钞本,讹脱甚多,并佚其《家草》之第六卷。考其总目所阙,凡尺牍十八首。故原目八卷,今以七卷著录焉。

《黔草》二十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郭子章撰。是集自为一编,乃其巡抚贵州时作,总目虽题二十一卷,而第八卷分九子卷,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七卷,皆分二子卷;卷十四分三子卷,实三十四卷,不明其例。至卷十四后,既曰卷又十四,又曰卷又又十四,尤创见也。案《千顷堂书目》,子章所著尚有《闽草》十六卷,《留草》十卷,《浙草》十六卷,《闽藩草》九卷,《养草》一卷,《苫草》六卷,《传草》二十四卷,今皆未见。而《粤草》十卷,黄虞稷乃不著录,盖当时随作随刻,又随意并数种为一帙。多寡分合,初无一定,故所见参差不一耳。

《李中丞文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李氵来撰。氵来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是集为国朝康熙十年其里人易学实所刻,大抵皆应俗之作。盖氵来本以清介著,学实之刻其遗文,特重其为人耳。

《文洁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邓以赞撰。以赞字定宇,新建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

事迹具《明史儒林传》。以赞早以孝行闻,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乃吉水邹元标蒐辑於断简散帙之中,宜兴吴达可为之付梓。

其讲学语仅存数则,馀不过奏疏三首与书序、记传诸应酬之文耳。中附诗数十首,尤非所长也。

《方初菴集》十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扬撰。扬字思善,号初菴,歙县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杭州府知府。

是集第一卷为语录,二卷为箴论,三、四卷为诗,五卷至十六卷为杂文。其语录箴论,尚皆切实,惟诗文多应酬之作,末附莅官时诸告条,尤为冗杂。扬本有《山中》、《燕中》、《中州》、《南署》等稿,此集乃其门人贺灿然所合编也。

《陈如冈文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陈大科撰。大科字思进,号如冈,南通州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大科官给事中时,因岁旱上弭灾六事,迁太常卿时,又疏救李献可等,又劾太监冯保,有直声;及总督两广,有定安南功。是集上一卷,具录当时奏疏,下一卷,则杂文数篇而已。

《赐馀堂集》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吴中行撰。中行字子道,号复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编修时,与赵用贤等论张居正,廷杖削籍。后屡起屡废,卒不大显,终於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为其子大理寺少卿亮所编。中行以鲠直称,词章不甚著於世。集中《植纲常》、《正朝廷》二疏,气节凛然,又不以词章论矣。

《邹聚所文集》六卷、《外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